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预习梳理】
一、1.施莱登 施旺
2.(1)细胞 细胞和细胞产物
(2)相对独立
(3)分裂
3.器官 组织 列文虎克 细胞壁和细胞质 细胞 老细胞 细胞 受精卵 分裂
4.(1)统一性 统一性
(2)细胞 分子
(3)生物进化论
5.(1)具体事实
(2)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二、1.(2)独立
(3)分化 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2.(1)细胞 组织 系统 种群 群落 生物圈
(2)细胞 细胞
【预习检测】
(1)× (2)√ (3)√ (4)× (5)×
[解析] (1)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最初总结出所有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4)一个西瓜属于器官层次。
(5)“池塘中所有的鱼”包括多个种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任务活动】
任务一
[情境] (1)细胞学说
(2)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生物界的统一性
反馈评价
例1 B [解析]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A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B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C正确;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正确。
任务二
[情境] (1)细胞 个体
(2)系统
(3)一定 同种 所有
(4)不同种群
(5)非生物成分
反馈评价
例2 D [解析]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白鹭和桃树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白鹭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桃树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B正确;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西塞山”里所有的鳜鱼组成种群,C正确;群落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西塞山”里除白鹭、桃树、鳜鱼以外还有其他生物,D错误。
任务三
[情境] (1)它能增殖产生后代
(2)不属于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系统
反馈评价
例3 C [解析] 蛋白质、RNA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依靠宿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B错误,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存活,培养病毒应用含有宿主活细胞的培养基进行,D错误。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D [解析]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因此,A、B、C正确,D错误。
2.C [解析] 施旺是动物学家,施旺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A正确。科学的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直径较小,通常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技术的支持,B正确。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也是细胞学说的意义之一,D正确。
3.D [解析]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B正确;细胞学说是从一部分动植物的观察结果中得出的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正确;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也可能存在例外,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D错误。
4.B [解析]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细胞学说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①正确;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没有揭示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②错误;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阐明差异性,③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使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④正确;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⑤正确。故选B。
5.C [解析]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但细胞内不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A不符合题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细胞并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不符合题意;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因此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符合题意;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单细胞生物,这只能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在细胞内进行,不能说明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 ③⑤⑧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进行排序,顺序为②(细胞)①(器官)④(个体)⑥(种群)⑦(群落)。故选D。
7.C [解析] 大熊猫属于动物,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竹子属于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错误。竹林中的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内全部生物,不仅仅包括大熊猫和竹子,B错误。大熊猫属于多细胞动物,其生命活动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C正确。竹林中的土壤和水分参与生态系统的构成,D错误。
8.B [解析] 培养皿中的所有细菌包含多种细菌,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一个大肠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群落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形成的整体,除大肠杆菌菌落外,滋生的其他细菌和真菌不能构成一个群落,C错误;生态系统是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无机环境除培养基外还包括空气、光等,D错误。
9.A [解析] 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水体中的“藻”“蒲”及其他所有生物可构成一个群落,A正确;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噬菌体等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B错误;种群是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鱼”和“藻”分别包含多种生物,不是两个种群,C错误;“蒲”属于植物,植物无系统层次,D错误。
10.D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该古老病毒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在阿米巴虫细胞内合成,A正确;根据寄主细胞的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该古老病毒感染的阿米巴虫是一种动物,因此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正确;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该古老病毒和阿米巴虫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D错误。
11.D [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④细胞、③组织、②器官、①系统、个体、⑤种群、⑥群落、⑦生态系统和⑧生物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的其他生物都由细胞及其产物所组成,A错误。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不是同种生物,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B错误。血液属于③组织所代表的层次,C错误。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③组织水平的结构,D正确。
12.(1)细胞 生物圈 群落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2)生态系统 细胞
(3)系统 细胞 个体
(4)蛋白质和核酸 (宿主)活细胞 不是
[解析] (1)群落是一定区域全部生物的集合,故湿地公园里所有的生物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群落。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2)湿地公园包含了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故湿地公园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3)樟树是植物,与鱼相比,樟树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故一个细菌既是细胞结构层次,又是个体结构层次。(4)空气中的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
