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相和》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将相和》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6 11:5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将相和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负荆请罪。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依仗 B.背 C.享有 D.遭受
2.课文题目为“将相和”,下列古训说明了“和”的重要性的是( )
A.礼之用,和为贵。
B.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C.吃一堑,长一智。
D.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B.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上映7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C.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劳动者。
D.班长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B.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C.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D.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击队想出各种巧妙的办法来对付足智多谋的日本鬼子。
B.陆游处心积虑地想收复失地。
C.兵不厌诈,战场上一定要前怕狼后怕虎。
D.小强把自己犯错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师。
6.下面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三顾茅庐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D.刘姥姥——进大观园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赵王接到秦王的信后,立即zhào jí(  )所有人员shāng yì(   )解决办法。
(2)赵王不想 dé zuì(    )假意yǔn nuò(    )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的秦王。
(3)正式举行diǎn lǐ(  )的那天,蔺相如一点儿都不dǎn qiè(      ),进宫见了秦王。
8.填空
(1).             ,不教胡马度阴山。
(2).对对子:宰相肚里能撑船,                      。
(3).《将相和》是一个     故事,是根据       写的《       》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这个故事发生在    时候,主要讲         、         、          三个故事。赞扬了                        精神和                        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                的精神,赞扬了两人        的好思想。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成间接叙述)
                                                   
(2)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是一个               句,我可以给它换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四、课内阅读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葡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文中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       ,第2个是      。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 ”的句子。
                   。
(3).“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在文中找出蔺相如“往回赶”原因的句子。
                   。
(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五、课外阅读
11.课外美文欣赏。
伯牙和子期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道:“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听闻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生死之交:                                                  
悲痛欲绝:                                                   
(2).这个故事中 是 的知音,文中是怎么体现的,用“ ”画出来。
(3).人们常用伯牙摔琴的故事来感叹( )
A.曲高和寡 B.高山流水 C.知音难觅
(4).伯牙为什么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D
6.A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 (1).召集(2).商议(3).得罪(4).允诺(5).典礼(6).胆怯
8. (1).但使龙城飞将在(2).将军背上可负荆(3).历史;司马迁;史记;战国;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廉颇勇于改过;爱国
三、语言表达
9.(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2).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3).反问;秦王我都不怕,也不会怕廉将军。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四、课内阅读
10.(1).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2).负荆请罪(3).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4).廉颇:善于反省、爱国、知错能改。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
五、课外阅读
11.(1).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谊;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2).子期;伯牙
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3).C(4).因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而且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结果子期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听闻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