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质检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部分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质检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6 06: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四川省部分高中 2026 届第一次联合质检考试
历 史 试 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
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预祝你们考试成功
一、单选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考古发现古埃及第五王朝(约公元前 25 世纪)的官员墓室浮雕中,频繁出现意为“法老赐
予永生”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明早期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则强调“凡人终有一死,唯有建不
朽功业可留名”。这说明两地早期文明( )
A.王权合法性塑造方式存在差异
B.宗教观念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C.埃及更注重现世物质生活保障
D.苏美尔已形成理性主义生死观
2.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洛塔尔港口遗址出土了公元前 2000 年前的两河流域风格圆柱形印章,以
及大量被焚烧的非洲黑木残片。这些考古发现可以证实这一时期( )
A.苏美尔人建立了殖民地 B.印度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C.亚洲各地区趋于一体化 D.印度文明与非洲有直接贸易
3.11 至 13 世纪,法国一些城镇的居民联合起来,要求他们所依附的封建主或君主给予他们
一些特权,允许他们不再交纳向农民征收的各项费用,并聚在一起达成了属于“公众”的协定,
法国历史学家将其称为“公社运动”,运动涉及整个西欧。“公社运动”的发展说明西欧( )
A.封建秩序受到挑战 B.王权的不断衰弱
C.民族国家逐步成形 D.农民地位的提升
4.有学者指出,城邦并非古代希腊、罗马所特有,古代东非沿海、北非地中海沿岸和西非内
陆均出现过成规模的“城邦群”。各个城邦具有独立国家的内外职能,多因商业与对外贸易发达
而富庶、繁荣,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这说明古代非洲( )
A.缺乏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B.效仿了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
C.发展兼具自主性与开放性 D.主导了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
5.1617 年英国学者弗卢德在他的著作中置入一幅插图,取名“完整的自然之镜和艺术想象”,
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机地包容在一个圆形的图案里,意谓世界是上帝的艺术品,而人是世界
的中心。该作品( )
A.适应工业资产阶级需求 B.呼唤理性思想的回归
C.体现自然科学发展成果 D.凸显文艺复兴的内核
高三历史·第 4 页,共 4 页
6.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土地都是国家财产,军事贵族的封地面积较小且几乎不可世袭;苏丹维
持着一支战力强大的常备军,并把征服的土地奖给士兵。这使奥斯曼帝国在与中古西欧各国竞
争中常处于优势,造成该局面主要是由于双方( )
A.社会形态不同 B.土地制度不同
C.军事装备不同 D.控制地域不同
7.1417 年,伦敦市政府组织所有家庭晚上在户外悬挂灯笼。1669 年,国际贸易港口城市阿姆
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 1800 盏街灯,雇佣大量市民专门负责点灯和夜间巡逻。据此可推知,这
一时期( )
A.西欧商业贸易繁荣发展
B.科技发明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C.国际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8.1793 年,法国雅各宾派钟情于古罗马共和国,他们认为:古罗马共和国的人民具有全体一
致、情同手足的共同体意识,每一个人都追求所有人的幸福而非个人利益。共和国是靠公民美
德维持的,它比旧制度等级化的政治结构更为优越。雅各宾派提出这一认识意在( )
A.移植古罗马政治模式 B.捍卫革命胜利果实
C.掌握党派斗争话语权 D.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9.1871 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军队对君主负责,但由于双重合法性(君主与国民双重
主权)的问题,军队实际上既不像议会主权政体那样受到严格的“文官控制”,又不像绝对主义
君主政体下严格服从君主的意志,而容易演变为一种相对独立和自主的政治力量。这可用于说
明德国( )
A.联邦制的结构具有松散性 B.政治的军国主义色彩
C.王朝战争提升了军队地位 D.君主的实际权力有限
10.巴黎公社成立后,针对国家机关实行三项措施,一是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二是保障
人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第三是取消高级官员的高薪制,最高年薪不得超过法国熟
练工人工资。这些措施( )
A.表明选举是公社的中心工作 B.扩大了巴黎公社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 D.推动法国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11.一战结束,协约国根据《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对德国海外殖民地和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
进行了剥夺,交由英法等国进行“委任统治”。“委任统治”规定因为西南非洲人民还没觉醒,将
被视为委任国领土的一部分。这表明了英法的“委任统治”( )
A.将委任国从德奥专制统治中解救出来
B.本质仍然是英法殖民主义思想和政策的延续
C.使伊拉克、叙利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D.体现了《国际联盟盟约》带有一定的正义性
1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菲律宾、伊朗、土耳其、中国相继爆发革
命,印度、印尼、朝鲜、越南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列宁认为其中的某些运动是“革命民
主运动”“反对中世纪制度的革命运动”。下列史实能够佐证列宁观点的是( )
①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孟买成立②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③伊朗制定资产阶级性质宪法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三历史·第 4 页,共 4 页
13.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石油、化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基础基本奠定,汽车、飞机、
造船、军工等部门建立起来,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到 1939 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 19%。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激发了工业生产活力 B.农业集体化保障工业原料供应
C.计划经济模式集中了建设优势 D.西方技术援助弥补了基础短板
14.1994 年 1 月北约首脑会议重申“欧洲其他国家都可以参加北约”,北约的大门对“能够推进
