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7月备考交流会生物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7月备考交流会生物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8-16 21:40:13

文档简介

课件135张PPT。 明确方向 科学备考 决胜高考——2017高考一轮复习策略研讨河北衡水中学 生物中心教研室 薛明研究篇——明确方向管理篇—— 决胜高考策略篇—— 科学备考研讨会提纲3、近三年课标卷Ⅰ试题分析1、2016考纲分析2、2016课标卷Ⅰ试题分析高考题研究第一部分:研究篇——明确方向一、2016考纲分析(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知识迁移能力(入、出间的思维)核心构建知识网络(知识输入)多种形式表达(知识输出)概念图画章节概念图学生构建章节网络图柱形图曲线图模式图流程图表格数学表达式图表模式图图表2016高考神经调节模式图模式图突破1、课本中重要的结构或生理过程:如:细胞结构、DNA结构、生物膜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基因表达、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内环境、小肠绒毛、肾单位、激素分级调节、神经调节等。
2、加强习题训练中对于模式图的分析。
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中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①、②过程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①过程合成的mRNA通过_______进入细胞质中,然后准备参与②过程。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_________,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回答),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______上的3个相邻碱基。柱形图突破(1)说图——将数据转变为文字
确定坐标看关系
连点成线表趋势
分析变化得结论柱形图(2011江苏)30.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 。 确定坐标看关系
连点成线表趋势
分析变化得结论(2)绘图——将数据转化为图形
定轴:确定坐标轴;标注名称,单位和数值。
描点:根据题目所给数据描点
绘柱:图形整齐美观,柱形图以该处标记为中心
图例:若为多种柱形图需标注相应的图例区分(2014年福建卷)27.
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小时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坐标曲线图突破
考查形式 命题意图
识图 获取信息的能力
析图 处理信息的能力
构图 运用信息的能力 (1)识图——基础
方法指导
三看:
一看坐标轴
二看曲线的走势
三看关键点 科学指导 反复强化一看:横纵坐标生物学含义
横坐标:光照强度
纵坐标:净光合速率
二看:曲线的走势
先上升后稳定
三看:关键点 F E A B C D (2)析图——关键
方法指导
三析
分析横纵坐标
分析变化原因
分析关键点
抓住规律 逐段分析横纵坐标生物学含义
横坐标:时间
纵坐标: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
内在联系:光照强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各段变化的原因
ab bc ce fg gh
关键点
a b c e g h(3)构图——难点
方法指导
“两标一线一名称”
两标:即横、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
一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应抓三点(起点、拐点、终点)
一名称:即要准确命名“坐标曲线图”。类型:定量曲线和定性曲线
定量曲线
⑴定轴
⑵描点
⑶连点成线
⑷画线并标注文字 多加练习 提升能力光照强度(lx)O2



(ml)定性曲线
⑴确定坐标轴
⑵找准关键点
⑶分析曲线走势
⑷画线并标注文字
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确定坐标轴
横坐标—底物浓度标注单位
纵坐标—反应速度标注单位
自变量因变量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升高,最后稳定
确定起点,终点(最高点)相关曲线的总结物质运输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酶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呼吸和光合的曲线
分裂中DNA、染色体、单体的变化
血糖的变化
植物激素相关曲线的分析
J、S型曲线的变化
四种种间关系的曲线
生态系统中稳定性的变化
(2016?浙江)8.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
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
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胃中,请回答: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      绘图定性曲线(2014年安徽卷)30.(14分)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下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根据图表绘图定量曲线: (13--江苏卷)33.?(9?分)为探讨盐对某生物燃料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请参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4)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坐标图上绘制该实验中总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的曲线图图形转换定量曲线:3.表格突破
明确标题含义
分析变化规律
总结得出结论课堂练兵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3.表格突破
绘制表格
1、熟悉实验的思路
2、实验分组
3、实验自变量
4、实验因变量
5、平均值P105: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材料用具:打孔器、注射器、40W台灯、烧杯、绿叶3.表格突破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表(2013 广东卷)29.(16分)(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我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__________,请设计试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绘制表格(2014浙江卷)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绘制表格(2015广东卷)29题.(16分)
(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绘制表格(2016 北京卷6.)(2016北京卷)6.(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绘制表格(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2、实验与探究能力(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重视实验能力的提升高度重视教材基础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尝试、模仿、分析发现、研究问题评价、修改方案课本基础实验课本基础实验课本基础实验课本基础实验课本基础实验近三年全国各地试卷课本基础实验考查分类1、实验原理的总结
2、实验目的的总结
3、试剂、材料的总结
4、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总结
5、实验流程总结
6、实验条件的总结
7、实验结果、现象的总结
8、实验拓展延伸总结
善于总结、强化记忆善于总结、强化记忆善于总结、强化记忆近三年全国各地试卷实验考查类型实验目的实验结果、结论实验步骤、思路实验分析自变量、因变量考查实验目的(2015海南)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果胶的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016?四川) 8.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
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
(TSH)的分泌.
