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青岛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3-15 13: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2.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3.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 案 学 案
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展示情境录像:请你们仔细观察,从中,你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板书信息条件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了解黄河的发源地、上游、中游、下游以及入海口的情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注意到黄河上中下游的分布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为下一步的问题的提出指名了方向。(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a、3472+1206+786和1206+786+3472b、(3472+1206)+786和3472+(1206+786)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a+b)+c=a+(b+c) 师指出这条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学生回答:1、黄河上游长3472千米,中游长1206千米,下游长786千米;2、黄河上游流域面积是39万平方千米,中游是34万平方千米,下游是2万平方千米;学们提出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根据相应的信息解决在练习本上。三个数相加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设计意图]验证规律的设计,是在学生通过分析基本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动手实践验证,明确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二、学法迁移,探索加法交换律。 投影出示,观察比较:请同学们再仔细这几组等式,你又有什么发现?(等号两边算式的加数相同,得到的和是一样的,只是加数的位置变了。)这是加法的另一个规律----加法交换律。(板书)(4)你能用简便的方法表示出这个运算律吗?(a+b=b+a ) 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用过?(在验算加法的时候)谁能结合这个字母算式在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并认识了两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a+b)+c=a+(b+c)和加法交换律a+b=b+a。自主练习第2题。说说下面的等式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看谁算的对又快:382+28+72 427+403+397270+560+730四、评价鼓励,全课总结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学生把自己学过的数量关系式与计算公式尝试写出来,写完后同桌交流评价。学生写出一般较熟悉的数量关系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