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七上语文阶段测试】第一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原卷版+答案版+ppt)(湖北等地适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秋七上语文阶段测试】第一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原卷版+答案版+ppt)(湖北等地适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6 09:15:26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人教新版 七上 语文
同步课件
统编版七上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上语文第1单元质量评价03
范围:第1单元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时间:150分钟
湖北等地适用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汉”字的早期写法,左边为“水”,代表
“汉”的本义与水有关;右边为“难”字的繁体“難”去掉“隹”,
是“汉”的声旁。这说明“汉”的造字方法是 。
形声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汉”字的词语。
“汉”的本义 “汉”的引申义 含“汉”字的词语
水名,即汉水 民族名 汉族
银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子的俗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汉(或银汉、星汉)
好汉(或男子汉、英雄汉)
3.(2分)小雨和小雯为湖北的江汉平原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鱼丰米丰谷仓饶”,小雯写的是“汉江长江平原阔”。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
鱼丰米丰谷仓饶
汉江长江平原阔
4.(8分)古诗文或绘景,或传情,或述理,总能引领诗意人生。小雨在“古诗文引领诗意人生”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曹操登山作诗,“①_________,以观沧海”;李益登楼赏景,“②___
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白借月抒怀,“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_______________”;王湾写景寓理,“海日生残夜,④____________”。张继到姑苏,“姑苏城外寒山寺,⑤_______________”;杜甫下江南,“正是江南好风景,⑥_______________”。向颜回学习:“在陋巷,人不堪其忧,⑦_____________。”随游子吟咏:“夕阳西下,⑧_____________。”跟随古人的脚步,去体味诗意的人生。
东临碣石
乐烽前沙似雪
随君直到夜郎西
江春入旧年
夜半钟声到客船
落花时节又逢君
回也不改其乐
断肠人在天涯

5.(3分)小雯搜集了一则公益平面广告语,请品一品这则广告创意的巧妙
之处。
  人品+良品=食品
示例:这是一则食品广告,非常巧妙地利用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字,说明只有食品从业者人品好和食品的材料是良品,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过关,兼具说理和创新,十分巧妙。
(2)容易写错的词  A.呼朋应伴 B.花枝昭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分)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  A.黄晕(yūn) B.咄(duó)咄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晕(yùn);B.咄(duō)。
A.应(引);B.昭(招)。
(3)容易说错的话 
A.明天我会莅临你家。
B.我们一起来探访学习的道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莅临”改为“来”;B.将“探访”改为“探索”。(选择一处修改)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原文 批注
苦寒行(节选)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①诘屈②,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④。 【注释】①羊肠坂(bǎn):地名,萦曲如羊肠,故称。坂,斜坡。②诘(jié)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郁,心情不舒畅。④东归:泛指回乡。   这是一篇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之中军旅征战生活的诗作。
7.(2分)批注一:写景真切。诗人行军,写了高耸的太行山、狭窄难行的山路、____________、悲号的北风、熊罴虎豹、_______________和纷纷的落雪。
8.(2分)批注二:统帅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士卒斗志和战役成败,所以他不能也不应流露出畏惧、退缩的情绪,而诗人一反常规,用“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瑟的树木
荒凉无人的溪谷
思欲一东归
对战争的厌恶,对人民流离之厄和将征途之苦的同情(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B)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罗威,字德仁,南海番禺人也。禀性淳悫①,幼知礼让。八岁丧父,哀如成人。事母至孝,服勤奉养。寒夜,身先温席。制行高雅口无俚言不迹权门,待妻孥②如宾客。耕先世遗田(C)自给。邻家牛数犯其穑③。威屡刈刍④,潜纳其门。牛主怪之,已而知其为。感其长⑤者,自是不忍犯出。遇老稚负戴⑥于涂⑦,辄代其任。邑人化之,孝慈成俗。
(选自《广东通志》,有删改)
【注释】①悫(què):恭谨。②妻孥(nú):妻子和儿女。③穑(sè):收获的谷物。④刈刍(yì chú):割草。⑤长(zhǎnɡ):德行。⑥负戴:劳作。⑦涂:泥地。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幼知礼让 课内迁移(则是无礼) ___________
(2)邻家牛数犯其穑 查阅词典(①几个。②多次。③责备。) ___(填序号)
(3)潜纳其门 联系成语(潜滋暗长) __________
(4)辄代其任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__________
礼仪,礼貌

暗中,偷偷
代替
10.(2分)请将“以”“哉”“则”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   B.( )   C.( )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制行高雅 口无俚言 不迹权门。



/
/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事母至孝,服勤奉养。
13.(4分)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罗威)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服侍(母亲)十分勤勉。
示例:【甲】文中“孝”指维护父母的尊严。元方在面对父亲友人的怒骂时据理力争,“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对父亲的维护,是对礼法规范的坚持。【乙】文中“孝”指孝行,尽心奉养父母。罗威服侍母亲十分勤勉,寒夜温席。(言之有理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罗威,字德仁,是南海番禺人。本性淳厚恭谨,从小就知道礼仪懂得谦让。八岁失去父亲,他像成年人一样十分哀伤。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服侍(母亲)十分勤勉。寒冷的夜晚,他就先以身体温暖床席。他的行为举止高洁典雅,从不说粗鄙的话,不巴结高门权贵,对待妻子和子女像宾客一般。耕种先祖留下的田地自给自足。邻居的牛多次吃了他收获的谷物。罗威就多次割草,将草悄无声息地堆在他家门口。牛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不久之后知道了是他做的。邻居因此被他的德行感动,从那以后就不让牛吃罗威的庄稼了。(罗威)遇到老人小孩在泥地里劳作,就替他们干活。同乡的人都被他感化,孝顺慈爱渐渐形成习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约会春天
