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们奇妙的世界》学历案设计(自备)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写天空主要是按照一天的时间,通过对太阳、云彩、雨水、群星等事物的描写来实现的;写大地则主要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聚焦于植物的生长、冬天的冰雪等几个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展现大地的生命力。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已经体验想象的奇妙。本单元所选编的几篇课文,内容浅显,结构简单明了,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多大的困难,完全可以借助自主阅读建立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印象。
学习目标(含重点) 1.认识“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1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的。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重点: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的。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历程
第( 1 )课时
学习任务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图片,询问学生感受。2.学生自由讨论。3.总结:同学们,从老师展示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奇妙无穷的,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寻奇妙的世界,去领略自然的魅力!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4.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出示词语:雕饰 变幻 刀剑 普通 呈现 模型光芒 冰雪 光辉 诱人 圆润 水洼(2)借助拼音,学生自己认读字词,并进行归类朗读。(3)指读正音。注意“呈、型、芒、冰”均为后鼻音。5.交流“我们奇妙的世界”究竟“奇妙”在何处。预设: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6.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预设:天空、大地两个方面。点拨:找到课文的关键句“你看天空的珍藏——”“再看大地的珍藏——”就能很快知道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7.指导重点语句或语段的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1)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2)范读。这句话逗号较多,既要作稍许停顿,又要注意语意连贯。最后一个词语适当延长读出省略号的感觉。学生练读,教师作出评价。 学习活动一:第一步 (读一读)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第二步(说一说)“我们奇妙的世界”究竟“奇妙”在何处?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
深入理解,了解天空的奇妙 1.让学生读第2至8自然段。提问: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天空的?点拨:抓住“清晨、落日、黑夜”等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的。板书:清晨→落日→黑夜2.启发思考: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抓住关键词。归纳总结:太阳、云彩、雨点、水洼、落日余晖、群星。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预设1: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呈现不同的形状,告诉我们奇妙的故事。预设2:雨后地上的水洼,能映射出我们的脸(好像在和我们玩耍)。(2)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词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预设:“升起、带来、飞行、呈现、告诉、降落、映射、变幻、涂上、闪烁”。4.全班交流,品读文本。(1)品读作者对“太阳”的描写。①提问:清晨的太阳和落日有什么不同?②展示图片,请学生观赏朝阳和夕阳的景色。③小结:作者通过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天空变幻的颜色,让我们感受到了多彩的天空是那么美好。(2)品读作者对“云彩”的描写。①提问: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有什么不同?②展示图片,请学生观赏云彩奇妙的形状。③请学生用“有的云彩像____________,它在讲____________的故事”的句式想象说话。④小结:这部分作者主要抓住了云彩变化的形状、颜色来写。云彩是极其普通的,但细心观察,我们就能欣喜地发现,它们千变万化,常常能引发我们许多美妙的浮想。(3)品读作者对“雨点”的描写。①引导:“噼噼啪啪”写了雨点发出的声音。写雨点的声音特点,与其他景物的特点不重复。②小结:作者通过听觉上的体验,来展现雨点从云彩到落地的神奇过程,也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4)品读作者对“水洼”“群星”的描写。①出示课后“小练笔”中的例句:?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②追问:“水洼”和“群星”都是极普通的事物,但经过作者的联想,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预设:美丽、有趣…… 学习活动二:第一步(说一说)读第2至8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天空的?第二步(想一想)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第三步(讨论)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识记生字,书写练习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1个字,请学生观察,并说说书写要点。2.重点指导“幻、诱、剑”。幻:左半部分是撇折、撇折、点,不要写成绞丝旁。诱:右下部分“乃”字先写横折折折钩,要一笔写成。剑:左边最后一笔是提。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反馈评价。 学习活动三:第一步(看一看)观察“幻、诱、剑”等字的特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步(写一写)在课后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
评价 作业 放出声音朗读《我们奇妙的世界》,并录下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模仿写写天空还有什么奇妙的事物。
检测
反思
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学习任务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深入学习,了解大地的奇妙 1.默读第9至16自然段,启发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读者的视线从“天空”转向“大地”的呢?预设:关键句“再看大地的珍藏——”将描写的对象转向大地。(“再”字承接上文,引出下文。)2.提问:大地这部分内容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预设: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春、夏、秋、冬)3.思考:文中明确写了夏日、秋天和冬天,春天在哪里呢?预设: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点明“春天”,但第10自然段写了植物生长的奇迹,体现了春的生机,这就是在写春天。4.引导学生边读边圈画出在夏日、秋天、冬天可以看到的事物,并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看到的事物是有生命的?预设:植物、水果、蝴蝶、鸟儿……5.品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1)出示句子: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以这种方式写落叶?预设1:作者抓住的是落叶的色泽,因为金色的落叶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预设2: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落叶的神奇。(2)出示句子: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启发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小动物的?预设:作者是通过动作描写来写小动物的。小结: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动态之美和小动物的生命力。(3)出示句子: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启发思考:“垂下的冰柱”和“锋利的刀剑”有什么共同点?“落下的小水滴”和“珍珠”有什么共同点?小结:冬天,房檐上结冰是常见的景象,可通过作者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不管是冰冻三尺时还是积雪融化时,都是那样美,那样具有生命力。(4)请学生结合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6.总结:作者抓住大地上春、夏、秋、冬四季中最有特点的事物,大到四季轮回,小至播种开花、结冰与融化的变化,都表现出世界的奇妙和生命的活力。7.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学习活动四:第一步(读一读)默读第9至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读者的视线从“天空”转向“大地”的呢?第二步(想一想)大地这部分内容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为什么作者认为看到的事物是有生命的?第三步(品一品)品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拓展提升,书写奇妙 1.提问:第17自然段列举了几样极普通的事物:卵石、模型、羽毛,它们美在何处?预设:卵石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石面光滑;模型结构独特、设计巧妙;羽毛轻盈、顺滑、有光泽。提示:可出示图片或实物帮助了解。2.小结: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获得美的发现。只有坚持观察、寻找,我们才能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才能更好地体验奇妙的世界。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最后一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