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灯光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 灯光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6 02:13:25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参加“重温革命岁月,铭记历史声音”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做革命精神传承人!
任务一:
参加红色经典诗歌诵读会,争做“最佳朗诵者”
任务二:
追寻红色记忆,感受民族豪情
任务三:
讲述英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任务四:
点面结合写场面,记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
8 灯光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型:略读实践课
课时:1
任务三:讲述英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活动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活动二:关注重点语句,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
◎活动三:抓住对郝副营长进行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
◎活动四:拓展阅读,关注细节,体会情感
活动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请输入标题
活动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郝副营长战斗前 ,战斗中 ,最后 的事。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写( ),中间部分是作者的( ),这种写法是( )。
课文以“灯光”为线索,讲述了郝副营长战斗前划火柴借着亮光看书,战斗中点燃手中书本为战士们找突破口,最后因暴露了自己而英勇牺牲的事。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写现在,中间部分是作者的回忆,这种写法是首尾呼应。
活动二:关注重点语句,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
活动二:关注重点语句,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
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所看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的语句,小组讨论:
(1)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交流汇报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现实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郝副营长的革命理想
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郝副营长的奋斗
交流汇报
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分别代表什么?有怎样的联系?
理想
奋斗
现实
体现了郝副营长为了理想英勇牺牲的精神。
(2)天安门前的灯光、破旧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战场上的火光,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交流汇报
它们与题目“灯光”有关,“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要忘记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先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活动三:抓住对郝副营长进行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
找出描写郝副营长语言、神情、行为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在旁边作批注。
批注句式: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 )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 )。
活动三:抓住对郝副营长进行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神态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要让下一代在有灯光的环境下学习。
细节描写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有电灯的生活多么美好,他羡慕、渴望这种生活。
细节描写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等战争胜利了,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他在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
细节描写
小结:作者在对郝副营长的描写中,无论是语言、神态、动作都是围绕灯光进行的,这更能体现郝副营长为了“灯光”而献身的精神。
活动四:拓展阅读,关注细节,体会情感
活动四:拓展阅读,关注细节,体会情感
自由读《七根火柴》,找出文中描写无名战士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这是对无名战士的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内心想着一定要保护好七根火柴,少一根都不行。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
这是对无名战士的神态描写,他知道火柴没有缺少时,心中充满喜悦,已经忘记饥饿与身上的寒冷。
活动四:拓展阅读,关注细节,体会情感
自由读《七根火柴》,找出文中描写无名战士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这是对无名战士的语言、动作描写,显示了他为集体保护火种,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
活动四:拓展阅读,关注细节,体会情感
自由读《七根火柴》,找出文中描写无名战士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01
02
学习总结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
写作中把这些描写写具体,读者就更容易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布置作业
1.阅读丛书中《活神仙》这篇文章,说说文章题目为什么叫“活神仙”。
2.结合《活神仙》中细节描写的语句,分析:文中的“我”和老大爷的形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灯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情、行为,理解人物的精神。
【拓展资源】
丛书:《七根火柴》《活神仙》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略读实践课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华光璀璨,车水马龙,新时代的繁荣昌盛让我们感慨万分。今天,让我们继续任务三的学习,通过阅读文章,走进战争时期,了解战士们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读懂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活动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灯光》讲述了郝副营长战斗前___________,战斗中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的事。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是写___________,中间部分是作者的___________,这种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以“灯光”为线索,讲述了郝副营长战斗前划火柴借着亮光看书,战斗中点燃手中书本为战士们找突破口,最后因暴露了自己而英勇牺牲的事。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是写现在,中间部分是作者的回忆,这种写法是首尾呼应。
活动二:关注重点语句,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
1.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所看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的语句,思考: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片段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片段②: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片段③: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表明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通过奋斗,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就是郝副营长的奋斗,所以它们的联系是“理想—奋斗—现实”,体现了郝副营长为了理想英勇牺牲的精神。
2.天安门前的灯光、破旧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战场上的火光,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它们与题目“灯光”有关,“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要忘记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先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活动三:抓住对郝副营长进行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
找出描写郝副营长语言、神情、行为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在旁边作批注。
批注句式: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 )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 )。
片段①: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神态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要让下一代在有灯光的环境下学习。
片段②:“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有电灯的生活多么美好,他羡慕、渴望这种生活。
片段③: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从作者对郝副营长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他内心想的是等战争胜利了,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他在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
小结:作者在对郝副营长的描写中,无论是语言、神态、动作都是围绕灯光进行的,这更能体现郝副营长为“灯光”而献身的精神。
活动四:拓展阅读,关注细节,体会情感
自由读《七根火柴》,找出文中描写无名战士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情感。
片段①:“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这是对无名战士的语言、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内心想着一定要保护好七根火柴,少一根都不行。
片段②: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
——这是对无名战士的神态描写,他知道火柴没有缺少时,心中充满喜悦,已经忘记饥饿与寒冷。
片段③:“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这是对无名战士的语言、动作描写,显示了他为集体保护火种,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
课堂总结:
文章中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就更容易让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情感。今天我们在《灯光》中认识了郝副营长,《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用生命守护的火柴,是寒冷的草地里最温暖的光。如今,天安门广场的灯、教室里的灯、千家万户的灯,都在替他见证着他们曾向往的美好。而更重要的是,大家要记住:这些光明背后,是无数像他们一样“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光,自己甘愿化作烛火”的英雄。
布置作业:
1.阅读丛书中《活神仙》这篇文章,说说文章题目为什么叫“活神仙”。
2.结合《活神仙》中细节描写的语句,分析:文中的“我”和老大爷的形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