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期末全真金卷】期中质量检测全真金卷(A3、A4、答题卡、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期末全真金卷】期中质量检测全真金卷(A3、A4、答题卡、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6 21:35:09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八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们的祖国,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和骄傲。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域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湖北省 B.江西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江苏省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B.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C.我国跨纬度广,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D.我国东临太平洋,受夏季风影响,东部地区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3.“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管辖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据联合国《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告,中国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人口数量超过14.5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14%。读“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表”。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老龄化社会 30%
成为老龄化社会 14%
进入老龄社会大门 8.78%
4.关于中国老龄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大门
B.今年(2024年)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C.预计2026年—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逐渐下降
D.2050年—2100年我国老龄化将保持平稳增长
5.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且有加剧的趋势,给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人口分布进一步均衡 B.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重
C.劳动力数量加速增加 D.中小学教育需求量增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 B.②—朝鲜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D.④—苗族—气候炎热,喜欢跳板
7.结合草原地区自然环境,下列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草原民族的是( )
A.赛马 B.龙舟 C.秋千 D.竹竿舞
西成高铁,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抵达成都,沿途可看到地形区的变化。下图为西成高铁站点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沿西成高铁,从西安到成都,经过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9.从地形角度分析,西成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可能是( )
A.江油—成都段 B.西安北—汉中段
C.汉中—剑门关段 D.剑门关—江油段
读我国沿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及“发胖”的食品袋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有关我国地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第一二阶梯之间的交通便利 B.地势第一阶梯年平均气温高
C.地势第三阶梯距海洋近降水少 D.受地势影响我国大河东流入海
11.图中巫山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上右图所示,食品袋因周围气压变低而膨胀发胖这种现象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油菜花是我国主要蜜源,为充分利用各地蜜源,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养蜂人进行长途转场放养蜜蜂,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蜂农在1-2月转场到的省区简称是( )
A.青 B.陇 C.陕 D.蜀
14.影响选择放蜂路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太阳辐射 C.降水多少 D.植物分布
15.蜂农转场经过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1-2月所到省 B.3-4月所到省 C.5-6月所到省 D.11-12月所到省
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从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入春时间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延迟,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7.除无冬区外我国入春最早的地方是四川盆地,和纬度相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四川盆地入春早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海拔低,气温高,入春早 B.海拔高,光照强,入春早
C.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较高 D.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古代诗画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下图为长江流域地形简图及沿岸风景的山水画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对画作1和画作2描述正确的是( )
A.画作1位于长江上游,水流平缓 B.画作1位于长江中游,冬季封冻
C.画作2位于长江源头,含沙量大 D.画作2位于长江下游,江阔水深
19.符合描述画作1的诗句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0.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画作2展示的地区( )
①可以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②依托江阔水深,发展内河航运
③利用山高谷深,吸引大量游客④可以引水灌溉,形成鱼米之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读“中国地形图”(图1)、“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图2)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A 高原。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
(3)E盆地被誉为“ ”(填“紫色盆地”或“聚宝盆”);③山脉是 走向。
(4)图2表示的是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5)图3是小华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示意图。示意图是我国地势对 (填“气候”或“河流”)的影响,解释了我国 (填“气温”或“降水”)的东西差异。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交流研讨和谐中国】
材料一:天南海北的5名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同学通过互联网连线,相互认识,共同学习。5名同学同一时间截然不同的衣着,引起同学们的好奇,通过交流,了解到了不同地域11月份的穿衣指南。
材料二:图1为“5名同学位置及交流图”;图2为“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
材料三:船型屋(图3)是黎族古老的民居,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身处霸王岭腹地的洪水村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黎族船形屋村落之一,交通闭塞。海南启动生态搬迁工作后,常年无人居住的船型屋出现闲置现象。
(1)5名同学截然不同的衣着差异,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气候 的特点。“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应该是 同学所在地的穿衣指南。简述其家乡船型屋的特征以及该特征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2)同学们对小明的穿衣指南十分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图2所示)。原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该气候特点 。
(3)小聪和小红同学交流得知,两地夏季都是雨热同期的天气,冬季气温却相差很大,影响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据小华表述,家乡所在地夏季气候与其他地区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
23.探究河流水文特征
