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课题:单元导读课——明确任务 设计人:
教材内容安排: 本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编排了《香港,璀璨的明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展现了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方美丽城市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方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些课文都展现了祖国优美的的自然风光,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样编排的目的旨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单元目标: 1.了解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3.启动大任务,进行任务分析,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单元主题:留心观察,细致观察 单元内容: 内容 学习重点写法教学方法 16.富饶的西沙群岛本课作者记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重点是通过理解关键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比喻1.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借助图片,理解课文。17.海滨小城本课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重点是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如何围绕关键句写一段话1.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2.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18美丽的小兴安岭本课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重点是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如何按照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景物1.分析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大意。 2.借助图片理解课文。19香港璀璨的明珠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地理位置、贸易、金融、商业、服务等方面简要介绍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总分的写法学生掌握“璀璨”“琳琅满目”等词汇,理解比喻修辞,并通过仿写、导游模拟等活动深化认知。语文园地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学习围绕一个意思的写作方法,学习带有相同偏旁的字,积累ABB式词语和古诗《早发白帝城》,重点是掌握围绕一个意思的写法,积累字词和古诗。 1.指导学生用合作探究法来学习中心句、字词。 2.利用插图学习和理解古诗。
作文题目这儿真美要点教学关注点习作要求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习作要素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学习重点本次习作主题是《这儿真美》,引导学生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用上最近学过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进行观察自己打算写的这个美丽的地方都有些什么。 每一种景物都是什么样子的。运用方法写一段话的时候,要能够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可以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用一句话概括出整篇文章的意思。运用新词用上本学期新学的词语,如“闪闪发光、静悄悄、亮晶晶”等。修改评议交流分享1.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 2.评议交流:重点围绕“文段是否是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进行评价交流。 3.通过习作和同学分享自己发现的美景。
1.单元要素分布横向联系: 2.语文要素和其它学段的纵向联系: 课文关注语文要素的横向联系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用泡泡语的形式提醒学生关注关键句子海滨小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美丽的小兴安岭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关键句子香港,璀璨的明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关键的句子语文园地梳理、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上测第六单元)(侧重点理解) ②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侧重表达) ②是①阅读方法在习作中运用,由读到写。 ③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从①到③能力层级由“理解”提升到“概括”。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展开想象,感受人文主题。
情景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壮丽河山都从心底发出感叹: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我们的祖国名山大川、塞北江南风景各异,这个单元就让我们跟随着文字,一起去打卡这些美丽的地方吧。 二、知晓单元任务。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六单元篇章页,读一读,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每个单元都有专属的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要求,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们就能了解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单元主题。 翻开书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一遍。 人文主题:祖国河山 语文要素: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之美。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要素: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说一说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相互交流:说一说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学生自主发言,老师不用给与评价) 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畅谈自己的发现。 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 大声朗读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说一说,自己心中有哪些魅力的地方。
活动意图: 单元导语页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单元导语页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单元文章的主题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明确单元学习主题与活动,宣布大单元任务
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为“讲述美丽山河”,并计划开展“小导游美景推荐会”的活动。 学习情境:跟着文字去旅行。 归属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群。 四、公布任务要求: 任务说明:本单元以“讲述美丽山河”为单元总的学习情境,将朗读、字词句运用、练笔与习作等内容统整在“跟着文字去旅行、我为家乡代言”这两项学习任务中,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家乡的可爱,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能在“习作的时候, 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通过读与诵的融合、读与说的结合、读与写的互动中聚焦重点,发展素养。 子任务一:跟着古诗去旅行。 趣味导入:大好河山,钟灵秀;无垠林海,毓英杰。让我们坐上时光的列车穿梭在古诗词的时光地图里,与李白一起诵读唐诗的美好,想象文字中的山川河流的绮丽风光,辽阔疆域下的富饶广博。抒发对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热爱之情。 举办“美丽山河”古诗诵读会。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走进古诗词,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儿。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古诗的韵味儿。可以举办““古诗朗读pk赛”活动。子任务二:跟着文字去旅行 趣味导入: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数量众多的自然风景区的国家之一。这些风景区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地区,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视角,抵达山川海洋、游南国海疆。感受无垠林海的神秘。 活动一:点赞美丽的西沙群岛。 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提取信息;接着,引导学生感受风景和物产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么写的。最后迁移仿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将积累的新鲜语言句式等朗读、解说等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 主要引导学生做好字词的学习、长句子的朗读过关等。“细赏西沙群岛”以第二自然段的感受品读为例子,引导学生梳理方法,并用到后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中去,感受风景和物产的特点和作者是怎么写的。 活动二:小兴安岭的四季名片 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小兴安岭。