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共6页,六道大题,32道小题。其中第六大题为附加题,附加题分数计入总分。
一、积累和运用(每题2分,共1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轩榭
(xuān)
脂粉(zhǐ)
丘壑
(hè)
矗立(zhù)
B.蟠龙(pán)
仄歪(zè
)
歼灭(qiān)
镂空
(lóu)
C.湛蓝(zhàn)
额枋(fāng)
河堤
(dī)
休憩
(qì)
D.池沼
(zhāo)
琢磨(zuó)
藻井(zào)
荒谬(miù)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雅俗之分
炯然不同
雄姿
纳凉
B.鸣钟击磬
荡然无存
疟疾
造形
C.名副其实
富丽堂皇
帷暮
悠闲
D.前瞻后顾
重峦叠嶂
明艳
屏风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驻足(停止) 轩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B.阻遏(阻止)
精疲力竭(尽)
C.惟妙惟肖(同类)
眼花缭乱(迷乱)
D.箱箧(箱子)
锐不可当(抵挡)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师问他迟到的原因,他一时回答不上来,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B.
清冷的晨风把树叶上的露珠扫落下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因害怕而身体颤动。)
C.
个头匀称、外观较好的红瓤红薯零售价每千克约1.6元。(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D.
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身体很瘦的样子)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巧妙绝伦,值得一读。
B.“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形容在这里再恰当不过,飞船返回的轨道在天上偏差1度,落在地面上就要偏差300公里!
C.他很快做完了那道数学计算题,真可谓“胸中有丘壑,腹中有乾坤”。
D.在新的形势下,我更应当不断学习,因地制宜,积极进取。
6.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B.
一走进教室,我就看到了同学的悦耳的歌声和灿烂的笑脸。
C.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
D.通过这次送温暖活动,使我提高了爱心。
7.
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___的图画。
(2)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
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3)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
多了。
(4)她一捧又一捧,
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A.完好
准备
清凉
居然
B.完美
妄想
清脆
悄然
C.完美
企图
清爽
竟然
D.美好
打算
清朗
突然
8.选出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或国籍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东晋
B.《中国石拱桥》————
叶圣陶
————
现代
C.《蜡烛》
————
西蒙诺夫 ————
苏联
D.《爱莲说》
————
周敦颐
————
宋朝
9.
根据课文,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②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③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④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二、综合性学习(共5分)
10.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对文本的感悟。(2分)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
11.
为下面这段新闻添上适当的导语(3分)
男子将小偷打成重伤被判3年赔偿8.6万
本报讯
(记者刘杰)
。
谢某今年24岁,是昌平区一家公司的职工。去年11月25日晚上9点左右,谢某在公司工地值班,巡视时发现一陌生男子在偷钢管。谢某想要教训小偷,于是上前突袭。他用拳头猛击小偷头部,导致对方当场昏迷。小偷被送往医院救治,幸无生命危险。后经鉴定构成重伤,伤残程度为8级。
庭审时,谢某承认自己一时冲动打伤了小偷,非常后悔,同意赔偿医疗费用。其辩护律师认为,谢某打小偷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而且是谢某将小偷送往医院的,希望法庭从轻判处。
法院认为,谢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判处他有期徒刑3年,并附带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共计8.6万余元。
(选自2008年10月25日02:15
京华时报)
三、背诵默写(共8分,每空0.5分)
12.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3.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
14.亭亭净植, 。
15.气蒸云梦泽,
。
16.黄鹤一去不复返,
。
17.
,落日故人情。
18.《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
。
19.《望岳》中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20.《春望》中诗人移情花鸟抒发内心情感的语句是
,
。
21.《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
。
四、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共29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谈笑有鸿儒( )
(2)可以调素琴( )
23.“无丝竹之乱耳”中“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渔人甚异之。
D.水陆草木之花。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25.文中引用孔子的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
(二)说明文阅读(9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6.本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具有
、
和
的特征。(3分)
27.“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这句话中的“约”和“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28.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
和
说明方法。就其中一种说明方法找出对应的句子摘抄下来,然后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答:
(三)记叙文阅读(9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④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⑤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 昨天不还是四块吗 ”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 ”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⑥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⑦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⑧“爹,你冷不冷 ”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
“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⑨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⑩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11)“什么,爹 ”
(12)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29.
根据作者写作的思路,把情节补充完整,填在下面横线上。(2分)
父亲摸黑砍柴→
→
30.
第③段画线处主要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
31.
选文两次写父亲的喘息声:第⑤段写父亲的“喘气声越来越大”;第⑦段写父亲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请结合语境揣摩父亲两次喘息时的心情。(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32.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即“将来你有钱了,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低头弯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2分)
五、作文(40分)
人生难免不如意,泪与欢笑成对比,冬去春来是温馨。人生的旅途悲与喜,风风雨雨会过去,
命运握在你手里,
成功更要靠自己,
抹去眼中的泪滴,继续前行风雨里,经验终将成就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这些不仅仅来自课堂,更来自课堂之外。
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文章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等。
3.将标题抄写到相应的位置。
六、附加题(共5分)
1.
读《红楼梦》片段,写出其中谈及的四位诗人姓名: 。(2分)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2.
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初二年级某班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3分)
生日祝福调查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值
2%
20%
1%
请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为本组同学提供发言素材:
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
C 2.D 3.C 4.B 5.B 6.C 7.C 8.B 9.D
二、综合性学习(5分)
10.
(
2分)答案示例: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应该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
(写出观点1分,语言1分)
11.
(
3分)答案示例:谢某为了教训偷公司钢管的小偷,将对方打成重伤。记者昨天获悉,昌平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谢某有期徒刑3年,附带民事赔偿8.6万余元。(1分:谢某将小偷打成重伤,必须写出谢某;1分:法院判谢某有期徒刑3年,赔偿8.6万,必须出现法院;语言通顺得1分。错别字影响句意扣1分)
三、背诵默写(共9分,每空0.5分,错一字不得分)
12.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3.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波撼岳阳城
16.
白云千载空悠悠
17.浮云游子意
18.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1.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四、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22.(1)鸿:大
(2)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23.
B
24.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评分标准:翻译斯0.5
;翻译惟
0.5;翻译德馨0.5;补充完整0.5)
(2).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前后各1分)
25. 要点:1.从结构上,呼应前文。2.从内容上,突出文章的主旨。各1分,语言组织1分
(二)说明文阅读(9分)
26.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每空1分,共3分。
27.不能去掉,“约”表推测语气,“几乎”表接近,用上这两个词加以限制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答不能1分,分析2分。
28.列数字、作比较。例略。
(三)记叙文阅读(9分)
29.父亲雪天卖柴
父亲的叮嘱(一处1分)
30.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1分)
作用:衬托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和怕耽误我上学的急切心情;也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2分)31.焦急
(1分)
伤心、矛盾、愤怒(意对即可)(1分)
32.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用自己的善良、宽厚之心,教育孩子要心地善良,同情、尊重所有人。(意对即可)(2分)
五、作文(40分)略
六、附加题
1.答案:陆游、王维、杜甫、李白
2.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