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课堂教学设计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
赵洪军
活动目标
1.诵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3.析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怀。
教学重点
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准备
视频歌曲、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谈话: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欢快的曲子《谷穗上的蝈蝈》。好听吗?
是啊,谷穗上的蝈蝈在欢唱,它歌唱今年大丰收,它歌唱粮满仓,它带给了我们丰收,它带给了我们喜悦,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
这是一只中国的蝈蝈,在大洋彼岸,在浪漫的法兰西共和国,也有一只蝈蝈在尽情欢唱,它就是法国作家法布尔笔下的绿色蝈蝈。现在就让我们开启法国之旅,去认识这位相隔万里的朋友。
(板书课题)
【活动目标】
1.诵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3.析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怀。
【检查预读】
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
2.读准下列词语
喑
哑
哀号
狩
猎
喧嚣
静
谧
篡
夺
酷
爱
篝火
吮取
气氛
劫掠
满载而归
窸窣作响
看来大家的字音掌握的都比较好,下面看看词义掌握了吗?你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把横线上的部分替换下来。
3.理解词义
(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2)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3)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进一步明确:
1.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
亨利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共10卷,谈到的虫子有100多种,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这部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言传神,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布尔也被誉为“昆虫诗人”。
2.检查预习,读准下列词语:
yīn
yǎ
háo
shòu
xiāo
mì
cuàn
kù
gōu
喑
哑
哀号
狩
猎
喧嚣
静
谧
篡
夺
酷
爱
篝火
shǔn
fēn
jiélüè
zài
xīsū
吮取
气氛
劫掠
满载而归
窸窣作响
3.理解词意
(1)(弱肉强食)
(2)(惊慌失措)
(3)(津津有味)
【师生互动】
看来大家课前真的下功夫预习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去认识认识这只绿色蝈蝈吧。
活动一:初识蝈蝈
4.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绿色蝈蝈的?重点写了哪个方面?
温馨提示:
快速阅读就是抓住关键信息、思维集中
、眼脑手并用。
学生阅读。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刚才的问题,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商量一下。
交流:声音、形体、食性三个方面介绍绿色蝈蝈的,重点写了绿色蝈蝈的食性。
(板书:声音、形体、食性)
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我们听听蝈蝈的歌声吧。
活动二:倾听其声
5.课文的哪些段落是介绍蝈蝈的叫声,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试着归纳蝈蝈叫声的特点。
学法指导:可截取原文的关键词语进行归纳
窃窃私语
像滑轮……
喑哑、连续不断
尖锐、急促、
清脆、柔和……
看来蝈蝈的叫声是复杂多变的,大家想不想听听这夜晚的艺术家的歌声呢?好,绿色蝈蝈的个人演唱会现在开始。(播放音频)
蝈蝈唱的好听吗?看来这场演唱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大家想不想把这位夜晚的艺术家请到自己的家中啊?老师啊把它从法国请来了,请看:
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小诗。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乐颠颠地捉回了,
一只绿色的蝈蝈,
喜滋滋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这是只会唱歌的蝈蝈,
在我上学时,
好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歌声会把您领进山野,
看到小溪里滚动的清波,
闻到山花扑鼻的芳香,
听到百鸟齐鸣的欢歌。
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您听,它唱得多好,
蝈蝈,蝈蝈,蝈蝈蝈……
大家能推荐一位同学给我们读读吗?
她读的好不好,谢谢这位同学的诵读,她是一位诵读的艺术家,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这样美妙的声音竟然是蝈蝈演奏出来的,现在就让我们一睹它的神采吧!
活动三:观其形象
课文的哪一段描写了蝈蝈的体形?找出来读一读。
看来闻名不如见面啊,这是多么漂亮而威武的小东西啊!“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这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曼妙仙女啊,事实真的如此吗?
板书:有力大颚
锐利钳子
那我们就来看看蝈蝈的食谱吧!
活动四:秀其食谱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蝈蝈的菜单上都罗列了哪些食物?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蝈蝈的食谱。
蝈蝈的食谱真丰富啊,看,有主食,有甜点,荤素搭配,科学合理,看来蝈蝈不仅歌声优美,体形漂亮,还是一位地道的美食家呢。
蝈蝈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的?其中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观察和实验
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出示资料链接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有一次,他在路上发现许多蚂蚁正在搬运几只死苍蝇,就伏在地上,用放大镜全神贯注地观察起来。汗水湿透了衣服,手脚都麻木了,他一直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
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观察螳螂的活动。他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结果,别人误把他当成了小偷,要抓他,他才从观察中惊醒过来。
靠着长期的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观察,法布尔发现了昆虫世界各种有趣的秘密。
“不朽的传奇”
《昆虫记》
正是有了这严谨的科学精神,法布尔才写出了这部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昆虫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能称得上不朽传奇的作品必然具有它独特的魅力,那么,法布尔先生是怎样将绿色蝈蝈写得如此生动、活泼的呢?
活动五:感悟作者
请大家再次快速阅读全文,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如说道称谓:文中作者还把绿色蝈蝈称作什么,这样的称谓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除此之外大家看看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称谓有哪些变化,这样的称谓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鲜明地表现蝈蝈的特点,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流露作者对蝈蝈的情感。
看来法布尔不仅是一位昆虫大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大家,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都给予了《昆虫记》极高的评价。
或许这就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吧!
板书:昆虫家、文学家
资料链接: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法国戏剧家
罗斯丹
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人性。看《昆虫记》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
——中国作家
周作人
因为作为生物学家的法布尔不但对生物作了生理、习性上的研究,他还研究了生物的情感,他是把生物当作生命来研究。
——顾城
我们应当不是把生命当作一种享乐,一种磨难,而是当作一种义务,一种只要在最后期限未到我们就必须尽全力的义务。
——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
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
活动六:检测反馈
以“我喜欢蝈蝈,因为……”为句式写一段文字。看谁的语言更生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理念新颖,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设定恰当、合理,突破重点有方法,攻破难点有策略;教学过程完整,层次清楚,属典型的活动型课堂设计。注重师生、生生互动,以学为主,注重教法学法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形逼真,绘声绘色,资料翔实,环节过度自然,整个课堂宛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不足之处,略显引用资料过繁,再简练些会更好!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活动目标
1.诵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2.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3.析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怀。
声音
窃窃私语
……
艺术家
绿色蝈蝈
形体
有力大颚
锐利钳子
仙
女
昆虫家、文学家
食性
丰富
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