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一、单选题
1.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
A.时务学堂 B.强学会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2.李鸿章在呈递给清廷的奏折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基于这一认识,洋务派( )
A.筹建新式海军 B.开办军事工业
C.兴办民用企业 D.创办新式学堂
3.1894年10月7日李鸿章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这篇奏折的历史背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革命军攻占武昌城
4.有人这样评价严复,“(他)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使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比较深入的阶段,对当时和‘五四’时期的先进中国人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启蒙作用。”他的主要观点是( )
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5.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6.列强瓜分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7.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
A.阶级基础 B.斗争方式 C.失败原因 D.斗争对象
8.《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9.1895年,“台湾今已归日本”是因为(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10.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如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对其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鸦片战争结束 B.②火烧圆明园
C.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D.④洋务运动
11.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企业
C.新式学校 D.新式海陆军
13.下图描绘了《马关条约》签字仪式的场景。图中所描绘的中国特命的全权公使是谁( )
A.慈禧太后 B.光绪帝 C.李鸿章 D.丁汝昌
1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船官兵壮烈绚国的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李秀成 D.邓世昌
15.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组建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 )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镇压义和团
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17. 2018年9月国家文物局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了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北洋舰队“致远舰”。与之有关的民族英雄是( )
A.邓世昌 B.丁汝昌 C.陈化成 D.关天培
18. 在戊戌政变中,喊出“不有为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愿为变法牺牲的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19.“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废除二十一条”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在带领汕头青年旅团参观山东刘公岛的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时,你可以向参观的人们介绍( )
①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国侵略③邓世昌率致远号直冲敌舰,为国捐躯④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⑤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2.“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最先取得这样的特权的“彼”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23.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
A.农民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2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为谁所写 (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25.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维新变法运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的活动( )
活动 内容
建立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创办报刊 《国闻报》《知新报》《时务报》
组织学会 强学会、南学会、农学会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抨击了封建道德
26.“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仇视变法……一些对变法主张不满的大臣,更是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充满仇恨。他们聚集在一起,成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支持力量”。材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 )
A.消除了清廷内部矛盾 B.改革的措施不得民心
C.受到帝国主义支持 D.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27.洋务运动之初,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聘请英国人、美国人等从事翻译,福州船政局聘用法国专家负责管理和工程技术。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缺乏资金 B.洋务派看重外国专家
C.洋务运动缺乏人才 D.洋务派重视引进技术
28.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有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9. 梁启超主张:“中国欲保其海上权力,则必须推扩水师”。下列洋务派的主张中,与梁启超海权意识一致的是( )
A.李鸿章: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B.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
C.奕 :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D.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30.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二、综合题
31.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摘编自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三
材料四 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紫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摘编自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1)据材料一,指出“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哪一条约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3)据材料三,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两个主要战役。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何在?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长期征战,造成中原统治集团以大海为屏障,“历代备边,多在西北边陲”的防御战略格局。清朝只有近海和长江水师,其目的是巡查河海、抓捕海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华访问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看到中国的帆船与兵器与二百年前并无变化,认为只需要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大清帝国的海岸舰队。这个封建的传统农业国家,缺乏近代工业基础,百余年间里先后遭到列强从海上入侵几十次,屡屡战败。
——《近代西方列强屡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原因管见》
材料二 “日本觊觎高丽之心有年矣。兹值土匪作乱,高兵大败,将至王城,危在旦夕,高王请救兵于中国,中国兴兵靖难。日本乘此机会亦兴兵,名为保商,实为蚕食……以儿愚见……海战只操三成之权,盖日本战舰较多,中国只有北洋数舰可供海战,而南洋及各省差船,不特无操练,且船如玻璃也。兹际国家有事,理应尽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况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而(耳)”。
——陈京莹给父亲的家书(节选)
注:陈京莹,经远舰驾驶二副。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荣牺牲后,陈京莹接替指挥,不久中炮阵亡,时年32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海防薄弱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趁机发动的战争名称和发动该战争的真正目的各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例19世纪“列强从海上入侵”的史实。
33.中国近代史既是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结合所学,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识读图片——中国人的抗争
探究二:归纳表格痛失领土主权
条约 内容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①____________给英国等。
《②__________》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③__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④____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探究三:解读史料侵略者的暴行 材料: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1)图一和图二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两块浮雕,图一展现的是林则徐领导的哪一历史事件此后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哪一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再现了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它是哪一次农民运动开始的标志?图三的人物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他是谁?
(3)请将下面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4)材料中闯入圆明园的两个强盗是哪两个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还有一个国家对中国也犯下滔天的罪行,请你写出这一罪行是什么?
(5)探究四:屈辱感悟——吾辈当自强
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历史不能忘却,同时历史也绝不能重演,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2.【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3.【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4.【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5.【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6.【答案】A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7.【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8.【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9.【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0.【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11.【答案】C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12.【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13.【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4.【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5.【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6.【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7.【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8.【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9.【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20.【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21.【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22.【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23.【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24.【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25.【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26.【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27.【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28.【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29.【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30.【答案】C
【知识点】《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
31.【答案】(1)事件:虎门销烟。
条约:《南京条约》。
(2)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3)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答出其中两个战役即可)
关系: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或落后的封建制度)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2.【答案】(1)原因:历代防御战略格局主要在西北地区;清朝的海军实力薄弱,海防意识欠缺;清朝的舰船兵器落后;清政府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缺乏近代工业基础。(任答3点)
(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目的:名为保商,实为蚕食。
史实:鸦片战争或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3.【答案】(1)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太平天国运动;邓世昌
(3)①香港岛;②《北京条约》;③九龙司地方一区;④台湾。
(4)英国;法国;沙俄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科技力量的培养。成为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等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太平天国运动;林则徐禁烟运动;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