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15.2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2课时 频率与概率
探究点一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探究点二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探究点三 频率的应用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会用频率估计概率.
知识点 随机事件的概率
1.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地,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 ,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
______,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的附近
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将频率的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________.
增加
摆动并趋于稳定
稳定性
2.频率与概率
若随机事件在次试验中发生了次,则当试验次数 很大时,可以
用事件发生的频率___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即 ___.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事件的概率越大,在重复试验中,相应的频率一般也越大.( )
√
(2)中奖率为 的彩票,买1000张彩票不一定中奖.( )
√
(3)某种疾病的治愈率为 ,若前7个人没有被治愈,则后3个人
一定能被治愈.( )
×
(4)试验次数相同,频率可能不同,这说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
有随机性.( )
√
2.在相同条件下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若掷100次,设“正面
向上”为事件,此次试验中,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为47,则事件 发
生的频率为_____.
0.47
探究点一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例1(1) 甲同学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做抛硬币试验,共抛掷了2000次,
其中正面朝上的有1034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17
B.甲同学的试验中,反面朝上的频率为0.483
C.抛掷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小于0.5
D.甲同学的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率接近0.517
√
[解析] 甲同学的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率为 ,反面朝上的频率
为 ,故B正确,D错误;
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概率均为 ,为定值,故
A,C错误.故选B.
(2)(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数和频率都能反映一个对象在试验总次数中出现的频繁程度
B.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数之和等于试验的总次数
C.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之和不一定等于1
D.概率就是频率
√
√
[解析] 对于A,频数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是指本次试验中事
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二者都可以反映事件发生的频
繁程度,故A正确;
对于B,试验的总次数即为各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数和,故B正确;
对于C,各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之和一定等于1,故C错误;
对于D,概率是大量重复试验后频率的稳定值,故D错误.故选 .
变式(1)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试验次数很大时,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B.做次随机试验,事件发生次,则事件发生的频率 就是事
件 发生的概率
C.频率是不能脱离 次试验的试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
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
D.任意事件发生的概率总满足
√
√
[解析] 对于A,由概率与频率的关系知A正确;
对于B,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故B错误;
对于C,由概率与频率的关系知C正确;
对于D,任意事件A发生的概率总满足,故D错误.
故选 .
(2)[2024·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 ,则从中任意取出200件产品必有10件
是次品
B.抛100次硬币,结果51次出现正面,则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51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
D.掷骰子100次,出现6点的结果有20次,则出现6点的频率为0.2
√
[解析] 对于A,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 ,则从中任取200件,其中
次品有10件左右,而不一定是10件,故A错误;
对于B,这100次试验中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为 ,故B错误;
对于C,根据定义,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它不一定等于频率,故C错误;
对于D,抛掷骰子100次,出现6点的结果有20次,则出现6点的频率
是 ,故D正确.故选D.
探究点二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例2(1) 为了解某社区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百元)情况,调查了
该社区80户居民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列出频率分布表如下:
家庭人均月收 入(百元)
频率 0.1 0.2 0.15 0.1 0.1
则这80户居民中, 家庭人均月收入在 内的有____户
(用数字作答).假设家庭人均月收入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为中低等
收入家庭,现从该社区居民中随机抽取1户,估计该家庭为中低等收入
家庭的概率是____.
28
0.3
[解析] ,所以这80户居
民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内的有 (户).
频率分布表中第一组与第二组的频率之和为 ,
所以可估计所求概率为0.3.
(2)[2024·乌鲁木齐期末] 在一个不透明的纸盒中装有6个白球
和若干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每次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
记下颜色后再放回袋中,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发现摸出红球的频率稳
定在0.8附近,则袋子中红球约有____个.
24
[解析] 设袋子中红球有 个,利用频率的稳定值来估算概率,则
,解得 ,故袋子中红球约有24个.
变式(1) 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某校500名学生,其中共
青团员有320人,戴眼镜的有365人.若在这个学校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
则估计这名学生是共青团员的概率为_____,戴眼镜的概率为_____.
