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13.1 血液、血管和心脏 学案--苏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5.13.1 血液、血管和心脏 学案--苏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1: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能说出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理解三者在物质运输中的协同作用,形成“系统观”。通过分析血液成分、血管结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能通过观察人血涂片,对比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培养归纳、比较的思维能力。结合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的数值偏差,推理可能的健康问题,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能力。通过分析心脏四腔及瓣膜的结构,推理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方向,发展抽象思维。 探究实践:能按照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准确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规范完成观察记录,提升实验操作能力。能借助哺乳动物心脏模型,观察心脏外形、内部四腔及瓣膜,描述心脏结构特点,培养观察与归纳能力。参与“血常规报告单分析”小组讨论,通过查阅资料、分工合作,完成问题探究,提升合作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关注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定期体检对健康监测的重要性,养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理解心脏搏动与生命活动的密切联系,树立爱护心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责任意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尊重他人观点,积极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严谨态度。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人血涂片、分析血液分层实验数据,掌握血液的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各成分的功能。通过对比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管壁厚度、弹性、血流速度及分布特点,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通过观察心脏模型,明确心脏的四腔结构(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及与血管的连接关系(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学习难点 通过结合心脏瓣膜的形态结构(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和心脏收缩舒张过程,理解血液在心脏内“心房→心室→动脉”的单向流动原理。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准确分析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中数值偏差(如红细胞数量过低、白细胞数量过高)与贫血、炎症等健康问题的关联,并提出合理的应对建议。
【课前预习】
血液的组成与分层(抗凝剂处理后),上层(55%)是________(淡黄色、半透明);中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色);下层(45%)是____________(红色、不透明)。
血浆的成分是____(91.5%)、____________(7%)、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1.5%);功能是运载____________,运输________和________。
血细胞
(1)红细胞:数量________,成熟____核(两面凹圆盘状),含血红蛋白运____;异常情况为________(数量少/血红蛋白低)。
(2)白细胞:数量少,____核(体积____),________细菌;异常情况为________时数量增多。
(3)血小板:体积小(难观察),促________、加速________;异常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数量少)或________(数量多)。
血管
(1)________:送血方向为从心脏到全身,壁厚有弹性、血流快,多分布于深层。
(2)________:回血方向为从全身到心脏,壁薄弹性小、血流慢,分布深浅均有(“青筋”为浅层),四肢静脉有____________(防血液倒流)。
(3)________________: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实现物质交换;管壁仅1层上皮细胞、管细血流慢、数量多分布广。
________的功能是通过收缩舒张产生搏动,为血流提供动力(1次________+1次________=1次搏动)。
成人平静时心率约________次/分。
心脏的结构有4个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两侧互相________),____心室壁比____心室壁厚(因泵血范围不同)。血管连接(遵循“____连____,____连____”):左心房连接____________(从肺部回血),左心室连接____________(向全身送血);右心房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身回血),右心室连接____________(向肺部送血)。心脏的________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控制血液单向流动(防止倒流)。
心脏的工作过程
心房________:血液通过房室瓣进入心室;
心室________: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关闭,左心室的血液进入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右心室的血液进入肺动脉(输送到肺部);
心房与心室共同________: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关闭,肺部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全身的血液通过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课中研学】
人血涂片中哪种血细胞数量最多?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分别有什么特征?
1.分小组研读素材,查阅资料,分析报告单中的数值偏差说明身体可能出现的问题。
2.讨论当我们发现数值有偏差时应该做些什么。
1.哺乳动物的心脏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心脏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心房、心室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接?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理解题
1.新鲜血液加入少量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下图)。下列各选项正确的是( )。
A.红细胞
B.血液
C.白细胞和血小板
D.血浆
2.人心脏的4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左心室连主动脉
B.右心室连肺动脉
C.左心房连肺静脉
D.右心房连肺动脉
3.下列关于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脉是指肺动脉和主动脉
B.静脉是指肺静脉和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C.动脉内具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半月形薄膜
D.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很慢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动脉管壁一般较厚,富有弹性,管内血流速度慢。( )
(2)毛细血管很细,管壁非常薄,但是数量不多,主要起着连接动脉和静脉的作用。( )
(3)成年人心脏正常每分钟搏动75次左右。( )
二、应用题
1.一位同学不慎划伤了手背处的皮肤,流血了。
(1)片刻后血液开始凝固,形成的血块周围析出淡黄色的液体。这些液体是什么?
(2)在血液凝固的过程中,血小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交通事故中,伤者有的只渗出少量的血液,有的则会缓慢流出一些暗红色的血液,有的却会喷射出大量鲜红的血液。针对上述3种情况,分别说明伤者伤到了哪种血管。
…………………………………………………………………………………………………………………..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
2.水;蛋白质;血细胞营养;废物。
3.最多无;氧贫血;有;大;吞噬;炎症止血凝血出血不止血栓。
4.动脉;静脉静脉瓣毛细血管。
5.心脏;收缩舒张。
6.75。
7.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同;隔开;左;右;房;静;室;动;肺静脉;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瓣膜。
8.收缩;收缩;舒张。
【课堂练习】
一、理解题
1.C
2.D
3.D
4.(1)×(2)×(3)√
二、应用题
1.(1)这些液体是血清。血液凝固的本质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因子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包裹形成血块。而血块周围析出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液中去除了纤维蛋白原(及部分参与凝血的血细胞)后的液体成分,即为血清。
(2)血小板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①初步止血:血管破损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到破损处的血管壁胶原纤维上,并相互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初步堵塞伤口,减少血液流失。②激活凝血反应:血小板会释放多种凝血因子(如血小板因子),这些因子能启动并加速凝血级联反应,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稳定的血块,完成凝血过程。
2.①只渗出少量血液:伤到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最小,且血流速度最慢、血压最低。因此受损时,血液不会快速流动或喷射,仅会缓慢渗出,出血量较少。
②缓慢流出暗红色血液:伤到静脉。静脉血管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液因从全身组织回流至心脏,流速较慢、血压较低;且静脉血含氧量低,颜色呈暗红色。因此受损时,血液会缓慢流出,颜色偏暗。
③喷射出大量鲜红血液:伤到动脉。动脉血管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液因从心脏泵出流向全身,流速快、血压高;且动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因此受损时,高压血流会导致血液呈喷射状流出,出血量较大,颜色鲜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