2.1 命题、定理、定义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 两个奇数的和是奇数吗
B. sin 45°=1
C. x2+2x-1>0
D. x2+y2=0
2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 (2024连云港惠泽高级中学月考)已知命题p: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命题q:周长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和q都是真命题
B. p和q都是假命题
C. 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
D. p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
4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B. 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C. 存在一个实数x,使得|x|<0
D. 所有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都是0
5 若命题“关于x的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B. (-∞,1]
C. (-∞,0)∪(0,1)
D. (-∞,0)∪(0,1]
6 已知高一年级某班30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给出下列三个判断:①有人通过了体能测试;②同学甲没有通过体能测试;③有人没有通过体能测试.若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1名同学通过了体能测试
B. 只有1名同学没有通过体能测试
C. 30名同学都通过了体能测试
D. 30名同学都没通过体能测试
二、 多项选择题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命题“直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直角”和“相等”
B. 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不是命题
C. 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
D. “当x=2时,x2-3x+2=0”是真命题
8 (2024遵义正安二中月考)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x,y∈R,且x+y>2,则x,y至少有一个大于1
B.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一定不在斜边上
C. 如果实数集的非空子集A是有限集,那么A中的元素必然有最大值
D. 任何分数都是有理数
三、 填空题
9 命题“若x>1,则x≥1”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10 (2024徐州毓秀高级中学月考)使“若x Q,则x2∈Q”为假命题的一个x的值为________.
11 (2024聊城月考)已知命题p:5x-1>a,q:x>1,且“若p,则q”为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12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判断它们的真假.
(1) 3x2≤5;
(2) x2-x+7>0;
(3) 若a,b,c,d∈R,a=c且b=d,则a+b=c+d;
(4) 若m>,则关于x的方程x2-x+m=0无实数根.
13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1) 6是12和18的公约数;
(2) 当a>-1时,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根;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 已知x,y为非零自然数,当y-x=2时,y=4,x=2.
2.1 命题、定理、定义
1. B 对于A,是疑问句,不是命题;对于C,D,不能判断真假,不是命题;对于B,是陈述句且能判断真假,是命题.
2.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还可能是等腰梯形,故A不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故B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还可能是等腰梯形,故C不是真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还可能是菱形,故D不是真命题.
3. C 对于命题p,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故周长相等,故命题p为真命题;对于命题q,只要三角形的三边和相等,则周长相等,对形状和大小无要求,故周长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命题q为假命题.故A,B,D错误,C正确.
4. B 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这两个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A错误;由矩形的定义可知,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矩形,故B正确;因为对于任意实数,|x|≥0,故C错误;可以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都是0或者5,故D错误.
5. C 由题意,得解得a<1,且a≠0.
6. C “有人通过了体能测试”与“有人没有通过体能测试”不可能都为真,若“同学甲没有通过体能测试”为真,则“有人没有通过体能测试”必真,不符合题意,所以“同学甲没有通过体能测试”是假的,即同学甲通过了体能测试,所以②为假,①为真,③为假.由“有人没有通过体能测试”是假的判断,得30名同学都通过了体能测试,故C正确.
7. AB 对于A,命题“直角相等”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两个角都是直角,则这两个角相等,故A错误;对于B,语句“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是陈述句,当a>4时,Δ=(-4)2-4a=4(4-a)<0,方程x2-4x+a=0无实根,即“当a>4时,方程x2-4x+a=0有实根”为假,故该语句是命题,故B错误;对于C,由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可知,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是真命题,故C正确;对于D,当x=2时,22-3×2+2=0,所以“当x=2时,x2-3x+2=0”是真命题,故D正确.故选AB.
8. ACD 对于A,假设x,y都小于或等于1,则x+y≤1+1=2,与题意矛盾,故假设错误,故A正确;对于B,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的中点,故B错误;对于C,假设非空集合A中的元素无最大值,则集合A必为无限集,这与实数集的非空子集A是有限集矛盾,所以A中的元素必然有最大值,故C正确;对于D,由有理数定义可知任何分数都是有理数,故D正确.故选ACD.
9. 真 因为当x>1时,x≥1一定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命题.
10. π(答案不唯一)
11. [4,+∞) 设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由5x-1>a,得x>,则A=(,+∞).因为B=(1,+∞),且“若p,则q”为真命题,所以≥1,解得a≥4.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
12. (1) “3x2≤5”不能判断真假,故不是命题.
(2) x2-x+7=+>0恒成立,
故“x2-x+7>0”是命题,且该命题为真命题.
(3) 由a,b,c,d∈R,a=c且b=d,
得a+b=c+d成立,
即“若a,b,c,d∈R,a=c且b=d,则a+b=c+d”是命题,且该命题为真命题.
(4) 关于x的方程x2-x+m=0,Δ=1-4m,
若m>,则1-4m<0,Δ<0,方程x2-x+m=0无实数根,
即“若m>,则关于x的方程x2-x+m=0无实数根”是命题,且该命题为真命题.
13. (1) 若一个数是6,则它是12和18的公约数.
因为12=6×2,18=6×3,
所以6是12和18的公约数,
所以“若一个数是6,则它是12和18的公约数”是真命题.
(2) 若a>-1,则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根.
当a=0时,方程为2x-1=0,x=,方程ax2+2x-1=0只有1个实根,
所以“若a>-1,则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等实根”是假命题.
(3) 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真命题.
(4) 已知x,y为非零自然数,若y-x=2,则y=4,x=2.
当y=5,x=3时,满足y-x=2,
所以“已知x,y为非零自然数,若y-x=2,则y=4,x=2”是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