0.64
0.73
[解析] 抽取的500名学生中有共青团员320人,即共青团员出现的频率
为 ,所以在该校随机抽取1名学生,估计这名学生是共青团员
的概率为0.64.
抽取的500名学生中戴眼镜的有365人,即戴眼镜的学生出现的频率为
,所以在该校随机抽取1名学生,估计这名学生戴眼镜的概率
为0.73.
(2)鲁班锁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相传由春秋末
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它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易拆难装,十分巧妙,每根木条上的花纹是卖点,也是制作的关键.
某玩具公司开发了甲、乙两款鲁班锁玩具,各生产了100件样品,样
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根据销售部市场调研分析,得到
相关数据如下(单件成本利润率利润 成本 ):
甲款鲁班锁玩具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单件成本利润率
频数 10 60 30
乙款鲁班锁玩具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单件成本利润率
频数 50 30 20
①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这2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求该产品是一
等品的概率;
解: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这2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该产品是一
等品的概率为 .
②若甲、乙两款鲁班锁玩具各生产100件的投资成本均为20 000元,
且每件的投资成本是相同的,分别求投资这两款鲁班锁玩具各100件
所获得的利润.
解:对于甲款鲁班锁玩具,一等品的利润为
(元),二等品的利润为 (元),三等品的
利润为 (元),故100件甲款鲁班锁玩具所获
得的利润为 (元).
对于乙款鲁班锁玩具,一等品的利润为
(元),二等品的利润为 (元),三等品
的利润为 (元),故100件乙款鲁班锁玩具所
获得的利润为 (元).
[素养小结]
(1)频率是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当 很大时,频
率总是在一个稳定值附近上下摆动,这个稳定值就是概率.
(2)解此类题目的步骤:先利用频率的计算公式依次计算出各个频
率值,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确定频率的稳定值,即为概率.
探究点三 频率的应用
例3 一个游戏包含两个随机事件和,规定事件 发生则甲获胜,
事件发生则乙获胜.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的标准是事件和 发生的概
率是否相等.在游戏过程中甲发现:玩了10次时,双方各胜5次;但玩
到1000次时,自己才胜300次,而乙却胜了700次.据此,甲认为游戏
不公平,但乙认为游戏是公平的.你更支持谁的结论?为什么?
解:当游戏玩了10次时,甲、乙获胜的频率都为0.5;
当游戏玩了1000次时,甲获胜的频率为 ,乙获胜的频率为0.7.
根据频率的稳定性,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偏离概率很大的可
能性会越来越小.
相对10次游戏,1000次游戏时的频率更接近概率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我们更愿意相信1000次游戏时的频率离概率更近.
而游戏玩到1000次时,甲、乙获胜的频率分别是0.3和 ,存在很大
差距,所以有理由认为游戏是不公平的.因此,应该支持甲对游戏公平性
的判断.
变式(1) 某同学进行投篮训练,共投3组,每组投篮次数和命中的
次数如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合计
投篮次数 100 200 300 600
命中的次数 68 124 174 366
命中的频率 0.68 0.62 0.58 0.61
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用频率估计一次投篮命中的概率,则下列估
计值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0.58 B.0.61 C.0.62 D.0.627
√
[解析] 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对概率的估计误差越小,
可能性越大,所以合计列对应的频率最为合适,即0.61.故选B.
(2)为了了解在一个小水库中鱼的养殖情况,从这个小水库中的多
处不同位置捕捞出100条鱼,将这100条鱼做记号后再放回水库.几天
后再从水库的不同位置捕捞出120条鱼,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6条. 根
据上述样本,我们可以估计小水库中鱼的总条数约为( )
A.20 000 B.6000 C.12 000 D.2000
[解析] 设鱼的总条数为,则由题可知,解得 .故
选D.
√
[素养小结]
概率是事件的本质属性,不随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概率反映了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是概率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
不是试验总次数中某一事件一定发生的比例,即使是大概率事件也
不能肯定事件一定发生,只是认为发生的可能性大.
