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飞行的秘密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多音字的是( )
A.系 B.行 C.障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是用嘴、耳配合来探路的。
“证明”一词供选择的解释:( )
A.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B.证明书或证明信。
3.《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开头为什么要写飞机?( )
A.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为了炫耀自己学识渊博。
C.为了引出雷达,再叙述蝙蝠与雷达的关系。
4.讨论时,有人说“鸡蛋壳的外形结构能够帮助鸡蛋分解压力,从而保护鸡蛋内部的安全”。请你猜猜下面哪种物品的出现可能与鸡蛋壳的原理有关( )
A.安全帽 B.保温杯 C.降落伞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5.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飞机 一( )电线 一( )实验
两( )灯 一( )屋子 一( )铃铛
一( )绳子 一( )蝙蝠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2.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 )
5.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 )
6.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
7.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7.按要求改句子。
(1).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修改病句)
(2).叶老写了评语。(扩句,至少两处)
(3).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改为转述句)
(4).小鸟唱歌。(扩句,至少两处)
(5).这难道是一个单纯的质量问题吗?(改为陈述句)
(6).我抱着这白雪的“大鸟”回家。(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被字句:
把字句:
(7).西门豹看到一个被打扮好的、满脸泪水的姑娘。(缩句)
(8).鹅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9).因为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中国人不得不只好任他们欺负。(修改病句)
(10).妈妈笑了。(扩句,至少两处)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选段
①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②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文中的“秘密”指的是什么?用“______”画出来。
(2).从“反复”“终于”等词语让我们体会到 。
试着用“……经过……终于……”说一句话。
(3).读选文,写出下面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雷达的天线像是蝙蝠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是蝙蝠的 。
(4).你可以从多角度给文段提一个问题。
(5).动物是人类的“老师”。我们在动物身上获得很多启示,你还知道人们根据哪种动物做出了发明?
9.真题阅读链接。
亲爱的苍耳(节选)
秋天,苍耳成熟了,叶子褪去,硬朗的枝干上挂着一簇簇苍耳。颜色有些枯黄,满身的尖刺 ① ,形如刺猬,不堪 ② 的外表,没有丝毫的观赏价值,且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农人砍柴时都有意避开它。但这些并不影响苍耳的心情,它们安静而坦然地站在路边 ③ ,等待着一场 旅行的盛宴 ④ 。每当那些调皮的小野兔、小野鸡从身边经过,苍耳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挂在它们的皮毛上,开始一路未知的漂泊,亦开始一路快乐的旅行。
哪里该到站,哪里该下车,不是苍耳说了算。当这些小动物腾挪跳跃时,那些挂在它们身上的苍耳纷纷落地,来不及与姐妹们道声再见,就在不同的地方 安家。苍耳落地之处,既是归宿,又是新的起点一因为它们已将生命融入大地,欣欣然,等待着再生的到来。⑤⑥(节选自《亲爱的苍耳》)
(1).短文题目中的“亲爱”一词表达了 。
(2).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3).“旅行的盛宴”在文中指什么?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 ”。
(4).短文写出了苍耳 的特点。
(5).壮壮在阅读短文的时候学会了一边思考、批注,一边积极提出问题。下面是壮壮提出的问题,请你给它们分分类。(填序号)。
①“尖刺”是什么样的?有毒吗? ②“不堪”一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④“旅行的盛宴”在文中指什么?
⑤这篇短文给了我们生活上什么启示? ⑥这篇短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1)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有:( ) ;(2)针对课文写法来提问的有:( );
(3)针对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有:( )。
我提出的问题是: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C
2.A
3.C
4.A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5. (1).架(2).根(3).次(4).盏(5).间(6).个(7).根(8).只
6. (1).夸张(2).拟人(3).设问(4).引用(5).排比(6).反问(7).比喻、夸张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7. (1).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看电视。(2).认真的叶老给我写了长长的评语。(3).她一听,高兴得大叫,她是德国人,住在汉堡。(4).可爱的小鸟在树枝上唱动听地歌。(5).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质量问题。(6).这白雪的“大鸟”被我抱着回家。(7).我把这白雪的“大鸟”抱着回家。(8).西门豹看到姑娘。(9).小鸟站在树枝上,快活地给大树讲着自己一天的见闻。(10).因为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中国人只好任他们欺负。(或“因为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中国人不得不任他们欺负。”)(11).慈祥的妈妈开心地笑了。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8. (1).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2).科学家发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很不容易;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个科研难题。(3).嘴;嘴里发出的超声波;耳朵(4).蝙蝠是如何利用超声波在夜间安全飞行的?(5).人们根据萤火虫发光的启示,发明了人工冷光。
9. (1).作者对苍耳的喜爱之情(2).A(3).每当那些调皮的小野兔小墅鸡丛身边经过,蕉再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焦在它们的皮毛上开始一路未知的漂泊,亦开始了一路快乐的旅行。(4).四海为家(5). (1).①②④ (2).③⑥ (3).⑤ (4).苍耳在漂泊和旅行的过程中会经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