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2024)一年级上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 单元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2024)一年级上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 单元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认识立体图形
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01
02
03
04
05
单元概述
单元目标
评价任务
课时安排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流程
Part.01
单元概述
单元概述
课标分析
能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1
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2
学段目标
课标分析
课标原文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教学提示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在图形认识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1.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积累的有关图形的经验,以直观感知为主。
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
2.图形的认识教学要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体图形的特点以及这两类图形的关联,引导学生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课标分析
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怎么学
课标原文
数学核心素养
课标分析
空间
观念
几何直观
应用
意识
创新意识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的测量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遵循立体-平面-立体的序列
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认识视角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
直观感知
立体图形的测量
长度(一维)
面积(二维)
体积(三维)
测量视角
经历一维-二维-三维的进阶
理解长度、面积、体积都是相应度量单位的累加
感受度量的一致性
相辅相成 逐层递进 螺旋上升
起始内容
空间观念的基础
青岛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
教材分析
相同点:
1.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教材内容通过对实物分类、观察、动手操作、抽象出立体图形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
青岛版
北师大版
人教版
教材分析
不同点:
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后进行拼搭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
青岛版教材将“拼搭摆”等活动放在“练习应用”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版教材
1.新版教材更加注意对分类思想的渗透,细化探索过程.
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将立体图形分为2类,3类,4类......
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感性认识
旧版教材
教材分析
新版教材
2.新版教材更加强调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的过程,通过区分对比 强化每种图形的重点特征
旧版教材
教材分析
知识
基础
活动
经验
小学阶段,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步形成将有共同特征的物体分类,并从这些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的能力
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图形的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
学情分析
长方体
认识立体图形


单元知识框架

特征
长方体
正方体
圆 柱

不同立体图形的拼搭问题
相同立体图形的拼组
Part.02
单元目标
图形的认识
1.感知立体图形是对实物及图形关系的抽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理解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知识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辨认这些立体图形。
2.能解决简单的图形拼搭问题。
技能
图形的认识是对图形的抽象
教学目标
Part.03
评价任务
课时学习目标 课型
分解任务→明确标准→规划路径 起始课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体和图形进行分类,能直观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并能辨认、区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3.体会分类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感悟四种立体图形的抽象过程。 探究课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 2.能正确说出各部分图形的名称并准确描述拼搭的过程。 3.感悟图形之间的联系,利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活动经验解决相关实形的名称和特征。 1.能梳理单元知识点,完善单元学习路径图。 2.能运用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优化“创意拼搭”作品,并做出介绍。 整理课
物体的形状是什么
1.你是怎样分的?
2.你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
3.这些物体有哪些特征?
4.你身边有哪些立体图形?
它们都有怎样的特征
核心问题
5.你是怎样拼搭的
6.你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
单元核心问题
图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单元评价
教——学——评 一致性
基本问题 学习目标 表现程度
物体的形状是什么 1.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说明分一分的原因。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2.能说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和球各有什么特征 3.能说出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4.能准确的辨认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图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5.能根据要求,准确的拼搭图形。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6.能说出拼搭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7.能拼搭出相对较高的图形。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8.能用相同的正方体拼出不同的新图形。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9.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 能 不太
确定 不能
Part.04
课时安排
类型 学习内容 课时数
单元起始课 分析单元任务,明确单元学习标准,规划学习路径
单元探究课 认识立体图形 1课时
单元整理课 重构单元内容,完善单元路径图,思维拓展 1课时
总课时 2课时
课时安排
Part.05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分类
初步感知立体图形
操作观察
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
创意拼搭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1. 通过分类活动,初次感受各种图形的不同特征,培养比较、分类的能力。
2. 在分类的基础上,学生尝试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
1.运用看-摸-滚的方法发现并总结出图形的特征,培养操作和观察能力
2. 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1.应用图形的特征进行图形拼组,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认真观察、有序思考的意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请各位老师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