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2: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
1. 经历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知道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意义.
2. 熟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形式及符号特征,并能利用该公式进行求值、计算.
活动一 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前面我们学习了诱导公式,利用它们对三角函数式进行恒等变形,可以达到化简、求值或证明的目的.这种利用公式对三角函数式进行的恒等变形就是三角恒等变换.观察诱导公式,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特殊角与任意角α的和(或差)的三角函数与这个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的恒等关系.如果把特殊角换为任意角β,那么任意角α与β的和(或差)的三角函数与α,β的三角函数会有什么关系呢?本节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1
如果已知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能由此推出α-β的余弦吗?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差角的余弦公式 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简记为C(α-β)
适用条件 公式中的角α,β都是任意角
公式结构 公式右端的两部分为同名三角函数积,连接符号与左边角的连接符号相反
思考2
你能利用差角的余弦公式求cos 15°的值吗?
例1 利用公式C(α-β)证明:
(1) cos =sin α;
(2) cos (π-α)=-cos α.
活动二 给角求值问题
例2 (1) cos 的值为(  )
A.       B.
C.       D. -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cos 75°cos 15°-sin 75°sin 195°;
②sin 46°cos 14°+sin 44°cos 76°.
化简下列各式:
(1) cos (θ+21°)cos (θ-24°)+sin (θ+21°)·sin (θ-24°);
(2) -sin 167°·sin 223°+sin 257°·sin 313°.
解含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 把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和或差,正用公式直接求值.
(2) 在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诱导公式,构造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结构形式,然后逆用公式求值.
活动三 给值(式)求值问题 
例3 已知sin α=,α∈,cos β=-,β是第三象限角,求cos (α-β)的值.
思考3
若已知α+β和β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cos α的值?
思考4
利用α-(α-β)=β可得cos β等于什么?
已知α,β∈,且sin α=,cos (α+β)=-,求cos β的值.
 
给值求值的解题思路:
(1) 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进行条件求值时,关键是“变式”或“变角”构造公式的结构形式.
(2) 常用的变角技巧有α=(α+β)-β,β=(α+β)-α,α+β=(2α+β)-α,α+β=(α+2β)-β,α+β=-等.
活动四 给值求角问题
例4 已知sin (π-α)=,cos (α-β)=,0<β<α<,求角β的大小.
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cos α=,cos β=,求α-β的值.
 
“给值求角”问题,实际上也可转化为“给值求值”问题,求一个角的值,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 求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
(2) 确定角所在的范围(找一个单调区间);
(3) 确定角的值.确定用所求角的哪种三角函数值,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
1. cos 等于(  )
A. B. C. - D. -
2. (2024太原月考)cos 77°cos 32°+cos 13°sin 32°等于(  )
A. B. - C. D. -
3. (多选)(2024辽宁实验中学期中)若α∈[0,2π],sin sin +cos cos =0,则α的值是(  )
A. B. C. D.
4. (2024南昌月考)已知cos =-,-<θ<,则cos θ=    .
5. 已知cos α=,α∈.
(1) 求cos 的值;
(2) 若sin (α+β)=-,β∈,求β的值.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2)
1. 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 会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计算等.
3. 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了解公式的正用、逆用以及角的变换的常用方法.
活动一 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思考1
由公式C(α-β)出发,你能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吗?
思考2
你能根据公式C(α+β),C(α-β)及诱导公式五(或六),推导出用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表示sin (α+β), sin (α-β)的公式吗?
思考3
你能根据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关系,从公式C(α±β),S(α±β)出发,推导出用任意角α,β的正切表示tan (α+β), tan (α-β)的公式吗?
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名称 简记符号 公式 使用条件
两角差的余弦 C(α-β) 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α,β∈R
两角和的余弦 C(α+β) 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α,β∈R
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名称 简记符号 公式 使用条件
两角和的正弦 S(α+β) 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α,β∈R
两角差的正弦 S(α-β) 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α,β∈R
3.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名称 简记符号 公式 使用条件
两角和的正切 T(α+β) tan (α+β)= α,β,α+β≠kπ+(k∈Z) ,且tan α·tan β≠1
两角差的正切 T(α-β) tan (α-β)= α,β,α-β≠kπ+(k∈Z),且tan α·tan β≠-1
4. 公式 S(α+β) ,C(α+β) ,T(α+β)都叫做和角公式;公式S(α-β) ,C(α-β) ,T(α-β)都叫做差角公式.
