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08:25:33

文档简介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预习梳理】
一、1.能源物质
2.C、H、O 碳水化合物 (CH2O)
3.水解 葡萄糖 单糖 蔗糖 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几丁质
二、1.C、H、O 氢
2.所有
3.脂溶性有机溶剂
4.C、H、O 脂肪酸 甘油 储能 保温 缓冲和减压 除C、H、O外,还含有P甚至N 甘油 脂肪酸 磷酸 细胞膜 细胞器膜 胆固醇 动物细胞膜 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生殖器官的发育 生殖细胞的形成
5.(1)供应充足 大量转化为脂肪
(2)供能不足 大量转化为糖类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7)×
[解析] (3)纤维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
(4)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5)葡萄糖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
(6)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中的性激素参与调节生命活动。
(7)甘油三酯就是脂肪;胆固醇属于固醇;磷脂、脂肪和固醇属于脂质。
【任务活动】
任务一
[资料] 单糖 二糖 多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糖原 蔗糖 淀粉 葡萄糖 糖原
[情境1]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情境2] (1)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2)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情境3] 米饭、馒头等主食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
反馈评价
例1 C [解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控糖”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不能不摄入,A错误;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所以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B错误;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C正确;糖类在人体内的作用首先是氧化分解供能,即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余的糖类才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备用,D错误。
例2 A [解析]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正确;②二糖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④为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C错误;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纤维素不是储能物质,D错误。
任务二
[资料]
[情境] (1)良好的储能物质 缓冲、减压
(2)保温
(3)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反馈评价
例3 D [解析] 脂质为脂溶性物质,通常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脂溶性有机溶剂,A正确;在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B正确;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易凝固,室温时呈固态,C正确;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组成,因此其水解的终产物不仅仅是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例4 A [解析] 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即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都不属于脂肪,A错误。鉴定脂肪可以使用苏丹Ⅲ染液,脂肪可被染成橘黄色,B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能促进人和动物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任务三
[情境1] (1)H O 脂肪 糖类
(2)小
[情境2] 与糖类相比,脂肪在生物细胞内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另一方面,大脑和神经系统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
[情境3] 不是,可能是过多地摄入了糖类,而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反馈评价
例5 D [解析] 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H、O,它们的元素组成相同,A正确;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故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B正确;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物质X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故X代表甘油,C正确;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C [解析] 果糖和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均是C、H、O,A正确;根据糖类是否能水解和水解情况将其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B正确;几丁质属于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起支撑身体和保护作用,不是储能物质,C错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D正确。
2.C [解析] 糖类一般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此外几丁质中还含有N,A正确;糖原为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糖原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B正确;淀粉是多糖但本身并不甜,木糖醇有甜味但不是糖类,C错误;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被称为“生命的燃料”,D正确。
3.B [解析] 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肝糖原,肝糖原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A正确;该生物体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而分解为葡萄糖,最终形成糖原,此生物一定是动物,B错误,D正确;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和糖原都是多糖,麦芽糖是二糖,C正确。
4.B [解析] 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人体中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膳食纤维不能为人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B错误;食物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但是它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可减少有害物质在胃肠中滞留的时间,C正确;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D正确。
5.A [解析] 人体内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但要适量摄入,A正确;雌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但不属于胆固醇,在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B错误;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饮食上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D错误。
6.D [解析]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A正确;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B正确;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C正确;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的是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D错误。
7.D [解析] 胆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O,D错误。
8.B [解析] 动植物体内的良好的储能物质都是脂肪,A错误;纤维素和固醇都只有C、H、O 3种元素,B正确;脂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会分解供能,但不会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几丁质的基本单位不是葡萄糖,D错误。
9.D [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多糖,②为固醇,若①为淀粉,淀粉和固醇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A错误;①是多糖,在动物细胞中①可以是糖原,但不是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错误;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错误;图中②是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等,D正确。
10.B [解析] 熊冬眠前所食用的动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11.C [解析] 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驼峰里储存的脂肪呈固态是因为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A正确;糖类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骆驼长时间不吃食物而引起机体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B正确;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是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C错误;脂肪中的H含量高于糖类中的H含量,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则脂肪和糖原含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驼峰中储存脂肪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12.D [解析] 脂肪的含氢量比糖类多,与同质量糖类比,其氧化分解产生水和释放的能量更多,A错误;花生种子中储存的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B错误;相对于玉米种子,花生种子的脂肪含量高,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播种深度应该浅一点,C错误;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以多糖的形式存在,花生种子萌发时,脂肪会转变成糖类,代谢变得旺盛,此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会增加,D正确。