自然地理五大要素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比如: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其它四个要素的影响,水文特征中隐藏着其它要素的烙印,根据材料,完成各题。
探究一 我国河流的特征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读图1可知,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白云间”是指黄河发源地 。
(2)根据图1中的信息,推断黄河中游突出的水文特点是 。
(3)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上/中下)游,运用资料说明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4)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方框中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字母)。
A.泥沙沉积 B.植被破坏严重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坡度变缓 F.加高加固大堤
① ② C ③ E ④ ⑤ F 。
试题 第7页(共8页) 试题 第8页(共8页)
试题 第1页(共2页) 试题 第2页(共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八年级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们的祖国,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和骄傲。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域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湖北省 B.江西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江苏省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B.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C.我国跨纬度广,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D.我国东临太平洋,受夏季风影响,东部地区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3.“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管辖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据联合国《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告,中国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人口数量超过14.5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14%。读“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表”。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老龄化社会 30%
成为老龄化社会 14%
进入老龄社会大门 8.78%
4.关于中国老龄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大门
B.今年(2024年)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C.预计2026年—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逐渐下降
D.2050年—2100年我国老龄化将保持平稳增长
5.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且有加剧的趋势,给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人口分布进一步均衡 B.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重
C.劳动力数量加速增加 D.中小学教育需求量增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 B.②—朝鲜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D.④—苗族—气候炎热,喜欢跳板
7.结合草原地区自然环境,下列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草原民族的是( )
A.赛马 B.龙舟 C.秋千 D.竹竿舞
西成高铁,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抵达成都,沿途可看到地形区的变化。下图为西成高铁站点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沿西成高铁,从西安到成都,经过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9.从地形角度分析,西成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可能是( )
A.江油—成都段 B.西安北—汉中段
C.汉中—剑门关段 D.剑门关—江油段
读我国沿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及“发胖”的食品袋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有关我国地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第一二阶梯之间的交通便利 B.地势第一阶梯年平均气温高
C.地势第三阶梯距海洋近降水少 D.受地势影响我国大河东流入海
11.图中巫山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上右图所示,食品袋因周围气压变低而膨胀发胖这种现象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油菜花是我国主要蜜源,为充分利用各地蜜源,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养蜂人进行长途转场放养蜜蜂,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蜂农在1-2月转场到的省区简称是( )
A.青 B.陇 C.陕 D.蜀
14.影响选择放蜂路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太阳辐射 C.降水多少 D.植物分布
15.蜂农转场经过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1-2月所到省 B.3-4月所到省 C.5-6月所到省 D.11-12月所到省
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从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入春时间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延迟,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7.除无冬区外我国入春最早的地方是四川盆地,和纬度相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四川盆地入春早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海拔低,气温高,入春早 B.海拔高,光照强,入春早
C.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较高 D.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古代诗画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下图为长江流域地形简图及沿岸风景的山水画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对画作1和画作2描述正确的是( )
A.画作1位于长江上游,水流平缓 B.画作1位于长江中游,冬季封冻
C.画作2位于长江源头,含沙量大 D.画作2位于长江下游,江阔水深
19.符合描述画作1的诗句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0.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画作2展示的地区( )
①可以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②依托江阔水深,发展内河航运
③利用山高谷深,吸引大量游客④可以引水灌溉,形成鱼米之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读“中国地形图”(图1)、“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图2)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A 高原。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
(3)E盆地被誉为“ ”(填“紫色盆地”或“聚宝盆”);③山脉是 走向。
(4)图2表示的是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5)图3是小华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示意图。示意图是我国地势对 (填“气候”或“河流”)的影响,解释了我国 (填“气温”或“降水”)的东西差异。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交流研讨和谐中国】
材料一:天南海北的5名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同学通过互联网连线,相互认识,共同学习。5名同学同一时间截然不同的衣着,引起同学们的好奇,通过交流,了解到了不同地域11月份的穿衣指南。
材料二:图1为“5名同学位置及交流图”;图2为“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
材料三:船型屋(图3)是黎族古老的民居,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身处霸王岭腹地的洪水村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黎族船形屋村落之一,交通闭塞。海南启动生态搬迁工作后,常年无人居住的船型屋出现闲置现象。
