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
1. 能用二倍角公式推导出半角公式,能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推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体会其中的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进行简单的应用.
2. 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特点、变换技巧,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对三角函数式化简、求值以及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和一些简单的应用.
活动一 半角公式的推导及理解
我们知道变换是数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三角函数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恒等变换:代数变换、公式的逆向变换和多向变换以及引入辅助角的变换.前面已经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了简单的恒等变换,本节将综合运用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进行更加丰富的三角恒等变换.
思考1
α与有什么关系?
例1 用cos α表示sin2,cos2,tan2.
思考2
sin2=,cos2=,tan2=这三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求证:tan ==.
1. 例1的结果还可以表示为:sin =± ,cos =± , tan =± ,并称之为半角公式,符号由角所在象限决定.
2. 降倍升幂公式和降幂升倍公式被广泛用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
3. 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可以联系他们的适当公式,这是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
活动二 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及理解
例2 求证:
(1) sin αcos β=[sin (α+β)+sin (α-β)];
(2) sin θ+sin φ=2sin cos .
求证:
(1) cos αsin β=[sin (α+β)-sin (α-β)];
(2) sin θ-sin φ=2 cos sin .
本例的证明过程中用到了换元的思想,如将α+β看作θ,α-β看作φ,从而将包含 α,β的三角函数式变换成θ,φ的三角函数式.另外,将sin αcos β看作x,cos αsin β看作y,将等式看作x,y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x,这就是方程思想的体现.
活动三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例3 (1) 已知α∈,化简:+= ;
(2) -= .
若α∈,且cos α=,则= .
化简问题中的“三变”:
(1) 变角:三角变换时通常先寻找式子中各角之间的联系,通过拆、凑等手段消除角之间的差异,合理选择联系它们的公式.
(2) 变名:观察三角函数种类的差异,尽量统一函数的名称,如统一为弦或统一为切.
(3) 变式:观察式子的结构形式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变形途径,如升幂、降幂、配方、开方等.
活动四 证明三角恒等式
例4 求证:=1-.
求证:=sin 2α.
三角恒等式证明的思路:通过观察分析等式两端的结构,从两端角的差异、三角函数名称及结构的差异入手,寻求证明途径,左右归一;或消除等式两端的差异,达到形式上的统一.
1. (2024南京期中)若cos α=-,α∈(0,π),则cos 的值为( )
A. B. - C. ± D.
2. (2024武威十八中期中)sin 20°+sin 40°-sin 80°的值为( )
A. 0 B. C. D. 1
3. (多选)(2025长春期末)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
A. 2sin 75°cos 75° B. 1-2sin 2
C. sin 45°cos 15°-cos 45°sin 15° D. tan 20°+tan 25°+tan 20°tan 25°
4. (2025湖北部分学校一模)若α∈,且cos 2α=cos ,则α= .
5. 求证:=.
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2)
1. 通过三角恒等变形将形如y=a sin x+b cos x的函数转化为y=A sin (x+φ)的函数.
2. 灵活利用公式,通过三角恒等变形,解决函数的最值、周期、单调性等问题.
3. 通过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推理能力.
活动一 辅助角公式的推导及理解
思考1
三角函数y=sin x,y=cos x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
思考2
函数y=a sin x+b cos x的变形与应用是怎样的?
例1 求下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1) y=sin x+cos x;
(2) y=3sin x+4cos x.
设当x=θ时,函数f(x)=sin x-2cos x取得最大值,则cos θ= .
(1) 利用a sin x+b cos x=sin (x+φ)将形如y=a sin x+b cos x+k的函数化为一个角的一种函数的一次式,可以求三角函数的周期、单调区间、值域、最值和对称轴等.
(2) 化a sin x+b cos x=sin (x+φ)时φ的注意点:tan φ=;φ所在象限由点(a,b)确定.
活动二 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图象性质的综合
例2 求函数f(x)=5cos2x+sin2x-4sinx cos x,x∈的最小值,并求其单调减区间.
已知函数f(x)=cos -2sin x cos x.
(1) 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 求证:当x∈时,f(x)≥-.
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图象性质的综合问题的解题策略:运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倍角公式将函数关系式化成y=a sin ωx+b cos ωx+k的形式,借助辅助角公式化为y=A sin (ωx+φ)+k(或y=A cos (ωx+φ)+k)的形式,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函数的性质.
活动三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思考3
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选什么作为自变量?求定义域时应注意什么?
思考4
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后,通常要将函数解析式化为何种形式?