1.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般地,随机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
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 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
间中的某个常数上,这个常数可以用来度量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
的大小,定义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即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事件 发
生的概率,从精确度上来讲,它是一种近似计算,即 .通过频率
求事件 发生的概率的前提是大量重复的试验,试验的次数越多,获得
的数据越多,这时用来表示 就越精确.
2.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于
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发生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2)频率本身是随机的,是一个变量,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
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发生的频率会不同.比如,全班每个人都做了10
次掷硬币的试验,但得到正面朝上的频率可以是不同的.
(3)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的试验无关.比如,若
一个硬币是质地均匀的,则掷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与做多
少次试验无关.
3.随机模拟的步骤
(1)建立概率模型;
(2)进行模拟试验(可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
(3)统计试验结果.
随机模拟的基本思路:
1.针对实际问题建立一个简单可行的概率统计模型,使所求问题的解
为该模型的概率分布或者数字特征,比如: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对模型中的随机变量建立抽样方法,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试验,得到
足够的随机数,并对相关事件进行统计.
3.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所求问题解的估计及其精度(方差)的
估计.
例1 [2024·四川宜宾高一期末] 袋子中有四个小球,分别写有“中”“华”
“民”“族”四个字,有放回地从中任取一个小球,直到“中”“华”两个字都
被取到才停止.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恰好抽取三次停止的概率,利用
计算机产生0到3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分别用0,1,2,3代表取到写有
“中”“华”“民”“族”这四个字的小球,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表示取球
三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以下18组随机数:
由此可以估计,恰好抽取三次停止的概率为__.
[解析] 由随机模拟产生的随机数可知,表示恰好抽取三次停止的随机
数有021,001,130,031,共4组,所以估计恰好抽取三次停止的概率为
.
例2 [2024·吕梁高一期末] 甲、乙两人进行一场三局两胜制的比赛
(比满三局),假设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 ,
各局比赛相互独立.用计算机产生 之间的整数随机数,当出现随机
数1,2或3时,表示一局比赛甲获胜,当出现随机数4或5时,表示一局比赛
乙获胜.由于要比赛三局,所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现产生了20组随机
数:
123 344 423 114 423 453 354 332 125
342 534 443 541 512 152 432 334 151
314 525
(1)用以上随机数估计甲获胜的概率;
解:计算机产生的20组随机数相当于做了20次重复试验,其中表示甲
获胜的有123,423,114,423,332,125,342,512,152,432,334,151,314,共13组,
故估计甲获胜的概率为 .
(2)计算甲获胜的概率.
解:甲获胜的概率
.第2课时 频率与概率
【课前预习】
知识点
1.增加 摆动并趋于稳定 稳定性
2.
诊断分析
1.(1)√ (2)√ (3)× (4)√
2.0.47
【课中探究】
探究点一
例1 (1)B (2)AB [解析] (1)甲同学的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率为0.517,反面朝上的频率为0.483,故B正确,D错误;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概率均为0.5,为定值,故A,C错误.故选B.
(2)对于A,频数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是指本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二者都可以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故A正确;对于B,试验的总次数即为各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数和,故B正确;对于C,各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之和一定等于1,故C错误;对于D,概率是大量重复试验后频率的稳定值,故D错误.故选AB.
变式 (1)AC (2)D [解析] (1)对于A,由概率与频率的关系知A正确;对于B,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故B错误;对于C,由概率与频率的关系知C正确;对于D,任意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总满足0≤P(A)≤1,故D错误.故选AC.
(2)对于A,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0.05,则从中任取200件,其中次品有10件左右,而不一定是10件,故A错误;对于B,这100次试验中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为0.51,故B错误;对于C,根据定义,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它不一定等于频率,故C错误;对于D,抛掷骰子100次,出现6点的结果有20次,则出现6点的频率是=0.2,故D正确.故选D.
