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宇宙生命之谜》第2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11《宇宙生命之谜》第2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6 11:40:51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1.宇宙生命之谜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课前导入
1.谁来说一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2.请同学们想想课文哪些部分是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品读鉴赏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理论上为什么地球外有生命存在?
2.生命存在必须有哪四个条件?
3.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默读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理论上为什么地球外有生命存在?
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 )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肯定
自由读第3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划出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吧!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总结:生命存在必须有哪四个条件?
1.保证一定的温度;
2.有水分及生命物质;
3.有适当成分的大气;
4.有足够的光和热。
生命存在四个条件
只要有星球符合以上必备条件,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仿写描写草地的设问句。
草地上盛开着什么样的野花呢?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白的、黄的、红的、紫的……美丽极了。
读第4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
除地球外,其他行星有生命存在吗?理由是什么?
水星 ( )
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很高。
金星 ( )
高温、缺氧、缺水。


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很低。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 )

得出结论
经过排除,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没有生命存在。
默读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火星与地球有哪些相似之处?
2.科学家探测火星采用了哪些方法?
3.科学家有什么发现?
自转一圈23小时56分4秒
自转一圈24小时37分22.6秒
地球
火星
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
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约66度1分的倾角
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大约相等;
自转一圈时间大约相等;
昼夜长短相近,有四季更替。
火星可能和地球一样,有生命存在。
科学家探测火星采用了哪些方法?
“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飞行轨道,拍摄大量照片
“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一系列分析和测试
科学家有什么发现?
“运河”是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火星气候干燥、大气层稀薄、温度低、无磁场
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火星表面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存在
水手9号
海盗号
读第7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列表格。
必备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合适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温度很低
不具备
含量极少
不具备
非常稀薄
不具备
不能抵御紫外线
不具备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
读第四部分(第9、10自然段)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确凿证据,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至今”意思是“到现在为止” 。
“可能”表示“估计,不很确定”。
用词准确、规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一直”说明什么?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人类对宇宙的考察,
自始至终没有停止。
首尾呼应
写作手法
(第1自然段)……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10自然段)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我的收获:《宇宙生命之谜》让我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懂得了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学习课文后,激发了我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是否有生命存在
宇宙生命之谜
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原因
探索宇宙
永不止步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生命存在四个条件
一直探索
探求结论
课文围绕“ ”这一问题,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 。
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宇宙之谜
主旨提炼
探索宇宙
永不止步
课堂小结
关于飞碟的故事,首先是从美国传开的。1947年6月24日,美国的一位飞行员驾驶着飞机正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有几个巨大的圆盘形的东西向华盛顿州的莱尼尔峰飞去。据他估计,这个“怪物”的直径有30多米。消息一传出去,马上成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因为这个“怪物”是圆盘形,所以被人们称为“飞碟”。
“飞碟”究竟是何物?它来自何方?人们
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最吸引人的一种
看法是:飞碟是外星人的飞船。
飞碟
课外拓展
对于这种看法,科学家们持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赞同的,另一种是怀疑甚至否定的。1969年,美国的一个专家调查小组发表了长篇报告。根据对一万两千多起飞碟案例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不是“外星船”,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误会。看来,所见的
“飞碟”肯定不都是“外星船”,但
是否里面有外星船?对此,至今还没
有确凿证据。
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
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
一、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课堂练习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火星的大气层中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 )
3.金星表面温度极高的原因是“温室效应”。( )
2.科学家对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
说明太空存在生命。 ( )
4.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就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



×
例 句: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
三、总结规律,仿写句子。
解 析:
仿 写: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约建于605年,现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
列数字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银河系的恒星很多,表达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课后作业
要在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这个想法有实际意义吗?课后就这个问题,与同学展开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1、《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1、宇宙生命之谜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会写 “斑”“燥”“御”等字,会写“氧气”“沙漠”等词语。 2.在阅读中了解科学家的判断过程,拥有热爱地球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在自主体验“有目的地阅读”过程中,能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
1.复习《宇宙生命之谜》第一课时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2.“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又查了哪些资料?简要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请你选择一个问题,结合任务单,展开自主探究。 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呢? 问题一: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问题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任务一: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需要知道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你喜欢的方式梳理出科学家的判断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需要知道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第三段,用“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学习资源
观看视频资料《太阳系漫游系列第五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1、《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分层练习(含答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
1.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语文素养:通过阅读,感悟出阅读方法。
基础积累大巩固
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低,一般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星、金星和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要在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这个想法有实际意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火星上难道会有生命存在吗?2.星球是火星。3.虽然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
二、1.说明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都不可能存在生命。2.水星表面高温时可以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一般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三、提示:可以认为有实际意义,也可以认为不切实际。无论哪种观点能说明理由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1、《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宇宙生命之谜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1.分析课文,了解火星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习说明道理的说明方法。
重点 1.分析课文,了解火星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习说明道理的说明方法。
难点 1.分析课文,了解火星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学习说明道理的说明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说一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2.请同学们想想课文哪些部分是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生:2—10自然段。 【设计意图:检查提问,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衔接新课。】
二、分组学习,点拨指导 1.学生分组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各小组来分析自己小组分配到的段落。 第一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三组:分析第五——八自然段。 第四组:分析第九自然段。 第五组:分析第十自然段。 2.围绕问题学习、看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讲道理的?组内进行交流,小组间进行汇报。教师指导: (一)第一组: 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1.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他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板书:生命存在的条件 1.适合的温度; 2.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 3.适当的大气; 4.足够的光热。 第二组: 分析课文第四自然段。 根据生命存活的四个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 分析第五至八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 1.自转时间相似; 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生命物质、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板书:人类探索的发现 火星的探秘 第四组: 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第五组::分析第10自然段。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设计意图:各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分段落来分析,一是因为课文篇幅较长,每小组都逐段分析时间不够用;二是为了落实“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学习目标。】
三、主旨提炼 课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宇宙之谜。
课堂总结【课件】 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从有时候就有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们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们在哪里呢?有待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
五、课外拓展【课件】
六、随堂练习【出示课件】
七、课后作业【出示课件】 要在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这个想法有实际意义吗?课后就这个问题,与同学展开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11、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用大量的材料说明,地球以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学会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我根据本课课文较长,课文是说明文的特点,安排了如下的教学结构:先以学生感兴趣的星空知识导入课题,然后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第2—10自然段。把学生分成五组,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学习,看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讲道理的?组内进行交流,小组间进行汇报。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教师班内指导,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自我分析文章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每一部分的指导都出示课件,为全体同学的分析提供范例,明确课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讲的。 通过学习,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宇宙中除地球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进行分析,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各方学生论据充足,辩驳有力。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小主人。在辩论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活跃了思维,拓展了知识,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科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应辩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