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再塑生命》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教学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他们已经在小学六年级学过《永远记住您,老师》。在生活经验上,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老师,有着和老师深厚的情谊;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各有千秋,学生能够感知出来。
不足之处:海伦·凯勒是一个盲孩子,她的内心世界是黑暗的,对于这些,学生难以感知出来。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
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⑵
理解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⑵
品味文章清新朴实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⑴
理解人物形象⑵
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⑶
进行一次爱的教育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四、教法学法
(1)教法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和所带班级学生学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设计“六步教学法”,思路为:导——读——悟——赏——移——结。力求做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课上播放多媒体图片;读则是研读文本;悟和赏则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移是拓展迁移,结则是小结。
(2)学法设计:
1、个人情感体验法。以读为本,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出自己或读出问题。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一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方面锻炼与人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导入: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 凯勒。
------马克 吐温
海伦·凯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可以和拿破仑相提并论?
她生于亚拉巴马州,一岁半时,突患急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脑充血,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来到了她的家,在她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在大学期间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接下来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有的放矢。这一环节预设5分钟完成目标。
2、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这一课出现很多生字词语,课标要求:“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我采用小组合作相互提问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人数,也能够节省时间,能够快速地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预设5分钟完成目标。
3、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我设计了自学指导一和自学指导二: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明确:主要写了两件事:⑴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⑵老师引导我认识“爱”的含义。
⑵文章的纲领句是:“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自学指导二: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
被塑之后的生命
光辉的起点:
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
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
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
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文章脉络结构,学生不同的回答,正是对文意的把握。另外,对学生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思考探究。预设10分钟完成目标。
4、分析形象,理解题目(初识莎莉文,并细探莎莉文)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
(1)、读了课文,你心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海伦·凯勒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组合作,讨论解答。回答时,按照下面的格式:我找的句子在第
段的第
行,这句话是
,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或表达方式),写出了沙利文老师(或海伦·凯勒)
的性格。
这一问题的设计,为了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在语段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合作探究时,我给了同学们固定的答题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设计这样的问题,也是为了给下一个教学环节做铺垫,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克服本课的学习难点。
5、读懂“再塑生命的人”
结合刚才的探讨,对于题目“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再塑生命的人”,你是如何认识的?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理解课文的主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海伦·凯勒勤奋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学会感恩,发现身边的“再塑生命的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6、小结: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感情、隽永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植于海伦的心田。这是海伦献给老师的厚礼。
四、作业布置
寻找身边的“莎莉文”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140字。
五、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
海伦.凯勒
再塑生命
(板书:痛苦、迷茫
幸福、光明)
自强不息、感恩
爱教育
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