探究点二
例2 (1)28 0.3 (2)24 [解析] (1)a=1-(0.1+0.2+0.15+0.1+0.1)=0.35,所以这80户居民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8,34)内的有80×0.35=28(户).频率分布表中第一组与第二组的频率之和为0.3, 所以可估计所求概率为0.3.
(2)设袋子中红球有x个,利用频率的稳定值来估算概率,则≈0.8,解得x≈24,故袋子中红球约有24个.
变式 (1)0.64 0.73 [解析] 抽取的500名学生中有共青团员320人,即共青团员出现的频率为=0.64,所以在该校随机抽取1名学生,估计这名学生是共青团员的概率为0.64.抽取的500名学生中戴眼镜的有365人,即戴眼镜的学生出现的频率为=0.73,所以在该校随机抽取1名学生,估计这名学生戴眼镜的概率为0.73.
(2)解:①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这2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该产品是一等品的概率为=.
②对于甲款鲁班锁玩具,一等品的利润为×10%×10=200(元),二等品的利润为×8%×60=960(元),三等品的利润为×4%×30=240(元),故100件甲款鲁班锁玩具所获得的利润为200+960+240=1400(元).
对于乙款鲁班锁玩具,一等品的利润为×7.5%×50=750(元),二等品的利润为×5.5%×30=330(元),三等品的利润为×3%×20=120(元),故100件乙款鲁班锁玩具所获得的利润为750+330+120=1200(元).
探究点三
例3 解:当游戏玩了10次时,甲、乙获胜的频率都为0.5;
当游戏玩了1000次时,甲获胜的频率为0.3,乙获胜的频率为0.7.
根据频率的稳定性,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偏离概率很大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相对10次游戏,1000次游戏时的频率更接近概率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我们更愿意相信1000次游戏时的频率离概率更近.
而游戏玩到1000次时,甲、乙获胜的频率分别是0.3和0.7,存在很大差距,
所以有理由认为游戏是不公平的.因此,应该支持甲对游戏公平性的判断.
变式 (1)B (2)D [解析] (1)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对概率的估计误差越小,可能性越大,所以合计列对应的频率最为合适,即0.61.故选B.
(2)设鱼的总条数为n,则由题可知≈,解得n≈2000.故选D.第2课时 频率与概率
1.C [解析] 对于A,概率是定值,故A错误;对于B,试验得到的频率与概率可以相等,故B错误;对于C,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故C正确;对于D,频率只能估计概率,故D错误.故选C.
2.A [解析] 对于A,患此疾病的病人被治愈的可能性为10%,故A正确;对于B,医院接收10位患此疾病的病人,不一定有一位病人被治愈,故B错误;对于C,如果前9位病人都没有被治愈,那么第10位病人不一定能被治愈,故C错误;对于D,医院接收10位患此疾病的病人,不一定有能被治愈的,故D错误.故选A.
3.A [解析] 由表可知,取到卡片的号码为奇数有13+5+6+18+11=53(次),所以所求频率为=0.53.故选A.
4.A [解析] 由题意可知投篮命中的频率为=0.56,得到的频率可能比概率大,可能比概率小,也可能等于概率,故A正确,C错误;投篮10次或100次相当于进行10次或100次试验,每一次的结果都是随机的,其结果可能一次没中,也可能投中多次,频率、概率只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能说明事件是否一定发生,故B,D错误.故选A.
5.D [解析] 对于A选项,就算四面体是均匀的,每个面落在地上的次数仍旧可能不一样,在均匀的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每个面落在地上的次数将会变得越来越接近,换句话说,即使是均匀的四面体,仅仅在200次试验下,得到落在地上的面的统计结果也可能不一样,故A选项错误;对于B,C选项,这200次试验中,标记为2,3,4的面落在地上的频率分别为,,,即0.18,0.21,0.39,B选项中所估计的概率0.72和频率0.18差别过大,C选项认为标记为4的面必定落在地上,是必然事件,概率为1,但频率只有0.39,因此不能认为必然发生,故B,C选项错误;对于D选项,标记为3的面落在地上的概率估计是0.2,和试验频率0.21非常接近,故D选项正确.故选D.