13.(1)食盐 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或分布)
(2)a.食盐对草履虫没有影响 C.草履虫从右侧培养液游向左侧培养液 c.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食盐(自变量)对草履虫的影响,所以在载玻片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食盐,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观测指标)。(2)如果食盐对草履虫没有影响,左右两侧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数量大致相等;如果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则草履虫从左侧培养液游向右侧培养液;如果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则草履虫从右侧培养液游向左侧培养液。第1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19世纪30年代主要由 和 建立。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 发育而来,并由 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 产生的。
3.建立过程
4.意义
(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 ,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 。
(2)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 水平,为后来进入 水平打下基础。
(3)为 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5.科学方法——归纳法
(1)概念:指由一系列 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2)类型: 和 。
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能 完成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 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生命活动 基础
各种生理活动
生长发育
遗传与变异
[提醒]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包括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称: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
(2)细胞与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关系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 为基础的。
(1)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最初总结出所有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 )
(2)动物和植物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 )
(3)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也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 )
(4)一个西瓜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 )
(5)“池塘中所有的鱼”属于种群层次。 ( )
任务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情境】恩格斯曾经有如下表述:“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比较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
(1)恩格斯表述中的“这个发现”指的是 。
(2)恩格斯表述中的“这个发现”的重要意义是揭示了 ,从而阐明了 。
例1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对生物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提醒]细胞学说中的2个“只是”
(1)细胞学说只是涉及了动植物,不涉及细菌、真菌和病毒。
(2)细胞学说只是揭示了动植物具有统一性,没有揭示差异性、多样性。
任务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情境】阅读下图,并分析不同生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草履虫、大肠杆菌、衣藻等)属于 、 两个层次。
(2)多细胞生物需区分动物与植物,植物无 这一层次。
(3)种群是指在 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的 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4)群落是指 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仅含有生物,还包含与生命活动有关的 。
例2[2025·福建泉州高一期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下列与古诗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西塞山”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白鹭和桃树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C.“西塞山”里所有的鳜鱼组成种群
D.“西塞山”里所有的白鹭、桃树、鳜鱼组成群落
任务三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情境】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易变异,传染性强。
(1)人们认为病毒是生物,请从生物的基本生命特征的角度说出理由: 。
(2)埃博拉病毒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原因是 。
1.病毒的结构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每种病毒只有DNA或RNA中的一种。
2.病毒的生活
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3.病毒的分类
(1)根据宿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如T2噬菌体)。
(2)根据核酸不同,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如T2噬菌体、乙肝病毒)和RNA病毒(如新型冠状病毒)。
例3某种流感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如图所示),它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和代谢等生命活动。人感染该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甚至死亡。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病毒中的蛋白质、RNA等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该病毒必须寄生在宿主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这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为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第1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1题,每题2分,共22分]
知识点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在“细胞学说”创立时,下列关于其主要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核中长出的,或者是在老细胞的细胞质中像结晶那样形成的
2.[2025·天津和平区高一期中]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施旺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且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C.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
3.[2024·东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 下列关于归纳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B.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
D.不完全归纳法是科学研究常用方法,其结论都是可信的
4.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③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④使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 ⑤细胞学说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知识点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5.[2025·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月考]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命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6.[2025·重庆城口高一期中] 每年12月,巫山红叶迎来最佳观赏期。巫山红叶的物种繁多、分布面积广,主要以黄栌、枫树等为主,下列有关巫山县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排序正确的是 ( )
①黄栌的叶子 ②枫树的细胞 ③枫树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④一棵黄栌 ⑤神女峰的所有红叶 ⑥小三峡的所有黄栌 ⑦小三峡的所有生物 ⑧小三峡景区内所有竹木、猴群、水鸟
A.③②①④⑥⑦ B.②①④⑥⑧⑦
C.②①④⑤⑦ D. ②①④⑥⑦
7.[教材P7“思考·讨论”拓展] 大熊猫喜食竹笋。下列关于大熊猫和竹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组成大熊猫和竹子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B.大熊猫与竹子共同构成了竹林中的生物群落
