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走近国家第5节美国
教材解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关于美国农业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带分布等基础知识。本设计以中美关税战为切入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拓展,将自然地理要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与人文地理要素(农业机械化、产业优势)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美国农业大国地位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区域地理认知体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大洲与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对世界地理充满好奇心,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对国际时事关注度较高,对中美贸易摩擦等热点话题有一定认知基础,但缺乏将热点事件与地理知识相联系的能力。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过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区域地理分析思维,需要教师引导从多维度剖析美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结合地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学生做到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3.学生学会结合地图,说出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名称、位置,并能综合分析农业
带的成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难点:从综合思维角度分析美国农业大国地位形成的原因。理解地理条件与产业韧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美国农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与脆弱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情景教学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3.任务驱动法
设计思想
1. 问题导向:以中美关税战中美国农业受影响的现实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美国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通过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地理要素,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工具
1.多媒体课件 2.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 3.地图册 4.学习任务单
教学内容
1. 以中美关税战农业贸易新闻导入,引发学生对美国农业重要地位的思考。
2. 系统讲解美国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要素,以及农业机械化等社会经济要素。
3.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活动,深入探究美国农业带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美国农业大国地位形成的原因。
4. 引导学生思考地理条件与产业韧性的辩证关系,认识美国农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与脆弱性。
5. 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 播放 2025 年中美关税战中涉及农业贸易的新闻视频片段,创设情境:“中国对美大豆加征 49%关税,美国农场主损失超 120 亿美元;巴西大豆对华出口激增 37%”。 2.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为何美国农产品在全球贸易中举足轻重? 其农业优势如何形成?”,引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节课对美国农业的学习。 展示学习目标 读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1. 地理位置 展示世界地图,标注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领土组成,自主学习,读图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两个海外州,说出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讲解美国的纬度位置,指出本土主要位于北纬 25° - 49°,大部分 属温带和亚热带,光热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说明美国发展农业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2.天时地利--探气候 介绍美国多样的气候类型,降水的分布规律。 3. 天时地利--察地形 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归纳美国本土地形分布的特点。利用地图,讲解美国地形三大分区。 4. 天时地利--寻水源 展示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水系图,讲解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水系对美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总结:天时地利 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气候(考虑“温度带、气温、降水、光照” )、地形、水源、土壤的角度,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 1.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广,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气候类型多样,降水丰富, 4.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除了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还需要:抢占好资源,发展好农场! 确定最优农作物种植。引出美国农业特点之一:生产区域专门化。 5. 因地制宜 展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1)找出小麦区、 玉米带和乳畜区,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2)仿照玲玲的分析,分别说出小麦区和乳畜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示:农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展示凯利斯农场的材料,说一说美国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 6. 科技赋能 展示美国机械化生产的视频和图片,大型联合收割机、无人机播种普 及等。引出美国农业特点之二:机械化。 机械化使得美国生产效率较高。 展示数据,说明美国劳动生产率高和农产品出口总额大,引出美国农 业特点之三:商品化程度高。 出示案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优势社会条件。 总结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的方法。 思考美国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 需要大量进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我国可以学习的方面。 7. 农场反思 展示美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小结:美国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绘制“美国农业地理条件思维导图”, 标注地形、气候、水源与主要农作物的关联,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 学生结合地图同桌合作,认识 美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说出美 国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学生自主学习,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归纳美国本土地形分布的特点。 小组合作谈论,并回答问题。 观察地图,小组合作探究并回 答。 读材料,找特点并回答。 小组合作分析美国发展农业 的优势社会条件。 思考并回答。
学习评价与作业设计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美国农业发展地理条件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思维导图评价:对学生课后绘制的“美国农业地理条件思维导图”进行评价,从内容完整性、逻辑清晰度、图表美观度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综合运用能力。 作业设计:绘制“美国农业地理条件思维导图”,标注地形、气候、水源与主要农作物的关联。
(2024,四川成都)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专业化。如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 ) A.地形、市场 B.水源、政策 C.气候、市场 D.地形、政策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 ) 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1-2 CA 3.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B______和C______。 (2) 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_处, (3)因为该处具备发展乳畜业的两个主要条件: 参考答案 (1)小麦 玉米 (2)A 气候:纬度高,气候湿冷,牧草丰富 市场: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