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学习要求: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李鸿章,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也招致诸多批评。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1840--1842
1851
1856
1860
1864
1894
1895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动摇了封建统治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
洋务运动 背景 内忧外患
时间
主张
根本目的
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口号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恭亲王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自强”(前期60-70)“求富”(后期70-90)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王朝统治
基本概况: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李鸿章主张首先从哪方面兴办洋务?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
19世纪60年代口号: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内容
“自强”
崇厚——天津机器局
旧式冶炼方法
江南制造局炮厂的机器房
大机器生产是工业化的标志
江南制造局有汽机、锅炉33座,大小机器885部,船坞一座。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军用工业无一不用机器生产。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建成一家军工厂。可是接着问题又来了:我们从德国请来的技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简直没法交流,他送给我的几本制造枪炮的书,竟没有人看明白。这让我想起了鸦片战争结束时与外国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李鸿章的日记——
为此,洋务派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口号:
“求富”
②典型代表:
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为了解决洋务运动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
创办人
企业名称
口号
创办时间
19世纪70
-90年代
求富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湖北织布局
第一家引进英国全套设备的纺织企业
张之洞
张之洞
李鸿章
开平煤矿
中国第一家使用机器采掘的煤矿企业
李鸿章唐廷枢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①口号:
“求富”
②典型代表: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为了解决洋务运动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
①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作用:
留美幼童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
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共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创办新式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1862)
创办新式陆海军
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方法练兵
A 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
B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
①陆军:
②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武器装备新
战术新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什么才是最“应该变”?
以应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和发展,以应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880年,洋务派刘铭传建议修建铁路,遭顽固派强烈反对,他们说: “自强之道,在于修道德,非铁路火轮,火轮一开,震动龙脉,害我国体。”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李鸿章出访欧美七国,惊讶和陶醉于摩天大楼、电话、电报等工业化的产物,然而被邀请参观英国议会时,李鸿章却婉言相拒,因为李坚持认为中国的制度很好,需要学习的仅仅是技术,而对于支撑技术发展的制度体系,李鸿章是不愿去思考的。
——cctv大型记录片《华尔街》
失败的原因:
福州船政局
生产性开支20%
非生产性开支80%
轮船招商局
1873—1893年,轮船招商局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材料一:
①管理落后,官僚腐败
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在洋务运动中,机器主要靠进口,大量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
如天津机器制造局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三四年,耗资不少,进展不大。
材料三:不可思议的是,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就应该只学习自然科学,而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工业模式而不引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
②外国势力排挤打压
③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培养近代科技人才。
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
性质:
评价洋务运动
影响
积极:
消极:
它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改变其封建制度,在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排挤,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①学习先进技术必须变革旧的制度;
②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教训:
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启示:不触动封建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洋务运动简称“六四运动”
1.四字口号:自强、求富;
2.四个代表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四个内容:军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教育、近代海军;
4.四个军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5.四个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6.四个评价:培养近代科技人才;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抵制外国资本入侵;中国近代化开端;它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改变其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边疆危机
方位 侵略者 边疆地区 清政府举措 结果
东南 美国 日本 台湾 ①②③④ 日本勒索50万两白银后撤兵
西北 阿古柏 新疆 命左宗棠收复新疆 成功收复新疆
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俄国 新疆 伊犁 与俄国交涉,同时准备武力收复 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但割让1万多平方千米领土,付出大量赔款
西南 法国 中越 边境 援越抗法,向法国宣战 取得镇南关大捷,但仍签订不平等条约,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②美国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
③日本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进攻台湾;
④清政府派沈葆(bǎo)桢率兵入台
①19世纪60年代,美国进攻台湾,大败而归;
材料一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孰重孰轻,必有能辨之者。” ——李鸿章
材料二 “新疆不固,则蒙古不保。不仅陕西、甘肃、山西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隶关山亦无安眠之日。”“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左宗棠
“海防”和“塞防”
新疆
西藏
台湾
朝鲜
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
19世纪 70 年代,俄国直接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1875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
1878年,清军收复处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1881年,中俄签订《改定条约》收回伊犁
装备新式武器和采用新式训练的清军
左宗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意义:巩固西北边防,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
时间
战况
战果
①马尾海战:战败,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1883—1885年
①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
②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
1883年8月法国控制越南,矛头直指中国
②刘铭传抗法: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击退法军。
③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大捷,法国内阁倒台。
马尾
中法战争形势图
*中法战争
台湾建省的意义:
1.加强了东南海防;
2.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
3.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马尾海战图
冯子材杀敌图
镇南关大捷
课堂小结
19世纪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洋务运动
“自强”军事工业
“求富”民用企业
边疆危机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左宗棠
中法战争
马尾海战、刘铭传抗法、镇南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