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们的奇妙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呈”“雕”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两组词短语,能结合语境、联系生活,理解“雕饰”“映射”“余晖”等词语的意思。
2. 借助关键句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把奇妙的世界写清楚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自读、对比读、合作读等多种方式细读语段,发现抓事物的颜色、形状及作者的想象将景物写清楚的方法,并在小练笔中尝试运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对比读、合作读等多种方式细读语段,发现抓事物的颜色、形状及作者的想象将景物写清楚的方法,并在小练笔中尝试运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主题引领,驱动阅读
出示篇章页:我们跟着这些小朋友开启第七单元学习,一起读读提示语: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我们可以边学这个单元边完成自然探秘。还要尝试“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这节课,我们先跟着英国作家彼得.西摩走进——我们奇妙的世界。
2.读题。最初读题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想法?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个世界的奇妙?画出关键句。
2.学习词语
第一组:呈现 光芒 模型 劲吹 (标红的字,有什么共同点,谁能读好他?齐读)
(劲是一个多音字,当他表示坚强有力,力量大时,读后鼻音。当他表示力量,力气的时候,读前鼻音。我们再来读读。)
第二组
雕饰 光辉 余晖 蜡烛 变幻
(1)光辉和余晖有什么不一样? (2)幻 书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3.梳理脉络
(1)学习完字词,让我们走进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奇妙的世界?(天空、大地)追问:你从哪里找到的? 你抓住关键句梳理课文。
你看天空的珍藏—— 再看大地的珍藏——
(2)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起、总结)
(师引读首尾段)
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作者对这个世界总的感受——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结尾呼应开头,再一次强调了——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总分总。这样写首尾呼应,条理清晰。
4.我们先走进天空的珍藏。
三、任务导引,感受奇妙
(一)任务一:发现珍藏
出示任务一:发现珍藏 默读课文2-8自然段,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天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我们来借助作业本帮助我们学习。先来看看例子是怎么概括的。接下来请在文中画出关键词。
2.交流。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把这些事物写清楚的呢?(时间)从哪里知道的?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清晨一白天一傍晚一夜晚”一日的时间变化顺序写出了天空的珍藏。
(二)任务二:欣赏珍藏
出示任务二:欣赏珍藏 这些珍藏奇妙在哪里呢?默读3-8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再和同桌交流理由。
1.学生自主默读
2. 预设一:太阳的珍藏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预设1: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
从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世界就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变化?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奇妙的景象?听到哪些奇妙的声音?
(是啊,太阳升起,让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机)
预设2: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
(哪个关键词?变!)
预设3:太阳像个大火球。
(小朋友们说得都对,是啊,火热的太阳是充满能量的)
同学们,想看看这奇妙的景象吗?出示ppt,读。
谁也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
这就是太阳,给我们带来生机,带来了色彩变化,带来了温暖,怪不得作者说:读“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傍晚的太阳又奇妙在哪里?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天空的奇妙?
②随机启发:把“变幻”改成“变换”好吗?为什么?变换是变一种,变幻是很多种。你想到哪些四字短语。
③联读《火烧云》片段。
在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有这么多的色彩(呈现第三段:火烧云文字)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你能用上这些描写颜色的词,展开想象说一说吗?
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画。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
引读中回顾。
一天当中,天空的色彩在不停地变化着,你看,太阳刚出来时,天空是这样的——(引读第三自然段);傍晚,太阳快落山时,天空是这样的——(引读第七自然段);而夜晚的天空则是这样的——(引读第八自然段).
小结:不同时间段,天空的色彩也在不断变幻,我们就在这色彩的变化中感受到世界的奇妙。(随机引读课文总起句)
3.预设二:云彩的珍藏、雨点的珍藏
①除了色彩的变化外,你还从哪里捕捉到了事物的变化,从而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呢?(集中出示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②从哪里感受到天空的奇妙?学生自由谈体会。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预设:“告诉我们”,把云彩当作人来写,让读者感受到云彩也是有生命的——还有哪里也说明了云彩有生命?(“飞行”是动态的,有生命的)
预设:
大自然这位魔术师为了给我们讲故事,特意让云彩变化出各种形状,文中有一个词就叫——雕饰,雕饰就是——雕刻并装饰。
③关注形状,引导想象:云彩会呈现哪些形状,又会让你想到什么?(出示句式,引导想象说话)
云彩呈现出( ),那时( )。
④指导读出奇妙。(这些事物的颜色在变化,形状在变化,它们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长,每个事物似乎都是有生命的。于是,这些普通的事物就变得奇妙了。)
⑥第五自然段预设点:又黑又重、噼噼啪啪——声音的描写。
⑦第六自然段预设点:抓“有趣”,补充图片,想象体会水洼里映射事物的变化。
⑧随机进行朗读指导,加深体会。
4.发现写法。
①除了抓住事物的变化,把普通的事物变得奇妙起来,课文还用了什么办法?
②小结:作者是边看边想,才让普通的事物变得奇妙起来,活起来的。。
(三)任务三:展示珍藏
出示任务三:展示珍藏 仿照课文写一写天空的珍藏——雨 ◆能写清楚看到的和想到的。 ◆想象奇妙。 (可以选用表示想象的词:好像、就像、如同、仿佛、似乎)
同学们,最近常常下雨,在这雨季,雨也是及其普通的事物,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我们就能从普通地事物中找到美,感受到奇妙。
结束语: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天空中的这个珍藏写得多么奇妙,大地的珍藏,乃至大自然的珍藏等着我们继续去探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