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
同步训练
一、积累应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打点
(diɑn) 泅水(qiú)
一曝十寒(bào)
刚愎自用
(bì)
B.塑造(suò)
吮吸(shǔn)
瞠目结舌(chēnɡ
)
一蹴而就(cù)
C.吆喝(yāo)
奔着(bèn)
如火如荼(tú
)
厉兵秣马(mò)
D.湿润(rùn)
筵席
(yán)
面面相觑(qù)
垂涎三尺(yán)
【解析】 A.曝—pù;B.塑—sù
;D.涎—xián
。
【答案】 C
2.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A.茏起 虾篓 嘱咐 白洋淀( )
B.影璧 菱角 泅水 拴马桩( )
C.围剿 警诫 穿梭 苇眉子( )
D.隐蔽 摇橹 寒喧 战利品( )
【答案】 A.茏—笼;B.璧—壁;C.诫—戒;D.喧—暄。
3.下面对话中加点的“总是”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A.表明水生嫂的埋怨情绪。
B.水生嫂对水生的积极行为由衷地赞扬。
C.水生嫂一方面为有这样一个一贯积极的丈夫而自豪,同时又含有一些嗔怪的情绪。
D.水生嫂对水生的过分积极很不满,带有较强的讽刺挖苦情绪,但客观上表现了水生的强烈的爱国热忱。
【解析】 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点,A、B、D均不恰当。
【答案】 C
4.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下列对“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朗读重音处理符合原文意图的一项是( )
A.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你”)
B.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明白”)
C.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家里的难处”)
D.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就好了”)
E.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全句均用轻声读)
【解析】 关注生活处境和人物内心的活动。
【答案】 B
5.下列对本篇小说以“荷花淀”命名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是我抗日根据地军民高尚情操的象征。
B.荷花优美,“日上日妍”,是我抗日根据地年轻美丽的劳动妇女的象征。
C.荷花清新雅洁,宛如孙犁小说的风格,作者借此来表明《荷花淀》的艺术风格。
D.荷花淀是地点,是小说的背景,是主要事件伏击战的发生地,小说是以地点命名的。
【解析】 注意题目含意。
【答案】 D
6.“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对这个细节的理解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
A.水生嫂编席不小心,弄伤了手指,“吮”主要是为了止血。
B.水生要去参军的消息在水生嫂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
“吮”主要是为了控制和掩饰自己的感情。
C.水生嫂内心很惊慌,“吮”是为了消毒。
D.水生嫂很生气,“吮”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愤怒。
【解析】 B.符合人物坚强的性格特点。
【答案】 B
7.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鸡叫的时候,水生便回来。女人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
B.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即使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C.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D.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上来回警戒。
【解析】 A.“便”改为“才”,“却”改为“还是”;B.“即使”改为“假如”;D.“冰上”改为“冰船上”。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
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撅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①“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②“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③“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④“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⑤“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8.文中为什么写她们“像落水鸡”和“又说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显示水乡妇女们的乐观精神。
9.她们受到什么“刺激”,又为什么“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寻夫不着遇敌,拼死到了荷花淀又以为中了埋伏,抱定必死之心,投水以保气节,又碰上丈夫们,丈夫们打了胜仗又走了。
10.女人们说的①~③句话,体现出她们性格的哪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豪迈、乐观。
11.理解④、⑤两句,说说妇女们成立队伍的动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愿被敌人困死在家中;不愿被丈夫看做落后。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匠 心
□
祝春岗
爷孙俩正在店里埋头做木工活,县“打假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老张踏进门来,见老木匠对着家具精雕细刻,神情异常专注,就不忍心打搅他,只跟老木匠的孙子说明了来意,说是想定做十五只举报信箱,钉挂在街头路口,方便群众举报打假。小木匠一听是桩小生意,就不想接活,只委婉地劝老张迟些时候再来。
老张推着自行车正欲离去,老木匠却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停下。小木匠立刻转过脸朝老木匠使使眼色,说:“阿公,这些家具人家正催得紧呢,我们哪有闲工夫忙这琐碎活?”老木匠似没听见,朝老张招了一下手。小木匠晓得老木匠的脾气,无奈,只得叫老张谈谈规格式样。老张原本外行,敷衍说像只箱子就行。老木匠这时已停下手中的活儿,边听边在一张纸上描描画画。