(1)5名同学截然不同的衣着差异,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气候 的特点。“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应该是 同学所在地的穿衣指南。简述其家乡船型屋的特征以及该特征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2)同学们对小明的穿衣指南十分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图2所示)。原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该气候特点 。
(3)小聪和小红同学交流得知,两地夏季都是雨热同期的天气,冬季气温却相差很大,影响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据小华表述,家乡所在地夏季气候与其他地区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
23.探究河流水文特征
自然地理五大要素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比如: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其它四个要素的影响,水文特征中隐藏着其它要素的烙印,根据材料,完成各题。
探究一 我国河流的特征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读图1可知,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白云间”是指黄河发源地 。
(2)根据图1中的信息,推断黄河中游突出的水文特点是 。
(3)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上/中下)游,运用资料说明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4)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方框中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字母)。
A.泥沙沉积 B.植被破坏严重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坡度变缓 F.加高加固大堤
① ② C ③ E ④ ⑤ F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八年级地理·答题卡
姓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5.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贴条形码区
准考证号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A] [B] [C] [D]2 [A] [B] [C] [D]3 [A] [B] [C] [D]4 [A] [B] [C] [D]5 [A] [B] [C] [D] 6 [A] [B] [C] [D]7 [A] [B] [C] [D]8 [A] [B] [C] [D]9 [A] [B] [C] [D]10 [A] [B] [C] [D] 11 [A] [B] [C] [D]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 [D]
16 [A] [B] [C] [D]17 [A] [B] [C] [D]18 [A] [B] [C] [D]19 [A] [B] [C] [D]20 [A] [B] [C] [D]
1 [A] [B] [C] [D]2 [A] [B] [C] [D]3 [A] [B] [C] [D]4 [A] [B] [C] [D]5 [A] [B] [C] [D] 6 [A] [B] [C] [D]7 [A] [B] [C] [D]8 [A] [B] [C] [D]9 [A] [B] [C] [D]10 [A] [B] [C] [D] 11 [A] [B] [C] [D]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 [D] 16 [A] [B] [C] [D]17 [A] [B] [C] [D]18 [A] [B] [C] [D]19 [A] [B] [C] [D]20 [A] [B] [C] [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16分)(1)(2分)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 (3)(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4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4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2.(12分)(1)(4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2分)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4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4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12分)
(1)(2分)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
(3)(4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4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理科综合 第4页(共6页) 理科综合 第5页(共6页) 理科综合 第6页(共6页)
地理 第1页(共3页) 地理 第2页(共3页) 地理 第3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八年级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们的祖国,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和骄傲。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域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湖北省 B.江西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江苏省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B.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C.我国跨纬度广,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D.我国东临太平洋,受夏季风影响,东部地区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3.“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管辖的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答案】1.C 2.B 3.B
【解析】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湖北省、江西省、江苏省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2.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和周边国家往来,发展对外贸易,A叙述正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发展边境贸易,B叙述错误;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气候差异大,适合不同动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C叙述正确;我国东临太平洋,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由于东部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所以有利于农业生产,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一项,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据联合国《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告,中国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人口数量超过14.5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14%。读“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表”。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老龄化社会 30%
成为老龄化社会 14%
进入老龄社会大门 8.78%
4.关于中国老龄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大门
B.今年(2024年)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C.预计2026年—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逐渐下降
D.2050年—2100年我国老龄化将保持平稳增长
5.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且有加剧的趋势,给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人口分布进一步均衡 B.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重
C.劳动力数量加速增加 D.中小学教育需求量增加
【答案】4.D 5.B
【解析】4. 据材料可知,1999年人口老龄化比重低于8.78%,未进入人口老龄社会大门,A错误;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老龄人口比重30%,预计是2050年,B错误;2026年—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快速增长,老龄人口扩大,C错误;2050年—2100年我国老龄人口所占比重缓慢上升,老龄化将保持平稳增长,D正确。故选D。
5.人口分布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无关,A错误;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出生率下降,将导致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重,B正确;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不会影响劳动力数量的增加,C错误;青少年所占的比重降低,中小学教育需求量有所降低,D错误。故选B。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 B.②—朝鲜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D.④—苗族—气候炎热,喜欢跳板