13.(1)甘油、脂肪酸 糖类/葡萄糖、蔗糖
(2)O
(3)淀粉 储存能量
[解析] (1)据图甲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下降,葡萄糖、蔗糖含量上升,可见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并转变为糖类(葡萄糖、蔗糖)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2)据图甲可知,蓖麻种子萌发初期,种子中的脂肪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成糖类,由于同脂肪相比,糖类含有较多的氧,所以导致萌发初期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3)淀粉与碘液反应会变蓝,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液,匀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淀粉是多糖,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14.(1)种子萌发的初始阶段,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导致干重增加,之后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导致干重减少
(2)结合水的比例越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越强(或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3)不饱和 液
(4)无效 淀粉是糖类,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解析] (1)小麦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然后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因此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冬季来临时,温度降低,冬小麦细胞内结合水的比例上升可以避免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3)冬小麦(植物)种子中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4)淀粉是糖类,由于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所以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对减肥是无效的。
15.(1)糖类在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储存能量、缓冲、减压、保温(答出两点即可)
(2)①甘油 脂肪酸 ②苏丹Ⅲ染液 橘黄 ③减少富含糖类食物的摄入(合理即可)
[解析] (1)家禽食用玉米、谷物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能迅速肥育的原因是糖类在家禽体内转变成了脂肪。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2)①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的酯,故饲料配方中动物油在消化道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从而被吸收。②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在检测鹅的肝脏中是否存在脂肪时,将鹅的肝脏冷冻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 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视野中可见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橘黄色脂肪颗粒。③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故在日常饮食中,要减少富含糖类食物的摄入。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功能:细胞中重要的 。
2.元素组成:糖类分子一般是由 三种元素构成的。因为多数糖类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比例为2∶1,类似水分子,所以糖类又被称为“ ”,简写为 。
3.种类、结构及作用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是 ,有些脂质还含有N和P。与糖类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 的含量高。
2.分布:脂质存在于 细胞中。
3.物理性质: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 。
4.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注意]植物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呈固态。5.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糖类在 的情况下,可以 。
(2)脂肪一般只在糖类 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 。
(1)生物体内,并不是所有糖类都能氧化分解供能。 ( )
(2)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 )
(3)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多糖,需经人体消化道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 )
(4)细胞中的脂质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 )
(5)脂肪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
(6)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 )
(7)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固醇。 ( )
任务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资料】阅读教材P23~P25“细胞中的糖类”。
完成下表。
划分依据 分类
水解情况 、 和
来源和 归属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 、 葡萄糖
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乳糖等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麦芽糖、 、纤维素等
功能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 淀粉、 等
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 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等
是否具 有还原 性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非还原糖 淀粉、蔗糖、纤维素、糖原等
【情境1】医生往往给急性肠炎病人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所输液体的成分中含有葡萄糖。
所输液体的成分中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
【情境2】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成的多糖,其基本单位相同,但三者的功能却不完全相同。
(1)结合教材P24图2 3试解释其原因: 。
(2)写出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的主要水解过程: 。
【情境3】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受到严格的控制,但控制的并不仅仅是有甜味的糖,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
原因是 。
例1[教材P25“与社会的联系”拓展]日常生活中“控糖”能够很好地预防肥胖、高血压和龋齿等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控糖”就是不吃糖类食物,从而尽可能降低摄糖量
B.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对人体健康无益
C.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D.糖类的主要功能是转化为脂肪储存备用,所以会使人肥胖
例2[2025·天津河东区高一月考]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并非都能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是各种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D.④⑤均能储存能量,均可作为储能物质
任务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资料】阅读教材P25~P27“细胞中的脂质”。
尝试构建细胞中各类脂质之间的包含关系。
【情境】材料一: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冬眠时,进行分解利用,维持生命活动。
材料二: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cm。
材料三:幼儿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1)材料一说明脂肪是 。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 的作用。
(2)材料二说明脂肪具有 作用。
(3)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具有 的作用,其属于脂质中的 类物质,除此之外,该类物质还包括 和 。
例3[2024·四川眉山高一月考]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也是脂肪,脂肪是脂质的一种。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脂质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
B.在某些情况下,脂肪也能分解供能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D.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例4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物质的重量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其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结合调整生活习惯可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脂肪
B.鉴定脂肪可以使用苏丹Ⅲ染液,脂肪可被染成橘黄色
C.性激素属于脂质,能促进人和动物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任务三 糖类和脂质的转化
【情境1】下表表示糖类、脂肪主要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种类 元素质量分数/%
C H O
脂肪 73~77 11~12.5 9~12
糖类 52~58 7~8 40~45
由表中数据可知,脂肪作为重要的储能物质的原因:
(1)脂肪中 的含量高, 的含量低,1g 彻底氧化分解比1g 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产生的水更多,释放的能量也更多。
(2)脂肪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占据的体积 (填“大”或“小”)。
【情境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情境3】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否是摄入了大量脂肪 为什么