季 成
①阳春三月的心情,总会与眼前的春天有关,像微风轻拂,又似阳光明媚,柔柔的一缕暖意在心头。最是一年春好处,满眼春色,让我一直在想为春天写一首诗,可又怕我的文字,不够温婉,不够细腻,辜负了这多情而浪漫的美好春光。于是,一直都不敢落笔,又一直都觉得是心中的一个遗憾,就这样,在一份纠结的心情中,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②又是阳春三月天,走进这个温暖的三月,又收到了春天的花信。沐浴着春风,感受着暖暖的春意,时光如约,将一切生命唤醒。风来了,轻轻地一吻,那些花枝就醒了,花儿害羞地红着脸,一朵比一朵艳,红的,粉的,黄的,紫的,白的,赶着趟儿,在枝头绽放,生怕人们把她们给遗忘了。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我便走进了一场与春天的邂逅里。
③三月的天空里,风是柔的,远远地吹来,仿佛是一双少女的手在轻抚眼前的这个世界;花是香的,散发在清新的空气里;天空是蓝色的,蓝得像海水洗过一般,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在空中轻盈地漫舞着,偶尔还会有一些淘气的小雨点,时不时地偷偷亲吻着花草和大地。鸟儿张开双翼,随风起舞,在天地间尽情释放内心的快乐。
④还没想好该怎样迎接春天,春天就姗姗来到了身边。春天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池水,一棵树,一片叶,一朵花,一株草,都是一首诗,一首歌,给大自然带来了美好的生机和希望,让人们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生命和律动。春天,不经意间带给每一个人一份美妙的心情,让人们总在想该怎样去表达对春天的一份谢意。春天是一个孕育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无尽的期待和美好的期望,并在这份期待和希望里去畅想秋的收获。春已暖,花已开,在春天的堤岸上,我伫立在风中翘首,看柳丝飞扬,品一缕花香。猜想那一朵花开的声音里,是谁在给春天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还是谁在为春天唱一首深沉的情歌?沉浸在春天的遐想里,夜夜都会有好梦相伴。每一次呼吸,心底都会开出一朵花香,每一次心跳,都会生发出美丽的梦想。
⑤行走在春天的原野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呼吸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让思绪在风中徜徉。清风里,花儿的呢喃软语,让心变得如此安静,如此柔软。此刻,只想掬一捧风的温柔和花的芬芳,在这一场春天的盛宴里,品味生命的美好。静美的时光,让心中,装满绚丽的风景,更让心儿,带着青春的诗行,飞向远方,去和生命的理想约会。
⑥人的一生都在行走,在奔波。若累了,就停下脚步,在春天里小憩,在春天的姹紫嫣红中,看花赏蝶,听风写字,让阳光妩媚你的笑容,让花香染香你的心灵,这样便会搁浅红尘纷扰,忘却烦恼与忧伤,所有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所有的回眸都是一抹浅笑。眉眼深处,一片春的旖旎,我喜欢春天,就喜欢静静地坐在春天的角落里,看满树繁花,听鱼欢鸟鸣,就这样一个人独自在这春天里收集一切美好,把这些美好萦绕成指尖上的文字,飘落在岁月的诗笺上,浅浅的,淡淡的,却染着香,芬芳着自己的生命历程,也美好着别人的心灵世界。
⑦这个春天,我想选一个静谧的午后,于庭院深处,在绿柳树下,静享这春日的美好时光,不言悲喜,不语情长,在一份淡雅婉约的心情里,伴一盏清茶,捧一卷唐诗宋词,在古人那优美的诗句和辞章里,约会那一个个诗词达人。
14.(2分)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加点词语“纠结”表明了“我”复杂矛盾的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我”惧怕写文字。
B.第③段作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月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之情。
C.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含意是:春天孕育着希望,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想象,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好心情。
D.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从视觉、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春天的美好。
C
【解析】A.不是“‘我’惧怕写文字”,而是“我”怕自己的文字不够细腻,辜负了春光;B.第③段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D.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春天。
15.(3分)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6.(2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和“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点,同时描写各种花竞相开放的美景,突出了花色之多、花色之艳。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沙场点兵
刘 平
①雨一连下了三天,昼夜没停息过一刻。低矮阴暗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雨线粗而密,天地混沌一片。黄石村地势低洼的几户人家被洪水围住了,情况十分危险。
②组织一支党员突击队!
③村委会院坝里,正在进行一场沙场点兵。点兵的是村支书张拥军,接受点兵的是几十个村民。他们穿着雨衣,冒雨站立,像一个个准备冲锋的战士。
④黄石村是个英雄的村庄。几十年前,八路军一个连队也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沙场点兵。经过一场激战,那个连仅剩下八个人了,三个重伤,五个轻伤。连长、副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点兵的是二排长王先贵。面对七个轻重伤员,王先贵问:“跟鬼子拼了!怕不怕?”声音不大却惊天动地:“不怕!不怕!不怕!”
⑤一场惨烈的拼杀,八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⑥八勇士的遗体被乡亲们悄悄埋在老鹰崖。1952年,政府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八勇士的名字。
⑦到处都是水在流淌,脚下、身上、雨衣帽檐上、脸上……所有人都沉默着,等着村支书点兵。张拥军冷峻的目光挨个扫过一张张脸,突然停在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声音果断:“徐二伯!回去。”徐二伯有些急了:“我咋要回去?我是党员!”张拥军说:“您今年都六十多了,不能参加。”徐二伯还不服,其他人都说:“六十多了,不能参加。”徐二伯一跺脚,踩出一个水窝。
⑧张拥军的目光又在一张脸上停下,说:“李华良!回去。”李华良说:“我是党员,才五十三,咋不能参加?”张拥军说:“你做手术刚出院几天,不行!”李华良说:“没事。”其他人都劝:“李华良!你回去。”李华良看看张拥军,又看看大家,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⑨张拥军的目光接着从一张张脸上扫过,最后,停在了王二虎脸上。张拥军说:“王二虎!我们是组织党员突击队,你来干啥?回去!”王二虎说:“我……是党员。”张拥军有些生气了:“你是党员?你啥时候入的党?我咋不知道?”有人哄笑起来,喊:“王二虎!这都啥时候了?别在这儿捣乱,回去。”他们都知道,王二虎不是党员。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在家种大棚蔬菜,刚谈女朋友。
⑩王二虎急了,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说:“我不是来捣乱,我真想参加突击队。我身体好,水性好。”在“哗啦啦”的雨声中,王二虎的声音显得很坚决。
张拥军也急了,吼:“党员才能参加!这是规定。”
王二虎也吼:“反正我必须参加!你们哪个有我的水性好?凭啥党员才能参加?”
张拥军说:“有危险!”