④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       .考查实验步骤、思路(2016?浙江) 8.(12分)(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
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
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
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1)表中W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      .
(2016?北京) 6.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
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
“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正式了A、B与EV﹣GP结合的
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      .
(2016全国课标I)10.(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
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
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
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下列问题: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考查实验步骤、思路(2015福建卷)26.(12分)
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3)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2015浙江卷)31.现有一种细菌 M , 能够合成某种酶, 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为了研究其培养时间与细胞数、 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 若干个培养瓶、 培养液、 细菌 M
(要求与说明: 实验仅设一组; 实验仪器、 试剂、 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 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 1 ) 实验思路:考查实验思路、步骤(2016?浙江) 8.(12分)(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奍,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      实验结果及结论考查(2016全国课标II)9.(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表.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考查(2013课标卷Ⅰ)31.(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及结论考查(2013江苏卷)21.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013江苏卷)27.(8分)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2016?江苏) 28.(8分)(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如图1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 (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 .实验结果分析(2015四川卷)10.(1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些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2016?浙江) 8.(12分)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奍,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3)分析与讨论
①合成与分泌促平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
于      ,该激素经      的血液运至腺垂体
发挥作用.
②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
是      ,      .实验结果分析(2013福建卷)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自变量、因变量考查(2015福建卷)27.(14分)
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自变量、因变量考查实验的突破1、如何判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2、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实验目的)
3、如何写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
4、如何写实验思路
5、如何写实验步骤
6、怎样写实验的评价
1、如何判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变量=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指实验中由于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额外变量=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1)确定探究实验还是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中具体的字眼:
①.探究/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关系
例: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例: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探究与某因变量相关的自变量有哪些
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明确题干信息(结果已知还是未知),确定是验证性还是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
一般套路:探究/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2、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实验目的)(2013浙江卷)31.(12分)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实验目的)答案:探究(自变量)甲状腺激素对小鼠(因变量)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 确定因变量确定自变量未知结果,为探究性(1)看清题干中实验目的
(2)分清探究性试验和验证性试验
(3)探究性实验---结果未知,应预测所有可能
如: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验证性实验---结果已知。
如:验证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如何写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1)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区别
(2)需要包括的要点:
实验组如何处理
对照组如何处理
根据指标统计结果或说明的问题4、如何写实验思路(2015福建卷)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
【答案】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4、如何写实验思路实验设计步骤三部曲
(1)取材分组编号
(2)控制相关变量
(3)培养观察记录5、如何写实验步骤(1) 取材分组编号
①取材应当注意等量原则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常见术语:生长状况一致、健康、同等质量、体积、洁净、新鲜等)
②分组应当随机、均分若干组
③ 组数的确定
研究最适、佳值:至少为三组
例: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生长素最适的生根浓度等
研究是不是、能不能等分2组或3组
例:探究CO2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组)5、如何写实验步骤(2)控制相关变量
实验组——施加自变量;
对照组——做等量的平衡无关变量的处理。5、如何写实验步骤不做任何处理、用蒸馏水处理、用生理盐水处理、用培养液处理、假手术处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其他特例:艾弗里肺炎双球转化实验(3)培养观察记录
培养:一句套话“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观察:
①确定好观测指标
②区别清结果与结论
③设计必要的表格记录结果5、如何写实验步骤(1)思考方向要明确:
①自变量使用是否恰当
②因变量研究是否恰当
③实验设置中是否遵循实验原则
④选材是否合理
⑤实验步骤是否合理
⑥结果的分析是否正确
(2)实验复习中充分利用好课本的资源,强化训练。 6、怎样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课本相关实验评价和修订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间歇性通入无菌空气除去空气中的CO2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确保第一个锥形瓶除净了CO2?B放置一段时间,再通入澄清石灰水课本相关实验评价和修订3、获取信息能力方面 内容:
①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②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关注生物发展史和新进展获取主干信息(题眼)旧知识新情境、“现学”“活用”
大学教材
背景知识
教材小字
教材练习题
教材旁栏获取主干信息(2015课标1)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13 课标卷Ⅰ)31.(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016?江苏)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的考查(2016海南)2.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的考查(2015江苏)4.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
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的考查(2014 江苏)4.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2013安徽卷)5.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 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2013新课标Ⅱ)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关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2015年:屠呦呦疟疾新疗法的发现青蒿素——联系育种,生物多样性价值
2014年:发现了一种大脑定位系统--内部GPS,可以指导我们的空间定位,为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提供了细胞基础。——可以与神经调节、信息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等相联系
2013年: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可以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受体等相关联。
2012年: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以用于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应用于临床医学。——可以与细胞分化、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器官移植建立联系。
2011年:免疫方面——可与所学免疫知识联系。
2010年:试管婴儿方面——与受精作用、减数分裂、选修三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联系
2009年:端粒和端粒酶——与细胞衰老,癌细胞无限增殖联系
关注与生物相关的问题【生物高科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太空育种;克隆技术;杂交水稻;转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器官移植;生化武器;生物芯片;生物制药等
【人类与健康】:艾滋病;吸烟;吸毒;口蹄疫;疯牛病;炭疽病;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雾霾);水污染(水花、赤潮)固体污染;沙尘暴;酸雨;厄尔尼诺;拉尼娜;美国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近年我国长江流域的自然灾害;比利时“二恶英”事件等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粮食问题;无土栽培;生物固氮;生物防治等
【西部大开发】:环境问题、措施等等
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解读:
三种能力的综合,是其它能力的最终目标。(4)综合运用能力方面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综合运用能力”= “新的情境 + 已有知识
+ 理解能力 + 获取信息能力 + 实验探究能力”发现、解释生活中的问题(2015重庆卷)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活,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日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蒜黄是怎么培育的?叶肉细胞中含有什么色素?为什么口感较嫩?