例5[2025·湖南衡阳高一月考]下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相同
B.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C.物质X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X代表甘油
D.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也能大量转化为糖类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12题,每题2分,共24分]
知识点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1.[2025·安徽合肥高一月考] 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果糖和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相同
B.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C.几丁质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糖类一般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
B.糖原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
C.所有糖类都是甜的,所有甜的物质都是糖类
D.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可发生葡萄糖与糖原的相互转化过程
B.此生物可能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C.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D.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4.[2025·陕西汉中高一期中] 水果等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又叫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又被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B.膳食纤维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有害物质排出
D.所有植物细胞壁都含纤维素,纤维素不溶于水
知识点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5.[2025·吉林长春高一月考] 下列关于细胞中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肪在人体中具有储能、保温等功能,人体应适量摄入
B.雌激素属于胆固醇,在雌性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C.磷脂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饮食上适量补充脂肪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6.[2024·四川成都高一期末] 脂肪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反应形成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
D.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7.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如果长期过多摄入胆固醇,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以下关于胆固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胆固醇与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能调节或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C.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较高,饮食中要注意适量摄入
D.胆固醇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有的胆固醇中还含有N和P
知识点三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与转化
8.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植物体内的良好储能物质分别是脂肪和淀粉
B.纤维素和固醇都只有C、H、O 3种元素
C.脂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会大量转化为糖类
D.糖原、淀粉、纤维素和几丁质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9.[2024·江苏镇江高一月考] 下图表示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及其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①为淀粉,则①和②的组成元素不相同
B.在动物细胞中①可以是糖原和淀粉
C.磷脂是构成动物质膜的重要成分,并且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图中②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等
10.大多数熊食性复杂,既吃植物也吃动物,且大多数熊有冬眠的习性,其冬眠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其中的营养物质有相当多的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熊冬眠时,脂肪也可转化成糖类来供能
B.熊冬眠前所食用的动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C.熊体内的脂肪具有保温作用
D.熊冬眠前大量进食,食物中的淀粉需要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11.[2024·广东深圳高一期末] 骆驼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其可在食物缺乏时,分解成身体所需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骆驼体内的脂肪呈固态,是因为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
B.骆驼长时间不吃食物而引起机体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
C.骆驼体内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
D.脂肪和糖原含有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驼峰中储存脂肪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12.[2024·山东烟台高一期中] 花生种子萌发时(真叶长出之前,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的生长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脂肪的含氧量比糖类多,与同质量糖类比,其氧化分解产生水和释放的能量更多
B.花生种子中储存的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
C.相对于玉米种子,花生的播种深度应该深一点
D.生物体内的糖类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会增加
13.(5分)[2025·湖南长沙高一月考] 蓖麻种子的胚乳呈白色,脂肪质量占种子总质量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据图甲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水解成        ,并转变为        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
(2)(1分)据图乙可知,蓖麻种子萌发初期时干重增加,结合图甲中物质转化信息分析,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
(3)(2分)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液,匀浆变蓝,说明有    存在,该物质具有     的作用。
14.(9分)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春化和光照两大阶段。收获后的种子可以制作加工成各类食品,食品被人体消化吸收后通过一系列代谢来提供营养。具体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已知淀粉一般不会直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请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                            。
(2)(2分)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含水量会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会逐渐上升,其生理意义是                        。
(3)(2分)冬小麦种子中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该物质在室温下呈   态。
(4)(3分)某同学要减肥,制定了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请根据图示信息,评价该方案    (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                       。
15.(11分)填饲在我国养禽史中早有记载,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便有“填嗉”法。家禽填饲肥育后,皮下脂肪丰满,肌肉脂肪分布均匀,所以肉质鲜美细嫩。同时,肝脏沉积大量脂肪,从而能生产出特定的产品(如鹅肥肝)。回答下列问题。
(1)(5分)用玉米、谷类等富含糖类的饲料填饲,能使它们肥育的原因是             。脂肪在家禽体内的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
(2)研究者选择10周龄健康鹅若干只,以普通饲喂为对照,实验组做填饲处理,15周后对肝和腹脂称重。饲料配方:每100 kg玉米中添加0.5 kg动物油。
①(2分)饲料配方中动物油在消化道被分解为    和      ,从而被吸收。
②(2分)填饲后,将鹅的肝脏冷冻切片,并用      染色,发现填饲组鹅的肝脏细胞涨大,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    色脂肪颗粒。
③(2分)结合实验内容,给家人的饮食习惯提出建议:                (答出一点即可)。 (共88张PPT)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任务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任务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任务三 糖类和脂质的转化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功能:细胞中重要的__________。
能源物质
2.元素组成:糖类分子一般是由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的。因为多
数糖类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比例为 ,类似水分子,所以糖类又被
称为“____________”,简写为________。
C、、
碳水化合物
3.种类、结构及作用
水解
葡萄糖
单糖
蔗糖
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几丁质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有些脂质还含有和 。与糖类不同的
是,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____的含量高。
2.分布:脂质存在于______细胞中。
3.物理性质: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________________。
C、、