接着,老张就跟小木匠讲价。小木匠索价每只二十元,老木匠立即向他投去责备的眼光。老张仅出四元。俩人僵持了一会儿,老张遂有所妥协,每只又增加了两元。但小木匠却把价格咬得死死的,丝毫不肯让出半步。脸上还隐约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小木匠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故意抬价想吓跑老张。老张见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就想去找另一间木店。这时,老木匠在一旁发话了:“成,六块就六块!”小木匠不满地嘟哝几句。老木匠却没有理会,叫老张走到他身旁,指着三四张草图给他看。老张这才晓得刚才是在画草图,张张都很美观,就很随意地挑了一张。老木匠爽朗地说:“两天后,你来取货。”
老张怕他变卦,便掏出十元钱来做定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木匠却迟迟不肯接,老张顿时焦急起来。老木匠狠狠瞪了孙子一眼,他这才收了下来,并给老张写了一张收据。
两天后,早上,老张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来取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远,就看见了十五只信箱整齐地立在门口。箱子的外面都涂上乳白的油漆,正面和两侧都写上了“举报信箱”四个红字。字儿端正活泼,红白相衬,更加醒目。在箱子的顶部,还特制了一张拱形的铁皮遮檐,刷上银色的防锈漆。看来它们坚固耐用,雨淋不进日晒不到箱内。
看来,老木匠委实动了一番心思,想得如此周到。老张心里异常满意,但还是例行公事般逐只检查。小木匠看他这般挑剔,不满地说:“你放心好了,我阿公用了店里最好的木料,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哪能赚你钱,亏了大本了!”老木匠笑着对老张说:“别听他闲扯。”
老张检查完,就跟小木匠结账
( http: / / www.21cnjy.com ),掏出九十元连同那张收据交给他,吩咐他按每只二十元写一张发票。小木匠愣了,不愿开,因为多开意味着要多缴税。老张见他迟疑,晓得他少见世面,不懂得开假发票,就把复写纸抽出来打了个对折,撕下报销的那页发票往里塞,只留下空白的存根……小木匠恍然大悟,便去找笔。
老木匠脸色骤沉,大手一挥,对孙子厉声喝道:“你给我站住!”
小木匠站住了,不解地望着他。
“这桩生意我做不了!”老木匠对老张说。
“你不能反悔!”老张便气恼了,转头命令三轮车车夫,“把箱子装上,都拉走!”
却没料到,老木匠抓起身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把利斧,走到阳光灿烂的门口,抡起斧头,使尽臂力对准一只只信箱狠狠地砍砸下去,霎时间,地上变成红红白白刺目的一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十五年精选》)
12.小说中哪些情节能表现出“老木匠”对做“十五只举报信箱”有极大的热情?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地画草图;②慷慨让利;③精心地制作。老木匠对关乎社会风气好转的反腐倡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13.“老木匠”为什么要砍砸信箱?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没想到用来举报“作假”的信箱竟成了“打假办”老张制假的工具,“打假”也是假的事实让他无法忍受。正直、刚烈、有责任感。
14.本文的成功得益于对比手法的运用,试结合作品说说本文包含哪几重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张的身份与其行为的对比,老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匠对老张的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老木匠表面的不苟言笑与其内心的刚烈正直、爱憎分明的对比,老木匠的高尚品格与老张肮脏的内心的对比,老木匠与小木匠对做木箱的态度的对比。
15.小说以“匠心”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点明老木匠制作十五只举报信箱的良苦用心,②歌颂老木匠诚实、正直、有责任感的品质。
四、走近高考
16.(2007年天津)根据下表写一则短讯,报道本市2007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情况。
全市接待游客
本地游客
外地游客
2006年游客(万人次)
246.85
153.49
93.36
2007年游客(万人次)
296.80
194.94
101.86
同比增长率
20.23%
27.01%
9.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据统计,本市2007年“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96.80万人次,其中本地游客194.94万人次,外地游客101.86万人次,同比增长率依次为20.23%、27.01%、9.10%。(需写出“五一”黄金周,概括总体情况,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本地游客人次,外地游客人次及各自所对应的同比增长率,符合语体要求)
17.(2005年湖北)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句子相互之间用语的逻辑照应;前后语句中的相关信息,如“窗子”“门”等,以及先后次序关联词。
【答案】 ②⑤③①④
18.下图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徽,主旨为“献爱心”。请据图写一篇80字左右的解说或鉴赏文字,要求能紧扣特征,简明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提示:本图的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是“一双援助之手,献上一颗爱心”。其隐含的喻意是一个强者群体(长)对一个弱势群体(短)的真诚帮助,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手)或捐献的形式,传递人间真情,构筑成真挚的爱心和善心,构筑成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鉴赏提示:这是一个构思精巧、构图和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徽。整体上采用稳固的三角形图案,呈金字塔状。排列对称的文字和字母构成坚实的基座,犹如一座沉稳而牢固的平台,为爱心和善心提供有力的基础和支撑,底座上灰度较高的手形寓意着众多热情有力的援助之手,捧托着火红的爱心。流畅且柔和的红心以不对称的动态打破了三角形构图的刻板,使画面灵动而充满生机。整体设计刚柔相济、虚实相衬、动静相补、曲直相映,有力地突出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