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再塑生命》是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第一单元第四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2)、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他们已经在小学六年级学过《永远记住您,老师》。在生活经验上,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老师,有着和老师深厚的情谊;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各有千秋,学生能够感知出来。
不足之处:海伦·凯勒是一个盲孩子,她的内心世界是黑暗的,对于这些,学生难以感知出来。
(3)、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目标
⑴
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⑵
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⑴
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⑵
品味文章清新朴实的语言。
3情感目标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⑴
理解人物形象⑵
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⑶
进行一次爱的教育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的设计
(1)教法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和所带班级学生学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设计“六步教学法”,思路为:导——读——悟——赏——移——结。力求做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课上播放多媒体图片;读则是研读文本;悟和赏则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移是拓展迁移,结则是小结。
(2)学法设计:
1、个人情感体验法。以读为本,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出自己或读出问题。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一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方面锻炼与人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导入:同学们,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有谁还记得?你能说说她的故事吗?
这一导入语简单快捷,能够让学生快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入学习状态,复习旧知,引出新知,站在小学和初中相衔接的高度整体把握。之后简单介绍作者海伦·凯勒,为的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为学生理解课文做铺垫。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接下来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有的放矢。这一环节预设5分钟完成目标。
2、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这一课出现很多生字词语,课标要求:“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我采用小组合作相互提问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人数,也能够节省时间,能够快速地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预设5分钟完成目标。
3、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我设计了自学指导一和自学指导二: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明确:主要写了两件事:⑴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⑵老师引导我认识“爱”的含义。
⑵文章的纲领句是:“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自学指导二: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
②光辉的起点:
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
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
④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
⑤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结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不同的回答,正是对文意的把握。另外,对学生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思考探究。预设10分钟完成目标。
4、分析形象,理解题目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
1、读了课文,你心目中的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海伦·凯勒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组合作,讨论解答。回答时,按照下面的格式:
我找的句子在第
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
行,这句话是
,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或表达方式),写出了沙利文老师(或海伦·凯勒)
的性格。
这一问题的设计,为了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通过分析文字,在语段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合作探究时,我给了同学们固定的答题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设计这样的问题,也是为了给下一个教学环节做铺垫,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克服本课的学习难点。
2、结合刚才的探讨,对于题目“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认识的?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理解课文的主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海伦·凯勒勤奋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学会感恩,发现身边的“再塑生命的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计20分钟完成任务。
5、作业布置
1、抄词语,课后的“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读,写一写”(单行簿)
2、以“我心目中的海伦”或“我心目中的莎莉文老师”为写作对象,写一段话,不少于140字。(单行簿)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四、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小结: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感情、隽永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植于海伦的心田。这是海伦献给老师的厚礼。
回扣目标,明确所学。学生进行当堂达标,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独立完成达标卷,教师出示答案,同桌互判,小组计分,当堂反馈的形式来对所学内容检测和巩固。紧扣三个目标设计题目,体现真理解,设计实,检测实,反馈实,堂堂清,人人清。教师作出及时评价,查漏补缺,量化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