处于抑制状态的侧芽生长速率?
哈密瓜为什么那么甜?
用地窖储存红薯的优点有哪些?
种子萌发初期以哪种呼吸方式为主?
感冒为什么流鼻涕?
处理好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关系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指导生物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不仅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
考试大纲: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规定考试范围、内容及具体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考试大纲》的细化或补充,在总体体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具体化要求。
课标是制定大纲的基本依据
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解读:对知识的最基本要求,关键在于知识的理解和识记。(2015新课标Ⅰ)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2015年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总体评价
试题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过程的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不大,但较15年难度有所增加。试卷考点分布合理,重点考察主干知识,重视基础,回归教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重视对知识转化和运用能力的考察,试题灵活,情境新颖,题干简洁,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二、2016课标卷I试题评价二、2016课标卷Ⅰ试题分析(二)、命题特点
1.立足教材 突出主干 选择1.2.3.4.6,二卷29,31,均对教材基础知识重点考察,立足教材,重视基础,基础是能力形成的根基,根基牢固能力才能得以提升,很好的考察了考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
试卷中考察的主干知识;细胞结构、光合作用、遗传定律及人类遗传病、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生态、微生物的培养,基因工程等。二、2016课标卷Ⅰ试题分析2.必修模块 比例均衡(二)、命题特点
3.实验探究 多面考察 选择题3题,非选择题的29题、30题、32题、39题,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重视对实验思路,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的考察。实验探究能力能够很好的检验考生的思维逻辑严密度,起到了很好的选拔作用。以实验探究作为载体,创设情境,对考纲要求的四大能力进行了充分全面的检测。二、2016课标卷Ⅰ试题分析(二)、命题特点
4. 突破教材 综合提升
选择2.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不属于高中生物教材内容;选择
4.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属于苏教版内
容,这充分的体现了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用教材教,而不
是教教材,高考命题人依据考试说明出题,并不关注教材中
是否有该部分内容,建议大家多购买几套不同的教材,依据
考试说明进行必要的补充。(二)、命题特点
二、2016课标卷Ⅰ试题分析5.遗传命题 稳中求变 选择6.人类遗传病发病率及基因频率的关系,在新课标I卷是第二次出现,大题32.判断基因的位置,也是多年没有考察,在习惯了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考察之后,转向冷点的考察,这是高考命题的另一创新。在备考过程中还需兼顾冷点内容的复习巩固练习。二、2016课标卷Ⅰ试题分析(二)、命题特点
(二)、命题特点
6.联系实际 素养检验 如第2题CO的中毒,第5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6题人类遗传病,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命题情境关注社会热点,选自科技、生产和生活实际。这些试题在引导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STS教育,对高中生物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二、2016课标卷Ⅰ试题分析三、近五年课标卷Ⅰ试题分析三、近五年课标卷Ⅰ试题分析题图与文字数目的变化(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
1. 重视基础,立足教材
从2014年的高考题我们就已经发现,命题者将命题思想转变在重视基础,挖掘教材方面,2014年的全国新课标I卷1.3.4.及29.细胞核的功能的考察,均源于教材原话,对教材基础知识检测,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2.4.30,31均对教材基础知识考察,2016年的全国新课标I卷1.3.4.29.31的考察,均是对教材基础知识检测,由此可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是高考命题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引领学生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尤其一轮复习需要稳抓基础不放松,复习课要重点研究如何夯基。二、近五年课标卷Ⅰ试题分析(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
2.主干突出,规律明显
由近五年知识点考察图表分析得出,近五年全国新课标I卷主干知识为:代谢、 遗传变异、 生态、调节,这是不变的主旋律,其中代谢部分的命题规律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隔年考察,体液调节每年必考,神经调节出现13年14年连续两年没有考察,15年.16年又重新考察。三、近五年课标卷Ⅰ试题分析必修一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规律:
组成细胞的元素分子和细胞结构连续四年考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至少考查其一;光合作用考查几率较大;对物质运输考查频繁,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
2.主干突出,规律明显必修二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规律较稳定,遗传变异,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基因的表达(选择)、减数分裂(选择)、遗传定律(选择和简答均有涉及,其中必有一道简答),进化多年没有考查,连续两年考查了基因频率。(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
2.主干突出,规律明显必修三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规律:生命活动的调节更测重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考察,体液调节连续四年考察,免疫调节隔年考;生态每年必考,其中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及群落演替出现频率较高,生态的题型在近四年选择和简答均有涉及,但是今年没有主观题。(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
2.主干突出,规律明显根据表现型比例逆推出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2011新课标3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3.遗传考查,视角多变(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分离定律与基因突变结合,推测表现型之比(补充设计)(2012新课标31)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3.遗传考查,视角多变同样是遗传定律与基因突变结合考查,但考查角度由推表现型之比改为推测基因型;分离定律改为自由组合定律,由补充设计改为补充设计和对思路、结果结论等的全程设计。(2013新课标31)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3.遗传考查,视角多变通过系谱图,以逆向推理的方式考查分离定律。(2014新课标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3.遗传考查,视角多变以实验设计的方式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2014新课标32)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3.遗传考查,视角多变基因频率计算,随机交配后子代基因型比例,纯合致死及基因分离定律进行综合考察(2015新课标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3.遗传考查,视角多变判断基因的位置,显隐性,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和结论(2016新课标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