所有
脂溶性有机溶剂
4.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C、、
脂肪酸
甘油
储能
保温
缓冲和减压
除C、、外,还含有甚至
甘油
脂肪酸
磷酸
细胞膜
细胞器膜
胆固醇
动物细胞膜
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生殖器官的发育
生殖细胞的形成
[注意]植物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呈液态;动物脂
肪大多含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呈固态。
5.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糖类在__________的情况下,可以________________。
(2)脂肪一般只在糖类_____________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
______________。
供应充足
大量转化为脂肪
供能不足
大量转化为糖类
(1)生物体内,并不是所有糖类都能氧化分解供能。 ( )

(2)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

(3)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多糖,需经人体消化道分解为葡萄糖后,
才能被吸收利用。( )
×
[解析] 纤维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
(4)细胞中的脂质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
×
[解析]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5)脂肪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
[解析] 葡萄糖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
中良好的储能物质。
(6)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
×
[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中的性激素参与调节生命
活动。
(7)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固醇。( )
×
[解析] 甘油三酯就是脂肪;胆固醇属于固醇;磷脂、脂肪和固醇属于脂质。
任务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资料】 阅读教材P23~P25“细胞中的糖类”。
完成下表。
划分依据 分类
水解情况 ______、______和______
来源和归属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
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______、乳糖等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______、麦芽糖、______、纤
维素等
单糖
二糖
多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糖原
蔗糖
淀粉
划分依据 分类
功能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________
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 淀粉、______等
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 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等
是否具有还 原性 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
糖等
非还原糖 淀粉、蔗糖、纤维素、糖原等
葡萄糖
糖原
续表
【情境1】 医生往往给急性肠炎病人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所输液体的
成分中含有葡萄糖。
所输液体的成分中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情境2】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成的多糖,其基本
单位相同,但三者的功能却不完全相同。
(1)结合教材P24图2-3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的主要水解过程: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情境3】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受到严格的控制,但控制的并不仅仅是
有甜味的糖,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饭、馒头等主食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
例1 [教材P25“与社会的联系”拓展] 日常生活中“控糖”能够很好
地预防肥胖、高血压和龋齿等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糖”就是不吃糖类食物,从而尽可能降低摄糖量
B.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对人体健康无益
C.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D.糖类的主要功能是转化为脂肪储存备用,所以会使人肥胖