7.结合草原地区自然环境,下列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草原民族的是( )
A.赛马 B.龙舟 C.秋千 D.竹竿舞
【答案】6.C 7.A
【解析】6.图①中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喜欢跳手鼓舞,A错误;图②中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喜欢跳孔雀舞,B错误;图③中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那达慕大会,举行赛马、摔跤等竞赛,C正确;图④中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喜欢跳板,D错误。故选C。
7.结合所学知识,长期的游牧生活和草原环境,形成了蒙古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例如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赛马、射箭等,A正确;龙舟起源于南方水乡,与纪念屈原、水上活动相关,B排除;秋千的起源与农耕社会的娱乐活动有关,C排除;竹竿舞常见于南方少数民族,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活环境和习俗相关,D排除。故选A。
西成高铁,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抵达成都,沿途可看到地形区的变化。下图为西成高铁站点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沿西成高铁,从西安到成都,经过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9.从地形角度分析,西成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可能是( )
A.江油—成都段 B.西安北—汉中段
C.汉中—剑门关段 D.剑门关—江油段
【答案】8.D 9.B
【解析】8.西成高铁,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抵达成都,西安位于黄土高原,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成高铁经过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地形区,未经过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地形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根据材料图片分析,西成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可能是西安北—汉中段,该段经过秦岭,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江油—成都段、汉中—剑门关段、剑门关—江油段途经山地少,修建难度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我国沿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及“发胖”的食品袋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有关我国地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第一二阶梯之间的交通便利 B.地势第一阶梯年平均气温高
C.地势第三阶梯距海洋近降水少 D.受地势影响我国大河东流入海
11.图中巫山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上右图所示,食品袋因周围气压变低而膨胀发胖这种现象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0.D 11.D 12.A
【解析】10.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地势西高东低影响,我国大河多东流入海,D正确;地势第一、二阶梯之间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错误;地势第一阶梯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B错误;地势第三阶梯距海洋近,降水多,C错误。故选D。
11.巫山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它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食品袋因周围气压变低而膨胀发胖,说明该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图中甲位于第一阶梯,海拔最高,气压最低,符合条件,A正确;乙位于第二阶梯,丙、丁位于第三阶梯,海拔均低于甲,气压相对较高,食品袋膨胀发胖现象不如甲明显,BCD错误。故选A。
油菜花是我国主要蜜源,为充分利用各地蜜源,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养蜂人进行长途转场放养蜜蜂,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蜂农在1-2月转场到的省区简称是( )
A.青 B.陇 C.陕 D.蜀
14.影响选择放蜂路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 B.太阳辐射 C.降水多少 D.植物分布
15.蜂农转场经过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1-2月所到省 B.3-4月所到省 C.5-6月所到省 D.11-12月所到省
【答案】13.D 14.A 15.C
【解析】13.读图可知,蜂农在1~2月转场到的省区是四川省,简称川或蜀,D正确。青是青海省的简称,陇是甘肃省的简称,陕是陕西省的简称,ABC错误。故选D。
14.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气温变化是放蜂路线变化的主要原因,A正确。太阳辐射对花期影响间接,通过气温等体现,不是最直接主要因素,B错误。降水影响植物生长,但不是决定放蜂路线的最主要因素,主要是气温主导花期,C错误。植物分布受气温等影响,气温是根源,D错误。故选A。
15.读图可知,1~2月所到省是四川省,3~4月所到省是陕西省,5~6月所到省是青海省,11~12月所到省是云南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稀疏,人口密度最小,C正确。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人口密度较大。ABD错误。故选C。
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从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入春时间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延迟,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7.除无冬区外我国入春最早的地方是四川盆地,和纬度相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四川盆地入春早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海拔低,气温高,入春早 B.海拔高,光照强,入春早
C.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较高 D.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
【答案】16.A 17.C
【解析】16.我国入春时间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延迟,这是因为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回升快,春季来得早,而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气温回升慢,春季来得晚,所以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海陆分布主要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年较差等,B错误;地形地势对气温有一定影响,如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这并不是我国入春时间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C错误;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一定影响,如城市热岛效应等,但对我国入春时间自南向北的总体分布格局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17.四川盆地海拔要略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误;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光照并不强,B错误;四川盆地北部有山脉(如秦岭、大巴山等)阻挡冷空气,使得冷空气对四川盆地的影响较小,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入春较早,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气温相对较低,入春较晚,C正确;四川盆地降水较多,晴天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C。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古代诗画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下图为长江流域地形简图及沿岸风景的山水画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对画作1和画作2描述正确的是( )
A.画作1位于长江上游,水流平缓 B.画作1位于长江中游,冬季封冻
C.画作2位于长江源头,含沙量大 D.画作2位于长江下游,江阔水深
19.符合描述画作1的诗句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0.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画作2展示的地区( )
①可以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②依托江阔水深,发展内河航运
③利用山高谷深,吸引大量游客④可以引水灌溉,形成鱼米之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8.D 19.A 20.C