王二虎说:“我不怕!”声音中透出一种豪气。
张拥军沉默了,一动不动站在雨中,像一尊雕塑。他看看王二虎,又看看大家,突然说:“同意王二虎参加的请举手?”说着,带头举起了一只手,其他人也举起了手。
三条橡皮艇。张拥军带领突击队冲向雨帘深处。
奋战一天一夜,被洪水围困的老老少少全部转移出来了。
两天后,洪水退了。人们捧着王二虎的骨灰,将他埋在老鹰崖八勇士的坟旁边。张拥军在王二虎坟前边烧纸边流着泪说:“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王二虎的太爷爷,就是当年那位八路军的二排长王先贵。
(选自《剑南文学》,有删改)
17.(3分)班级决定将这篇小说改编为课本剧,需要你指导朗读旁白和对话。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 )
A.要读出天气的恶劣,我这样读:低矮阴暗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雨线粗而密,天地混沌一片。
B.要读出当年战斗的惨烈,我这样读:一场惨烈的拼杀,八个人全部壮烈
牺牲。
C.要读出王二虎意愿的强烈,我这样读:“我不是来捣乱,我真想参加突击队。我身体好,水性好。”
D.要读出张拥军意志的坚决,我这样读:“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D
【解析】D.正确的重音处理:“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18.(3分)下面是课本剧的情节梳理,请你完成思维导图。
村支书雨中点兵,劝回老人、病人
村支书令二虎回,二虎与他争执
救出被困群众,二虎英勇牺牲
19.(3分)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表现的人物心理,为表演做准备。
张拥军也急了,吼:“党员才能参加!这是规定。”
王二虎也吼:“反正我必须参加!你们哪个有我的水性好?凭啥党员才能参加?”
张拥军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二虎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要保护革命烈士的后代。
不让参加突击队可不行,不能给太爷爷丢脸,一定要据理力争,必须参加。
20.(3分)小雯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救人过程一笔带过,却重点描写点兵的内容。请你为她解惑。
文章详写雨中点兵的内容,突出了王二虎作为非党员参加突击队的坚定决心和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救人过程一笔带过,更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狗·猫·鼠(节选)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琐记(节选)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但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很不平安的时期。那是第二年,听说学校就要裁撤了。这也无怪,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大约是刘坤一罢)听到青龙山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手的。待到开学时,煤矿那面却已将原先的技师辞退,换了一个不甚了然的人了。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师薪水太贵;二、他们觉得开煤矿并不难。于是不到一年,就连煤在那里也不甚了然起来,终于是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就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账。既然开矿无利,矿路学堂自然也就无须乎开了,但是不知怎的,却又并不裁撤。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朝花夕拾》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1.(2分)故事说一说
《狗·猫·鼠》与《琐记》都是《朝花夕拾》中的散文。请你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简要概括《狗·猫·鼠》(节选)的主要内容。
狗·猫·鼠(节选) 琐记(节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描述了当时的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在此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示例:选文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22.(2分)写法品一品
两选文在行文中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请你就《琐记》(节选)品一品。
狗·猫·鼠(节选) 琐记(节选)
  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作者叙述童年时期仇猫的表现与原因,并批判了现代评论派文人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行文。作者描述了当时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在此求知的艰难,进而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23.(2分)人物评一评
《狗·猫·鼠》中的“我”富有批判精神,《琐记》中的“我”寻求上进。请你评一评《琐记》中的“我”。
狗·猫·鼠 琐记
   文中的“我”富有批判精神。“我”在文中用大量的文字批判了现代评论派的文人,揭露了他们“正人君子”的虚伪面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文中的“我”寻求上进。文章叙述了“我”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对求学之地倍感失望后决定出国留学。
24.(2分)主旨探一探
同为《朝花夕拾》中的散文,两文主旨不同。请你就《狗·猫·鼠》探一探。
狗·猫·鼠 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追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经历,展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同时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时的兴奋心情,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示例: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主旨多元,意对即可)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班级决定举办“风景”摄影展,请你为展览出一份力,从下面的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你从影集中选择了一张你认为最美的风景照片参展,请你为其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
示例:这是我五岁那年的春天,那天风和日丽,我穿着背带裤在田间小路上玩耍。粉红的桃花在枝头绽放,像娃娃粉红的笑脸;金灿灿的油菜花远远望去像金色的海洋,美丽极了。
任务二:美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写一首小诗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示例:绿意正在蔓延/整个山间/风吹不起浪/几串饱满的思绪/向高处攀登
26.(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均是美好的风景。请你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 生命中的点滴触动、人性里的美好闪光均是风景。请你以“风景”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风景如诗,风景如画……请将“风景如______”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学业质量评价(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汉”字的早期写法,左边为“水”,代表“汉”的本义与水有关;右边为“难”字的繁体“難”去掉“隹”,是“汉”的声旁。这说明“汉”的造字方法是 形声 。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汉”字的词语。
“汉”的本义 “汉”的引申义 含“汉”字的词语
水名,即汉水 民族名 汉族
银河 (1) 云汉(或银汉、星汉)
男子的俗称 (2) 好汉(或男子汉、英雄汉)
3.(2分)小雨和小雯为湖北的江汉平原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鱼丰米丰谷仓饶”,小雯写的是“汉江长江平原阔”。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
4.(8分)古诗文或绘景,或传情,或述理,总能引领诗意人生。小雨在“古诗文引领诗意人生”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曹操登山作诗,“①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李益登楼赏景,“②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白借月抒怀,“我寄愁心与明月,③ 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湾写景寓理,“海日生残夜,④ 江春入旧年 ”。张继到姑苏,“姑苏城外寒山寺,⑤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甫下江南,“正是江南好风景,⑥ 落花时节又逢君 ”。向颜回学习:“在陋巷,人不堪其忧,⑦ 回也不改其乐 。”随游子吟咏:“夕阳西下,⑧ 断肠人在天涯 。”跟随古人的脚步,去体味诗意的人生。
5.(3分)小雯搜集了一则公益平面广告语,请品一品这则广告创意的巧妙之处。
食 品 人品+良品=食品
示例:这是一则食品广告,非常巧妙地利用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字,说明只有食品从业者人品好和食品的材料是良品,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过关,兼具说理和创新,十分巧妙。
6.(3分)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 A.黄晕(yūn) B.咄(duó)咄逼人
A.晕(yùn);B.咄(duō)。
(2)容易写错的词 A.呼朋应伴 B.花枝昭展
A.应(引);B.昭(招)。
(3)容易说错的话 A.明天我会莅临你家。 B.我们一起来探访学习的道路吧!