[解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控糖”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
量,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不能不摄入,A错误;纤维素不能被人
体消化吸收,但是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所以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B错误;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C正确;糖类在人体内的作用首先是氧化分解供能,即为生命活动提
供能量,多余的糖类才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备用,D错误。
例2 [2025·天津河东区高一月考]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
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并非都能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
色沉淀
C.④是各种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D.④⑤均能储存能量,均可作为储能物质
[解析]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
正确;②二糖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④为纤维素,是植物细
胞壁的主要成分,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C错误;④⑤分别为纤
维素、肌糖原,纤维素不是储能物质,D错误。

[易错警示]①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如纤维素没有甜味。
②不是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蔗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等非还原糖都不能和斐林试剂反应。
③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都不是
能源物质。
④不是所有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如细菌细胞壁的主
要成分是肽聚糖。
任务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资料】 阅读教材P25~P27“细胞中的脂质”。
尝试构建细胞中各类脂质之间的包含关系。
[答案]
【情境】 材料一: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
肪储存起来,冬眠时,进行分解利用,维持生命活动。
材料二: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 。
材料三:幼儿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
生素D,预防佝偻病。
(1)材料一说明脂肪是________________。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
的脂肪还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2)材料二说明脂肪具有______作用。
良好的储能物质
缓冲、减压
保温
(3)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作用,其属于脂质中的______类物质,除此之外,该类物质还包括
________和________。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例3 [2024·四川眉山高一月考] 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食用植
物油的主要成分也是脂肪,脂肪是脂质的一种。下列关于脂质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脂质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
B.在某些情况下,脂肪也能分解供能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D.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解析] 脂质为脂溶性物质,通常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脂溶性有
机溶剂,A正确;在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B正确;
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较高,易凝固,室温时呈固
态,C正确;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组成,因此其
水解的终产物不仅仅是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例4 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物质的重量超过
肝重量的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 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
肝。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其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早期诊
断及时治疗并结合调整生活习惯可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脂肪
B.鉴定脂肪可以使用苏丹Ⅲ染液,脂肪可被染成橘黄色
C.性激素属于脂质,能促进人和动物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
的形成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
运输

[解析] 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
素D;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即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都不属于脂
肪,A错误。鉴定脂肪可以使用苏丹Ⅲ染液,脂肪可被染成橘黄色,B
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能促进人和动物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
细胞的形成,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在人体内还
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归纳]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含有脂肪。
②脂肪 脂质,脂肪只是脂质的一种,除了脂肪,脂质还包括磷脂和
固醇等。
③胆固醇 固醇,固醇和胆固醇虽然都属于脂质,但二者不同,胆固
醇是固醇的一种。
④脂肪不是唯一的储能物质,动物细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淀
粉都是储能物质。与糖原相比,等质量的脂肪储能多。
任务三 糖类和脂质的转化
【情境1】 下表表示糖类、脂肪主要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种类 元素质量分数/% C
脂肪
糖类
由表中数据可知,脂肪作为重要的储能物质的原因:
(1)脂肪中___的含量高,___的含量低,______彻底氧化分解比
______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产生的水更多,释放的能量也更多。
(2)脂肪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占据的体积____(填“大”或“小”)。
脂肪
糖类

【情境2】 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
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3】 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否是摄入了
大量脂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可能是过多地摄入了糖类,而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与糖类相比,脂肪在生物细胞内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
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另一方面,大脑和神经系统所利用的能源必须
由糖类来供应。
例5 [2025·湖南衡阳高一月考] 下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相同
B.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C.物质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 代表甘油
D.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也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解析] 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 ,它们的元素组成相
同,A正确;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故长期
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B正
确;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物质 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
故 代表甘油,C正确;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
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
备用习题
1.粗粮、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被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类
营养素”。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植物细胞壁都含纤维素,纤维素不溶于水
B.膳食纤维能为人和腐生细菌的生长提供能量
C.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有害物质排出
D.淀粉与纤维素均由葡萄糖连接而成,但葡萄糖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 人体细胞中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膳食纤维不能为人的生
长发育提供能量,B错误。
2.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导致的病变,是
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高糖饮食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B.脂肪肝患者的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脂肪
C.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脂质,但脂肪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D.日常炒菜用的花生油中大多是饱和脂肪酸

