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青岛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青岛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4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3章 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情 境 导 入
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切线的判定定理
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还记得上一课时学习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内容吗?
你能说出切线的判定定理的逆命题吗?
逆命题是“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你能给出证明吗?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不好直接证明,用反证法能行吗?
新 课 探 究
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已知:如图,直线l与⊙O相切于点A.求证:OA⊥l.
l
B
A′
A
O
证明:如图,假设l与半径OA不垂直.
过点O作OB⊥直线l,垂足为点B.
在l上取BA′=BA,且使B点在A与A′之间,
连接OA′.于是OB垂直平分AA′,OA=OA′.
∵点A是切点,OA是⊙O的半径,
∴OA′也是⊙O的半径.
这就是说,直线l与⊙O有两个公共点,即l
与⊙O相交,这与已知条件“直线l与⊙O
相切于点A”矛盾,所以OA⊥l.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由此得到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l
A
O
∵直线l与⊙O相切于点A,
∴l⊥OA.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1 A,B,C是⊙O上的三点,经过点A,点B分别作⊙O的
切线,两切线相交于点P,如果∠P=42°,求∠ACB的度数.
A
B
C
O
P
m
解:(1)如图,当点C在上时,连接OA,OB.
∵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
∴∠OAP=∠OBP=90°.
在四边形OAPB中,
∵∠P=42°,
∴∠AOB=360°-∠OAP-∠OBP-∠P
=360°-90°-90°-42°=138°.
∴∠ACB=∠AOB=×138°=69°.
在解决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时,常常需要作出过切点的半径.
因为切点A,B把⊙O分成了一条优弧和一条劣弧,所以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1 A,B,C是⊙O上的三点,经过点A,点B分别作⊙O的
切线,两切线相交于点P,如果∠P=42°,求∠ACB的度数.
A
B
C′
O
P
m
C
(2)如图,当点C在劣弧上时,
在优弧上任取一点C′,
连接AC′,BC′.
由(1)知,∠AC′B=69°,
在圆内接四边形ACBC′中,
∵∠ACB+∠AC′B=180°,
∴∠ACB=180°-∠AC′B=180°-69°=11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如图, ⊙O切PB于点B,PB=4,PA=2,则⊙O的半径是多少?
注:已知切线、切点,则连接半径,应用切线的性质定理得到垂直关系,从而应用勾股定理计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如图,AB、AC分别切⊙O于点B,C,若∠A=6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则∠BPC的度数是( )
A、60°
B、120°
C、60°或120°
D、140°或60°
B
P
C
A
O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A
B
O
C
思路1:连半径,得垂直,再利用角的数量关系进行运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A
O
P
思路2:连半径,得垂直,再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比进行运算
B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A
O
P
B
C
8cm
6cm
10cm
思路3:连半径,得垂直,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相似进行运算
课 堂 小 结
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切线的性质定理小结
一、定理内容
二、辅助线的作法
三、常用的解题思路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