活动二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正用 
例1 已知sin α=-,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 ,cos ,tan 的值.
思考4
由以上解答可以看出,在本题条件下有sin =cos ,那么对于任意角α,此等式成立吗?若成立,你会用几种方法予以证明?
(1) 已知tan =,则tan α=    ;
(2) 已知锐角α,β满足cos α=,sin (α-β)=-,则sin β=    .
三角公式的应用策略:
(1) 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首先要记住公式的结构特征.
(2) 使用公式求值,应先求出相关角的函数值,再代入公式求值.
活动三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逆用 
例2 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sin 72°cos 42°-cos 72°sin 42°;
(2) cos 20°cos 70°-sin 20°sin 70°;
(3) .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 cos 44°sin 14°-sin 44°cos 14°;
(2) sin 14°cos 16°+sin 76°cos 74°;
(3) sin (54°-x)cos (36°+x)+cos (54°-x)sin (36°+x);
(4) .
本例体现了对公式的全面理解,要求我们能够从正、反两个角度使用公式.与正用相比,反用表现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它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反向思维意识,对思维的灵活性要求也高,而且对公式要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活动四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α,β为锐角,cos α=,sin (α-β)=.
(1) 求tan (2α-β)的值;
(2) 求角β的大小.
已知tan α=,sin β=,且α,β为锐角,求α+2β的值.
给值求角问题的步骤及选取函数的原则:
(1) 给值求角问题的步骤:
①求所求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
②确定所求角的范围(范围讨论的过大或过小,会使求出的角不合题意或漏解),根据范围找出角.
(2) 选取函数的原则:
①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
②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选正弦或余弦函数均可;若角的范围是(0,π),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是(-,),选正弦较好.
1. (2024台州期末)已知tan (α+β)=-2,tan (α-β)=7,则tan 2α的值为(  )
A. B. - C. D. -
2. (2025铜陵期末)已知α,β都是锐角,cos α=,cos (α+β)=-,则cos β的值为(  )
A. B. C. D.
3. (多选)(2024浙江期中)已知α,β∈R,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cos (α+β)·cos (α-β)=cos 2α-cos 2β
B. cos (α+β)·cos (α-β)=cos 2α-sin 2β
C. sin (α+β)·sin (α-β)=cos 2α-sin 2β
D. sin (α+β)·sin (α-β)=sin 2α-sin 2β
4. (2025福州期末)已知sin α=-,α∈,若sin (α+β)=2cos β,则tan (α+β)=    .
5. 已知△ABC为斜三角形.
(1) 证明:tan A+tan B+tan C=tan A tan B tan C;
(2) 若sin A+cos A=,求tan A的值.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
1. 能利用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 能利用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
3. 熟悉二倍角公式的常见变形,并能灵活应用.
活动一 推导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思考1
你能利用S(α±β),C(α±β),T(α±β)推导出sin 2α,cos 2α,tan 2α的公式吗?
思考2
如果要求二倍角的余弦公式(C2α)中仅含α的正弦(余弦),那么还能得到什么?
思考3
T2α对任意角α都成立吗?
思考4
倍角公式中的“倍角”只能是2α吗?
1. 二倍角公式
记法 公式 推导
S2α sin 2α=2sin αcos α S(α+β)S2α
C2α cos 2α=cos2α-sin2α C(α+β)C2α
cos2α=1-2sin2α cos2α=2cos2α-1 利用cos2α+sin2α=1消去sin2α或cos2α
T2α tan2α= T(α+β)T2α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1) 升幂公式:
1+cos 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2)降幂公式:
cos2α=;
sin2α=.
活动二 倍角公式的简单应用 
例1 已知sin 2α=,<α<,求sin 4α,cos 4α,tan 4α的值.
