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4 对数函数
一、单选题
1.下列函数是对数函数的是( )
A.
B.
C.
D.
2.(2025陕西榆林八校联考)已知函数(且)的图象恒过点,则( )
A. -2
B. -1
C. 1
D. 2
3.(2025辽宁沈阳十中月考)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4.(2025天津三十二中月考)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B.
C.
D.
5.若函数与函数互为反函数,则的大致图象是( )
6.(2024江苏五市联考)已知,,,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
7.(2025陕西西安南开高级中学月考)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①是的部分图象
B. ②是的部分图象
C. ③是的部分图象
D. ④是的部分图象
8.(2025江苏苏州质检)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B. 的最小值是
C. 没有最大值
D. 的解集为
9.(2025辽宁盘锦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月考)已知函数,,,则在区间上( )
A. 的递增速度越来越快
B. 的递减速度越来越慢
C. 的递减速度越来越慢
D. 的递减速度慢于的递减速度
三、填空题
10.若对数函数的图象过点,则________。
11.(2025河北唐山期末)已知函数,则的值域为________。
12.若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过点,则函数的图象必过点________。
四、解答题
13.(1)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如何变化得到的?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的图象;
(3)设函数与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请判断的符号。
14.(2025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末)已知函数是偶函数。
(1)求实数的值;
(2)若,求的取值集合。
15.(2025福建莆田第二中学月考)
(1)已知满足,满足,则等于多少?
(2)某养殖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肉鸡产量在不断增加。现收集到2024年前10个月该养殖场上市的肉鸡数量(单位:万只)如下表,数量和月份之间可能存在以下四种函数关系:①;②;③;④。
月份m 1 2 3 4 5
数量W 1.0207 2.0000 2.5782 2.9974 3.3139
月份m 6 7 8 9 10
数量W 3.5789 3.8041 4.0000 4.1736 4.3294
①请从这四个函数模型中去掉一个与表格中数据不吻合的函数模型,并说明理由; ②从表格中选择2月份和8月份的数据,再从第①问剩下的三个模型中任选两个函数模型进行建模,求出其函数表达式,再分别求出这两个模型下4月份的肉鸡数量,并说明哪个函数模型更好()。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对数函数定义为(,真数仅含自变量):
A:真数为,含系数,非标准对数函数;
B:,是一次函数,非对数函数;
C:符合(),是对数函数;
D:含与的乘积,非对数函数。
2.答案:B
解析:对数函数恒过定点,令真数为1求定点:
令,解得(即);
代入得(即);
故。
3.答案:A
解析:对数函数定义域需满足“真数>0”:
由,解得,故定义域为。
4.答案:D
解析: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分两步:
第一步:求定义域(真数>0):,得或;
第二步:分析内外层函数:
外层函数(),底数,单调递减;
内层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
当时,单调递增,与外层“异减”,故复合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减,与外层“同增”,故复合函数单调递增;
综上,单调递减区间为。
5.答案:A
解析:先求的反函数:
令,反解:,故;
图象特征:定义域,过定点,单调递增。
6.答案:A
解析:分别比较与0、1的大小:
:指数函数递增,;
、:对数函数()递减,故(因),且();
综上,。
二、多选题
7.答案:ABCD
解析:根据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特征判断:
指数函数:,时递增(如),时递减(如);
对数函数:,时递增(如),时递减(如);
结合图象:①递减指数函数(),②递增指数函数(),③递减对数函数(),④递增对数函数(),均正确。
8.答案:BCD
解析:先分析函数的性质(偶函数,因):
令(),则;
对:由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时取等号),且在递减、递增;
结合(递增函数):
A错误:在递减、递增,在递减、递增;
B正确:,最小值为;
C正确:无最大值,故无最大值;
D正确:,解集为。
9.答案:ABC
解析:分析各函数在的增减速度(导数反映变化率):
A:,导数,随增大而增大,递增速度越来越快,正确;
B:,导数,绝对值随增大而减小,递减速度越来越慢,正确;
C:,导数,绝对值随增大而减小,递减速度越来越慢,正确;
D:比较速度:取,,,此时递减更快;取,,,仍递减更快,故D错误。
三、填空题
10.答案:
解析:设对数函数(),代入点:
,结合,得,故。
11.答案:
解析:分段求值域:
当时,:,即;
当时,:,即;
比较两段范围:,,故最小值为? 修正:原函数当时,,而,故整体值域为(因)。
12.答案:
解析:反函数性质:若过,则过;
反函数过,故过。
四、解答题
13. 解:(1) 是由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左加右减”,自变量变为)。
(2)
(3) 判断的符号
解: 设(递减指数函数,过,),(图象如下),两函数交点横坐标为(假设):
分析交点位置:
当时,,,;
当时,,,,故,即;
当时,,,;
当时,,,,结合时递增、趋近于0,故,即;
计算:一正一负,故(符号为负)。
14. 解:(1) 偶函数满足对任意成立:
计算,;
由:
化简左边:;
代入等式:
消去,整理得对任意成立,故。
(2) 先代入得,化简:
;
不等式化为:
因递增,故;
换元:设,方程化为,两边乘(,不等号方向不变):
解方程,得或,故不等式解集为;
回代:;
故的取值集合为。
15. 解:(1) 利用函数对称性转化方程:
对:,即,是与的交点横坐标;
对:,即,是与的交点横坐标;
关键性质:与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设与的交点为,则;
反函数交点关于对称,故(因对称点横坐标之和为)。
(2) ① 去掉不吻合的函数模型
解: 去掉模型④,理由:
模型④中,增大时,递减,故单调递减(若)或递增(若),但增长/递减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近于;
表格中数据:随增大而递增,且增长速度(相邻差值)先减后稳(如1→2增0.9793,2→3增0.5782,3→4增0.4192,…,8→9增0.1736,9→10增0.1558),但模型④当时,而表格数据无趋近常数的趋势(如10月仍在递增),故不吻合。
② 选择2月份()和8月份()数据,任选两个模型(如①和②):
模型①:
代入数据:
两式相除得,代入得;
故模型①:;
求4月份()数量:(与表格中4月实际值2.9974偏差较大)。
模型②:
代入数据:
两式相除得,代入得;
故模型②:;
求4月份()数量:(与表格中4月实际值2.9974偏差较小)。
模型优劣: 模型②计算的4月数量(≈2.8284)更接近实际值(2.9974),故模型②更好(若选其他模型,同理对比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