6.B [解析] 设红球的个数为x,由题意可知≈,可得x≈5,所以红球的个数最可能是5.故选B.
7.B [解析] 设该校有a名学生,则约有0.4a的学生近视,约有0.3a的学生每天玩手机超过2 h,且每天玩手机超过2 h的学生中近视的学生人数约为0.3a×0.5=0.15a,所以约有0.7a的学生每天玩手机不超过2 h,且其中约有0.4a-0.15a=0.25a的学生近视,所以从每天玩手机不超过2 h的学生中任意调查一名学生,该学生近视的概率P==.故选B.
8.ACD [解析] 在A中,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得点数为6的概率是,即每掷6次就可能有一次掷得点数6,故A中说法错误;在B中,抛掷一枚硬币,试验200次出现正面的频率不一定比100次得到的频率更接近概率,故B中说法正确;在C中,某地气象局预报说,明天本地下雨的概率为80%,是指明天本地有80%的可能性会下雨,故C中说法错误;在D中,设“掷一枚骰子一次,向上的点数是偶数”为事件A,“掷一枚骰子一次,向上的点数是奇数”为事件B,则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是1,A,B中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也是1,故D中说法错误.故选ACD.
9.ABC [解析] 由频率估计概率得P(A)==0.55,故A正确;P(B)==0.18,故B正确;因为100-55-18=27,所以P(C)==0.27,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
10.0.499 5 [解析] 在掷均匀硬币的试验中,掷30 000次,其中有14 984次正面朝上,则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是≈0.499 5.
11. 0.21 0.18 [解析] 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频率为=0.21,则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为0.21.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5%,故投保的新司机人数为15%×(600+80+110+120+90)=150,在赔付金额为45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30%,故已投保的新司机中,获赔金额为4500元的有90×30%=27(人),则估计在已投保的新司机中,获赔金额为4500元的概率为=0.18.
12.0.14 [解析] 由题知a=0.1-(0.001+0.002×2+0.006+0.017×2+0.020+0.023)=0.012,故估计该地区一位这种疾病患者的年龄位于[10,30)内的概率为(0.012+0.002)×10=0.14.
13.解:(1)表格中的频率从左向右依次为0.60,0.60,0.62,0.61,0.59,0.61,0.60,0.60.
(2)由(1)知,虽然计算出的频率不全相同,但都在0.60上下摆动,所以中国人在邮箱名称里使用数字的概率约为0.60.
14.解:(1)
分组 频数 频率
[39.95,39.97) 10 0.1
[39.97,39.99) 20 0.2
[39.99,40.01) 50 0.5
[40.01,40.03] 20 0.2
合计 100 1.0
(2)标准尺寸是40.00 mm,若要使误差不超过0.03 mm,则直径应落在[39.97,40.03]内.
由(1)中表知,直径落在[39.97,40.03]内的频率为0.2+0.5+0.2=0.9,所以估计这批乒乓球的直径误差不超过0.03 mm的概率为0.9.第2课时 频率与概率
一、选择题
1.关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试验次数很大时,概率稳定在频率附近
B.试验得到的频率与概率不可能相等
C.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
D.频率等于概率
2.[2024·江苏淮安期末] 已知医院治疗某种疾病的治愈率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患此疾病的病人被治愈的可能性为10%
B.医院接收10位患此疾病的病人,其中有一位病人被治愈
C.如果前9位病人都没有被治愈,那么第10位病人一定能被治愈
D.医院接收10位患此疾病的病人,其中一定有能被治愈的
3.从存放号码分别为1,2,…,10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
卡片号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取到的次数 13 8 5 7 6 13 18 10 11 9
则取到卡片的号码为奇数的频率是 ( )
A.0.53 B.0.5
C.0.47 D.0.37
4.根据统计,某篮球运动员在1000次投篮中,命中560次,则该运动员 ( )
A.投篮命中的频率为0.56
B.投篮10次至少有5次命中
C.投篮命中的概率为0.56
D.投篮100次有56次命中
5.[2024·天津河东区高一期末] 用木块制作的一个四面体,四个面上分别标记1,2,3,4,重复抛掷这个四面体200次,记录每个面落在地上的次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四面体的面 1 2 3 4
频数 44 36 42 78
A.该四面体一定不是均匀的
B.再抛掷一次,估计标记为2的面落在地上的概率为0.72
C.再抛掷一次,标记为4的面落在地上
D.再抛掷一次,估计标记为3的面落在地上的概率为0.2
6.一个袋中装有大小与质地相同的3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某班分成20个小组进行随机摸球试验,每组各进行50次,每次有放回地摸1个球并记录颜色.统计得共摸到红球619次,则袋中红球的个数最有可能为 ( )
A.3 B.5
C.7 D.9
7.众所周知,长时间玩手机可能影响视力.据调查,某校学生大约40%的人近视,而该校大约有30%的学生每天玩手机超过2 h,这些人的近视率约为50%.现从每天玩手机不超过2 h的学生中任意调查一名学生,则该名学生近视的概率为 ( )