已知cos α=-,sin β=,α是第三象限角,β∈.
(1) 求sin 2α的值;
(2) 求cos (2α+β)的值.
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及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形式:
对于“二倍角”应该有广义上的理解,如:8α是4α的二倍角,6α是3α的二倍角,4α是2α的二倍角,3α是 的二倍角,是的二倍角,是的二倍角,….又如α=2·,=2·,….
活动三 逆用倍角公式化简求值 
例2 化简:.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 sin ;
(2) cos215°-cos275°;
(3)2cos2-1;
(4).
1.三角函数的化简有四个方向,即分别从“角”“函数名”“幂”“形”着手分析,消除差异.
2. 解决此类非特殊角的求值问题,其关键是利用公式转化为特殊角求值,要充分观察角与角之间的联系,看角是否有倍数关系,能否用二倍角公式求值;是不是互余关系,能否进行正弦与余弦的互化.要充分根据已知式的结构形式,选择公式进行变形并求值.
活动四 活用“倍角”关系巧解题 
思考5
已知cos 的值,如何求sin 2x的值?
思考6
当题设条件中含有“±x”及“2x”这样的角时,如何快速解题?
例3 已知sin =,0<x<,求的值.
已知sin sin =,且α∈,求tan 4α的值.
当遇到±x这样的角时可利用角的互余关系和诱导公式,将条件与结论关联起来.cos 2x=sin =2sin cos (-x).类似这样的变换还有:
(1) cos 2x=sin =2sin (+x)cos (+x);
(2) sin 2x=cos =2cos2(-x)-1;
(3)sin 2x=-cos =1-2cos2.
活动五 在三角形的背景下三角公式的应用 
例4 在△ABC中,cosA=,tan B=2,求tan (2A+2B)的值.
在△ABC中,已知cos 2C=-,则sin C的值为    .
例题中的两种方法都是对倍角公式、和角公式的联合运用,本质上没有区别.在三角形的背景下研究问题,会带来一些隐含的条件,如A+B+C=π,0本例也可以改为求-tan 2C的值,在三角形中,根据诱导公式,-tan 2C=tan (2A+2B).
1. (2025广东期末)已知cos α=,则cos 2α的值为(  )
A. 1 B. 0 C. - D. -
2. 若sin x=,则cos 2x的值为(  )
A. B. - C. D. -
3. (多选)(2024南京期中)下列选项中,值为的有(  )
A. sin 75°sin 15° B. sin 18°sin 54°
C. D.
4. (2025茂名期末)已知sin -cos =-,则sin α=    .
5. 利用二倍角公式求下列各式的值:
(1) sin 15°cos 15°;
(2) 2cos275°-1;
(3)1-sin215°;
(4).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
1.熟练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倍角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2. 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
活动一 三角公式的基本应用
例1 已知cos =,x∈.
(1) 求sin x的值;
(2) 求cos 的值.
若tan =-,则sin αcos α=    .
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策略:
(1) 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首先要记住公式的结构特征.
(2) 使用公式求值,应先求出相关角的函数值,再代入公式求值.
活动二 三角公式的逆用与变形 
例2 (1) tan 67°-tan 22°-tan 67°·tan 22°=    ; 
(2) =    .
已知cos +sin α=,则sin =    .
1. 三角函数公式活用技巧:
(1) 逆用公式应准确找出所给式子与公式的异同,创造条件逆用公式.
(2) tan αtan β,tan α+tan β(或tan α-tan β),tan (α+β)(或tan (α-β))三者中可以知二求一,注意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使用.
2. 三角函数公式逆用和变形用应注意的问题:
(1) 公式逆用时一定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和角之间的关系.
(2) 注意特殊角的应用,当式子中出现,1,,等这些数值时,一定要考虑引入特殊角,把“值变角”构造适合公式的形式.
活动三 利用角的变换进行求值
例3 已知cos α=,α∈(0,π),tan (α-β)=,求tan β及tan (2α-β)的值.
已知cos =,≤α<,求cos (2α+)的值.
1. 利用角的变换求三角函数值的策略:
(1) 当“已知角”有两个时,一般把“所求角”表示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形式.