A.将“莅临”改为“来”;B.将“探访”改为“探索”。(选择一处修改)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原文 批注
苦寒行(节选)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①诘屈②,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④。 【注释】①羊肠坂(bǎn):地名,萦曲如羊肠,故称。坂,斜坡。②诘(jié)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郁,心情不舒畅。④东归:泛指回乡。   这是一篇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之中军旅征战生活的诗作。 7.(2分)批注一:写景真切。诗人行军,写了高耸的太行山、狭窄难行的山路、 萧瑟的树木 、悲号的北风、熊罴虎豹、 荒凉无人的溪谷 和纷纷的落雪。 8.(2分)批注二:统帅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士卒斗志和战役成败,所以他不能也不应流露出畏惧、退缩的情绪,而诗人一反常规,用“ 思欲一东归 ”表达了 对战争的厌恶,对人民流离之厄和将士征途之苦的同情(意对即可)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B)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罗威,字德仁,南海番禺人也。禀性淳悫①,幼知礼让。八岁丧父,哀如成人。事母至孝,服勤奉养。寒夜,身先温席。制行高雅口无俚言不迹权门,待妻孥②如宾客。耕先世遗田(C)自给。邻家牛数犯其穑③。威屡刈刍④,潜纳其门。牛主怪之,已而知其为。感其长⑤者,自是不忍犯出。遇老稚负戴⑥于涂⑦,辄代其任。邑人化之,孝慈成俗。
(选自《广东通志》,有删改)
【注释】①悫(què):恭谨。②妻孥(nú):妻子和儿女。③穑(sè):收获的谷物。④刈刍(yì chú):割草。⑤长(zhǎnɡ):德行。⑥负戴:劳作。⑦涂:泥地。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幼知礼让 课内迁移(则是无礼) 礼仪,礼貌
(2)邻家牛数犯其穑 查阅词典(①几个。②多次。③责备。) ② (填序号)
(3)潜纳其门 联系成语(潜滋暗长) 暗中,偷偷
(4)辄代其任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代替
10.(2分)请将“以”“哉”“则”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哉)   B.(则)   C.(以)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制行高雅/口无俚言/不迹权门。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事母至孝,服勤奉养。
(罗威)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服侍(母亲)十分勤勉。
13.(4分)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示例:【甲】文中“孝”指维护父母的尊严。元方在面对父亲友人的怒骂时据理力争,“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对父亲的维护,是对礼法规范的坚持。【乙】文中“孝”指孝行,尽心奉养父母。罗威服侍母亲十分勤勉,寒夜温席。(言之有理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罗威,字德仁,是南海番禺人。本性淳厚恭谨,从小就知道礼仪懂得谦让。八岁失去父亲,他像成年人一样十分哀伤。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服侍(母亲)十分勤勉。寒冷的夜晚,他就先以身体温暖床席。他的行为举止高洁典雅,从不说粗鄙的话,不巴结高门权贵,对待妻子和子女像宾客一般。耕种先祖留下的田地自给自足。邻居的牛多次吃了他收获的谷物。罗威就多次割草,将草悄无声息地堆在他家门口。牛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不久之后知道了是他做的。邻居因此被他的德行感动,从那以后就不让牛吃罗威的庄稼了。(罗威)遇到老人小孩在泥地里劳作,就替他们干活。同乡的人都被他感化,孝顺慈爱渐渐形成习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约会春天
季 成
①阳春三月的心情,总会与眼前的春天有关,像微风轻拂,又似阳光明媚,柔柔的一缕暖意在心头。最是一年春好处,满眼春色,让我一直在想为春天写一首诗,可又怕我的文字,不够温婉,不够细腻,辜负了这多情而浪漫的美好春光。于是,一直都不敢落笔,又一直都觉得是心中的一个遗憾,就这样,在一份纠结的心情中,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②又是阳春三月天,走进这个温暖的三月,又收到了春天的花信。沐浴着春风,感受着暖暖的春意,时光如约,将一切生命唤醒。风来了,轻轻地一吻,那些花枝就醒了,花儿害羞地红着脸,一朵比一朵艳,红的,粉的,黄的,紫的,白的,赶着趟儿,在枝头绽放,生怕人们把她们给遗忘了。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我便走进了一场与春天的邂逅里。
③三月的天空里,风是柔的,远远地吹来,仿佛是一双少女的手在轻抚眼前的这个世界;花是香的,散发在清新的空气里;天空是蓝色的,蓝得像海水洗过一般,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在空中轻盈地漫舞着,偶尔还会有一些淘气的小雨点,时不时地偷偷亲吻着花草和大地。鸟儿张开双翼,随风起舞,在天地间尽情释放内心的快乐。
④还没想好该怎样迎接春天,春天就姗姗来到了身边。春天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池水,一棵树,一片叶,一朵花,一株草,都是一首诗,一首歌,给大自然带来了美好的生机和希望,让人们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生命和律动。春天,不经意间带给每一个人一份美妙的心情,让人们总在想该怎样去表达对春天的一份谢意。春天是一个孕育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无尽的期待和美好的期望,并在这份期待和希望里去畅想秋的收获。春已暖,花已开,在春天的堤岸上,我伫立在风中翘首,看柳丝飞扬,品一缕花香。猜想那一朵花开的声音里,是谁在给春天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还是谁在为春天唱一首深沉的情歌?沉浸在春天的遐想里,夜夜都会有好梦相伴。每一次呼吸,心底都会开出一朵花香,每一次心跳,都会生发出美丽的梦想。
⑤行走在春天的原野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呼吸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让思绪在风中徜徉。清风里,花儿的呢喃软语,让心变得如此安静,如此柔软。此刻,只想掬一捧风的温柔和花的芬芳,在这一场春天的盛宴里,品味生命的美好。静美的时光,让心中,装满绚丽的风景,更让心儿,带着青春的诗行,飞向远方,去和生命的理想约会。
⑥人的一生都在行走,在奔波。若累了,就停下脚步,在春天里小憩,在春天的姹紫嫣红中,看花赏蝶,听风写字,让阳光妩媚你的笑容,让花香染香你的心灵,这样便会搁浅红尘纷扰,忘却烦恼与忧伤,所有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所有的回眸都是一抹浅笑。眉眼深处,一片春的旖旎,我喜欢春天,就喜欢静静地坐在春天的角落里,看满树繁花,听鱼欢鸟鸣,就这样一个人独自在这春天里收集一切美好,把这些美好萦绕成指尖上的文字,飘落在岁月的诗笺上,浅浅的,淡淡的,却染着香,芬芳着自己的生命历程,也美好着别人的心灵世界。
⑦这个春天,我想选一个静谧的午后,于庭院深处,在绿柳树下,静享这春日的美好时光,不言悲喜,不语情长,在一份淡雅婉约的心情里,伴一盏清茶,捧一卷唐诗宋词,在古人那优美的诗句和辞章里,约会那一个个诗词达人。
14.(2分)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第①段加点词语“纠结”表明了“我”复杂矛盾的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我”惧怕写文字。
B.第③段作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月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之情。
C.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含意是:春天孕育着希望,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想象,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好心情。
D.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从视觉、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春天的美好。
【解析】A.不是“‘我’惧怕写文字”,而是“我”怕自己的文字不够细腻,辜负了春光;B.第③段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D.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春天。
15.(3分)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和“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点,同时描写各种花竞相开放的美景,突出了花色之多、花色之艳。
16.(2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沙场点兵
刘 平
①雨一连下了三天,昼夜没停息过一刻。低矮阴暗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雨线粗而密,天地混沌一片。黄石村地势低洼的几户人家被洪水围住了,情况十分危险。
②组织一支党员突击队!