C.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的细胞
D.竹林中的土壤和水分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8.某同学在进行大肠杆菌培养时,培养基不慎被污染,培养基中除出现若干大肠杆菌菌落外还滋生了其他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皿中所有的细菌构成一个种群
B.大肠杆菌菌落中的一个大肠杆菌可以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C.除大肠杆菌菌落外,滋生的其他细菌和真菌构成一个群落
D.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所有细菌和真菌构成生态系统
9.[2025·广西柳州高一月考] 有诗云“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藻”多指水中藻类,“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实水中除“藻”“蒲”外,还有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体中的“藻”“蒲”及其他所有生物可构成一个群落
B.水中含有的噬菌体等病毒是比细胞更小的生命系统
C.水中的“鱼”和“藻”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
D.“蒲”体内有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
知识点三 病毒的结构与增殖
10.[2025·四川成都高一期中] 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一种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复活的病毒可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古老病毒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可在阿米巴虫细胞内合成
B.该古老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其生活离不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C.该古老病毒和阿米巴虫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D.用适合阿米巴虫生长的培养基可大量培养该古老病毒
11.下图为用序号和箭头表示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切生物都由④及其产物所组成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属于⑥代表的结构层次
C.血液属于②所代表的层次
D.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③水平的结构
12.(13分)[2025·江西抚州高一月考] “鹭影翩翩,湖光山色,绿植环绕,花海缤纷。”白马湖湿地公园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5分)地球上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别是 、 。湿地公园里所有的生物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的概念是 。
(2)(2分)湿地公园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湿地公园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3)(3分)樟树是湿地公园里的一种常见植物,与鱼相比,其不具有 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一个细菌既是 结构层次,又是 结构层次。
(4)(3分)空气中的病毒主要由 两种成分组成,必须寄生在 中才能生存, (填“是”或“不是”)生命系统。
13.(9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自身的一切生命活动。为探究食盐对草履虫的影响,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在已给出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方案,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原理: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它能对外界的刺激发生反应。
材料和用具:含草履虫的培养液、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食盐、吸管、显微镜、载玻片、镊子、吸水纸。
(1)(3分)实验方案:
①吸取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滴一滴在载玻片的左侧,右侧滴一滴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低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状况。过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培养液的草履虫数量大致相当。
②在载玻片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 ,在显微镜下观察 。
(2)(6分)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可能的结果 相应的结论
A.左右两侧培养液的草履虫数量大致相等 a.
B.草履虫从左侧培养液游向右侧培养液 b.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
C. c.
(提示:实验排除食盐浓度因素的影响)(共73张PPT)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任务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任务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任务三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19世纪30年代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建立。
施莱登
施旺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
__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
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______产生的。
细胞
细胞和
细胞产物
相对独立
分裂
3.建立过程
器官
组织
列文虎克
细胞壁和细胞质
细胞
老细胞
细胞
受精卵
分裂
4.意义
(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________,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________。
(2)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______水平,为后来进入______水平打下基础。
(3)为____________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统一性
统一性
细胞
分子
生物进化论
5.科学方法——归纳法
(1)概念:指由一系列__________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具体事实
(2)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
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能______完成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______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
杂的生命活动。
独立
分化
[提醒]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生命活动(包括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活动 基础
各种生理活动 __________
生长发育 ________________
遗传与变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__。
细胞
组织
系统
种群
群落
生物圈
(2)细胞与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关系
______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
都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细胞
细胞
(1)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最初总结出所有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 )
×
[解析]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最初总结出所有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2)动物和植物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
√
(3)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可以用来预测
和判断,但也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
√
(4)一个西瓜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
×
[解析] 一个西瓜属于器官层次。
(5)“池塘中所有的鱼”属于种群层次。( )
×
[解析] “池塘中所有的鱼”包括多个种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任务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情境】 恩格斯曾经有如下表述:“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
自然产物的研究——比较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
基础。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
(1)恩格斯表述中的“这个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