(2) 当“已知角”有一个时,此时应着重于“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然后应用诱导公式把“所求角”变成“已知角”.
2. 角变换的几个注意点:
明确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包括非特殊角与特殊角、已知角与未知角),熟悉角的拆分与组合的技巧,半角与倍角的相互转化,如:2α=(α+β)+(α-β),α=(α+β)-β=(α-β)+β,40°=60°-20°,+=,=2×等.
活动四 化简证明问题 
例4 (1) 化简:+=    ;
(2) 证明:cos2(A+B)-sin2(A-B)=cos2A cos 2B.
证明:+=4.
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原则与步骤:
(1) 观察恒等式两端的结构形式,处理原则是从复杂到简单,高次降低,复角化单角,如果两端都比较复杂,就将两端都化简,即采用“两头凑”的思想.
(2) 证明恒等式的一般步骤:
①先观察,找出角、函数名称、式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②本着“复角化单角”“异名化同名”“变换式子结构”“变量集中”等原则,设法消除差异,达到证明的目的.
1. (2025楚雄期末)若sin θ=2cos θ,则的值为(  )
A. - B. - C. D.
2. 已知sin =,则sin 的值为(  )
A. - B. C. D. -
3. (多选)(2025通辽期末)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有(  )
A. tan 25°+tan 35°+tan 25°tan 35°=
B. cos 15°-sin 15°=
C. cos 2-sin 2=
D. -=4
4. 已知α∈(,π),cos 2α=-,则sin (α+)=    .
5. 已知α是钝角,β是锐角,cos =,sin (α+β)=.
(1) 求sin 2α的值;
(2) 求sin 的值.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
【活动方案】
思考1:不妨令α≠2kπ+β,k∈Z.
如图,设单位圆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1,0),以x轴非负半轴为始边作角α,β,α-β,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1(cos α,sin α),A1(cos β,sin β),P(cos (α-β),sin (α-β)).
连接A1P1,AP.若把扇形OAP绕着点O旋转β角,则点A,P分别与点A1,P1重合.根据圆的旋转对称性可知,与重合,从而=,所以AP=A1P1.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得[cos (α-β)-1]2+sin2(α-β)=(cosα-cos β)2+(sin α-sin β)2,
化简得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当α=2kπ+β(k∈Z)时,易证明上式仍然成立,
所以对于任意角α,β有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思考2:方法一:cos 15°=cos (45°-30°)=cos 45°cos 30°+sin 45°sin 30°=×+×=.
方法二:cos 15°=cos (60°-45°)=cos 60°cos 45°+sin 60°sin 45°=×+×=.
例1 (1) cos =cos cos α+sin sin α=0+1×sin α=sin α.
(2) cos (π-α)=cos πcos α+sin πsin α=(-1)×cos α+0=-cos α.
例2 (1) D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
(2) ①原式=cos 75°cos 15°-sin 75°sin (180°+15°)=cos 75°cos 15°+sin 75°sin 15°=cos (75°-15°)=cos 60°=.
②原式=sin (90°-44°)cos 14°+sin 44°cos (90°-14°)=cos 44°cos 14°+sin 44°sin 14°=cos (44°-14°)=cos 30°=.
跟踪训练 (1) 原式=cos [(θ+21°)-(θ-24°)]=cos 45°=.
(2) 原式=-sin (180°-13°)sin (180°+43°)+sin (180°+77°)sin (360°-47°)=sin 13°sin 43°+sin 77°sin 47°=sin 13°sin 43°+cos 13°cos 43°=cos (13°-43°)=cos (-30°)=.
例3 由sin α=,α∈,
得cos α=-=-=-.
由cosβ=-,β是第三象限角,
得sin β=-=-=-,
所以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思考3:cos α=cos [(α+β)-β]=cos (α+β)cos β+sin (α+β)·sin β.
思考4:cos β=cos [α-(α-β)]=cos αcos (α-β)+sin αsin (α-β).
跟踪训练 因为α,β∈,所以0<α+β<π.
由cos (α+β)=-,得sin (α+β)=.
