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通过地震模拟实验,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认识到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地震模拟实验,能总结概括地震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
科学实践:根据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猜测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责任态度:运用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证据,能解释地震形成的原因,养成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快乐填空。(5题)
1、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2、发生地震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 (填“外部”或“内部”),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 (填“剧烈的”或“缓慢的”)。
3、在地震科普展板上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从中可知,板块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由于板块之间的 和 ,造成能量的积累和地壳变形,当变形超过了地壳薄弱部位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破裂或错动,地震就发生了。
4、小科用泥土模拟两大板块的相互运动,当他把泥土相互 (填“挤压”或“拉张”)时,泥土中间会慢慢抬高;当他把泥土相互 (填“挤压”或“拉张”)时,泥土中间会逐渐凹陷甚至裂开。
5、在科普讲座中,平平了解到一些地震历史资料,下列属于地震后,地表可能发生的变化的是 。
①山体滑坡 ②堰塞湖 ③铁轨变形 ④岩层错动。
二、选择乐园。(5题)
(1)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
B.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2)在地质公园里,山体上的岩层出现弯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的侵蚀 C.流水的冲刷
(3)( )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貌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A.强烈地震 B.河流沉积 C.岩石的风化
(4)在地震的模拟实验中,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盒中的泥土会( )。
A.相互挤压 B.出现断痕 C.向上隆起
(5)小明为了研究地震成因,将一叠纸平放在桌面上,用手在两端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纸隆起(如图),这一叠纸代表( )。
A.土 B.岩层 C.地幔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
(1)人类的活动不会引发地震。( )
(2)所有的地震都是破坏性地震。( )
(3)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
(4)地形图上的绿色部分主要表示的是有绿色植被覆盖。( )
(5)地形图上一般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但是不能表示地势的高低。( )
二、实验探究题(1小题)
地震的成因。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伤亡严重,震中及周边民房和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小科将泥土和水混合后,平铺在垫有塑料薄膜的两半拼接而成的小盒上进行实验(见图)。
(1)本实验属于 实验,和好的泥土用来表示 。
(2)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挤压,泥土会 ;若迅速拉开,泥土会 。(均填“断裂”或“弯曲”)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地震产生的情景,小科推测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 圈层, 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4)根据实验现象,小科推测自然界中( )的形成原因与挤压小盒类似。
A.裂谷 B.山脉 C.三角洲
(5)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中,错误的是( )。
A.在高楼里,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B.在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C.在楼房中,迅速躲到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躲避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一、1、地壳
内部 剧烈的
碰撞 挤压
挤压 拉张
①②③④
二、(1)C (2)A (3)A (4)B (5)B
【能力提升】
一、(1)× (2)× (3)√ (4)× (5)√
二、(1)模拟 两大板块
(2)弯曲 断裂
(3)地壳 地壳运动
(4)B
(5)A
核心素养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