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县、拱、济”等 10 个生字,会写“赵、省、县”等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和好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之情,并能在自己的表达中有所体现。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著名桥梁的视频,展示赵州桥、卢沟桥等桥梁的雄伟身姿,同时配上激昂的音乐。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桥梁?哪一座桥梁给你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说出赵州桥。
教师顺势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去探寻它的奥秘。”(板书课题: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赵县、石拱桥、安济桥、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
指名认读,正音。重点强调“县”是前鼻音,“拱、济、横、省、冲、创”是后鼻音,“爪”在这里读 zhuǎ。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雄伟”可以通过展示一些雄伟建筑物的图片来理解;“创举”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赵州桥的设计在当时的独特性和开创性;“双龙戏珠”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
进行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赵州桥?
朗读结束后,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从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特点、美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三)精读课文,感悟特色(20 分钟)
学习第 1 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一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建造年代(一千四百多年前)和设计者(李春),并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对赵州桥悠久历史的赞叹之情。
学习第 2 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讨论后,明确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有“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引导学生理解这样设计的好处,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桥墩和无桥墩、一个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在发大水时的不同情况,体会赵州桥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即“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让学生用“既……又……”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如“这种新型汽车既环保又节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对赵州桥设计精巧的赞美之情。可以采用个别读、小组读、对比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赵州桥的独特魅力。
提问:“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你们知道‘创举’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创举”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赵州桥的设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第 3 自然段
轻声朗读第 3 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州桥的美观?
学生回答后,明确这段话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可以看出赵州桥的美观。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栏板上雕刻的龙的姿态,感受图案的精美。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对赵州桥美观的喜爱之情。可以采用配乐读、表演读等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景物或物品,如“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呀!有的红得像火,有的粉得像霞,还有的白得像雪”,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第 4 自然段
齐读第 4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和赞美,因为赵州桥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8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教师总结:“赵州桥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雕刻,成为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一座实用的桥梁,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希望同学们能像古代劳动人民一样,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我国其他著名的古代建筑资料,如长城、故宫等,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举办一次“我心中的古代建筑”手抄报比赛,让学生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了解的古代建筑,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指导书写,布置作业(2 分钟)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赵、省、县、匠、设、计、史、创、举、且、智、慧、历。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笔画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匠”“慧”“历”等难写的字。
教师进行范写,强调书写要点,如“匠”字是半包围结构,外面的“匚”要写宽一些,里面的“斤”要写在中间;“慧”字笔画较多,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和笔顺;“历”字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力”要写得舒展。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 3 自然段。
完成仿写练习,并认真修改。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赵州桥的图片、视频、生字词学习资料等。
课文朗读音频。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和美观。在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好处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比、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语感。在拓展延伸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到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