又sin α=,所以cos α=,
所以cos β=cos [(α+β)-α]=cos (α+β)cos α+sin (α+β)sin α=×+×=.
例4 因为sin (π-α)=,所以sin α=.
因为0<α<,所以cos α==.
因为cos(α-β)=,且0<β<α<,
所以0<α-β<,
所以sin (α-β)==,
所以cosβ=cos [α-(α-β)]=cos αcos (α-β)+sin αsin (α-β)=×+×=.
因为0<β<,所以β=.
跟踪训练 因为α,β均为锐角,
所以sin α=,sin β=,
所以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又sin α所以-<α-β<0,故α-β=-.
【检测反馈】
1. A cos =cos =×+×=.
2. C cos 77°cos 32°+cos 13°sin 32°=cos 77°cos 32°+sin 77°sin 32°=cos (77°-32°)=cos 45°=.
3. CD 因为α∈[0,2π],且sin sin +cos cos =cos α=0,所以α=或α=.故选CD.
4.  由-<θ<,得0<θ+<π.又cos =-,所以sin =,所以cos θ=cos =cos cos +sin (θ+)·sin =×+×=.
5. (1)由sin2α+cos2α=1,cosα=,α∈,得sin α=-,
所以cos =cos cos α+sin sin α=×+×=-,
即cos 的值为-.
(2)由α∈,β∈,
得α+β∈.
因为sin2(α+β)+cos2(α+β)=1,sin(α+β)=-,
所以cos (α+β)=,
所以cos β=cos [(α+β)-α]=cos (α+β)cos α+sin (α+β)sin α=×+×=.
又β∈,所以β=.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2)
【活动方案】
思考1:因为α+β=α-(-β),则由公式C(α-β),有cos (α+β)=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于是得到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简记为C(α+β).
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α+β))
思考2:sin (α+β)=cos =cos [(-α)-β]=cos cos β+sin 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即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α+β))
sin(α-β)=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即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α-β))
思考3:tan (α+β)=


=.(T(α+β))
tan (α-β)==.(T(α-β))
例1 由sin α=-,α是第四象限角,得cos α===,
所以tanα===-,
则sin =sin cos α-cos sin α=×-×=,
cos =cos cos α-sin sin α=×-×=,
tan ====-7.
思考4:对于任意角α,等式sin =cos (+α)成立.
方法一:因为sin =sin cos α-cos sin α=cos α-sin α,
cos =cos cos α-sin sin α=cos α-sin α,所以sin =cos .
方法二:sin =sin =cos .
方法三:cos =cos =sin .
跟踪训练 (1)  因为tan =tan (α-)=,所以=,解得tan α=.
(2)  因为α,β是锐角,所以-<α-β<.因为sin (α-β)=-<0,所以cos (α-β)=.因为cos α=,所以sin α=,所以sin β=sin [α-(α-β)]=sin αcos (α-β)-cos αsin (α-β)=×+×=.
例2  (1) 原式=sin (72°-42°)=sin 30°=.
(2) 原式=cos (20°+70°)=cos 90°=0.
(3) 原式==tan (45°+15°)=tan 60°=.
跟踪训练 (1) 原式=sin (14°-44°)=sin (-30°)=-sin 30°=-.
(2) 原式=sin 14°cos 16°+cos 14°sin 16°=sin (14°+16°)=sin 30°=.
(3) 原式=sin [(54°-x)+(36°+x)]=sin 90°=1.
(4) 原式==tan (45°-75°)=tan (-30°)=-tan 30°=-.
例3  (1) 因为α为锐角,cos α=,
所以sin α==,
所以tanα==4.
因为α,β为锐角,所以-<α-β<,
又sin (α-β)=,
所以cos (α-β)==,
所以tan(α-β)==,
所以tan (2α-β)=tan [α+(α-β)]==-.
(2) 由(1)知,
sin β=sin [α-(α-β)]=sin αcos (α-β)-cos αsin (α-β)=×-×=.
因为β为锐角,所以β=.
跟踪训练 因为tan α=<1,且α为锐角,
所以0<α<.