 (一)重视基础 突出主干3.遗传考查,视角多变1.实验探究 常考常新(二)重视实验 关注技能 2.分值比例 凸显地位(二)重视实验 关注技能(三)图表减少,载体转换(四)老题新出 角度更新建议
(1)把各省考题分别进行分类研究。
(2)对各省考题多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出共性。
(3)高度关注各省的高频考点,重复考的几率较高。
(4)各省考题中所涉及知识平时没有复习到的一定
注意补充。群落演替2013年32题 2014年30题 2015年4题
种间关系2011年31题 2014年6题
种群特征2012年6题 2013年5题 2015年31题(五) 选考模块 重点凸显 2017届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一)重视基础,突出重点,加强核心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二)加强对课本中的图的解释与训练(三)实验要重点讲反复练(四)习题讲评课要创新(五)加强书面表达能力训练(六)关注教材中出现的各种信息教材延伸和拓展①本节聚焦:是每一节课要解决的核心内容。如:内环境稳态②课本插图:是直观的理解知识点的各种模型。(物理、数学、概念)。如:必修Ⅰ17页元素化合物图表,42页细胞间的信息交流;85页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必修Ⅱ111页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③问题探讨:章节的引入、问题的设置。如必修Ⅱ第2页融合遗传。(2011海南)18.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百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④思考讨论:是针对每一章节所学的核心内容提出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通过思考和讨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其核心内容。(2013海南卷)1: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2011新课标卷1)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⑤相关信息:每章节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联系。掌握其内容对于知识理解、知识的应用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如:必修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NADH和NADPH与【H】的关系。必修Ⅲ19页关于神经递质问题。(2014课表卷1)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⑥思维拓展:是考察学生对每一章节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情况看,往往还是高考试题的资料来源。(2011年新课标卷)32题(8分)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
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 c……),当个体基因
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
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
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⑴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⑵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什么?2013新课标卷Ⅰ31题(12分)8对等位基因控制 (2008海南):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B.1∶1??????C.2∶1??????D.3∶1原型:必修二40页思维拓展——第1题 2013新课标卷Ⅰ
第2题
? 2013新课标卷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此题考查的能力要求是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所发生的各种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两者的相同和不同点。
突出基础、考查主干,源于课本。⑦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每章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与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如:必修Ⅰ36页的技能训练,证明某种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实验设计;必修Ⅱ71页技能训练,通过果蝇高温下获得残翅性状的实验,培养学生提出假说,得出结论的相关能力。表型模拟必修Ⅲ49页技能训练,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多次在高考中考查。(11年海南卷)13.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⑧资料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资料分析,共有25 篇。它是由图表、文字说明和讨论题组成,以一定顺序呈现出大量的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实验结论、数据、客观事实等。它具有科学、真实、具体生动、说服力强等特点。 如:必修一第52页的资料分析 “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包括四个资料。(蝾螈2个、变形虫、和伞藻)63页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2012海南卷)7.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Si元素的量相等(2015新课标Ⅱ卷)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015新课标Ⅱ卷)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⑨关注教材小字、旁栏、课后题中的素材⑩本章小结:是对一章内容的总结、升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必修Ⅲ42页第二章的本章小结中关于模型的解说。2017高考命题发展趋势预测1、必修三依然是高考的重中之重。2、39、40两个选做题难度相当;39、40题仍有可能和必修相结合 3、实验常考常新,由集中考察实验变为与其他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查。4、图表信息题数量增加,仍以基础知识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整体难度不会增加,不会出现偏、难、怪的试题,继续保持平稳过渡。试题的命制主要依托教材,要紧抓教材和基础高考的是选拔人才的工具
知识是高考命题者的工具
知识是学生提升能力的途径
高考选拔的是有能力的学生
高考题力求知识的稳与考查方式的变
以题稳求社会稳以变达选拔能力目的
所以,
高考备考始终以知识与记忆为线意味着偏离
兼顾知识理解与能力培养是正确备考方向课件122张PPT。 明确方向 科学备考 决胜高考——2017高考一轮复习策略研讨河北衡水中学 生物中心教研室 薛明
第二部分
策略篇——科学备考第二部分 策略篇——科学备考一、2017高考整体复习时间安排
二、策略研讨 统筹安排
三、一轮复习的依据和原则
四、一轮复习的目标
五、一轮复习策略一、2017高考整体复习时间安排一轮: 16年6月16日---17年1月20日 稳扎稳打 夯实基础
二轮:17年2月2日----17年4下旬 专题复习 提升能力
三轮:17年4月下旬---17年5月底 强化训练 增强底气
四轮:17年5月30日—17年6月6日 潜心提升 笑对高考二、策略研讨,统筹安排 ---“总结16得失 誓创17辉煌”策略研讨会 二、策略研讨,统筹安排 ----各组的研讨成果二、策略探讨,统筹安排
---“外出集中教研”研讨会二、策略探讨,统筹安排
---高三生物16-17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表1.依据《考试大纲》
2. 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3.原则:以教材为中心,坚持四个基本原则——细、准、全、透
三、一轮复习的依据和原则四、一轮复习的目标复习目标明确自主学习能力
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增强心理调控能力
