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5 19: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新课导入
世 界 近 代 史 导 言 篇
世界近代史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指的是约14、15世纪—20世纪初的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产生、发展和扩张并因此产生巨大影响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名词解释——什么是资本、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
资本——用来生产或经营以求牟利的生产资料和货币。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由私人占有,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用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其主要内容是私有制,以使用大机器生产为特征。
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这一现象。
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阶级。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概括租地农场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知道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产生的过程,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了解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发展的状况,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产生的原因和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西欧社会转型,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创造精神,提升创造能力。(家国情怀)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背景)
②对耕地的需求量增加,佃农对自由土地的向往(精神动力)
①人口在大量的增长(直接)
③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提高根本原因
④可用耕地较少,可开发荒地很多
劳动力剩余
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
风车水车
欧式重犁
马力运用
2.垦殖运动
①时间:11世纪
②内容:大量开发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③参与者:领主、农民(多数)
④土地归属: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土地的主人
⑥结果: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⑤特点:持续时间长、垦殖面积大、参与范围广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金钱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我要离开庄园,摆脱领主!
回顾封建庄园制度下农奴与领主的关系,
3.西欧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①背景: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农奴要想离开庄园成为自由农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呢?
地租形式: 劳役地租→货币地租
农奴
自由农民
①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② 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
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自由劳动力增加
农奴制逐渐瓦解
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最早、最典型:英国的租地农场)
3.租地农场
①背景: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土地集中方式:1)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并进行出租.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2)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③时间:14世纪中叶以后
④出现土地经营方式:
富裕农民
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租地农场
雇佣
少地或无地农民
提供种子、牲畜、农具等
特点:
①土地集中
②雇佣关系
③产品推向市场
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成为农村生产方式的核心纽带,雇佣关系出现。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由庄园变为租地农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马克思
⑤租地农场性质:租地农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土地劳动者/雇工
(无地或少地农民)
土地所有者(封建主)
土地经营者/租地农场主
(富裕农民)
出租直领地:订契约---收租金
交纳货币地租
出卖劳动力
换取工资
提供工资和
生产资料
雇佣关系
货币、契约关系
农场主与承租人形成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背景:
①农产品的富余;②城市需求的增加;
(2)表现:
乡村市场
商人
农产品
城市港口
法国南部



欧洲
东方


呢绒
皮毛
①从小市场转向大市场;
②从区域市场进入国际市场;
4.农畜产品进入市场
手工业也在不断发展,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手工业: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
①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发展;②手工业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2)时间:
13世纪
(3)形成过程:
手工作坊
分散手工工场
集中手工工场
(1)背景:
13世纪
随着分工细化,
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农村: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为了缴纳封建税
(4)特点:
①剥削方式:雇佣关系
②生产方式:集中生产,分工协作
③产品归向:面向市场
标志着欧洲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人
工人
出卖劳动力
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
雇佣关系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5)集中的手工工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
市场
手工业者
农业工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出卖劳动力
商人
工人
形成雇佣关系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商人和工人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分工协作,生产率提高。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中世纪印刷工场
印刷工
校样工
(6)特点:
雇佣关系、分工合作、面向市场、集中生产
性质:
一种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③生产方式:集中生产、分工协作
①剥削方式:雇佣关系
②产品归向: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6)手工工场的影响:
土地关系变化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生产力进步
生产关系
开始改变中世纪
欧洲社会面貌
启示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手工工场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文艺复兴准备物质基础)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富裕农民→富裕农民、骑士
(1)简介:13、14世纪欧洲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2)过程:
贵族抵押或变卖地产
手段:富裕农民、骑士等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
结果: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中世纪农民在耕种
没能力经营庄园,将土地出租或者买出.负债太多,无奈只能卖地还债。
最近产品销路不错,我要多囤点地扩大租地农场的规模
领主贵族
富裕农民、骑士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2.城市
——市民阶层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P62第二自然段内容,找出城市居民包括了哪些人?他们形成了什么社会阶层?商人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的(身价、身份)?
材料: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但市民们获得权利和财政资源时。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证,市民不再受法律的约束。 ——《全球通史》
身 份
商 人
与贵族联姻/成为官员
(血 统)
(资 产)
手工业者
城市居民
身 价
投资乡村
置办田产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建立手工工场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阶级变化
经济变化
农业:租地农场
手工业:手工工场
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形式萌芽
农村:富裕农民、骑士
城市:手工业者、商人
市民阶层
早期资产阶级产生
资本主义
3.新社会形态
走向近代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思考: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世界。——《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2:中世纪城市逐渐造就了一个中间阶级(市民阶级)。正是市民阶级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②新的社会阶层成为欧洲社会中强有力的政治力量,为步入近代准备了阶级力量。
①市民意识的觉醒与城市文化的兴起为西欧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
西欧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
思想
文艺复兴
经济
新航路开辟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
课堂小结
结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土地关系的变化: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社会结构
的变化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农村中富有生气阶级力量
市民阶层
成为强化王权政治力量
富裕农民
骑士等
新的阶级力量
随堂训练
B
1、以下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它标志着西欧( )
A.租地农场开始兴起 B.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C.古典文化逐渐兴起 D.殖民扩张活动的开始
2、11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新垦区。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他们只需要交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的出现反映了( )
A.西欧封建制度开始瓦解 B.封君封臣制得以巩固
C.封建庄园经济继续盛行 D.教会势力在不断扩大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