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借助关键句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通过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理解第四、五自然段从“不同特点”把关键句的意思写清楚,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反推力”等词语的生动表达,体会生动的语言。
3.迁移学习,能用上“抓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借助关键句”把事物的几个方面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理解第四、五自然段从“不同特点”把关键句的意思写清楚,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反推力”等词语的生动表达,体会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第一次见面,和我打个招呼吧。嘿,你们好,伸出手向我挥一挥。你们喜欢旅游吗?大海去过么?那你们肯定没有去过海底。
激趣促学,揭示课题
1.播放海底风光图: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你对大海的了解。老师
也带来了一些海底风光图,看着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异的《海底世界》。(板书课题)
追问:海底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咱们一起去看一看。
学习任务一: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圈出难读的生字、新词,把他读准、读顺。
思考: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交流: 生字:肌肉 梭子 乌贼 褐色 (自己手写)
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学生交流.教师板贴——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的世界。
初探海底,梳理文脉
过渡:同学们,问题来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这样的海底世界呢?
学习任务二:
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就这样作者开头问,结尾答(指名一问一答),带着我们走进了奇异的海底
世界。那么课文的其他段落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呢?
学习任务二: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默读第 2—6 自然段,把每个自然段落的关键句摘录在作业本第4题中。
要回顾一下,有些要概括一下的。勾连第四。
①关注小学习泡泡:可以找到关键句来填写哦。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怎么找关键句吗?
②回顾本册第四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复习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
大意的方法。 关键句:有些是要删、有些是可以直接抄的。
咱们用上这些方法,把表格填写完整 。
学生板贴,交流~
矛盾点: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不是的。
直接抄和海底是有声音的。
同学们,这两个你偏向哪一个?
说一说理由。
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把海底世界写清楚的呢?
过渡:你们真会读书,借助关键句知道了每一段话介绍了什么,从而知道了
课文是从这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情境创设:过渡:小朋友们,咱们跟着潜水艇潜入海底,准备好了么?现在我们来到海面哦,海面是怎么样呢?海底很宁静哦,我们继续潜水罗。潜到几十米深,你听到了什么?继续潜,你还看到了什么?全黑啦,是不是真的全黑罗。哦,我们继续潜水,看清楚,看到深水鱼在游动哦~我们继续潜水,来看看,海底各种各样的动物是怎么活动的?(PPT出示第二段)
(三)精读感悟,关注表达
1. 聚焦第四自然段
(1)我们来海底,看到各种动物的方法。作者是怎么把活动的方法写清楚的。合作读:老师读第一句,四个小朋有一人读一个动物。读完之后,追问: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怎么写清楚的?
哦,原来是一种一种写的,把活动方法写清楚的。四种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呢?
(2)任务驱动,同学们,现在自己去读一读四种动物,哪一种动物最感兴趣,读出她的有趣。。
海参或梭子鱼
(1)海参抓数字感悟慢。抓着数字读。改一改,同学们,这一句,我改成,每小时只能前进几米。这样可以么?
你看,作者用数字将海参的活动的特点说清楚了。
请你来读。双手合十,做一做海参前进的动作。我看出来了,是有点慢。
请你再来读。慢吞吞的海参,我们一起读。
海参通过数字把特点写清楚了,同样的是一个小时,有一种鱼可快了。
梭子鱼抓数字和“比普通火车还要快”感悟快。
梭子鱼有点可真快啊,请你读。攻击别人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要快。
这样地块,请你读。我没有感觉到很快诶。谁再来。
要不做一做攻击时候的样子吧。对,一起做一做。咱们一起来读。
(3)同样是一小时的时间,梭子鱼能游几十千米,而海参只能爬行四米,梭子鱼的速度可是海参的几万倍啊!谁愿意来读一读。抓住这些红色的字肯定能读得更好。
(4)这一块一慢之间,同学们,咱们来对比着读,注意哦,要读出海参的慢,梭子鱼的快。
小结:抓住海参和梭子鱼鲜明的特点来介绍真是特别好的办法,除了这两种, 慢和快要对比读。
还有哪些动物让你觉得有趣呢?谁来继续分享
聚焦贝类。
巴着的动作一起做一做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随船移动。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对比读
免费旅行要采访,这次去哪里旅行,旅行多长时间啦。
真是有趣,会像人一样旅行呢~谁再来读读,这些有趣的贝类。
小结:刚才我们围绕动物的活动方法写了四种动物,还把各自不同的特点写清楚了。(板书:抓特点 写清楚)
给出一份文字资料,或者图片。
除了睡眠,是不是可以讲植物。
过渡:继续潜入海底看植物。
(四)聚焦写法,迁移运用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500米的海底,看到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接下来我们继续潜进海底,去看看海底的植物是怎样的?
1.学习第五自然段
你能不能用上刚才的方法,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抓住植物的特点,把植物差异说清楚的呢?
学习任务三:
圈。圈一圈有哪些植物。
画。画一画有什么特点?
读。请把差异读给你的同桌听。
同伴之间读出差异。
全班请代表汇报交流。
你看,作者就是抓住颜色和大小的不同,把植物的差异写清楚的。
(五)习得方法,综合运用
现在,我们也来试试运用抓特点,写清楚的方法来写写海底动物睡觉的特点。
(完成活动单上的第三题)
PPT呈现:海象睡觉的图片 旁边几个字:头露在水面上
章鱼睡觉的图片 触角动个不停
海参睡觉的图片 睡上100天
鱼的睡眠时间 几分钟或几秒钟
1.海象睡觉姿势与众不同,它不是平卧,而是垂直在水中,头部露在水面上。
2.章鱼进入睡眠状态,触角却依旧动个不停。
3.海参夏眠足足要睡上 100 天。
4.鱼的睡眠时间很短,有的是几分钟,还有的才几秒钟。
1.学生仿写
请你学习第四或者第五自然段的写作方法,选择一到两种海底动物,把它们
睡觉的特点写具体。注意用上这句话哦: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睡眠特点:(
)
分享展示
总结:海底世界就是这么神奇,还想去海底探险么。那就去看这本书吧,去寻找海底的奇妙。就像单元篇章页所说: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同学们,是的,同学们,那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