培养考场应试能力 基础知识熟练化
重点知识精细化
模糊知识清晰化
散乱知识条理化
孤立知识网络化
缺漏知识完整化
表面知识深刻化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五、一轮复习的创新点及增分点(一)打造“生长” 课堂
1. 提升课前温度
(1)课间的无缝隙对接
(2)课前投影学生复习内容
(3)课前检测的多元化(一)打造“生长” 课堂
2. 增加课上厚度
(1)明确目标
(2)透彻突破
(3)基础检测
(4)提炼精讲
(5)典题精练五、一轮复习的创新点及增分点(一)打造“生长” 课堂
3. 保持课后温度
(1)布置课后作业
(2)增加交流机会
(3)做好反馈验收

五、一轮复习的创新点及增分点(二)增加学科自习的宽度
①培训课代表 ②明确考点
③端正态度 ④制定计划
⑤竞争机制 ⑥发现问题
⑦目标激励 ⑧反馈检测
⑨规范行为 ⑩转换身份五、一轮复习的创新点及增分点一轮知识复习课教师存在的问题
关注内容全面多于关注重难点、易错点
关注教学内容多于关注教学设计
关注教学设计多于关注学生状态
关注教学进度多于关注学生兴趣一轮知识复习课学生存在的问题
课堂听课与书面笔记的关系
课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笔记记在哪里、记什么预期收获与实际收获的关系
预期一轮复习收获很大,可实际并非预期
课下付出与课上状态的关系一轮知识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与共同点获取新知、构建认知巩固已知、提升认知重趣味性、抛出问题重知识性、承上启下探究性、生成性反馈性、强化性、提升性时间与思维量正相关张驰有度、有缓有急思维量较大思维量很大单一性、连贯性系统性、网络性、条理性五、一轮复习策略两种课型探讨复习课习题课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五、一轮复习策略——落实课标课标理念三个转变 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一轮复习策略——落实课标五个让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五、一轮复习策略——落实课标五、一轮复习策略——落实课标教学目标三要求:
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教学过程三注重:
注重自主学习、注重合作探究、注重拓展提高
教学发展三境界:
教师乐教会教、学生乐学会学、课堂高效和谐三三三教学法 五、一轮复习策略——落实课标“三声”、“三实”和“三度”
1、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三三三教学法 五、一轮复习策略——落实课标“三声”、“三实”和“三度”
2、课堂教学要有“三 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三三三教学法 五、一轮复习策略——落实课标“三声”、“三实”和“三度”
3、课堂教学要有“三 度”
(1)参与度
(2)有效度
(3)鲜活度三三三教学法 五、一轮复习策略——复习课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
研究考纲
研究教材
研究学情
细化考点
突破考点(2014安徽卷)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研究相关考题:(2015浙江卷)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 和 M 期长短不同
C .若在G2期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 2 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 .减数分裂前期 I 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 4 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研究相关考题:(2015海南)29.(10分)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研究相关考题:(2013课标卷Ⅰ)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2013天津卷)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II、III 和IV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IV 作为受体细胞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研究相关考题:(2013福建卷)5.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 号和一条21 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 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2012海南)22.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A.甲 B. 乙 C.丙 D.丁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研究相关考题:(2012江苏卷)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研究相关考题:(2012上海)(三)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8分)
表2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40.在图14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 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41.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____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42.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
43.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2011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2011江苏卷)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四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2011四川卷)31.(21分)回答下列Ⅰ、Ⅱ两小题。
II.(14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 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2011天津卷)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变化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2011江苏卷)11.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个卵细胞
D.此动物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2011上海卷)1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
A.两条DNA母链之间
B.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
C.两条DNA子链之间
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2011上海卷)17.右图为同一植物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题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考查范围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考纲减数分裂的突破——研究教材1.本节在必修模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内容抽象,知识量较大3.二课时完成学情分析
1.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特有行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以及相关概念已经遗忘
2.对于曲线变化和图像识图能力考查是学生的弱点
3.有丝和减数分裂以及遗传的综合性题目仍是学生的难点
减数分裂的突破——学情分析减数分裂的突破——细化考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减数分裂过程
3、减数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DNA和染色体曲线
变化
4、精子和卵细胞分裂的异同点
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区别
6、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
