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课时分层训练(十五)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师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9 课时分层训练(十五)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师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五)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知识点一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如图所示的3个三角形,相似的是( A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和②和③
2.如图,AB∥EF,AE∥BC,EF与AC交于点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3 对.
知识点二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图,已知∠1=∠2,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E的是( D )
A.∠B=∠D B.=
C.∠C=∠AED D.=
第3题图
4.如图,AB,CD交于点O,且OC=45,OD=30,OB=36,当OA= 54或 时,△AOC与△BOD相似.
第4题图
5.如图,已知∠BAC=∠EAD,AB=24,AC=48,AE=17,AD=34.求证:△ABC∽△AED.
证明:∵AB=24,AC=48,AE=17,AD=34,
∴==.∴=.
又∵∠BAC=∠EAD,
∴△ABC∽△AED.
知识点三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6.已知△ABC的三边长是,2,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可能是( A )
A.1, B.1,
C.1, D.1,
7.如图,O为△ABC内一点,D,E,F分别为OA,OB,OC的中点.求证:△DEF∽△ABC.
证明:∵D,E,F分别为OA,OB,OC的中点,
∴DE=AB,EF=BC,DF=AC,
即==.
∴△DEF∽△ABC.
知识点四 黄金分割
8.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 )
A.= =
C.= =
9.如图,乐器上的一根弦AB=80 cm,两个端点A,B固定在乐器面板上,支撑点C是靠近点B的黄金分割点,支撑点D是靠近点A的黄金分割点,则支撑点C,D之间的距离为 (80-160) cm.(结果保留根号)
10.如图,点A,B,C,D,E,F,G,H,K都是7×8的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DEM∽△ABC,则点M应是F,G,H,K四点中的( C )
A.F B.G
C.H D.K
11.如图,已知零件的外径是25 mm,现用一个交叉卡钳(两条尺长AC和BD相等,OC=OD)测量零件的内孔直径AB.若OC∶AC=1∶3,量得CD=10 mm,则零件的厚度为( B )
A.2 mm B.2.5 mm
C.3 mm D.3.5 mm
12.据有关实验测定,当气温处于人体正常体温(37 ℃)的黄金比值时,人体感到最舒适.这个气温约为 23 ℃.(结果精确到1 ℃)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上的一点,连接BE,CF⊥BE于点F.求证:△ABE∽△FCB.
证明:在矩形ABCD中,AD∥BC,∠A=90°,
∴∠AEB=∠EBC.
∵CF⊥BE,
∴∠CFB=90°.
∴∠CFB=∠A=90°.
∴△ABE∽△FCB.
1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D分别在边BC,AB上,且∠AED=60°.求证:△AEC∽△EDB.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C=60°.
∴∠EDB+∠BED=120°,∠CAE+∠AEC=120°.
∵∠AED=60°,
∴∠BED+∠AEC=180°-60°=120°.
∴∠BED=∠CAE.
∴△AEC∽△EDB.
15.如图,已知AB∥DC,点E,F在线段BD上,AB=2DC,BE=2DF.求证:△ABE∽△CDF.
证明:∵AB∥DC,
∴∠B=∠D.
∵AB=2DC,BE=2DF,
∴AB∶DC=BE∶DF=2.
∴△ABE∽△CDF.
【创新运用】
16.如图,在Rt△ABC中,∠C=90°,AC=4 cm,BC=3 cm.动点M从点C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CA向终点A移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以2 cm/s 的速度沿AB向终点B移动,连接PM,设移动时间为t s(0<t<2.5).
(1)AM= (4-t) cm,AP= 2t cm.(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AP=AM时,求t的值.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以M,P,A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相应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在Rt△ABC中,∠C=90°,AC=4 cm,BC=3 cm.
∴根据勾股定理,得AB===5(cm).
∵动点M从点C出发,以1 cm/s的速度沿CA向终点A移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以2 cm/s的速度沿AB向终点B移动,
∴AM=(4-t)cm,AP=2t cm.
故答案为(4-t);2t.
(2)当AP=AM时,则2t=4-t,
解得t=.
∴当AP=AM时,t=.
(3)存在.分两种情况:
①当△AMP∽△ABC时,=,
即=,解得t=.
②当△APM∽△ABC时,=,
即=,解得t=.
综上所述,当t=或时,以M,P,A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