③村委会院坝里,正在进行一场沙场点兵。点兵的是村支书张拥军,接受点兵的是几十个村民。他们穿着雨衣,冒雨站立,像一个个准备冲锋的战士。
④黄石村是个英雄的村庄。几十年前,八路军一个连队也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沙场点兵。经过一场激战,那个连仅剩下八个人了,三个重伤,五个轻伤。连长、副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点兵的是二排长王先贵。面对七个轻重伤员,王先贵问:“跟鬼子拼了!怕不怕?”声音不大却惊天动地:“不怕!不怕!不怕!”
⑤一场惨烈的拼杀,八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⑥八勇士的遗体被乡亲们悄悄埋在老鹰崖。1952 年,政府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八勇士的名字。
⑦到处都是水在流淌,脚下、身上、雨衣帽檐上、脸上……所有人都沉默着,等着村支书点兵。张拥军冷峻的目光挨个扫过一张张脸,突然停在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声音果断:“徐二伯!回去。”徐二伯有些急了:“我咋要回去?我是党员!”张拥军说:“您今年都六十多了,不能参加。”徐二伯还不服,其他人都说:“六十多了,不能参加。”徐二伯一跺脚,踩出一个水窝。
⑧张拥军的目光又在一张脸上停下,说:“李华良!回去。”李华良说:“我是党员,才五十三,咋不能参加?”张拥军说:“你做手术刚出院几天,不行!”李华良说:“没事。”其他人都劝:“李华良!你回去。”李华良看看张拥军,又看看大家,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⑨张拥军的目光接着从一张张脸上扫过,最后,停在了王二虎脸上。张拥军说:“王二虎!我们是组织党员突击队,你来干啥?回去!”王二虎说:“我……是党员。”张拥军有些生气了:“你是党员?你啥时候入的党?我咋不知道?”有人哄笑起来,喊:“王二虎!这都啥时候了?别在这儿捣乱,回去。”他们都知道,王二虎不是党员。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在家种大棚蔬菜,刚谈女朋友。
⑩王二虎急了,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说:“我不是来捣乱,我真想参加突击队。我身体好,水性好。”在“哗啦啦”的雨声中,王二虎的声音显得很坚决。
张拥军也急了,吼:“党员才能参加!这是规定。”
王二虎也吼:“反正我必须参加!你们哪个有我的水性好?凭啥党员才能参加?”
张拥军说:“有危险!”
王二虎说:“我不怕!”声音中透出一种豪气。
张拥军沉默了,一动不动站在雨中,像一尊雕塑。他看看王二虎,又看看大家,突然说:“同意王二虎参加的请举手?”说着,带头举起了一只手,其他人也举起了手。
三条橡皮艇。张拥军带领突击队冲向雨帘深处。
奋战一天一夜,被洪水围困的老老少少全部转移出来了。
两天后,洪水退了。人们捧着王二虎的骨灰,将他埋在老鹰崖八勇士的坟旁边。张拥军在王二虎坟前边烧纸边流着泪说:“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王二虎的太爷爷,就是当年那位八路军的二排长王先贵。
(选自《剑南文学》,有删改)
17.(3分)班级决定将这篇小说改编为课本剧,需要你指导朗读旁白和对话。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D)
A.要读出天气的恶劣,我这样读:低矮阴暗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雨线粗而密,天地混沌一片。
B.要读出当年战斗的惨烈,我这样读:一场惨烈的拼杀,八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C.要读出王二虎意愿的强烈,我这样读:“我不是来捣乱,我真想参加突击队。我身体好,水性好。”
D.要读出张拥军意志的坚决,我这样读:“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解析】D.正确的重音处理:“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18.(3分)下面是课本剧的情节梳理,请你完成思维导图。
19.(3分)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表现的人物心理,为表演做准备。
张拥军也急了,吼:“党员才能参加!这是规定。”
王二虎也吼:“反正我必须参加!你们哪个有我的水性好?凭啥党员才能参加?”