7、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区别与联系
8、受精的概念、过程、意义、本质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一、注重学生对于课本核心概念理解,吃透教材,夯实基础1.列表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2.列表对比减Ⅰ和减Ⅱ减数分裂的过程3.列表对比精卵形成异同4.列表受精作用的概念二、提升学生绘图与析图的能力1.学生绘制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学案)2.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图的问题,纠错总结。(图片)3.结合有丝分裂过程,进行分裂图像辨析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整体作图不规范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前期中期后期分裂图像辨析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学生分析图像,总结判断规律1.看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
2.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的奇偶性
3.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三、注重学生的曲线分析和图形转换能力的提升2N4N染 色 体 变 化 曲 线时期时期1、染色体和DNA曲线变化间期 减Ⅰ 减Ⅱ染色体和DNA曲线变化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DNA 变 化 曲 线时期时期间期 减Ⅰ 减Ⅱ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2、图像辨析染色单体变化曲线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3、图形转换—柱形图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四、课堂论坛,总结提升——突破重难点1.区分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2.四分体、四分体个数判断3.基因重组的时期、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时间、本质。6.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标记问题(14年四川卷)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能产生精子类型?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能产生精子类型?若是卵细胞呢?有n对等位基因的生物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5.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可能原因?44+XYY可能原因?44+XXX可能原因?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配子种类:重点在于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的过程产生种类为AB和ab或Ab和aB产生种类为AB、ab、Ab、aB卵细胞:产生种类为AB或ab或Ab或aB一个个体产生精子、卵细胞类型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异常本质要明确:精子或卵细胞减Ⅰ或减Ⅱ染色体分配异常44+XXY44+XXX44+XYY遗传标记问题:
帮助学生解决标记问题,重点在于对症下药解决两个关键环节:
1.明确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之间的关系:
明确染色体的复制本质是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DNA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染色单体2、充分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2、充分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五、课外延展——助于学生对于遗传中种皮、果皮、胚和胚乳相关问题的理解雄蕊花药中:花粉母细胞(2N)
(小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4个单核花粉粒(N)
(小孢子)一次有丝分裂(一个小孢子)双核花粉粒营养细胞(N)
生殖细胞(N) 一次
有丝分裂 两个精子(N)雌蕊胚珠中:胚囊母细胞(2N)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4个单核胚囊细胞
(大孢子)(N)连续三次
有丝分裂成熟胚囊
(8核)内有1个卵细胞(N)
2助细胞(N)
2个极核(N)
3反足细胞(N)
果皮、种皮、胚和胚乳减数分裂的突破——突破考点六、教学反思五、一轮复习策略两种课型习题课复习课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1、讲评原则及时性 针对性层次性 激励性2、讲评内容讲答案、讲规范;
讲思路、讲突破;
讲方法、讲拓展; 讲错因、讲问题;
讲规律、讲信心。3、讲评模式探索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衡中阅卷客观分各班得分情况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归 类 讲 评
变 式 讲 评
拓 展 讲 评
学 生 讲 评 5、讲评目标:4、讲评方法:(1)强化审题能力
(2)揭示命题意图
(3)展现思维过程
(4)总结基本方法
(5)设计习题转换 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自由组合的条件 3、21
孤雌生殖4
9:3:3:1的变式 11、23 、二卷5
致死类型 13、25
自交、自由交配15
从性遗传类16
果实的各部分结构20
遗传实验探究类 二卷 11.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者比例为9:6:1,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则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 )
A. 2 :O:1 B. O:2:1 C. 5:0:1 D. O: 5: 1 23.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2.变式讲评 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改一改条件
变一变思路
换一换角度
挖一挖深度
做一做总结可以对习题的条件、范围、角度进行改变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同类问题,考查不同方向课外知识延伸对于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总结2.变式讲评----细胞分裂中的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基因型AABb的细胞基因型AaBb的细胞 基因型AaBb的细胞 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展现思维过程
设计习题转换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或
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 基因突变 判断图中发生的变异种类:
1、只能是基因突变: ①纯合子 ②有丝分裂过程
2、只能是交叉互换: 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出现相同的等位基因。
3、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都有可能。(同时满足以下几点)
①减数分裂过程 ②是杂合子或基因型未知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未知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2.变式讲评----细胞分裂中的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做一做总结 总结基本方法 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2.变式讲评----遗传中不同植物种植问题 (1).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3∶2∶1 B.1∶2∶1
C.3∶5∶1 D.4∶4∶1 (2).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3∶2∶1 B.1∶2∶1
C.3∶5∶1 D.4∶4∶1 间行种植问题(豌豆、玉米)强化审题能力
设计习题转换 (3)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1。若结果已知,反推亲本的基因型和性状?
