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0、《竹节人》第一课时基础练习(含答案)
一、根据拼音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汉字。
星期天,我们去艺术馆参观。里面的根diāo( )造型各具特色,令人称奇。有的像威风lǐn lǐn ( )( )的武士,有的像全身长满ɡē da( )( )的金刚,有的像蹲在地上的老虎,有的像手持ɡùn( )棒的猴子。我们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威风( )( ) ( )头( )脑 ( )咤风云
别出心( ) 技高一( ) ( )巧成拙
( )( )有味 全神( )注 忘( )所以
1.这位老人在战争年代曾经是一位( )的人物。
2.这( )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
按要求改写句子。
1.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窗外没找到竹节人。我们一点儿都不沮丧。(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雕 凛凛 疙瘩 棍
二、凛凛 呆呆 叱 裁 筹 弄 津津 贯 乎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三、1.破课桌俨然古战场。2.谁说老师不喜欢玩竹节人呢?3.虽然我们在窗外没找到竹节人,但是一点儿都不沮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0、《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0、竹节人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
教材分析 《竹节人》是现代作家范锡林的作品。文章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时的一种玩具—竹节人。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竹节人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不但小孩子喜欢玩,大人也抵不住它的诱惑。 这篇文章选编如本单元意图是使学生明确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学习 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6个生字,理解“风靡、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具 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梳理文章结构。
重点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2.梳理文章结构。
难点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2.梳理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玩具导入新课 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 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 3.五彩缤纷的童年,总是充满着惊喜和快乐,物质的贫乏,学习的压力阻挡不了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天性。有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竹节人,玩竹节人,花样翻新、乐此不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竹节人》,分享他们童年的快乐。 板书:竹节人 作者简介: 范锡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喜欢在自己的小说、童话、散文中抹上浓浓的传统色彩、民族气息,称之为“中国味”。 主要作品:《辟邪铜钱》《灶王爷和他的朋友们》《分身奇妙功》《金爪小神鹰》等。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话题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在课堂上。同时,由玩具话题到竹节人,很自然地导入,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课件】 生字:豁 凛 疙 瘩 卡 棍 悟 裁 筹 橡 雕 磕 跺 颓 沮 趴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出示:【课件】 风靡 嵌入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鏖战 沮丧 悻悻 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 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嵌入:紧紧地埋入。课文中指鞋线紧紧地拉进桌上的裂缝里。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结合上下文、解释重点字、找反义词等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品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 出示:【课件6】 1.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 段1—段4 段5—段19____________________ 段20—段29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指导: a课文主要叙述了三部分内容 段1—段4制作竹节人 段5—段19斗竹节人 段20—段29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 b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会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制作竹节人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们也想着自己动手做这种玩具呢!有的同学对斗竹节人部分印象最深,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的对老师玩竹节人这种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激情呢! 根据课文学习提示中的三个阅读任务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课文导读中提到的三个任务是什么? 4.细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制作竹节人需要的材料和做法。 5.细读课文8、9两个自然段,说说竹节人怎么玩,找出关键词语读一读。 6.快速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主要内容锻炼学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时,能清楚其主要内容,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课后作业 1.认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词语,同位相互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生字,写完后同位评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10.竹节人
第一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
上
五彩缤纷的童年,总是充满着惊喜和快乐,物质的贫乏,学习的压力阻挡不了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天性。有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竹节人,玩竹节人,花样翻新、乐此不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竹节人》,分享他们童年的快乐。
新课导入
范锡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喜欢在自己的小说、童话、散文中抹上浓浓的传统色彩、民族气息,称之为“中国味”。
主要作品:《辟邪铜钱》《灶王爷和他的朋友们》《分身奇妙功》《金爪小神鹰》等。
作者简介
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说说文章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
疙瘩 冰棍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我会读
疙瘩 冰棍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ɡē dɑ
ɡùn
cái
chóu
duò
tuí
jǔ sànɡ
pā
tì
xiànɡ
diāo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暴露无遗
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词语积累
疙
瘩
棍
橡
跺
颓
雕
趴
沮
裁
筹
屉
我会写
丧
ɡē
ɡùn
xiànɡ
diāo
duò
tuí
sànɡ
pā
tì
cái
chóu
dɑ
jǔ
duò
足字旁的最后一提和“朵”的横画、撇画,要互相穿插。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tuí
左边“秃”字最后一笔要变为横折提,避让右边的“页”。
书写指导
cái
左下角是“衣”,要写得小一点儿,最后一笔要变为点。
缝
fènɡ( )
fénɡ( )
裂缝
缝补
妈妈小心地把我袖子上的裂缝( )缝( )补好了。
fènɡ
fénɡ
多音字
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比喻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前功尽弃
剑拔弩张
风靡
别出心裁
词语解释
根据课文学习提示中的三个阅读任务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竹节人的玩法
竹节人和老师之间的趣事
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品读课文
课文导读中提到的三个任务是什么?
写竹节人如何制作,教会别人怎么玩竹节人。
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
讲一讲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为了完成任务一,你会怎么读课文呢?
任务一阅读目的: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会别人玩这个玩具。
细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制作竹节人需要的材料和做法。
写玩具制作指南要注意写清楚:
制作竹节人要准备什么材料,分为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怎么操作,制作过程中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①
②
③
步骤:
竹节人制作指南
材料:毛笔杆 纳鞋底的线
注意事项: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先将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脑袋和身躯,并在上面钻一对小眼。
再锯八截短的当四肢。
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
竹节人的制作过程
细读课文8、9两个自然段,说说竹节人怎么玩,找出关键词语读一读。
8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9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健美小伙子
壮士模样
威武形象
叉腿张胳膊
威风凛凛
脖子老粗
浑身疙瘩肉
1.认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词语,同位相互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生字,写完后同位评点。
课后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0、《竹节人》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0、竹节人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阅读任务,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完成玩具说明书,感受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2.能根据阅读目的积极调整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反思意识。 3.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并了解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以及语文要素。 2.简单了解家长儿时玩过的传统玩具。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统揽全文内容 1.计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借助上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3.分享交流主要内容,补充并完善。 【学习任务二】确定细读范围 1.默读课文,勾画描写竹节人“怎样做”和“怎样玩”的段落。 2.结合学习伙伴的分享,交流阅读方法。 【学习任务三】编写玩具说明书 细读相关段落,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1.细读文中相关段落,圈画具体介绍竹节人玩法和做法的语句。 2.借助文中信息,编写玩具说明书。 3.分享各自编写的玩具说明书,补充完善,并交流阅读经验。 4.结合大家的建议,修改自己编写的玩具说明书。 【学习任务四】阅读反思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是怎么阅读的?总结梳理一下你的阅读方法。
推荐的学习资源
对传统玩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图说中国传统玩具与游戏》 李露露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 9787506275491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