例3 如图,已知OPQ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的扇形,C是扇形弧上的动点,四边形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POC=α,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
有一块以O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划出一个内接矩形ABCD辟为绿地,使其一边AD落在圆的直径上,另外两点B,C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长为a,如何选择关于点O对称的点A,D的位置,可以使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
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方法: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合理引入辅助角,确定各量之间的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求解.
(2) 注意: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三点:①充分借助平面几何性质,寻找数量关系;②注意实际问题中变量的范围;③重视三角函数有界性的影响.
活动四 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形的结合
例4 已知实数x0,x0+是函数f(x)=2cos2ωx+sin(ω>0)的相邻的两个零点.
(1) 求ω的值;
(2) 在△ABC中,若f(A)=,且+=,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已知函数f(x)=2sin x cos x+2cos2x-1(x∈R).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已知△ABC为锐角三角形,A=,且f(B)=,求cos 2B的值.
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形的结合的解题模板:
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f(x)→研究f(x)的相关性质→结合条件求解三角形内角→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相关问题→反思解题过程注意规范化.
1. (2024上海期中)函数f(x)=sin +cos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6π B. -6π C. - D.
2. (2024石家庄二中期中)在△ABC中,内角A,B,C满足2sin B cos C=sin A,则△ABC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3. (多选)(2025宿州期末)已知函数f(x)=sin +sin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x+2π)=f(x)
B. 直线x=是函数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C. f(x)的最大值为2
D. f是偶函数
4. (2025上海期末)方程 sin x-cos x=2 在区间 [0,2π]上的解为 .
5. 已知函数f(x)=sin (x-)cos x+cos2x-.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减区间;
(2) 求函数f(x)在区间上的值域.
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
【活动方案】
思考1:α是的二倍角.
例1 由cos α=1-2sin2,得sin2=;
由cos α=2cos2-1,得cos2=.
两式相除可得tan2==.
思考2:(1) 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它们的一半即是半角的三角函数;
(2) 由左式的“二次式”转化为右式的“一次式”(即用此式可达到“降次”的目的).
跟踪训练 tan ===,tan ===,
所以tan ==.
例2 (1) 因为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两式相加得2sin αcos β=sin (α+β)+sin (α-β),
所以sin αcos β=[sin (α+β)+sin (α-β)].
(2) 由(1)得sin (α+β)+sin (α-β)=2sin αcos β.①
设α+β=θ,α-β=φ,则α=,β=.
将α,β的值代入①式,
得sin θ+sin φ=2sin cos .
跟踪训练 (1) 因为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两式相减得2cos αsin β=sin (α+β)-sin (α-β),
所以cos αsin β=[sin (α+β)-sin (α-β)].
(2) 由(1)得sin (α+β)-sin (α-β)=2cos αsin β.①
设α+β=θ,α-β=φ,则α=,β=.
将α,β的值代入①式,
得sin θ-sin φ=2cos sin .
例3 (1) -cos 原式=+.因为π<α<,所以<<,所以cos <0,sin>0,所以原式=+=-+=-cos .
(2) 4 原式====4.
跟踪训练 原式====.
例4 左边=
==1-=1-=右边,
所以原等式成立.
跟踪训练 方法一:左边====cos αsin·cos =sin αcos α=sin 2α=右边,
所以原等式成立.
方法二:左边==cos2α·=cos2αtanα=cos αsin α=sin 2α=右边,
所以原等式成立.
【检测反馈】
1. A 因为cos α=-,所以cos 2===.因为α∈(0,π),所以∈,所以cos =.
2. A sin 20°+sin 40°-sin 80°=2sin ·cos -sin 80°=2sin 30°cos 10°-sin 80°=2×cos 10°-sin (90°-10°)=cos 10°-cos 10°=0.
3. AC 因为2sin 75°cos 75°=sin (2×75°)=,故A正确;因为1-2sin 2=cos =-,故B错误;因为sin 45°cos 15°-cos 45°sin 15°=sin (45°-15°)=,故C正确;因为1=tan (20°+25°)=,整理,得tan 20°+tan 25°+tan 20°tan 25°=1,故D错误.故选AC.
4. - 由cos 2α=cos ,得cos 2α-sin 2α=(cos α-sin α).因为α∈,所以cos α-sin α≠0,所以cos α+sin α=,则sin =.由α∈,得α+∈,所以α+=,解得α=-.
5. 左式====
==右边,
所以原等式成立.
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2)
【活动方案】
思考1:y=sin x,y=cos x的周期是2kπ(k∈Z且k≠0),最小正周期都是2π;最大值都是1,最小值都是-1.
思考2:函数y=a sin x+b cos x=(sin x+cos x).
因为+=1,
所以令=cos φ,=sin φ,
则a sin x+b cos x=(sin x cos φ+cos x sin φ)=sin (x+φ),
所以a sin x+b cos x=sin (x+φ),此公式称为辅助角公式,其中φ可通过tan φ=以及点(a,b)所在的象限来确定.