【解析】18.画作1中河流在山地中穿梭,说明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应位于长江上游(据图示信息可知长江上游处地势起伏大,以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为主),AB错误;画作2江面宽广,周边地形平坦,应在长江下游,长江下游气候湿润,江阔水深,D正确,C错误。故选D。
19.据上题分析可知,画作1是长江上游的景观,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了该地区的特征,A正确;九曲黄河万里沙描写的是黄河的诗句,与长江无关,B错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在甘肃省,没有长江流过,C错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诗句描写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与长江无关,D错误。故选A。
20.围湖造田会削弱湖泊的天然蓄洪能力,加剧该地区的洪涝威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①错误;长江下游地区江阔水深,周边地区经济较发达,应发展内河航运带动经济发展,②正确;长江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并没有山高谷深,③错误;长江下游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可引水灌溉形成鱼米之乡,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每空2分,40分)
21.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读“中国地形图”(图1)、“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图2)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A 高原。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
(3)E盆地被誉为“ ”(填“紫色盆地”或“聚宝盆”);③山脉是 走向。
(4)图2表示的是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5)图3是小华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示意图。示意图是我国地势对 (填“气候”或“河流”)的影响,解释了我国 (填“气温”或“降水”)的东西差异。
【答案】(1) 内蒙古 (2) 昆仑 (3)紫色盆地 南北
山地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 气候 降水
【解析】(1)读图1分析,A是内蒙古高原;D是位于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b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图中①是昆仑山脉,②是祁连山脉。
(3)读图1分析,E盆地是四川盆地,土壤为肥沃的紫色土,被誉为“紫色盆地”;③山脉是横断山脉,属南北走向。
(4)读图2分析,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山地,占33%;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图3中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由季风气候到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示意图是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解释了我国降水的东西差异。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交流研讨和谐中国】
材料一:天南海北的5名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同学通过互联网连线,相互认识,共同学习。5名同学同一时间截然不同的衣着,引起同学们的好奇,通过交流,了解到了不同地域11月份的穿衣指南。
材料二:图1为“5名同学位置及交流图”;图2为“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
材料三:船型屋(图3)是黎族古老的民居,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身处霸王岭腹地的洪水村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黎族船形屋村落之一,交通闭塞。海南启动生态搬迁工作后,常年无人居住的船型屋出现闲置现象。
(1)5名同学截然不同的衣着差异,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国气候 的特点。“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应该是 同学所在地的穿衣指南。简述其家乡船型屋的特征以及该特征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2)同学们对小明的穿衣指南十分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图2所示)。原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该气候特点 。
(3)小聪和小红同学交流得知,两地夏季都是雨热同期的天气,冬季气温却相差很大,影响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据小华表述,家乡所在地夏季气候与其他地区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 复杂多样 小亮 船形屋屋顶坡度大,因当地气候湿热/降水多,利于排水;船形屋底部架空,因当地气候湿热/降水多,利于防潮/防湿;船形屋用茅草覆顶,因当地气候湿热,茅草茂盛,便于就地取材。
(2) 温带大陆性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年较差、日较差大
(3) 纬度位置 海拔高,气温低,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
【解析】(1)我国气候有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等特点。5名同学来自不同地域,同一时间衣着截然不同,这体现了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因为复杂多样的气候使得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的气候状况差异很大。小亮位于海南岛,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是“炎热不退场,夏装妥妥身上穿”。船型屋的特征与当地热带季风气候密切相关。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台风频发。船型屋的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船型屋屋顶坡度大,因当地气候湿热,利于排水;船型屋底部架空,因当地气候湿热,利于防潮/防湿;船型屋用茅草覆顶,因当地气候湿热,茅草茂盛,便于就地取材。
(2)读图可知,小明位于深居内陆的西北地区,该地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
(3)读图可知,小聪和小红均位于东部季风区,两地夏季均高温多雨,但小红地处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小聪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低,气温高,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两地冬季气温差异大;小华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夏季气温低。
23.探究河流水文特征
自然地理五大要素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比如: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其它四个要素的影响,水文特征中隐藏着其它要素的烙印,根据材料,完成各题。
探究一 我国河流的特征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读图1可知,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白云间”是指黄河发源地 。
(2)根据图1中的信息,推断黄河中游突出的水文特点是 。
(3)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上/中下)游,运用资料说明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4)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方框中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字母)。
A.泥沙沉积 B.植被破坏严重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坡度变缓 F.加高加固大堤
① ② C ③ E ④ ⑤ F 。
【答案】(1)巴颜喀拉山 (2)含沙量大 (3) 上 落差大,水流急
(4) B A
【解析】(1)读图可知,根据所学知识,“白云间”指的是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黄河向东注入渤海。
(2)读图1可知,黄河中游突出的特点是河流含沙量大,中游输沙量占全河的90%以上。
(3)读图可知,黄河干流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上游。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且从图中可知上游水量约占全河水量的54%,水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再加上有一定的水量,就能够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同时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当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时,因河床坡度变缓,水面展宽,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易发水患,为了应对水患灾害,沿岸加高加固大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