北大西洋公约原则的实施并对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作出贡献的其他欧洲国家”敞开。这表明( )
A.北约成为美国霸权扩张的工具 B.欧洲集体安全得到加强
C.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D.冷战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基本消失
15.如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德)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年份
1870—1913 年 1913—1950 年
序号
① 1.6 0.7
② 2.2 1.7
③ 4.3 2.9
④ 2.9 1.3
由表可知( )
A.①是英国 B.②是美国 C.③是法国 D.④是德国
16.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
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这反映
了( )
A.全球治理方式有待提升 B.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化 D.全球经济环境日趋恶化
二、材料题:共 3 小题,满分 52 分。
17.(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反对中世纪残余的斗争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中世纪被看作是千年普遍野蛮状态造成
的历史的简单中断;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挨着一个形成的
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以及 14 世纪和 15 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这一切都没有被人看到。这
样一来,对伟大历史联系的合理看法根本就不可能产生,而历史至多不过是一部供哲学家使用
的例证和图解的汇集罢了。
——摘编自中共中央翻译局翻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从历史联系的视角,以“中世纪的欧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
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高三历史·第 4 页,共 4 页
18.(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 世纪末,带有浓厚黑人文化特征的爵士乐在美国黑人贫民窟诞生。20 世纪初,
黑人文化精英借助媒体宣传,推动热情奔放的爵士乐在急剧扩张的城市文化市场中迅速发展,
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但许多美国白人文化精英批判爵士乐是“粗俗平庸的音乐与文盲的黑人音
乐的杂交品”。然而,爵士乐在音乐领域的成功,促使部分美国白人艺术家开始重新认识这种
音乐的价值,他们去除了爵士乐中的黑人“反抗性元素”,再融入欧洲古典音乐元素,将爵士乐
奉为专属于整个美利坚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广泛推广。这表明美国作为政治经济大国,受到文
化民族主义思潮的推动,意图扭转欧洲文化精英视美国为“文化荒漠”的认识。随之,爵士乐在
美洲和欧洲流行起来,也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追捧,成为美国标榜其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
献的典型案例。
——据魏崴《从“堕落艺术”到“美国音乐”:20 世纪上半期美国主流社会对爵士乐文化身份的
重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主流社会对爵士乐态度变化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爵士乐发展所体现出的美国文化的特征。
19.(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明代私家藏书楼的空间分布状况
——摘编自杨璐嘉《中国私家藏书楼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材料二 据记载,五代至清末藏书家共 1175 人,其中明人就有 427 人。明代私人藏书家
包括明室诸藩、官僚、重臣、士大夫阶层、乡村地主豪绅以及一般的读书人。其中,常熟毛晋
的汲古阁藏书 84000 册,宁波范钦的天一阁藏书 70000 卷,山阴祁承烨的澹生堂藏书 80000 卷。
祁承烨在《澹生堂藏书约》中,编撰了读书、聚书、鉴书、购书四篇训文,提出了“购书三原
则”(眼界欲宽、精神欲注、心思欲巧)和“鉴书五法”(审轻重、辨真伪、核名实、权缓急、
别品类)。部分藏书家摒弃了历史上“借书与人为不孝”的旧观念,公开自己的珍藏,进行文化
传播。
——摘编自文献《明代私人藏书兴旺原因及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代私家藏书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私人藏书风尚的历史影响。
高三历史·第 4 页,共 4 页
秘密※启用前
四川省部分高中 2026 届第一次联合质检考试
历 史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A C D B A B B C B C C A D A
17.
中世纪的欧洲
中世纪与西欧近代并非中断割裂,而是紧密联系。 中世纪后期,政治上,西欧各国王权
加强,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
支持力量。法国和英国出现的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经济上,工商业发
展,城市兴起,冲击了庄园制和农奴制,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阶级关系上,市
民阶层壮大,城市中的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上,大学的兴起,世俗文化
和世俗教育产生,冲击了宗教文化,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基。文艺复兴推动近代人文主义
思想复苏。科技上,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
总之,欧洲中世纪在缓慢的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条件,搭建起从古代世界进入近代世
界的桥梁,承接着古代与近代的文明。
18.
(1)
态度变化:从抵制(批判)到追捧(推崇)。
原因: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平民文化消费市场的扩大;美国政治经济地位崛起,迫
切谋求文化大国地位(或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推动);白人精英的改造,使爵士乐更加符合主
流社会的审美;改造后的爵士乐在欧美受到广泛认可。(任答三点)
(2)
多元文化的交融(或文化多样性);
继承与创新结合;(任答一点)
受种族主义影响强烈。
19.
(1)
特征:藏书家身份多样,数量多;藏书规模大;藏书楼分布较为广泛但不均衡(黄河、长
江流域较为集中,江浙地区最密集);藏书观念发生变化,趋于开放;藏书理论获得发展。
原因: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南方经济发展更为突出;造纸和印刷技术提高;统治者
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明代文学艺术发展;受宋元私人藏书遗风的影响。
(2)
丰富了藏书理论,促进图书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明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保存和传播了中华
传统文化,为后世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私人藏书之风影响清代和近代。
高三历史答案·第 1 页,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