[解析] 长期高糖饮食,过多的糖类在体内可转化成脂肪,可能形成脂肪肝,
A正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错误;所有细胞中都
含有脂质,如磷脂,动植物细胞中都含脂肪,C错误;植物脂肪中大多是不
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中大多是饱和脂肪酸,D错误。
3.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主要由几丁质构成(结构如下图),
外骨骼能支持保护身体,防止损伤、减少水分蒸发等功能。下列有关
几丁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中,
可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是一种蛋白质
B.几丁质是以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C.几丁质的元素组成仅含C、H、O三种
D.几丁质是细胞中的重要储能物质之一

[解析] 几丁质是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的多糖,具
有保护作用,A错误;几丁质是多糖,是由许多单体(N-乙酰葡萄糖
胺)组成的多聚体,B正确;由图可知,几丁质是由C、H、O、N组
成的,C错误;几丁质是结构物质,不可作为储能物质,D错误。
4.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鱼油中含量较多,它能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人体血脂的浓
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HA中的相邻碳原子间不都以单键相连
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C.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形成甘油三酯
D.日常生活中摄入适量的鱼油是预防高血脂的有效措施

[解析] 由题意可知,DHA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所以
DHA中的相邻碳原子间不都以单键相连,A正确;大多数动物脂肪含
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B错误;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
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C正确;
由题意可知,DHA在鱼油中含量较多,它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
油三酯含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人体血脂的浓度,所以日常生活中摄入
适量的鱼油是预防高血脂的有效措施,D正确。
练习册
[1~12题,每题2分,共24分]
知识点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1.[2025·安徽合肥高一月考]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果糖和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相同
B.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C.几丁质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析] 果糖和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均是C、、 ,A正确;根据糖
类是否能水解和水解情况将其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是
不能水解的糖,B正确;几丁质属于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
昆虫的外骨骼中,起支撑身体和保护作用,不是储能物质,C错误;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D正确。
2.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一般由C、、 三种元素组成
B.糖原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
C.所有糖类都是甜的,所有甜的物质都是糖类
D.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解析] 糖类一般由C、、三种元素组成,此外几丁质中还含有 ,
A正确;糖原为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糖原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
分子,B正确;淀粉是多糖但本身并不甜,木糖醇有甜味但不是糖类,
C错误;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被称为
“生命的燃料”,D正确。

3.若“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
化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可发生葡萄糖与糖原的相互转化过程
B.此生物可能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C.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D.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解析] 在动物的肝脏细胞中,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肝糖原,肝糖原也
可以分解为葡萄糖,A正确;该生物体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进
而分解为葡萄糖,最终形成糖原,此生物一定是动物,B错误,D正
确;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淀粉和糖原都是多糖,麦芽糖是二糖,C正确。
4.[2025·陕西汉中高一期中]水果等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又叫膳食
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又被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类
营养素”。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B.膳食纤维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有害物质排出
D.所有植物细胞壁都含纤维素,纤维素不溶于水

[解析] 纤维素属于植物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人体
中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膳食纤维不能为人的生长发育提供
能量,B错误;食物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但是它能促进胃肠
的蠕动和排空,可减少有害物质在胃肠中滞留的时间,C正确;纤维
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D正确。
知识点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5.[2025·吉林长春高一月考]下列关于细胞中脂质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脂肪在人体中具有储能、保温等功能,人体应适量摄入
B.雌激素属于胆固醇,在雌性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C.磷脂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饮食上适量补充脂肪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解析] 人体内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一种很好的绝热
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但要适量摄入,A正确;雌激素属于固醇类
物质,但不属于胆固醇,在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B错误;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
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
收,饮食上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D错误。
6.[2024·四川成都高一期末]脂肪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
A.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反应形成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
D.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解析]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A正确;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
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细胞内良好
的储能物质,B正确;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
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C正确;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的是饱和
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D错误。
7.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如果长期过多摄入胆固醇,
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以下关
于胆固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胆固醇与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能调节或影响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
C.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中胆固醇含量较高,饮食中要注意适量摄入
D.胆固醇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有的胆固醇中还含有和
[解析] 胆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 ,D错误。

知识点三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与转化
8.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内的良好储能物质分别是脂肪和淀粉
B.纤维素和固醇都只有C、、 种元素
C.脂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会大量转化为糖类
D.糖原、淀粉、纤维素和几丁质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解析] 动植物体内的良好的储能物质都是脂肪,A错误;纤维素和固
醇都只有C、、 种元素,B正确;脂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会分解
供能,但不会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基本
单位都是葡萄糖,几丁质的基本单位不是葡萄糖,D错误。