(2)恩格斯表述中的“这个发现”的重要意义是揭示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从而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
细胞学说
动物和植物的
统一性
生物界的统一性
例1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对生物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下列
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细胞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
[解析]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A
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B错
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为生物
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C正确;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
纳法总结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正确。
[提醒]细胞学说中的2个“只是”
(1)细胞学说只是涉及了动植物,不涉及细菌、真菌和病毒。
(2)细胞学说只是揭示了动植物具有统一性,没有揭示差异性、多样性。
任务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情境】 阅读下图,并分析不同生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草履虫、大肠杆菌、
衣藻等)属于______、______两个层次。
细胞
个体
(2)多细胞生物需区分动物与植物,植物无
______这一层次。
系统
(3)种群是指在______的空间范围内,______
生物的______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一定
同种
所有
(4)群落是指__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
整体。
不同种群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仅含有生物,
还包含与生命活动有关的____________。
非生物成分
例2 [2025·福建泉州高一期中]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下列与古诗相关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
A.“西塞山”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白鹭和桃树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C.“西塞山”里所有的鳜鱼组成种群
D.“西塞山”里所有的白鹭、桃树、鳜鱼组成群落
√
[解析] 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
统,A正确;白鹭和桃树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白鹭
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桃树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B正确;种群是一
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西塞山”里所有的
鳜鱼组成种群,C正确;群落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西塞山”里
除白鹭、桃树、鳜鱼以外还有其他生物,D错误。
[归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辨析
任务三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情境】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由蛋白
质和 组成,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易变异,
传染性强。
(1)人们认为病毒是生物,请从生物的基本生命特征的角度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它能增殖产生后代
(2)埃博拉病毒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不属于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
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进行生
命活动的系统
1.病毒的结构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每种病毒只有或中
的一种。
2.病毒的生活
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3.病毒的分类
(1)根据宿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
毒(如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2)根据核酸不同,可将病毒分为病毒(如噬菌体、乙肝病毒)和
病毒(如新型冠状病毒)。
例3 某种流感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如图所示),它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完成
增殖和代谢等生命活动。人感染该病毒后可能
会出现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甚至死亡。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中的蛋白质、 等属于生命系统的结
构层次
B.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
无关
C.该病毒必须寄生在宿主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
命活动,这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为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
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
[解析] 蛋白质、 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
胞中,依靠宿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B错误,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
存活,培养病毒应用含有宿主活细胞的培养基进行,D错误。
备用习题
1.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发展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多样性
C.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学说标志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
[解析] 光学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A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B
错误;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
充,C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学的研究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
细胞水平,D正确。
2.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
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
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D.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
√
[解析]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包括多种动物,为多个种群,而朽
木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
次中的生态系统,A错误;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而
题中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为生态系统,B错误;一间充满生机
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
态系统,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相同,C正确;一片松林中的
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而题中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为生态系
统,D错误。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主要侵染人类免疫细胞的病毒,从
1983年首次发现以来,全球已有数千万人因感染HIV而患艾滋病死亡。
(1)HIV在结构上与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 。
(2)病毒属于生物的原因是它能在宿主细胞中 。
HIV没有细胞结构
[解析] HIV是病毒,而大肠杆菌属于细胞结构生物,HIV在结构上与大
肠杆菌最显著的差异是HIV没有细胞结构。
增殖
[解析] 病毒属于生物的原因是它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3)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
在两种观点:
①病毒→生物大分子→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支持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提示:从病毒的生
活方式角度作答)。
。
支持第②种观点,因为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必
须依靠活细胞才能增殖
[解析] 由于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活细胞才能增殖,离开
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更支持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这一起源顺序。