张拥军的心理: 一定要保护革命烈士的后代。
王二虎的心理: 不让参加突击队可不行,不能给太爷爷丢脸,一定要据理力争,必须参加。
20.(3分)小雯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救人过程一笔带过,却重点描写点兵的内容。请你为她解惑。
文章详写雨中点兵的内容,突出了王二虎作为非党员参加突击队的坚定决心和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救人过程一笔带过,更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狗·猫·鼠(节选)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琐记(节选)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但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很不平安的时期。那是第二年,听说学校就要裁撤了。这也无怪,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大约是刘坤一罢)听到青龙山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手的。待到开学时,煤矿那面却已将原先的技师辞退,换了一个不甚了然的人了。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师薪水太贵;二、他们觉得开煤矿并不难。于是不到一年,就连煤在那里也不甚了然起来,终于是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就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账。既然开矿无利,矿路学堂自然也就无须乎开了,但是不知怎的,却又并不裁撤。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朝花夕拾》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1.(2分)故事说一说
《狗·猫·鼠》与《琐记》都是《朝花夕拾》中的散文。请你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简要概括《狗·猫·鼠》(节选)的主要内容。
狗·猫·鼠(节选) 琐记(节选)
示例:选文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选文描述了当时的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在此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22.(2分)写法品一品
两选文在行文中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请你就《琐记》(节选)品一品。
狗·猫·鼠(节选) 琐记(节选)
  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作者叙述童年时期仇猫的表现与原因,并批判了现代评论派文人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本质。 示例: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行文。作者描述了当时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在此求知的艰难,进而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23.(2分)人物评一评
《狗·猫·鼠》中的“我”富有批判精神,《琐记》中的“我”寻求上进。请你评一评《琐记》中的“我”。
狗·猫·鼠 琐记
  文中的“我”富有批判精神。“我”在文中用大量的文字批判了现代评论派的文人,揭露了他们“正人君子”的虚伪面孔。 示例:文中的“我”寻求上进。文章叙述了“我”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对求学之地倍感失望后决定出国留学。
24.(2分)主旨探一探
同为《朝花夕拾》中的散文,两文主旨不同。请你就《狗·猫·鼠》探一探。
狗·猫·鼠 琐记
示例: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主旨多元,意对即可)   作者追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经历,展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同时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时的兴奋心情,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班级决定举办“风景”摄影展,请你为展览出一份力,从下面的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你从影集中选择了一张你认为最美的风景照片参展,请你为其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
示例:这是我五岁那年的春天,那天风和日丽,我穿着背带裤在田间小路上玩耍。粉红的桃花在枝头绽放,像娃娃粉红的笑脸;金灿灿的油菜花远远望去像金色的海洋,美丽极了。
任务二:美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写一首小诗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示例:绿意正在蔓延/整个山间/风吹不起浪/几串饱满的思绪/向高处攀登
26.(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均是美好的风景。请你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 生命中的点滴触动、人性里的美好闪光均是风景。请你以“风景”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风景如诗,风景如画……请将“风景如 ”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学业质量评价(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汉”字的早期写法,左边为“水”,代表“汉”的本义与水有关;右边为“难”字的繁体“難”去掉“隹”,是“汉”的声旁。这说明“汉”的造字方法是 形声 。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汉”字的词语。
“汉”的本义 “汉”的引申义 含“汉”字的词语
水名,即汉水 民族名 汉族
银河 (1) 云汉(或银汉、星汉)
男子的俗称 (2) 好汉(或男子汉、英雄汉)
3.(2分)小雨和小雯为湖北的江汉平原作了一副对联,小雨写的是“鱼丰米丰谷仓饶”,小雯写的是“汉江长江平原阔”。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
4.(8分)古诗文或绘景,或传情,或述理,总能引领诗意人生。小雨在“古诗文引领诗意人生”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曹操登山作诗,“①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李益登楼赏景,“②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白借月抒怀,“我寄愁心与明月,③ 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湾写景寓理,“海日生残夜,④ 江春入旧年 ”。张继到姑苏,“姑苏城外寒山寺,⑤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甫下江南,“正是江南好风景,⑥ 落花时节又逢君 ”。向颜回学习:“在陋巷,人不堪其忧,⑦ 回也不改其乐 。”随游子吟咏:“夕阳西下,⑧ 断肠人在天涯 。”跟随古人的脚步,去体味诗意的人生。
5.(3分)小雯搜集了一则公益平面广告语,请品一品这则广告创意的巧妙之处。
食 品 人品+良品=食品
示例:这是一则食品广告,非常巧妙地利用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字,说明只有食品从业者人品好和食品的材料是良品,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过关,兼具说理和创新,十分巧妙。
6.(3分)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 A.黄晕(yūn) B.咄(duó)咄逼人
A.晕(yùn);B.咄(duō)。
(2)容易写错的词 A.呼朋应伴 B.花枝昭展
A.应(引);B.昭(招)。
(3)容易说错的话 A.明天我会莅临你家。 B.我们一起来探访学习的道路吧!
A.将“莅临”改为“来”;B.将“探访”改为“探索”。(选择一处修改)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原文 批注