9.[2024·江苏镇江高一月考]下图表示细胞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和
脂质及其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为淀粉,则①和②的组成元素不相同
B.在动物细胞中①可以是糖原和淀粉
C.磷脂是构成动物质膜的重要成分,并且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
和磷的吸收
D.图中②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等

[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多糖,②为固醇,若①为淀粉,淀粉和固醇
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 ,A错误;①是多糖,在动物细胞中
①可以是糖原,但不是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错误;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错误;图中
②是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等,D正确。
10.大多数熊食性复杂,既吃植物也吃动物,且大多数熊有冬眠的习
性,其冬眠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其中的营养物质有相当多的部分
转化为脂肪储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熊冬眠时,脂肪也可转化成糖类来供能
B.熊冬眠前所食用的动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C.熊体内的脂肪具有保温作用
D.熊冬眠前大量进食,食物中的淀粉需要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
细胞吸收
[解析] 熊冬眠前所食用的动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11.[2024·广东深圳高一期末]骆驼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
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其可在食物缺乏时,分解成身体所需的养分,
供骆驼生存需要。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骆驼体内的脂肪呈固态,是因为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
B.骆驼长时间不吃食物而引起机体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
C.骆驼体内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
D.脂肪和糖原含有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驼峰中储存脂
肪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解析] 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驼峰里储存的
脂肪呈固态是因为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A正确;糖类和脂肪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骆驼长时间不吃食物而引起机体供能不
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B正确;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是性
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C错误;脂肪中的含量高于糖类中的
含量,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
则脂肪和糖原含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轻,故驼峰中储存脂肪
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12.[2024·山东烟台高一期中]花生种子萌发时(真叶长出之前,此
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甘油分
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
轴,供给胚的生长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的含氧量比糖类多,与同质量糖类比,其氧化分解产生水和
释放的能量更多
B.花生种子中储存的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
C.相对于玉米种子,花生的播种深度应该深一点
D.生物体内的糖类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结合
水的值会增加

[解析] 脂肪的含氢量比糖类多,与同质量糖类比,其氧化分解产生
水和释放的能量更多,A错误;花生种子中储存的脂肪大多含有不饱
和脂肪酸,B错误;相对于玉米种子,花生种子的脂肪含量高,氧化
分解消耗的氧气多,播种深度应该浅一点,C错误;生物体内的糖类
大多以多糖的形式存在,花生种子萌发时,脂肪会转变成糖类,代
谢变得旺盛,此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会增加,D正确。
13.(5分)[2025·湖南长沙高一月考] 蓖麻种子的胚乳呈白色,脂肪质
量占种子总质量的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
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
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据图甲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水解成
_______________,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胚生长和呼吸
消耗的原料。
甘油、脂肪酸
糖类/葡萄糖、蔗糖
[解析] 据图甲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下降,
葡萄糖、蔗糖含量上升,可见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水
解成甘油、脂肪酸,并转变为糖类(葡萄糖、蔗糖)作为胚生长和呼吸
消耗的原料。
(2)(1分)据图乙可知,蓖麻种子萌发初期时干重增加,结合图甲中物质
转化信息分析,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
[解析] 据图甲可知,蓖麻种子萌发初期,种子中的脂肪经过一系列
的变化转化成糖类,由于同脂肪相比,糖类含有较多的氧,所以导
致萌发初期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
(3)(2分)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液,匀浆变蓝,说明
有______存在,该物质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淀粉
储存能量
[解析] 淀粉与碘液反应会变蓝,向萌发第7天的种子匀浆中滴加适量碘
液,匀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淀粉是多糖,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14.(9分)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春化和光照两大阶段。收获后的
种子可以制作加工成各类食品,食品被人体消化吸收后通过一系列
代谢来提供营养。具体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已知淀粉一般不会直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请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萌发的初始阶段,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导致干重增加,
之后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导致干重减少
[解析] 小麦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然后葡萄糖
氧化分解供能,因此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会出现先增加
后减少的趋势。
(2)(2分)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含水量会降低,而结合水的比例会逐
渐上升,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水的比例越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越
强(或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解析] 冬季来临时,温度降低,冬小麦细胞内结合水的比例上升可
以避免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3)(2分)冬小麦种子中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是________(填“饱和”或
“不饱和”)脂肪酸,该物质在室温下呈____态。
不饱和

