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五)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知识点一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1.“罗马”一词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传统,它既指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一个帝国,也代表着一种文明、一个时代。要想探寻古罗马的起源,可以查阅的资料是( D )
A.希腊半岛历史
B.爱琴文明的高潮
C.两河流域的地貌
D.意大利台伯河畔的过去
解析: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邦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故要想探寻古罗马的起源,可以查阅的资料是意大利台伯河畔的过去。
2.下图为古罗马政权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处应填( D )
A.公民大会 B.执政官
C.保民官 D.元老院
3.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十二铜表法》诞生所对应的时期是( A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根据题干“《十二铜表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②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符合题意。③是罗马帝国时期;④是西罗马帝国统治时期;⑤是东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均不符合题意。
4.《十二铜表法》确立了为公众知晓的原则,使得贵族和平民的斗争通过法律确定妥协成果的政治机制得以启动。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B )
A.彰显了罗马皇帝的权威
B.限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诠释了罗马法的阶级性
D.沦为贵族压制平民的工具
解析:根据材料“使得贵族和平民的斗争通过法律确定妥协成果的政治机制得以启动”可知,这表明《十二铜表法》限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打破其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知识点二 罗马帝国
5.原本的政治体制已经成为罗马经济发展的羁绊,屋大维考虑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对政治制度进行了革新。屋大维创立的政治制度是( B )
A.民主制 B.元首制
C.君主制 D.奴隶制
知识点三 罗马帝国的衰亡
6.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日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而长期依赖奴隶劳动,也使公民成为寄生阶级。由此可知,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 B )
A.共和制危机 B.奴隶制危机
C.外族入侵危机 D.元首制危机
7.《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材料表明《十二铜表法》( B )
A.维护罗马所有人的利益
B.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完备
D.确保了贵族对司法的绝对垄断
解析:根据“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可知,材料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A )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倡导民主与平等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推动罗马法普及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可知,这种艺术行为是利用艺术手法从多个方面来美化皇帝,主要是为了显示皇帝在每个领域都存在,凸显皇帝在罗马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威。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共和国后,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执掌。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 公元前73年爆发的奴隶起义虽遭失败,其对于罗马社会的影响却大于当时任何社会阶层的活动。它对奴隶制的打击与震撼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隶农制的剥削形式逐渐增多……客观上也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的历史转变。
——摘编自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
材料三
3世纪中期爆发的巴高达运动,虽被镇压,但前后延续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4世纪末,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个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及重要作用。
答案:背景: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73年爆发的奴隶起义”的领导者,并简述此次起义产生的影响。
答案:斯巴达克。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有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政体。
(3)材料三中图片人物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他是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答案:屋大维。人民起义导致帝国危机日益严重;外族入侵。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