苦寒行(节选) 曹 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①诘屈②,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④。 【注释】①羊肠坂(bǎn):地名,萦曲如羊肠,故称。坂,斜坡。②诘(jié)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郁,心情不舒畅。④东归:泛指回乡。   这是一篇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之中军旅征战生活的诗作。 7.(2分)批注一:写景真切。诗人行军,写了高耸的太行山、狭窄难行的山路、 萧瑟的树木 、悲号的北风、熊罴虎豹、 荒凉无人的溪谷 和纷纷的落雪。 8.(2分)批注二:统帅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士卒斗志和战役成败,所以他不能也不应流露出畏惧、退缩的情绪,而诗人一反常规,用“ 思欲一东归 ”表达了 对战争的厌恶,对人民流离之厄和将士征途之苦的同情(意对即可)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B)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罗威,字德仁,南海番禺人也。禀性淳悫①,幼知礼让。八岁丧父,哀如成人。事母至孝,服勤奉养。寒夜,身先温席。制行高雅口无俚言不迹权门,待妻孥②如宾客。耕先世遗田(C)自给。邻家牛数犯其穑③。威屡刈刍④,潜纳其门。牛主怪之,已而知其为。感其长⑤者,自是不忍犯出。遇老稚负戴⑥于涂⑦,辄代其任。邑人化之,孝慈成俗。
(选自《广东通志》,有删改)
【注释】①悫(què):恭谨。②妻孥(nú):妻子和儿女。③穑(sè):收获的谷物。④刈刍(yì chú):割草。⑤长(zhǎnɡ):德行。⑥负戴:劳作。⑦涂:泥地。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幼知礼让 课内迁移(则是无礼) 礼仪,礼貌
(2)邻家牛数犯其穑 查阅词典(①几个。②多次。③责备。) ② (填序号)
(3)潜纳其门 联系成语(潜滋暗长) 暗中,偷偷
(4)辄代其任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代替
10.(2分)请将“以”“哉”“则”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哉)   B.(则)   C.(以)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制行高雅/口无俚言/不迹权门。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事母至孝,服勤奉养。
(罗威)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服侍(母亲)十分勤勉。
13.(4分)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示例:【甲】文中“孝”指维护父母的尊严。元方在面对父亲友人的怒骂时据理力争,“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对父亲的维护,是对礼法规范的坚持。【乙】文中“孝”指孝行,尽心奉养父母。罗威服侍母亲十分勤勉,寒夜温席。(言之有理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罗威,字德仁,是南海番禺人。本性淳厚恭谨,从小就知道礼仪懂得谦让。八岁失去父亲,他像成年人一样十分哀伤。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服侍(母亲)十分勤勉。寒冷的夜晚,他就先以身体温暖床席。他的行为举止高洁典雅,从不说粗鄙的话,不巴结高门权贵,对待妻子和子女像宾客一般。耕种先祖留下的田地自给自足。邻居的牛多次吃了他收获的谷物。罗威就多次割草,将草悄无声息地堆在他家门口。牛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不久之后知道了是他做的。邻居因此被他的德行感动,从那以后就不让牛吃罗威的庄稼了。(罗威)遇到老人小孩在泥地里劳作,就替他们干活。同乡的人都被他感化,孝顺慈爱渐渐形成习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约会春天
季 成
①阳春三月的心情,总会与眼前的春天有关,像微风轻拂,又似阳光明媚,柔柔的一缕暖意在心头。最是一年春好处,满眼春色,让我一直在想为春天写一首诗,可又怕我的文字,不够温婉,不够细腻,辜负了这多情而浪漫的美好春光。于是,一直都不敢落笔,又一直都觉得是心中的一个遗憾,就这样,在一份纠结的心情中,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②又是阳春三月天,走进这个温暖的三月,又收到了春天的花信。沐浴着春风,感受着暖暖的春意,时光如约,将一切生命唤醒。风来了,轻轻地一吻,那些花枝就醒了,花儿害羞地红着脸,一朵比一朵艳,红的,粉的,黄的,紫的,白的,赶着趟儿,在枝头绽放,生怕人们把她们给遗忘了。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我便走进了一场与春天的邂逅里。
③三月的天空里,风是柔的,远远地吹来,仿佛是一双少女的手在轻抚眼前的这个世界;花是香的,散发在清新的空气里;天空是蓝色的,蓝得像海水洗过一般,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在空中轻盈地漫舞着,偶尔还会有一些淘气的小雨点,时不时地偷偷亲吻着花草和大地。鸟儿张开双翼,随风起舞,在天地间尽情释放内心的快乐。
④还没想好该怎样迎接春天,春天就姗姗来到了身边。春天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池水,一棵树,一片叶,一朵花,一株草,都是一首诗,一首歌,给大自然带来了美好的生机和希望,让人们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生命和律动。春天,不经意间带给每一个人一份美妙的心情,让人们总在想该怎样去表达对春天的一份谢意。春天是一个孕育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无尽的期待和美好的期望,并在这份期待和希望里去畅想秋的收获。春已暖,花已开,在春天的堤岸上,我伫立在风中翘首,看柳丝飞扬,品一缕花香。猜想那一朵花开的声音里,是谁在给春天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还是谁在为春天唱一首深沉的情歌?沉浸在春天的遐想里,夜夜都会有好梦相伴。每一次呼吸,心底都会开出一朵花香,每一次心跳,都会生发出美丽的梦想。
⑤行走在春天的原野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呼吸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让思绪在风中徜徉。清风里,花儿的呢喃软语,让心变得如此安静,如此柔软。此刻,只想掬一捧风的温柔和花的芬芳,在这一场春天的盛宴里,品味生命的美好。静美的时光,让心中,装满绚丽的风景,更让心儿,带着青春的诗行,飞向远方,去和生命的理想约会。
⑥人的一生都在行走,在奔波。若累了,就停下脚步,在春天里小憩,在春天的姹紫嫣红中,看花赏蝶,听风写字,让阳光妩媚你的笑容,让花香染香你的心灵,这样便会搁浅红尘纷扰,忘却烦恼与忧伤,所有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所有的回眸都是一抹浅笑。眉眼深处,一片春的旖旎,我喜欢春天,就喜欢静静地坐在春天的角落里,看满树繁花,听鱼欢鸟鸣,就这样一个人独自在这春天里收集一切美好,把这些美好萦绕成指尖上的文字,飘落在岁月的诗笺上,浅浅的,淡淡的,却染着香,芬芳着自己的生命历程,也美好着别人的心灵世界。
⑦这个春天,我想选一个静谧的午后,于庭院深处,在绿柳树下,静享这春日的美好时光,不言悲喜,不语情长,在一份淡雅婉约的心情里,伴一盏清茶,捧一卷唐诗宋词,在古人那优美的诗句和辞章里,约会那一个个诗词达人。
14.(2分)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
A.第①段加点词语“纠结”表明了“我”复杂矛盾的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我”惧怕写文字。
B.第③段作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月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之情。
C.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含意是:春天孕育着希望,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想象,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好心情。
D.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从视觉、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春天的美好。
【解析】A.不是“‘我’惧怕写文字”,而是“我”怕自己的文字不够细腻,辜负了春光;B.第③段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D.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春天。
15.(3分)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和“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点,同时描写各种花竞相开放的美景,突出了花色之多、花色之艳。
16.(2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沙场点兵
刘 平
①雨一连下了三天,昼夜没停息过一刻。低矮阴暗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雨线粗而密,天地混沌一片。黄石村地势低洼的几户人家被洪水围住了,情况十分危险。
②组织一支党员突击队!
③村委会院坝里,正在进行一场沙场点兵。点兵的是村支书张拥军,接受点兵的是几十个村民。他们穿着雨衣,冒雨站立,像一个个准备冲锋的战士。
④黄石村是个英雄的村庄。几十年前,八路军一个连队也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沙场点兵。经过一场激战,那个连仅剩下八个人了,三个重伤,五个轻伤。连长、副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点兵的是二排长王先贵。面对七个轻重伤员,王先贵问:“跟鬼子拼了!怕不怕?”声音不大却惊天动地:“不怕!不怕!不怕!”
