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6 09: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高一年级历史入学考试
命题:怀化市历史命题组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面对新征服的商朝核心区域(今河南
安阳一带)商遗民数量庞大且心怀不满的状况以及东方未臣服的夷族部落,周王室的抉择是
A.神权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邮驿制
2、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在全国设盐官、铁官垄断经营这些高利润行业。这一政

A.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
B.解决了私营经济弊端
C.抑制了私商利润水平
D.推广了铁制农具应用
3、北魏云冈石窟中佛陀造像兼具外来艺术风格与中原衣冠特征,北齐《北史》载(“ 鲜卑)
勋臣习汉礼,汉人效胡服”。这些现象
A.实现边疆地区全面汉化
B.消除民族间的军事对抗
C.推动儒家思想广泛传播
D.促进民族交融深化发展
4、历史学家在研究中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隋朝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打破了以往门
阀世族的垄断,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这种选官制度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征辟制
D.恩荫制
5、《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和议后,东南税收是北方地区的十倍。同时,《蚕书·序》
中记载,闽浙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成为国家经济命脉。这些现象说明:
A.水稻种植技术广泛传播B.北方完全丧失农业生产能力
C.国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D.全国经济总量超越汉唐盛世
6.下表为明代财政收入表,据表可知
——摘编自《明实录》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民本思想遭受冲击
1
C.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7.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畅销,
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表明
当时中国
A.阶级矛盾逐步激化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江浙地区经济发达D.社会性质完全改变
8. 有学者认为“民国成立,共和初兴,然旧俗未革,人心思异。封建余孽仍望君主复辟,
以为国之根本。”该言论反映出辛亥革命
A.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 在《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中,歌名中以“中国” “中华” “祖国”为
首词的有 80 余首,歌曲词汇中出现“民族”的有 462 首, “中华”有 291 首, “中华民
族”有 236 首。这体现了抗日战争
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B.得到世界各国广泛支持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D.具有复杂性持久性特点
10.宣传画是时代风貌的写照。下图是 1954 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国家对人才高度重视
C.妇女是工业建设主力D.工业化建设热情高涨
11.1980 年 11 月 17 日,新华社报道了山东赵汝兰一家承包土地植棉纯收入 10239 元。这是
新中国第一个被调查核实并公开报道的万元户。自此,“万元户”的叫法在全国迅速流行起
来。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 B.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C.农村合作社模式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12.在古代波斯的波斯波利斯遗址出土了希腊风格的柱头和雕像;而在希腊的雅典城则发现
了一个波斯商站遗址,出土了大量波斯帝国陶器和波斯帝国钱币。这一现象表明
A.古希腊文明领先同期的波斯文明B.区域文明之间存在着联系与交流
C.商贸是早期文明交流的唯一载体D.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沟通
13.某学校戏剧社团正在排演的课本剧中有一段场景:一位骑士走到领主面前单膝跪地,双
手合十置于领主掌中,郑重说道:“大人,从今日起,我的剑为您所用,我的忠诚属于您(。宣”
2
誓)愿以生命守护您的荣誉与疆土。领主扶起骑士,回应道:“我接受你的效忠,将赐予你土
地与庇护。”由此可知,领主和骑士之间的关系是
A.租佃关系B.契约关系C.血缘关系D.亲戚关系
14.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君主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在圣大菲与哥伦布签订正式协定,授
予他发现新领土的海军上将、总督和副王头衔,并承诺从新土地收益中分得十分之一。这一
协定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源于商业危机B.环球航行密切了世界联系
C.西班牙完全垄断香料贸易D.西班牙大力支持海外探险
15.下图为某历史合作探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有关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的
共同思想是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人文主义D.理想主义
16.二战期间,美苏曾为盟友共同对抗法西斯。1945年4月,美军与苏军在德国易北河会师,
双方士兵握手交换礼物,这一场景被拍摄为《易北河会师》纪录片,广泛传播以彰显同盟国
的团结。然而到了1947年,这类展现美苏友好的影像却被美国官方列为“不宜公开宣传”的
内容。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D.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二、非选择题(17题18分,18题16分,19题18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凌晨五更,潘楼酒店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了。早市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
珍玩、犀玉”,到了天亮之后,就有卖“羊肚、鹑、兔”等各类熟食摊子,等他们收了之后,
“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
杂耍等各色表演,从这里出来,沿着龙津桥往南走,就到了夜市一条街,“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
——摘编自李基《北宋东京集市贸易活动——基于对<东京梦华录>的解读》
材料二 为了巩固政权、满足国用,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
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全国人丁户口比其初即位时增加了近
600 万口,为 2500 万口左右;全国的耕地则增加了近 140 万顷,为 683 万顷左右。国家的财
政收入也大为好转,国库充裕,存银数和存量数一增再增。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
的增加,整个国家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
3
——摘编自徐洪兴《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清王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的商业发展的表现。(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中期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
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五年
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
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材料反映了准确研判国际局势对制定内政外交政策的重要性。围绕“国际局势与中国命
运”,自拟论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条理清晰,论从史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
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
文明。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背景是什么?并列举两个工业 革命中的新发明。(12分)
材料二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最后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垮台而结束。尽管
代表封建势力的反法同盟打败了拿破仑,但是大革命开创的事业及其难以估量的影响却是无
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从这一点来说,大革命是以胜利告终的。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革命运动对欧
洲和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
4
2025 年下学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B C D A C D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C D A B B D C A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夜不闭市(或集市打破时间限制或出现早市、夜市);商品市场种类多(或者商品市场
多种多样);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或商品种类丰富);行业众多;有娱乐场所;娱乐活动丰富
多彩。(每点2分,任答5点满分)
(2)原因: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政局稳定;高产农作物广泛种植;封建经济繁荣(或封
建经济发展);国土开发;税制改革(或“摊丁入亩”的推动、或者废除人头税);隐匿人口的
公开等。(每点2分,任答4点满分)
18.【评分标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角度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均可按说明计分;论题3分,论述10分;答
案必须段落分明,未分段的在相应层次分值中扣除1分,总结3分。
第一层次(12- 16分):
有标题,恰当;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论述清晰,逻辑严密。
第二层次(8- 11分):
有标题,比较恰当;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论述;逻辑关系较清楚。
第三层次(0- 7分):
有标题;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无标题,无观点或观点不明确,运用史实不够准确
或无史实。
【参考答案】
论题:中国政府依据国际局势制定对外政策助推民族复兴(3分)
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复杂的国际局势,美苏冷战,两极格局正在形成,亚非拉民族解
放运动迅猛发展,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赢得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建设
的支援,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与经济封锁;积极与新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参加万隆会议时,面对帝国主义破
坏会议的阴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国家友
好合作创造条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石油危机等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危机,美
国实力下降,与苏联争霸力不从心,谋划与中国缓和关系,利用中国遏制苏联。基于对国际
局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研判,中国开展乒乓外交,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与日
本建交,开创外交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10分)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高瞻远瞩,主动利用国际局势变化,灵活调整我国的外交政策,为
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3分)
19.【答案】
(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或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国
内外市场需求扩大,推动生产革新;通过长期殖民扩张,资本积累充足;英国传统手工业(如
纺织业)长期发展,工匠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为技术革新奠定了基础等(任答4点得
8分)
新发明:珍妮机、改良蒸汽机、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任答两个得4分)
5
(2)标志:攻占巴士底狱(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2分)
影响:对欧洲: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激发了民族主义意识。
对世界: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殖民体系的瓦解;奠定现代人类社会的
核心价值观。(各任答一点得2分)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