练习册
题,每题2分,共22分]
知识点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在“细胞学说”创立时,下列关于其主要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核中长出的,或者是在老细胞的细胞质中像结
晶那样形成的
√
[解析]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
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
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因此,A、B、C正确,D错误。
2.[2025·天津和平区高一期中]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
探究中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
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施旺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细胞学说的建立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且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C.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
√
[解析] 施旺是动物学家,施旺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正确。科学的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
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
说;细胞直径较小,通常需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细胞学
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技术的支持,B正确。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
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C错误。细胞
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
也是细胞学说的意义之一,D正确。
3.[2024·东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归纳法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
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B.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
D.不完全归纳法是科学研究常用方法,其结论都是可信的
√
[解析]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
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B正确;细胞学说是从一部分动
植物的观察结果中得出的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正确;不完
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也
可能存在例外,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D错误。
4.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中细胞学说
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揭示了组成动植物
细胞的具体结构 ③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④使解剖学、生
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 ⑤细胞学说为后来生物进化
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
[解析]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细胞
学说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①正确;细胞学说认
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没有揭
示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②错误;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
性,没有阐明差异性,③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使解剖学、生理学、胚
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④正确;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
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
笔,⑤正确。故选B。
知识点二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5.[2025·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月考]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
曾经说过:“每一个生命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
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
[解析]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但细胞内不能完成一切生命活
动,如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A不符合题意;病毒没
有细胞结构,因此细胞并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不符合题意;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
成的,因此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符合题意;有些生
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单细胞生物,这只能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
命活动在细胞内进行,不能说明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
不符合题意。
6.[2025·重庆城口高一期中]每年12月,巫山红叶迎来最佳观赏期。
巫山红叶的物种繁多、分布面积广,主要以黄栌、枫树等为主,下
列有关巫山县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栌的叶子 ②枫树的细胞 ③枫树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④一棵黄
栌 ⑤神女峰的所有红叶 ⑥小三峡的所有黄栌 ⑦小三峡的所有生物
⑧小三峡景区内所有竹木、猴群、水鸟
A.③②①④⑥⑦ B.②①④⑥⑧⑦ C.②①④⑤⑦ D.②①④⑥⑦
[解析] ③⑤⑧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进
行排序,顺序为②(细胞)①(器官)④(个体)⑥(种群)⑦(群落)。故选D。
√
7.[教材P7“思考·讨论”拓展] 大熊猫喜食竹笋。下列关于大熊猫和
竹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大熊猫和竹子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同
B.大熊猫与竹子共同构成了竹林中的生物群落
C.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的细胞
D.竹林中的土壤和水分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
[解析] 大熊猫属于动物,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竹子属于植物,
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错误。竹林中的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内全部生
物,不仅仅包括大熊猫和竹子,B错误。大熊猫属于多细胞动物,其
生命活动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C正确。竹林中的土壤和水分参与
生态系统的构成,D错误。
8.某同学在进行大肠杆菌培养时,培养基不慎被污染,培养基中除出
现若干大肠杆菌菌落外还滋生了其他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
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皿中所有的细菌构成一个种群
B.大肠杆菌菌落中的一个大肠杆菌可以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C.除大肠杆菌菌落外,滋生的其他细菌和真菌构成一个群落
D.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所有细菌和真菌构成生态系统
√
[解析] 培养皿中的所有细菌包含多种细菌,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
误;一个大肠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群落
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形成的整体,除大肠杆菌菌落外,滋
生的其他细菌和真菌不能构成一个群落,C错误;生态系统是群落与
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无机环境除培养基外还包括空气、
光等,D错误。
9.[2025·广西柳州高一月考]有诗云“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藻”
多指水中藻类,“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实水中除“藻”“蒲”外,还
有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体中的“藻”“蒲”及其他所有生物可构成一个群落
B.水中含有的噬菌体等病毒是比细胞更小的生命系统
C.水中的“鱼”和“藻”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种群
D.“蒲”体内有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
√
