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丽江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生活中经常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正常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为3s
B.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C.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
2.小绵同学在校运动会100m比赛中成绩优异。他在比赛中经历了加速起跑、匀速途中跑和略有降速的冲刺三个阶段。下列速度-时间图像能正确反映比赛过程的是( )
A. B.
C. D.
3.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解释了猪油的多种功效。熬制猪油时先将猪板油洗净切块,然后加清水,没过一半的猪板油,大火煮至水快干时,转小火,不时用锅铲翻动慢慢熬至全部出油,然后用筛网过滤,装进容器里。常温几个小时后,猪油就会慢慢变成乳白色固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B. 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会吸收热量
C. 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D. 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液化过程,会吸收热量
4.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
A. ab B. bc C. cd D. de
5.如图所示,调皮可爱的大熊猫爬到竹枝的末端,将竹枝压弯了。关于竹枝被压弯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弯竹枝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竹枝
B. 竹枝被压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压弯竹枝的力的受力物体是熊猫
D. 熊猫先给竹枝一个力,然后竹枝再给熊猫一个力
6.为了研究“风吹过山坡时,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风速大小”,小凯制作了一个山体模型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并在山体模型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各开A、B两个小孔,小孔与模型内的测气体流动速度装置相连,如图(左)所示。当有强风一直吹过山坡时,测气体流动速度装置内的液面如图(右)所示,则( )
A. A孔气体压强小于B孔 B. A孔口气体的流动速度大于B孔口
C. A孔气体压强等于B孔 D. A孔口气体的流动速度小于B孔口
7.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木箱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F(如图甲),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2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1N B. 在0-2s内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2J
C. 在2-4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3N D. 在4-6s内推力F对木箱做的功为8J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8.小成在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先测得定滑轮的重力为0.2N,动滑轮的重力为0.25N,再使用组装好的滑轮组在10s内将质量为100g的钩码竖直匀速提升20cm,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对细绳拉力的功率为0.03W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为0.05J
D. 若增大提升钩码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9.如图,在薄壁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将物体A、B按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分别为13cm、8cm、2cm,图甲中A恰好浸没,已知图甲中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6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取10N/kg)
A. 物体A的底面积为200cm2 B. 物体A的密度比B的小
C. 物体B的密度为2.6×103kg/m3 D. 乙图中AB间绳子上的拉力为12N
10.如图甲所示,装有适量密度为ρ0水的柱形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适量水的柱形容器B漂浮在容器A中。容器A的底面积为4S0,容器B的底面积为S0。现将一小球C放入容器B中,如图乙所示。放入小球C后,两容器内水对各自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均为p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C的体积为
B. 小球C的重力为4p0S0
C. 小球C的密度为3ρ0
D. 如图乙,若将球C取出放入容器A中,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11.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2.“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图是烧杯中水沸腾前的情景。
13.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当水不流动时,水对A点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
14.如图是杆秤的示意图,秤钩上不挂物体,提起秤纽,当秤砣移动到C点时,杆秤刚好水平平衡,杆秤的秤砣质量为1kg,秤和秤钩的总质量为0.5kg,O点为秤纽悬点,OC=4cm,OD=10cm,要称量真实质量为2.0kg的物体,则秤砣离O点______cm。如因长期使用,秤砣磨损,质量变为0.8kg,再测真实质量2.0kg的物体时,称出来的质量为______kg。
1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6.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在上述过程中时刻t1______(选“是”或“不是”)动能最大;小球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t2到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______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过程中小球和弹簧机械能______(选填“是”或者“不是”)守恒的。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7.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50°的夹角,某同学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请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保留作图痕迹)
18.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静止于斜面上的杯内液体中,请画出小球所受的力。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9.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目的是______,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中从左侧观察凸透镜,也看到了“烛焰”,“烛焰”可能是光只在透镜左侧表面发生______形成的;
(3)将蜡烛向右移动6cm,光屏向______移动10cm,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像;
(4)此时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光具座上______cm的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再次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左移动蜡烛,在光屏上又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该眼镜是______眼镜。