A. B.
C. D.
8.(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得点数为6的概率是,即每掷6次就有一次掷得点数6
B.抛掷一枚硬币,试验200次出现正面的频率不一定比100次得到的频率更接近概率
C.某地气象局预报说,明天本地下雨的概率为80%,是指明天本地有80%的区域下雨
D.随机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一定比A,B中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大
9.(多选题)统计两支球队之间的100次比赛结果,其中甲胜的次数为55,乙胜的次数为18.记甲胜为事件A,乙胜为事件B,平局为事件C,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得到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P(A)=0.55 B.P(B)=0.18
C.P(C)=0.27 D.P(C)=0.45
二、填空题
10.在掷均匀硬币的试验中,掷30 000次,其中有14 984次正面朝上,则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是 .(精确到0.000 1)
11.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表所示.
赔付金额/元 0 1000 2000 3000 4500
车辆数/辆 600 80 110 120 90
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5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为 .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5%,在赔付金额为45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30%,估计在已投保的新司机中,获赔金额为4500元的概率为 .
12.在某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随机调查了200位某种疾病患者的年龄,得到了如图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估计该地区一位这种疾病患者的年龄位于[10,30)内的概率为 .
三、解答题
13.某人发现中国人在邮箱名称里喜欢用数字,于是他做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邮箱数 60 130 265 306 1233 2130 4700 6897
名称里有数 字的邮箱数 36 78 165 187 728 1300 2820 4131
频率
(1)填写上表中的频率(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中国人在邮箱名称里使用数字的概率约是多少
14.某乒乓球制造商生产了一批乒乓球,从中随机抽取100个,测得每个乒乓球的直径(单位:mm),将数据分组如下表:
分组 频数 频率
[39.95,39.97) 10
[39.97,39.99) 20
[39.99,40.01) 50
[40.01,40.03] 20
合计 100
(1)请将上表补充完整;
(2)已知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0.00 mm,试估计这批乒乓球的直径误差不超过0.03 mm的概率.第2课时 频率与概率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会用频率估计概率.
◆ 知识点 随机事件的概率
1.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地,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 ,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附近 .我们将频率的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 .
2.频率与概率
若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当试验次数n很大时,可以用事件A发生的频率 来估计事件A的概率,即P(A)≈ .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事件的概率越大,在重复试验中,相应的频率一般也越大. ( )
(2)中奖率为的彩票,买1000张彩票不一定中奖. ( )
(3)某种疾病的治愈率为0.3,若前7个人没有被治愈,则后3个人一定能被治愈. ( )
(4)试验次数相同,频率可能不同,这说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随机性. ( )
2.在相同条件下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若掷100次,设“正面向上”为事件A,此次试验中,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为47,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为 .