[解析] 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水体中的“藻”“蒲”及其他
所有生物可构成一个群落,A正确;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噬菌体
等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B错误;种群是一定区域同种生
物的全部个体,“鱼”和“藻”分别包含多种生物,不是两个种群,C错
误;“蒲”属于植物,植物无系统层次,D错误。
知识点三 病毒的结构与增殖
10.[2025·四川成都高一期中]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一种
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复活的病毒可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古老病毒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可在阿米巴虫细胞内合成
B.该古老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其生活离不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C.该古老病毒和阿米巴虫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D.用适合阿米巴虫生长的培养基可大量培养该古老病毒
√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
进行生命活动,因此该古老病毒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在阿米巴虫细胞内
合成,A正确;根据寄主细胞的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
物病毒和细菌病毒,该古老病毒感染的阿米巴虫是一种动物,因此该
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只有寄生在活
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正确;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
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该古老病毒和阿米巴虫都可以
看作一个系统,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
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D错误。
11.下图为用序号和箭头表示的从
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由④及其产物所组成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属于⑥代表的结构层次
C.血液属于②所代表的层次
D.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③水平的结构
√
[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④细胞、③组织、②器
官、①系统、个体、⑤种群、⑥群落、⑦生态系统和⑧生物圈。病
毒没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的其他生物都由细胞及其产物所组成,A
错误。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不是同种生物,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
于群落,B错误。血液属于③组织所代表的层次,C错误。法国的比
夏揭示了人体在③组织水平的结构,D正确。
12.(13分)[2025·江西抚州高一月考] “鹭影翩翩,湖光山色,绿植
环绕,花海缤纷。”白马湖湿地公园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
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
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5分)地球上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别是______、
________。湿地公园里所有的生物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的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
生物圈
群落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
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解析] 群落是一定区域全部生物的集合,故湿地公园里所有的生物
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群落。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
(2)(2分)湿地公园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湿地公园
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
生态系统
细胞
[解析] 湿地公园包含了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故湿地公园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3)(3分)樟树是湿地公园里的一种常见植物,与鱼相比,其不具有
______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一个细菌既是______结构层次,
又是______结构层次。
系统
细胞
个体
[解析] 樟树是植物,与鱼相比,樟树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细菌是单
细胞生物,故一个细菌既是细胞结构层次,又是个体结构层次。
(4)(3分)空气中的病毒主要由______________两种成分组成,必须寄
生在_____________中才能生存,______(填“是”或“不是”)生命系统。
蛋白质和核酸
(宿主)活细胞
不是
[解析] 空气中的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
中才能生存,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
13.(9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
独立完成自身的一切生命活动。
为探究食盐对草履虫的影响,请
实验原理: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它能对外界的刺激发生反应。
材料和用具:含草履虫的培养液、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食盐、吸
管、显微镜、载玻片、镊子、吸水纸。
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在已给出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方案,预测可能
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3分)实验方案:
①吸取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滴
一滴在载玻片的左侧,右侧滴一
②在载玻片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食盐
草履虫
的运动方向(或分布)
滴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低倍显微镜下能观察
到草履虫的运动状况。过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培养液的草履虫数量大
致相当。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食盐(自变量)对草履虫的影响,所以在
载玻片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食盐,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
动方向(观测指标)。
(2)(6分)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可能的结果 相应的结论
A.左右两侧培养液的草履虫数量大 致相等
B.草履虫从左侧培养液游向右侧培 养液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提示:实验排除食盐浓度因素的影响)
食盐对草履虫没有影响
草履虫从右侧培养液游向左侧培养液
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
[解析] 如果食盐对草履虫没有影响,左右两侧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数量大
致相等;如果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则草履虫从左侧培养液游向右
侧培养液;如果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则草履虫从右侧培养液游向
左侧培养液。
【预习梳理】
一、1.施莱登 施旺
2.(1)细胞 细胞和细胞产物 (2)相对独立 (3)分裂
3.器官 组织 列文虎克 细胞壁和细胞质 细胞 老细胞 细胞 受精卵 分裂
4.(1)统一性 统一性 (2)细胞 分子 (3)生物进化论
5.(1)具体事实 (2)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二、1.(2)独立 (3)分化 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2.(1)细胞 组织 系统 种群 群落 生物圈 (2)细胞 细胞
【预习检测】
(1)× (2)√ (3)√ (4)× (5)×
【任务活动】
任务一
[情境]
(1)细胞学说 (2)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生物界的统一性
反馈评价
例1 B
任务二
[情境]
(1)细胞 个体 (2)系统 (3)一定 同种 所有 (4)不同种群 (5)非生物成分
反馈评价
例2 D
任务三
[情境]
(1)它能增殖产生后代 (2)不属于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系统
反馈评价
例3 C
【练习册】
1.D 2.C 3.D 4.B 5.C 6.D 7.C 8.B 9.A 10.D 11.D
12.(1)细胞 生物圈 群落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
(2)生态系统 细胞 (3)系统 细胞 个体
(4)蛋白质和核酸 (宿主)活细胞 不是
13.(1)食盐 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或分布)
(2)a.食盐对草履虫没有影响 C.草履虫从右侧培养液游向左侧培养液 c.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