又因为sin β=<=,且β为锐角,
所以0<β<,所以0<α+2β<.①
由sin β=,β为锐角,得cos β=,
所以tan β=,
所以tan (α+β)===,
所以tan (α+2β)=tan [(α+β)+β]===1.②
由①②可得α+2β=.
【检测反馈】
1. A 因为tan (α+β)=-2,tan (α-β)=7,所以tan 2α=tan [(α+β)+(α-β)]===.
2. D 因为α,β都是锐角,cos α=,cos (α+β)=-,所以sin α==,sin (α+β)==,所以cos β=cos [(α+β)-α]=cos (α+β)cos α+sin (α+β)sin α=-×+×=.
3. BD 对于A,B,cos (α+β)·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os2αcos2β-sin2αsin2β=cos2α(1-sin 2β)-sin 2αsin 2β=cos 2α-cos 2αsin 2β-sin 2αsin 2β=cos 2α-sin 2β(cos 2α+sin 2α)=cos 2α-sin 2β,故A错误,B正确;对于C,D,sin (α+β)·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 2αcos 2β-cos 2αsin 2β=sin 2α(1-sin 2β)-cos 2αsin 2β=sin 2α-sin 2αsin 2β-cos 2αsin 2β=sin 2α-sin 2β(sin 2α+cos 2α)=sin 2α-sin 2β,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4.  由sin α=-,α∈,得cos α==,所以sin (α+β)=2cos [(α+β)-α]=cos (α+β)-sin (α+β),即13sin (α+β)=6cos (α+β),所以tan (α+β)=.
5. (1) 因为A+B=π-C,
所以tan (A+B)=-tan C.
因为C≠,所以tan A tan B≠1,
所以tan (A+B)==-tan C,
所以tan A+tan B+tan C=tan A tan B tan C.
(2) 因为sin A+cos A=,
所以sin2A+cos2A+2sinA cos A=,
则sin A cos A=-.
又00,cos A<0,
所以sin A-cos A==,
则sin A=,cos A=,
所以tan A==-.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
【活动方案】
思考1:对于公式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cos (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tan (α+β)=,
令β=α,
得sin 2α=2sin αcos α,(S2α)
cos 2α=cos2α-sin2α,(C2α)
tan2α=.(T2α)
思考2:cos2α=1-2sin2α,cos2α=2cos2α-1.
思考3:不是,所含各角要使正切函数有意义.
思考4:倍角公式中的“倍角”的相对性:对于两个角的比值等于2的情况都成立,如6α是3α的2倍,3α是的2倍.这就是说,“倍”是相对而言的,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
例1 由<α<,得<2α<π.
又因为sin 2α=,所以cos 2α=-=-=-,
所以sin4α=2sin 2αcos 2α=2××=-,
cos 4α=1-2sin22α=1-2×=,
tan4α===-.
跟踪训练 (1) 因为α是第三象限角,cos α=-,
所以sin α=-=-,
所以sin 2α=2sin αcos α=2××=.
(2) 因为β∈,sin β=,
所以cos β=-=-.
又因为cos 2α=2cos2α-1=2×-1=,
所以cos (2α+β)=cos 2αcos β-sin 2αsin β=×-×=-.
例2 原式====1.
跟踪训练 (1) 因为sin =sin =cos ,
所以原式=sin cos =·2sin cos =sin =.
(2) 因为cos275°=cos2(90°-15°)=sin215°,
所以原式=cos215°-sin215°=cos30°=.
(3) 原式=cos =-.
(4) 原式=×=tan60°=.
思考5:sin 2x=cos =2cos2(-x)-1.
思考6:可借助角的互余关系及诱导公式,实现倍角关系的转换.
例3 因为+=,
所以sin =cos =.
又0<x<,所以<x+<,
所以sin =,
所以===2sin =.
跟踪训练 因为sin =sin =cos ,
所以sin cos =,
即sin =,
所以sin =,即cos 2α=.
因为α∈,所以2α∈(π,2π),
所以sin 2α=-=-,
则tan2α==-2,
故tan 4α==-=.