观察区域颜色,猜测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兴安岭的四季名片”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推荐游客哪个季节来?选择一个季节制作推荐名片,创编导游推荐词。 【设计意图】 “制作小兴安岭四季名片”基于文本清晰的结构板块,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识记、朗读,进而提炼出课文所写的景物。“展示小兴安岭四季名片”则从学生喜欢的季节入手,个人学习在先,小组合作评议在后,引导学生经历读读、说说、议议,再读读的过程,提升语感。 活动三:欢迎你到小城来。 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海滨小城。引导学生提炼信息,发现课文写了哪些海滨小城景象。接着运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入手,品读课文,借助拍照这一小任务的实施,整合圈画、阅读、交流和汇报等学习活动。 活动三:感受“紫荆花”的时尚和魅力。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里提到的“香江”你们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出示课件:“香江”即香港的别名,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须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归还中国,而香港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香港吗?香港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香港回归祖国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本单元中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颗富有魅力的“东方明珠”。 子任务三:我为家乡代言 活动一:“寻觅身边的美景”,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美景,并通过拍照和手绘等形式进行观察记录,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单和图片相结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为他们“乐于习作”做好准备。 活动二:“小导游美景推荐会”设置专门的集体交流时间,再次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互评互改的习惯。 1.明确大任务 更加清楚地了解,根据本单元主题设计的大任务设置的目的性,从而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做好铺垫。 朗读古诗,读出诗韵,感受诗情。 读一读课文,感受风景和物产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么写的。 在地图上找一找小兴安岭的位置,猜一猜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 读一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特点,制作小兴安岭的四季名片。 选择一个小兴安岭的季节,把它介绍给你的朋友。 读一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提炼信息,看一看,作者介绍了小城哪些美景。 通过视频和老师的讲述了解香港的百年沧桑。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美景,并通过拍照和手绘等形式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想要让学生把形象的观察转化为语言,要通过观察记录单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为他们开始快乐地习作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互评互改的习惯,应注意联系前面习作单元的相关要求,使用正确的符号修改,借助朗读进行修改。“小导游美景推荐会”设置专门的集体交流时间,可以选择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给学生以启示。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成功感,从而激励孩子“乐于习作”。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单元导语页的内容,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重点。希望同学们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可以踊跃参与大任务闯关活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单元评价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导读课
情景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壮丽河山都从心底发出感叹: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我们的祖国名山大川、塞北江南风景各异,这个单元就让我们跟随着文字,一起去打卡这些美丽的地方吧。
单元任务
对话美好事物,感受人文主题。
学习任务一
篇章主题
请同学们打开第六章的篇章页,你有哪些新发现吗?读一读它的内容。
主页内容
单元名称
插图 大山 牛羊 草原 蒙古包 云朵
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
揭示要素
语文要素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意思。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之美。
习作要素: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 清楚。
单元导语—人文主题 :祖国河山
要素进阶
《香港璀璨的明珠》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滨小城》
《美丽的小兴安岭》
在文中用泡泡语的形式提醒学生关注关键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关键句子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关键的句子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关键句子
单元要素分布横向联系:
交流平台
梳理、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单元任务
明确单元学习主题与活动,宣布大单元任务
学习任务二
单元任务
任务要求: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为“讲述美丽山河”,并计划开展“小导游美景推荐会”的活动。
任务要求
子任务一:跟着古诗去旅行。
大好河山,钟灵秀;无垠林海,毓英杰。让我们坐上时光的列车穿梭在古诗词的时光地图里,与李白一起诵读唐诗的美好,想象文字中的山川河流的绮丽风光,抒发对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热爱之情。
李白因永王李璘案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即作诗一首《早发白帝城》。
朗读诗歌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节奏
清晨的白帝城彩云环绕,景色壮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山峰。
诗人借沿途壮丽且充满生机的景色,将内心遇赦后的欣喜与兴奋之情自然地抒发出来。
诗句赏析
新知讲解
活动一:“美丽山河”古诗诵读会。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走进古诗词,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儿。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古诗的韵味儿。可以举办“古诗朗读pk赛”活动。
任务要求
子任务二:跟着文字去旅行
趣味导入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数量众多的自然风景区的国家之一。这些风景区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地区,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视角,抵达山川海洋、游南国海疆。感受无垠林海的神秘。
新知讲解
活动一:点赞美丽的西沙群岛。
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提取信息;接着,引导学生感受风景和物产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么写的。最后迁移仿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将积累的新鲜语言句式等朗读、解说等展示出来。
新知讲解
活动二:小兴安岭的四季名片
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小兴安岭。观察区域颜色,猜测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兴安岭的四季名片”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推荐游客哪个季节来?选择一个季节制作推荐名片,创编导游推荐词。
新知讲解
活动三:欢迎你到小城来。
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海滨小城。引导学生提炼信息,发现课文写了哪些海滨小城景象。接着运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入手,品读课文,借助拍照这一小任务的实施,整合圈画、阅读、交流和汇报等学习活动。
新知讲解
活动四:感受“紫荆花”的时尚和魅力。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同学们,这首歌里提到的“香江”你们知道是哪个地方吗?“香江”即香港的别名,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百年沧桑
问题一:香港问题的由来是什么?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99年)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沧桑百年
中英交锋:1982年,撒切尔夫人第一次访华,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围绕香港问题展开会谈。
任务要求
子任务三:我为家乡代言
新知讲解
活动一:“寻觅身边的美景”
寻找身边的美景,并通过拍照和手绘等形式进行观察记录,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单和图片相结合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为“乐于习作”做好准备。
任务要求
开展“小导游美景推荐会”设置专门的集体交流时间,再次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互评互改的习惯。
单元评价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