20.如图甲是小亮和小兰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中心有孔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小亮绘制了图乙的温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图象中由0-t0呈现的温度变化情况,可知烧杯中水的蒸发在______(填“变快”或“不变”),图象形状形成的原因是水的______(填“质量逐渐变小”或“热量散失在加剧”)。随着加热时间的推移,t0后出现了水温不变的情况,0~t0与t0后烧杯中的水主要汽化方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小兰实验中出现了图甲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水______(填“已经”或“尚未”)沸腾。为了缩短时间,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了一部分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如图丙所示是其实验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21.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______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2)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外,还有______。
(4)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22.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其中h2>h1(不考虑空气阻力)。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______(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______两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比较;
(2)实验中钢球碰撞木块后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则开始时钢球的重力势能______木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选填“>”“<”或“=”);
(3)若完成了图乙操作后,在做图丙所示的实验时,木块滑出了水平木板,如果仅对丙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改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A.换质量更大的木块
B.降低钢球开始的高度
C.换质量大于2m的钢球
D.换质量小于m的钢球
(4)小明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时,运动的方向难控制,有时撞不到木块,有时撞歪了,请你为小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实验方案:______。
(5)小明还利用丁图来研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图中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A、B两个相同的钢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A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B小球通过凹形槽的时间t2,则时间较长的是______(选填“t1”或“t2”)。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3.某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质量为2kg,容器高40cm,容器底部连接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杆,细杆长为10cm,细杆上连接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长方体物块,现向容器里面倒入一定量的水,物块对细杆的作用力随水的深度的改变情况如图所示,直到容器加满水。求:
(1)当水深为10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当水深为20cm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4)容器加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强。
24.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吊起货物时的场景。汽车起重机可以吊起距支点O水平距离4m~20m范围内的重物。汽车起重机在工作状态下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m2,不计吊臂重、滑轮重和绳重。则:
(1)已知汽车起重机在工作状态下未吊货物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5Pa,求汽车起重机自身的重力。
(2)若汽车起重机将质量为10t的货物匀速竖直提升5m,用时10s,求此过程中汽车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功率。
(3)若汽车起重机动力系统A允许提供的动力与动力臂乘积的最大值为1.5106N m,求在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最大时汽车起重机对水平地面施加的压力的范围。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AC
9.【答案】ABD
10.【答案】ABD
11.【答案】水(或液体) 510
12.【答案】等于 B
13.【答案】连通器;小于
14.【答案】24 2.6
15.【答案】1:8 4:1
16.【答案】不是先变大,后变小 小于 是
17.【答案】解:过入射点作平行于隧道的反射光线,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镜面,如下图所示:
,
由图可知,∠AOP=50°,所以∠AOB=180°-50°=130°,故反射角∠BOO'=∠AOB=×130°=65°。
18.【答案】解:
因为小球漂浮在液体中,所以F浮=G,从小球的球心(重心)作竖直向下有向线段,用G表示小球的重力,作竖直向上的有向线段,用表示F浮浮力,如图所示:
19.【答案】主光轴 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 15 光的反射 右 放大 66 近视
20.【答案】减少热散失; 变快;热量散失在加剧;不相同; 尚未;B
21.【答案】不漏气;800; 增大;密度; 转换法;
22.【答案】木块移动的距离 钢球 甲、乙 > D 将斜面换成斜槽 t1
23.【答案】解:(1)当水深为10cm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由图乙可知,当水深为20cm时,长方体物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浸=h2-h杆=20cm-10cm=10cm=0.1m,
长方体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S物h浸=100cm2×10cm=103cm3=10-3m3,
长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3m3=10N;
(3)由乙图可知,当水深为20cm时,长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与受到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
长方体物块受到重力G物=F浮=10N,
长方体物块的质量,
由乙图可知,长方体物块的高度h物=h3-h杆=30cm-10cm=20cm,
长方体物块的体积V物=S物h物=100cm2×20cm=2×103cm3=2×10-3m3,
长方体物块的密度;
(4)容器的容积V容=S容h容=200cm2×40cm=8000cm3=8×10-3m3,
水的体积V水=V容-V物=8×10-3m3-2×10-3m3=6×10-3m3,
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6×10-3m3=6kg,
水的重力G水=m水g=6kg×10N/kg=60N,
容器的重力G容=m容g=2kg×10N/kg=2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水+G物=20N+60N+10N=9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000Pa;
(2)当水深为20cm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0N;
(3)物块的密度为0.5×103kg/m3;
(4)容器加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强为4500Pa。
24.【答案】汽车起重机自身的重力是2×105N;
若汽车起重机将质量为10t的货物匀速竖直提升5m,用时10s,此过程中汽车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功率是5×104W;
若汽车起重机动力系统A允许提供的动力与动力臂乘积的最大值为1.5106N m,求在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最大时汽车起重机对水平地面施加的压力的范围是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