例1 (1) y=sin x+cos x=2(sin x+cos x)=2=2sin ,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2) y=3sin x+4cos x=5=5sin (x+φ),其中tan φ=,
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5.
跟踪训练 - f(x)=sin x-2cos x=(sin x-cos x)=sin (x-φ),其中sin φ=,cos φ=.当x-φ=2kπ+(k∈Z)时,函数f(x)取到最大值,即θ=2kπ++φ时,函数f(x)取到最大值,所以cos θ=-sin φ=-.
例2 f(x)=5×+×-2sin 2x=3+2cos 2x-2sin 2x=3+4=3+4sin =3-4sin .
因为-≤x≤,所以-≤2x-≤,
所以sin ∈,
所以当2x-=,即x=时,f(x)取最小值为.
因为y=sin z,z∈的单调增区间是,
且由-≤2x-≤,得-≤x≤,
所以函数f(x)的单调减区间是.
跟踪训练 (1) f(x)=cos -2sin x cos x=cos 2x+sin 2x-sin 2x=sin 2x+cos 2x=sin ,所以T==π.
(2) 令t=2x+.
因为-≤x≤,所以-≤2x+≤.
因为y=sin t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sin =-,sin =,
所以f(x)≥sin =-.
思考3:通常选角作为自变量,求定义域时要注意实际意义和正弦、余弦函数有界性的影响.
思考4:化成y=A sin (ωx+φ)+b的形式.
例3 在Rt△OBC中,OB=cos α,BC=sin α.
在Rt△OAD中,=tan =,
所以OA=DA=BC=sin α,
所以AB=OB-OA=cos α-sin α.
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S,则S=AB·BC=(cos α-sin α)sin α=sin αcos α-sin2α=sin2α+cos 2α-=(sin 2α+cos 2α)-=sin -.
由0<α<,得<2α+<,
所以当2α+=,即α=时,S有最大值,
故当α=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跟踪训练 如图,设∠AOB=θ,θ∈,
则AB=a sin θ,OA=a cos θ.
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S,则S=2OA·AB,
所以S=2a cos θ·a sin θ=a2sin 2θ.
因为θ∈,所以2θ∈(0,π),
所以当2θ=,即θ=时,S有最大值a2,
故当点A,D与点O的距离均为a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a2.
例4 (1) f(x)=1+cos 2ωx+sin 2ωx-cos 2ωx=sin 2ωx+cos 2ωx+1=sin +1,
由题意得T=π,所以=π,所以ω=1.
(2) 由(1)得f(x)=sin +1,
所以f(A)=sin +1=,
即sin =.
因为0
所以2A+=,即A=.
由+=,
得+=,
所以 cos B+cos C=2cos A=1.
又因为B+C=,所以cos B+cos =1,即sin =1,所以B=C=.
综上,△ABC是等边三角形.
跟踪训练 (1) f(x)=2sin x cos x+2cos2x-1=sin2x+cos 2x=2sin ,
所以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因为0≤x≤,所以≤2x+≤,
所以-≤sin ≤1,
故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2) 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且A=,
所以即B∈,
所以2B+∈.
由(1)可知f(B)=2sin =,
即sin =,cos =-,
所以cos 2B=cos =cos (2B+)·cos +sin sin =.
【检测反馈】
1. A 由题意,得f(x)=-=-sin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T==6π.
2. B 因为2sin B cos C=sin A=sin (B+C)=sin B cos C+cos B sin C,所以sin B cos C-cos B sin C=0,即sin (B-C)=0. 因为B,C∈(0,π),所以B=C,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
3. AD f(x)=sin +sin =sin (x+)+cos =sin .对于A,由T==2π,得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故A正确;对于B,f=sin = ≠±,故B错误;对于C,f(x)的最大值为,故C错误;对于D,因为f=sin =cos x,所以f为偶函数,故D正确.故选AD.
4. x= 因为sin x-cos x=2sin =2,所以sin =1,所以x-=+2kπ,k∈Z,解得x=+2kπ,k∈Z.又因为x∈[0,2π],所以x=.
5. (1) 由题意,得f(x)=sin cos x+cos2x-=sinx cos x+cos2x-=sin2x+cos 2x=sin ,
故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T==π.
由2kπ+≤2x+≤2kπ+,k∈Z,
解得kπ+≤x≤kπ+,k∈Z,
所以f(x)的减区间为,k∈Z.
(2) 因为x∈,所以2x+∈,
则sin ∈,
所以f(x)∈,
即函数f(x)在区间上的值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