◆ 探究点一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例1 (1)甲同学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做抛硬币试验,共抛掷了2000次,其中正面朝上的有1034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17
B.甲同学的试验中,反面朝上的频率为0.483
C.抛掷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小于0.5
D.甲同学的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率接近0.517
(2)(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频数和频率都能反映一个对象在试验总次数中出现的频繁程度
B.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数之和等于试验的总次数
C.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之和不一定等于1
D.概率就是频率
变式 (1)(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试验次数很大时,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B.做n次随机试验,事件M发生m次,则事件M发生的频率就是事件M发生的概率
C.频率是不能脱离n次试验的试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
D.任意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总满足0
(2)[2024·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0.05,则从中任意取出200件产品必有10件是次品
B.抛100次硬币,结果51次出现正面,则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51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
D.掷骰子100次,出现6点的结果有20次,则出现6点的频率为0.2
◆ 探究点二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例2 (1)为了解某社区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百元)情况,调查了该社区80户居民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列出频率分布表如下:
家庭人均月收入(百元) 第一组 [10,16) 第二组 [16,22) 第三组 [22,28) 第四组 [28,34) 第五组 [34,40) 第六组 [40,46]
频率 0.1 0.2 0.15 a 0.1 0.1
则这80户居民中, 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8,34)内的有 户(用数字作答).假设家庭人均月收入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为中低等收入家庭,现从该社区居民中随机抽取1户,估计该家庭为中低等收入家庭的概率是 .
(2)[2024·乌鲁木齐期末] 在一个不透明的纸盒中装有6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每次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袋中,通过多次重复试验发现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8附近,则袋子中红球约有 个.
变式 (1)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某校500名学生,其中共青团员有320人,戴眼镜的有365人.若在这个学校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则估计这名学生是共青团员的概率为 ,戴眼镜的概率为 .
(2)鲁班锁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相传由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班发明,它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易拆难装,十分巧妙,每根木条上的花纹是卖点,也是制作的关键.某玩具公司开发了甲、乙两款鲁班锁玩具,各生产了100件样品,样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根据销售部市场调研分析,得到相关数据如下(单件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甲款鲁班锁玩具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单件成本利润率 10% 8% 4%
频数 10 60 30
乙款鲁班锁玩具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单件成本利润率 7.5% 5.5% 3%
频数 50 30 20
①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这2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求该产品是一等品的概率;
②若甲、乙两款鲁班锁玩具各生产100件的投资成本均为20 000元,且每件的投资成本是相同的,分别求投资这两款鲁班锁玩具各100件所获得的利润.
[素养小结]
(1)频率是事件A发生的次数m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当n很大时,频率总是在一个稳定值附近上下摆动,这个稳定值就是概率.
(2)解此类题目的步骤:先利用频率的计算公式依次计算出各个频率值,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确定频率的稳定值,即为概率.
◆ 探究点三 频率的应用
例3 一个游戏包含两个随机事件A和B,规定事件A发生则甲获胜,事件B发生则乙获胜.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的标准是事件A和B发生的概率是否相等.在游戏过程中甲发现:玩了10次时,双方各胜5次;但玩到1000次时,自己才胜300次,而乙却胜了700次.据此,甲认为游戏不公平,但乙认为游戏是公平的.你更支持谁的结论 为什么
变式 (1)某同学进行投篮训练,共投3组,每组投篮次数和命中的次数如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合计
投篮次数 100 200 300 600
命中的次数 68 124 174 366
命中的频率 0.68 0.62 0.58 0.61
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用频率估计一次投篮命中的概率,则下列估计值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
A.0.58 B.0.61
C.0.62 D.0.627
(2)为了了解在一个小水库中鱼的养殖情况,从这个小水库中的多处不同位置捕捞出100条鱼,将这100条鱼做记号后再放回水库.几天后再从水库的不同位置捕捞出120条鱼,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6条. 根据上述样本,我们可以估计小水库中鱼的总条数约为 ( )
A.20 000 B.6000
C.12 000 D.2000
[素养小结]
概率是事件的本质属性,不随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概率反映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是概率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不是试验总次数中某一事件一定发生的比例,即使是大概率事件也不能肯定事件一定发生,只是认为发生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