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教师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 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教师版)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十七)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知识点一 利用标杆
1.小明在测量楼高时,先测出楼房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A为15 m(如图),然后在A处竖立一根高2 m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长AC为3 m,则楼高为( A )
A.10 m B.12 m
C.15 m D.22.5 m
第1题图
2.如图,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的边AB的长为3 cm,AC被分为6等份.若小玻璃管口DE正好对着量具上2等份处(DE∥AB),则小玻璃管口径DE的长为( C )
 
第2题图
A.1 cm B. cm
C.2 cm D. cm
3.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1.5 m,测得AB=1.2 m,BC=14.8 m,则建筑物CD的高是 20 m.
4.如图,小树AB在路灯O的照射下形成投影BC.若树高AB=2 m,树影BC=3 m,树与路灯的水平距离BP=4 m,求路灯的高度OP.
解:∵AB∥OP,∴△ABC∽△OPC.
∴=,即=.
∴OP=.
答:路灯的高度OP是 m.
知识点二 利用镜子反射
5.如图,淇淇同学在湖边看到一棵树,他测出自己与树的距离为20 m,树的顶端在水中的倒影距离自己5 m,淇淇的身高为1.7 m,则树高为( C )
A.3.4 m B.4.7 m
C.5.1 m D.6.8 m
6.如图是某数学兴趣小组设计用手电筒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在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CD⊥BD,且测得AB=4 m,BP=6 m,PD=12 m,该古城墙CD的高度是多少?
解:∵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到点C,
∴∠APB=∠CPD.
∵AB⊥BD,CD⊥BD,
∴∠ABP=∠CDP=90°.
∴△ABP∽△CDP.
∴=,即=,解得CD=8.
答:该古城墙CD的高度为8 m.
7.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DE=40 cm,EF=20 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 m,CD=9 m,则树高AB为( D )
A.4 m B.4.5 m
C.5 m D.6 m
8.如图,在A时测得电线杆的影长是4 m,在B时测得电线杆的影长是16 m,若两次的日照光线恰好垂直,则电线杆的高度是 8 m.
9.如图,为了估计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使AB与河岸垂直,在近岸取点C,E,使BC⊥AB,CE⊥BC,AE与BC交于点D.已测得BD=30 m,DC=10 m,EC=11 m,求河宽AB.
解:∵BC⊥AB,CE⊥BC,
∴∠ABD=∠ECD=90°.
∵∠BDA=∠CDE,
∴△ADB∽△EDC.
∴=.∴=.
∴AB=33.
答:河宽AB为33 m.
【创新运用】
10.如图,矩形ABCD为台球桌面,AD=280 cm,AB=140 cm,球目前在E点位置,AE=35 cm,如果小丁瞄准BC边上的点F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点位置.
(1)求证:△BEF∽△CDF;
(2)求CF的长.
(1)证明:由题意,得∠EFG=∠DFG,
∴90°-∠EFG=90°-∠DFG,
即∠EFB=∠DFC.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
∴△BEF∽△CDF.
(2)解:∵△BEF∽△CDF,
∴=.
设CF=x cm,则=,
解得x=160.
答:CF的长为160 c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