[解析] 冬小麦(植物)种子中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4)(3分)某同学要减肥,制定了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请根据
图示信息,评价该方案______(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效
淀粉是
糖类,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解析] 淀粉是糖类,由于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
脂肪,所以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对减肥是无效的。
15.(11分)填饲在我国养禽史中早有记载,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便有
“填嗉”法。家禽填饲肥育后,皮下脂肪丰满,肌肉脂肪分布均匀,
所以肉质鲜美细嫩。同时,肝脏沉积大量脂肪,从而能生产出特定
的产品(如鹅肥肝)。回答下列问题。
(1)(5分)用玉米、谷类等富含糖类
的饲料填饲,能使它们肥育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在家禽体内的作用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糖类在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储存能
量、缓冲、减压、保温(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家禽食用玉米、谷物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能迅速肥育的原因是
糖类在家禽体内转变成了脂肪。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
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
(2)研究者选择10周龄健康鹅若干
只,以普通饲喂为对照,实验组
做填饲处理,15周后对肝和腹脂
称重。饲料配方:每 玉米
中添加 动物油。
①(2分)饲料配方中动物油在消化道被分解为______和________,从
而被吸收。
甘油
脂肪酸
[解析] 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的酯,故饲料配方
中动物油在消化道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从而被吸收。
②(2分)填饲后,将鹅的肝脏冷冻
切片,并用____________染色,
发现填饲组鹅的肝脏细胞涨大,
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______
色脂肪颗粒。
苏丹Ⅲ染液
橘黄
[解析] 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
橘黄色,在检测鹅的肝脏中是否
存在脂肪时,将鹅的肝脏冷冻切
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 ;用
吸水纸吸去染液,再用体积分数
为 的酒精洗去浮色,用显微
镜进行观察,视野中可见细胞质
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橘黄色脂肪颗粒。
③(2分)结合实验内容,给家人的饮食习惯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减少富含糖类食物的摄入(合理即可)
[解析]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故在日常饮食中,
要减少富含糖类食物的摄入。
【预习梳理】
一、1.能源物质
2.C、H、O 碳水化合物 (CH2O)
3.水解 葡萄糖 单糖 蔗糖 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 糖原 几丁质
二、1.C、H、O 氢
2.所有
3.脂溶性有机溶剂
4.C、H、O 脂肪酸 甘油 储能 保温 缓冲和减压 除C、H、O外,还含有P甚至N 甘油 脂肪酸 磷酸 细胞膜 细胞器膜 胆固醇 动物细胞膜 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生殖器官的发育 生殖细胞的形成
5.(1)供应充足 大量转化为脂肪
(2)供能不足 大量转化为糖类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7)×
【任务活动】
任务一
[资料]
单糖 二糖 多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糖原 蔗糖 淀粉 葡萄糖 糖原
[情境1]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情境2]
(1)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2)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情境3]
米饭、馒头等主食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
反馈评价
例1 C 例2 A
任务二
[情境]
(1)良好的储能物质 缓冲、减压 (2)保温
(3)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反馈评价
例3 D 例4 A 
任务三
[情境1]
(1)H O 脂肪 糖类 (2)小
[情境2]
与糖类相比,脂肪在生物细胞内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另一方面,大脑和神经系统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
[情境3]
不是,可能是过多地摄入了糖类,而糖类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反馈评价
例5 D
【练习册】
1.C 2.C 3.B 4.B 5.A 6.D 7.D 8.B 9.D 10.B 11.C 12.D
13.(1)甘油、脂肪酸 糖类/葡萄糖、蔗糖
(2)O (3)淀粉 储存能量
14.(1)种子萌发的初始阶段,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导致干重增加,之后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导致干重减少
(2)结合水的比例越高,细胞抵抗寒冷的能力越强(或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3)不饱和 液
(4)无效 淀粉是糖类,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15.(1)糖类在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储存能量、缓冲、减压、保温(答出两点即可)
(2)①甘油 脂肪酸 ②苏丹Ⅲ染液 橘黄 ③减少富含糖类食物的摄入(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