例4 方法一:在△ABC中,由cos A=,0所以tanA==,
则tan 2A===.
又tanB=2,所以tan 2B===-,
所以tan(2A+2B)===.
方法二:在△ABC中,由cos A=,0所以tanA==.
又tan B=2,所以tan (A+B)===-,
所以tan (2A+2B)=tan [2(A+B)]===.
跟踪训练  因为cos2C=1-2sin2C=-,且0【检测反馈】
1. D 因为cos α=,所以cos 2α=2cos2α-1=-.
2. D 因为sin x=,所以cos 2x=1-2sin2x=1-2×()2=-.
3. ABD 对于A,sin 75°sin 15°=sin 15°cos 15°=sin 30°=,故A正确;对于B,sin 18°sin 54°=====,故B正确;对于C,====,故C错误;对于D,因为tan 45°==1,所以=,故D正确.故选ABD.
4.  由sin -cos =-,可得(sin -cos )2=1-2sin cos =1-sin α=,所以sin α=.
5. (1) sin 15°cos 15°=(2sin 15°cos 15°)=sin 30°=.
(2) 2cos275°-1=cos150°=-.
(3) 1-sin215°=(2cos215°-1)+=cos 30°+=.
(4) =tan150°=-tan 30°=-.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
【活动方案】
例1 (1) 因为x∈,所以x-∈(,),
sin =,
所以sin x=sin =sin ·cos +cos sin =×+×=.
(2) 因为x∈,所以cos x=-=-=-,
则sin2x=2sin x cos x=-,cos 2x=2cos2x-1=-,
所以cos=cos 2x cos -sin 2x sin =-×+×=.
跟踪训练  因为tan =-,所以tan α=tan ===,所以sin αcos α====.
例2 (1) 1 因为tan 67°-tan 22°=tan (67°-22°)(1+tan 67°tan 22°)=1+tan 67°tan 22°,所以tan 67°-tan 22°-tan 67°tan 22°=1+tan 67°·tan 22°-tan 67°tan 22°=1.
(2) -4 原式=====-4.
跟踪训练 - 由cos +sin α=,可得cos α+sin α=,所以sin (α+)=,则sin (α+)=,所以 sin =-sin (α+)=-.
例3 因为cos α=>0,α∈(0,π),
所以sin α===,
所以tanα==,
所以tan β=tan [α-(α-β)]===,
tan (2α-β)=tan [α+(α-β)]===2.
跟踪训练 因为≤α<,所以≤α+<.
因为cos >0,所以<α+<,
所以sin =-=-,
所以cos 2α=sin =2sin cos (α+)=2××=-,
sin 2α=-cos =1-2cos2=1-2×=,
所以cos=×-×=-.
例4 (1) -tan 2θ 原式===-=-tan2θ.
(2) 左边=-==(cos 2A cos 2B-sin 2A sin 2B+cos 2A cos 2B+sin 2A sin 2B)
=cos 2A cos 2B=右边,
所以原等式成立.
跟踪训练 左边=

===4=右边,
所以原等式成立.
【检测反馈】
1. B 由sin θ=2cos θ,可得tan θ=2,所以====-.
2. A 由题意可得sin =-cos =-[1-2sin2(α+)]=-1+2×=-.
3. AD 对于A,因为tan 60°=tan (35°+25°)==,所以tan 25°+tan 35°+tan 25°·tan 35°=,故A正确;对于B,cos 15°-sin 15°=cos 45°cos 15°-sin 45°sin 15°=cos 60°=,故B错误;对于C,cos 2-sin 2=cos =,故C错误;对于D,-====4,故D正确.故选AD.
4. - 因为α∈,所以cos α<0.由cos 2α=2cos2α-1=-,得cosα=-,则sin =cos α=-.
5. (1) sin 2α=cos =2cos2-1=2×-1=-.
(2)因为α是钝角,β是锐角,sin (α+β)=,cos (α-)=,
所以<α<π,0<β<,<α+β<π,<α-<,
所以cos (α+β)=-=-,
sin==,
所以sin=sin =sin (α+β)cos -cos (α+β)s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