若想设计一组实验,通过性状直接判断性别?
该中组合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应用?总结基本方法
设计习题转换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②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可以进行血红蛋白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③大肠杆菌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及中心体等结构,它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④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核糖体、线粒体等,因此可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⑤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3.拓展讲评----红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拓展讲评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5.讲评落实
(1)落实好错因分析
(2)落实好知识消化
(3)落实好能力提升
(4)落实好个别辅导 五、一轮复习策略——习题课记得住—(努力方向)
高考目标,阶段目标,肩负责任
吃得准—(教学方向)
高考导向,考试大纲,教材资料、教情学情
坐得住—(时间保证)
多思教法,多研学情,认真批阅,勤于辅导;
抓得实—(工作作风)
抓学生管理,抓教学常规,抓规范落实,抓措施落实
教得活—(教学方法)
调动状态,激活气氛,提高效率;
谈得来—(感情投入)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争取学生;
盯得紧—(中心工作)
多提问,多面批,多检查,多指导,多督促;
管理严—(课堂纪律)
小处着手,严格要求,不随便,不马虎;
练得勤—(教学手段)
重视练习巩固,加强纠错整理的督促 第三部分
管理篇—— 决胜高考一、学生管理(规范)
二、组内管理(合作)
三、理综管理(和谐)
四、级部管理(共赢)
三、管理篇—— 决胜高考一、学生管理(规范)规范月定开局
为什么抓规范
学生的规范
教师的规范 向规范、审慎、速度要30分 规范月活动规范月活动: 一、学生管理(规范)学生的非知识性失分统计一、学生管理(规范)学生的规范
课前规范
课上规范
课下规范
自习规范
改错规范一、学生管理(规范)教师的规范 用语规范-----术语准确 表达简洁 重点突出 逻辑性强
板书规范-----字体工整 整体美观 层次分明 杜绝简写
教案规范-----字迹工整 主干突出 师生互动 精心设计 一、学生管理(规范)一、学生管理(规范)规范月活动: 1、做好试卷分析 ,完成满分答卷2、临界生管理:考后管理:(1)成长档案:
(2)目标共定:
(3)行动互动
(4)心灵互通
(5)“三多”“三少”一、学生管理(规范)3、每日计划:二调考试满分答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本次考试成绩:分数_____ 排名 _ _ 总分名次___
一、考试情况分析(仔细的分析考试,找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1.应试心理:
2.是否发挥正常水平:
3.时间分配:一卷 , 二卷
4.有无粗心大意、书写不规范而失分?若有,共失 分
5.本次考试你应吸取的教训和你所做的成功之处:
二、 学习计划 (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行动起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下一次考试你的目标:
3.下一阶段你具体的学习计划:
三.结合答案梳理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重要知识点:
解题方法:
四.教师评语: 阶段性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满分答卷一、学生管理(规范)
二、组内管理(合作)
三、理综管理(和谐)
四、级部管理(共赢)
第三篇 备战高考 创佳绩 同心同调,同心同向,同心同步,同心同力。

(1)统一计划,统一思想;
(2)统一课件,统一动员;
(3)高效教研,扎实推进;
(4)资源共享,优化组合。
二、组内管理(合作)宗旨:坚持“五统一”:
思想统一
进度统一
自助统一
习题统一
资料统一 (4)、资源共享,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二、组内管理(合作)二、组内管理(合作)自编习题八大优点:
避免习题资料重复使用;避免习题牵着正课跑;
有利于提高训练针对性;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
有利于教学资源连续性;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
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方向;有利于提高命题能力。
习题组编思路:科学性;功能性
原则:突出层次性; 体现创新性;强化能力性;
符合探究性;保证规范性;凸显综合性。
来源:校内资源、历年真题、
各地模拟、资料扫描 、
原创试题、网络下载1、精编习题分类: 学案—主要承载预习的功能
自助—拓展相关知识,体会高考真谛
作业—科学训练,能力的升华习题组编的流程:二、组内管理(合作)1、精编习题2、继续完善“11课制”习题研究课 同课异构特级教师引领课 高级教师示范课
一级教师创新课 二级教师研究课
全体教师自录反思课
青年教师过关课
新老教师对比课   南北区交流课
考后教师汇报课   