⑤一场惨烈的拼杀,八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⑥八勇士的遗体被乡亲们悄悄埋在老鹰崖。1952 年,政府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八勇士的名字。
⑦到处都是水在流淌,脚下、身上、雨衣帽檐上、脸上……所有人都沉默着,等着村支书点兵。张拥军冷峻的目光挨个扫过一张张脸,突然停在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声音果断:“徐二伯!回去。”徐二伯有些急了:“我咋要回去?我是党员!”张拥军说:“您今年都六十多了,不能参加。”徐二伯还不服,其他人都说:“六十多了,不能参加。”徐二伯一跺脚,踩出一个水窝。
⑧张拥军的目光又在一张脸上停下,说:“李华良!回去。”李华良说:“我是党员,才五十三,咋不能参加?”张拥军说:“你做手术刚出院几天,不行!”李华良说:“没事。”其他人都劝:“李华良!你回去。”李华良看看张拥军,又看看大家,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⑨张拥军的目光接着从一张张脸上扫过,最后,停在了王二虎脸上。张拥军说:“王二虎!我们是组织党员突击队,你来干啥?回去!”王二虎说:“我……是党员。”张拥军有些生气了:“你是党员?你啥时候入的党?我咋不知道?”有人哄笑起来,喊:“王二虎!这都啥时候了?别在这儿捣乱,回去。”他们都知道,王二虎不是党员。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在家种大棚蔬菜,刚谈女朋友。
⑩王二虎急了,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说:“我不是来捣乱,我真想参加突击队。我身体好,水性好。”在“哗啦啦”的雨声中,王二虎的声音显得很坚决。
张拥军也急了,吼:“党员才能参加!这是规定。”
王二虎也吼:“反正我必须参加!你们哪个有我的水性好?凭啥党员才能参加?”
张拥军说:“有危险!”
王二虎说:“我不怕!”声音中透出一种豪气。
张拥军沉默了,一动不动站在雨中,像一尊雕塑。他看看王二虎,又看看大家,突然说:“同意王二虎参加的请举手?”说着,带头举起了一只手,其他人也举起了手。
三条橡皮艇。张拥军带领突击队冲向雨帘深处。
奋战一天一夜,被洪水围困的老老少少全部转移出来了。
两天后,洪水退了。人们捧着王二虎的骨灰,将他埋在老鹰崖八勇士的坟旁边。张拥军在王二虎坟前边烧纸边流着泪说:“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王二虎的太爷爷,就是当年那位八路军的二排长王先贵。
(选自《剑南文学》,有删改)
17.(3分)班级决定将这篇小说改编为课本剧,需要你指导朗读旁白和对话。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D)
A.要读出天气的恶劣,我这样读:低矮阴暗的天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筛子,雨线粗而密,天地混沌一片。
B.要读出当年战斗的惨烈,我这样读:一场惨烈的拼杀,八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C.要读出王二虎意愿的强烈,我这样读:“我不是来捣乱,我真想参加突击队。我身体好,水性好。”
D.要读出张拥军意志的坚决,我这样读:“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解析】D.正确的重音处理:“二虎,去找你太爷爷吧,陪他老人家说说话,告诉他老人家,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好的……”
18.(3分)下面是课本剧的情节梳理,请你完成思维导图。
19.(3分)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表现的人物心理,为表演做准备。
张拥军也急了,吼:“党员才能参加!这是规定。”
王二虎也吼:“反正我必须参加!你们哪个有我的水性好?凭啥党员才能参加?”
张拥军的心理: 一定要保护革命烈士的后代。
王二虎的心理: 不让参加突击队可不行,不能给太爷爷丢脸,一定要据理力争,必须参加。
20.(3分)小雯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救人过程一笔带过,却重点描写点兵的内容。请你为她解惑。
文章详写雨中点兵的内容,突出了王二虎作为非党员参加突击队的坚定决心和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救人过程一笔带过,更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狗·猫·鼠(节选)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琐记(节选)
“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我说,而且递过一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骙跪奏……”,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但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很不平安的时期。那是第二年,听说学校就要裁撤了。这也无怪,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大约是刘坤一罢)听到青龙山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手的。待到开学时,煤矿那面却已将原先的技师辞退,换了一个不甚了然的人了。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师薪水太贵;二、他们觉得开煤矿并不难。于是不到一年,就连煤在那里也不甚了然起来,终于是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就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账。既然开矿无利,矿路学堂自然也就无须乎开了,但是不知怎的,却又并不裁撤。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朝花夕拾》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1.(2分)故事说一说
《狗·猫·鼠》与《琐记》都是《朝花夕拾》中的散文。请你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简要概括《狗·猫·鼠》(节选)的主要内容。
狗·猫·鼠(节选) 琐记(节选)
示例:选文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选文描述了当时的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在此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22.(2分)写法品一品
两选文在行文中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请你就《琐记》(节选)品一品。
狗·猫·鼠(节选) 琐记(节选)
  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作者叙述童年时期仇猫的表现与原因,并批判了现代评论派文人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本质。 示例: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行文。作者描述了当时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在此求知的艰难,进而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23.(2分)人物评一评
《狗·猫·鼠》中的“我”富有批判精神,《琐记》中的“我”寻求上进。请你评一评《琐记》中的“我”。
狗·猫·鼠 琐记
  文中的“我”富有批判精神。“我”在文中用大量的文字批判了现代评论派的文人,揭露了他们“正人君子”的虚伪面孔。 示例:文中的“我”寻求上进。文章叙述了“我”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对求学之地倍感失望后决定出国留学。
24.(2分)主旨探一探
同为《朝花夕拾》中的散文,两文主旨不同。请你就《狗·猫·鼠》探一探。
狗·猫·鼠 琐记
示例: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主旨多元,意对即可)   作者追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经历,展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同时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时的兴奋心情,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班级决定举办“风景”摄影展,请你为展览出一份力,从下面的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你从影集中选择了一张你认为最美的风景照片参展,请你为其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
示例:这是我五岁那年的春天,那天风和日丽,我穿着背带裤在田间小路上玩耍。粉红的桃花在枝头绽放,像娃娃粉红的笑脸;金灿灿的油菜花远远望去像金色的海洋,美丽极了。
任务二:美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请写一首小诗在班会上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示例:绿意正在蔓延/整个山间/风吹不起浪/几串饱满的思绪/向高处攀登
26.(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均是美好的风景。请你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任务二: 生命中的点滴触动、人性里的美好闪光均是风景。请你以“风景”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任务三:风景如诗,风景如画……请将“风景如 ”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