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表达之趣·学细致观察
三下《小虾》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小虾》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养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交代了“我”产生养虾想法的原因;第2自然段写了“我”和阿成捉了些小虾养在缸里,并描述了小虾的样子;第3~6自然段具体写了“我”在饲养过程中观察了解到的小虾的生活习性。其中第3自然段描写最为细致,先写了小虾活动时的样子,接下来写小虾被激怒后的样子,重点描写了小虾生气后“腿”“钳子”“胡须”“眼珠子”是怎样的,整段文字轻松诙谐,把小虾的“有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的语言生动具体,富有情趣,很具有画面感。作者用“漏下”“洒落”“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描绘阳光从葡萄架空隙照射下来的情形;用“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稍带灰黑色”“积着泥,长着青苔”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年龄的虾的体貌特征;用“独自荡来荡去”“互相追逐”“紧贴住缸壁”描绘小虾自在、悠闲的生活状态,用“不停地舞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描绘小虾受到惊扰后的样子。读了这些生动的语句,读者眼前自然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如临其境。
课文的插图反映了课文内容,小虾的体貌特征和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形象逼真,教师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进而感受作者细心观察、用心饲养的乐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这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本课是前面学习过精读课文《花钟》之后对这种方法的巩固和运用。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本课设计关注单元统整,注重“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借助关键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学习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通过品味词句,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用词准确、观察细致;在课内摘抄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目标】
1.认读“缸”“隙”“掀”等9个生字。
2.能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借助关键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3.学习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在朗读品味中感受作者的准确用词和细致观察;抄写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4.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品味中感受作者的准确用词和细致观察;抄写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导入激趣,通读感知
1.出示单元篇章页,再读读单元主题句:
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2.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课文作者,去留心观察,发现自然界的秘密。今天我们要观察的主角是谁呢?(出示图片)是小虾!揭示课题:小虾
生活中,你仔细观察过小虾吗?你看到的小虾是什么样子的?那作家笔下的小虾和你看到的小虾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词、多音字
空隙 掀开 追逐 稍微 末端 搏斗 较大 腹部
4.说说课文所写的小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板书:有趣
◎学习活动二 重点品读第3自然段,体会细致生动的语句
1.回顾方法,概括段意。
在学习《花钟》这篇课文时,我们学习了怎样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小虾》这篇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呢?(第3自然段)
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
交流反馈: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借助这个关键句,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第3自然段写的是——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哪些句子写出了小虾十分有趣呢?请画出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读一读,想象小虾有趣的样子。
3.全班交流分享,引导品读体会。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1)指名朗读这个语句。
(2)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小虾?
引导抓住“独自荡来荡去”“互相追逐”“紧贴住缸壁”等动作,想象小虾在干什么,体会小虾的悠闲自在。
预设:独自荡来荡去——好像在散步、溜达;互相追逐——好像在做游戏;紧贴住缸壁——好像在闭目养神。
相机板书:悠闲
(3)有感情朗读这个语句,读出悠闲自在的情趣。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指名朗读这个句子。
(2)这个长长的句子,写的是小虾什么时候的样子?板书:生气
(2)小虾生气时的样子有趣吗?引导学生抓住“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三个动作描写,想象小虾生气时的样子,它仿佛在说什么?生活中,你见过谁生气时也像这个样子?
(3)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描写多么形象!这小虾生气的时候,就跟我们小孩子似的,多么有趣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虾生气时的有趣。
◇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指名朗读,这两句话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小虾?板书:搏斗
(2)小虾的搏斗,有趣在哪呢?引导学生抓住两个“蹦”体会搏斗之激烈:蹦出水面,说明了什么?要是蹦到缸外的地面上,会有什么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搏斗时的有趣。
4.借助板书小结:这段话,作者围绕“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这句话,具体描写了小虾悠闲时的样子、生气时的样子和搏斗时的样子,让我们觉得十分有趣。
作者为什么能把小虾写得这么有趣呢?交流,明确:一是因为作者喜爱小虾,在作者的眼里,这些小虾就像小孩子似的;二是作者近距离地细致观察了这些小虾,不仅观察了小虾的形状、颜色等,还观察了小虾的活动。
◎学习活动三 自读课文其他部分,体会细致生动的语句
1.提出学习要求。
课文其他自然段也有写得细致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么细致观察的。
2.交流分享。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1)说说语句中写得细致生动的地方。
(2)出示图片,认一认哪个是“千年虾”。
(3)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
交流,明确:观察中比较
◇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不久,缸里的小虾真的多了起来。
(1)说说语句中体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地方。
(2)出示图片,看一看有“许多圆圆的卵”的虾。
(3)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交流,明确:
“捉起几只”——近距离观察
“不久”——持续观察
◇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口缸闲着。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1)说说语句中体现作者细致观察的地方。
(2)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交流,明确:
“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观察时展开想象。
◎学习活动四 摘抄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
1.先说一说:打算摘抄哪几个语句?为什么摘抄这几个语句?
2.提出摘抄要求:书写端正,尽量做到不抄错,不涂改。
3.学生在学习单或作业本上完成摘抄。
【板书设计】
15 小虾
悠闲
有趣 生气 细致观察
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