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含答案):第二单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含答案):第二单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6 23: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文科班必修二学案
GMSZLISHI20160315
第二单元(上)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
重要概念:工业革命、圈地运动、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学法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将辩证唯物主义引入社会历史领域而产生的一种科学的理论。它主要包括几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第一课时
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
1、英国兴起工业革命的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条件:
①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获得大量资本。
②劳动力:国内推行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③原料: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
④技术:自然科学的发展,工场手工业兴起技术革新浪潮。
⑤市场(直接原因):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2、重大成就
时间
领域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18世纪60年代
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1785年
动力革新
瓦特
改良蒸汽机
是工业革命中最深远的技术革新,使人类进入“蒸汽
时代”、被誉为“工业城市之母”
1807年
交通运输
富尔敦
蒸汽轮船
加快工业革命进程,加强洲际之间联系,对社会关系形成冲击
1814年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3、完成标志: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4、影响(结合课本第三、四个小标题,归纳:)
(1)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结构: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
工场:是指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
工厂:是指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4)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5)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人运动不断兴起。
(6)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7)世界市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部分
自学检测
1、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2.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4.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5、下列选项中,成为工业革命后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行会
B.手工工场
C.商业垄断公司
D.工厂制度
6、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7.
工业革命大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联系的基本媒介是
A.物美价廉的商品
B.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充足的剩余资本
D.先进的科学技术
8、下列有关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出现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③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④自由资本主义兴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主要反映
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
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10.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11.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第二课时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
(2)条件:
①资金和市场: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性的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大量资本,并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
②科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的突破。
2、成就
(1)标志性成就:电力的广泛运用,世界开始进入
“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研制出汽车、飞机新型交通工具。
(3)新兴的化学工业显著发展;
(4)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3、特点:
(1)发明者主要为科学家,科学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
(2)在欧美多个国家同时发生,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影响:
(1)生产力: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结构:重工业成为工业的主导。
(3)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垄断组织形成。
(4)国际关系: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主要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方式。
3、形成过程
时间
相关事件
阶段特征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6--18世纪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世界市场拓展
18世纪60S-19世纪40S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影响:
(1)欧美国家可以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原料和市场,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促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但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第二部分
自学检测
1、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交通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油化工的发展
2、美国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50万桶上升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反映了当时美国
①新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产业
②重工业地位上升
③内燃机广泛应用 ④成为最大石油输出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4.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在欧美各国家间同时进行 D.发明创造来源于技师
5、“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都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6、霍布豪斯《自由主义》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导致自由主义“大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
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7.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8、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企业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大企业主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C、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D、美国政府腐败无能
9、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产生方式占了统治地位
B、商品产生的发展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10、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11.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①工业革命推动
②城市快速发展
③交通状况日益恶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①内燃机发明应用,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②电灯发明、电力广泛应用
③电脑技术的产生与普及
④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①改善了城市交通问题
②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③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④提高了市民的行为规则意识
第四部分:课后反思
1、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新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后复习,构建本课知识结构。
▲垄断
①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
②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③影响:
经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垄断组织干预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对外: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5-16C,新航路的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6-17C,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18C60S—19C40S,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C70S---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