切磋交流推门课  观摩系统学习课点课、邀课、宴请课二、组内管理(合作)习题研究课安排3、传帮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二、组内管理(合作)方向引领:青年教师会
教学引领:师徒制青年教师:先备后听 有听必改
汲取精华 讲出风格
师父教师:严中有爱 有听必评
科学指导 言传身教
每周上交: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教案(师父签字)、高考题。
青年教师汇报课
青年教师过关考核
积极行动:听课、组内事物一、学生管理(规范)
二、组内管理(合作)
三、理综管理(和谐)
四、班级管理(共赢)
第三篇备战高考 创佳绩二、理综管理(和谐)4、理综组务2、理综口号3、理综人共识1、八字指导方针1、八字指导方针实:准:新:清:备考要务实 问题要找准 方法要创新 思路要清晰目标要明确措施要细致危机要强烈士气要充足。明:细:强:足: 二、理综管理(和谐)2、理综口号理综全体一家人
一个声音喊到底
一个拳头握到底
一个信念干到底二、理综管理(和谐)300天高考倒计时大会授旗不做懒汉,人人拼效率,
不吃救济,人人要尊严,
不落埋怨,人人勇争先,
不留遗憾,人人讲实干。3、理综人共识二、理综管理(和谐)4、理综组务理综值班、阅卷理综组题、送印理综成绩统计下学期理综值班、阅卷、成绩统计安排 二、理综管理(和谐)一、学生管理(规范)
二、组内管理(合作)
三、理综管理(和谐)
四、班级管理(共赢)
第三篇 备战高考创佳绩优秀学子报告会 校区间挑战活动 师生规范月活动 会操与拔河比赛 每日的心灵配餐 衡中大讲堂活动 拼搏高三奖学金颁奖大会每日新闻三十分每日“三省十问”高三上学期学生主要活动四、班级管理(共赢)班级间挑战活动四、班级管理(共赢)班级教研分析各科成绩
分析班级学情
分析班级教情
分析问题学生
分析潜力学生
分析临界生
分析偏科生
分析尖子生
研讨措施
制定目标
齐抓共管四、班级管理(共赢)学情问卷555班挑战书
看旌旗起,风雷动,一声号角,响彻巅峰,
看我55精英团队,地动天惊。
六科全胜,唯我55笑傲苍穹;
年级第一,看我55再度问鼎!
我们要唱响我们不败的战歌,创造我们的传奇!
我傲立,九天之上! 恨不能,世代为王!
狼烟起,问鼎天下! 血雨祭,一统边疆!
问天下,谁堪敌手? 55人,称霸一方!
55,是真正的王者之师,
既然已经身经百战,又怎怕风刀霜剑,
既然已经利剑在手,何不仗剑封喉!
决胜高考!
看我55,问鼎寰宇,指点江山!班级挑战展雄风:四、班级管理(共赢) 不是每个人拥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每个人有这样可敬可爱的老师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拥有青春和健康,我们拥有这一切,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呢?
无论怎么努力都可能失败,无论怎么失败都可以更加努力,这就是高三精神。
——学生周记 心系高考,坚定信念势如破竹四、班级管理(共赢)眼中有人
——突出主体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脑中有标
——把握考试命题导向清晰课标意见
取舍有度
——高屋建瓴有效取舍复习教学内容
手中有法
——科学设计优化方法探索高效课堂
脚下有行
——明确方向科学调度并且持之以恒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谢谢大家欢迎多提宝贵意见提升基本素养◆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用适当的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现象和事实。
◆能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能将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及本学科的特殊方法,在学习中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能在探究型学习或实践活动中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能选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探究简单的生物学问题,并对实验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能与时俱进,认可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能更好地从新情境获取信息,不拘泥教材五 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一会两研” 备课组长会
上周教学常规
学生问题反馈
教与学问题汇总
本周工作要点
备课组长主题发言
组务
教研: 周一教研: 传达级部会议精神; 安排本周工作重点;
周四教研:
集体评课
教与学问题汇总;
校对打印下周资料
一课一研: 主讲人说课,共同研讨补充确定重难点,找到突破方法。
二、组内管理(合作)教与学问题汇总(1)说课准备:A熟悉考纲、课本、重点考题
B熟悉学生薄弱环节(一轮的错题积累)
(2)说课内容:①教学目标 ②教法设计
③学法指导 ④教学特色
⑤个人见解
(3)简评:在备课组长主持下,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必须提出自己的看法,重点谈不同的意见和改进之处
(4)备课组长汇总意见成果,以OA的形式发给全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教案和集体讨论情况再结合本班具体情况写出授课教案。主讲人说课制度二、组内管理(合作)考后教研备课组的教研—阅卷后,讲评前
年级教研—考后质量分析会二、组内管理(合作)考后质量分析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