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单选题
1.1862年9月,太平军在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 )
A.华尔 B.瓦德西 C.西摩尔 D.克林德
2.“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中的“它”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革命领袖是( )
A.洪秀全 B.李自成
C.康有为 D.孙中山
4.以下是某博物馆的一段讲解词,与之相关人物是( )
在海滩先后建了三个销烟池,池前面设涵洞,后面通水渠,撒盐成卤,然后将开箱过秤后的鸦片踢入卤中,泡浸半天;再将烧透的整块石灰抛下,直至鸦片全部化尽,最后海水退潮时,打开涵洞,随浪冲出大海。在海滩先后建了三个销烟池,池前面设涵洞,后面通水渠,撒盐成卤,然后将开箱过秤后的鸦片踢入卤中,泡浸半天;再将烧透的整块石灰抛下,直至鸦片全部化尽,最后海水退潮时,打开涵洞,随浪冲出大海。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5.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 )
A.道光帝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6.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7.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面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其 中洪秀全的“我反”开始于( )
A.金田 B.永安 C.天京 D.安庆
8.史载道光初年,每两白银折换铜钱1000文左右,到1838年每两银子竟换钱1638文。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外流 B.中国农产品在英国畅销
C.农民的赋税负担增加 D.英国的工业品在华滞销
9.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给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史实能说明以上观点的是( )
①战争爆发于1856年
②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却成了残垣断壁,这是( )
A.英法联军的罪行 B.日军侵华的铁证
C.甲午战争的遗迹 D.沙皇俄国的
12.下列史实属于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是( )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13.如图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4.下图漫画与哪一文件有关( )
A.《资治通鉴》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农政全书》
15.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说明( )
A.外国势力已经开始侵华 B.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
C.清军已经失去抵抗能力 D.太平军已经攻陷北京城
16.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7.近些年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军
18.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俄国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它一共侵占了中国( )平方千米。
A.一百六十多万 B.四十多万
C.六十多万 D.一百五十多万
19.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就像一片巨大的葡萄叶,由于西北、东北被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变成了一只“大公鸡”。造成这一版图变化的列强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20.在谈到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澳门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21.“在海滩高处挖两个巧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以上信息反映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虎门销烟 D.天京陷落
22.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 )
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
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23.“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七七事变”爆发
2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的这一意图(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五口通商
C.赔款2100万银元 D.获取领事裁判权
25.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6.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不久洪秀全称“天王”,1853年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材料讲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李自成起义 B.保路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秋收起义
27.有学者指出: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它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材料评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8.联合国“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领导人分别是( )
A.1839年,林则徐 B.1841年,关天培
C.1842年,陈化成 D.1851年,洪秀全
29. 读书深入思考,通达真相、真理、真谛。下图是小明读过 众书中一本,该书讲述的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0.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和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溃。”材料中的“该事件”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后,回答问题:
(1)写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2)写出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名称及签订的时间。
(3)写出图中ABCDE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名称及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材料二:拜上帝会兴起之际,正是鸦片战争后国困民穷之时。清政府把军费开支及赔款转嫁到百姓身上,这使农民负担进一步加重,又遇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
(1)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将图中空白方框内容补充完整,并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说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3.晚清是一个危机重重的时代,晚清历史是一部中国被动融入世界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样一个帝国(清)终于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马克思
材料二 1843年前后英国从中国进出口棉花税率由24.19%降至5.56%,棉纱税率由13.38%降至5.56%。中英交往中,遇有交涉诉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馆照办。清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国脉自此伤矣。”
——摘编自《夷氛闻记》
材料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开始,然而清王朝对这种根本性变化全然无知,甚至拒绝了解与之作战的敌国,拒绝了解外部世界,仍坚持中国是“天朝上国”观念。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却被斥责为罪莫大焉的“溃夷夏之防”。结果,对中国人具有启蒙意义的《海国图志》在相当长时间受到朝野上下强烈批判,因此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这本书传到日本后大受欢迎,产生极大影响。
——雷颐《尴尬!〈海国图志〉只睁圆了日本的眼》
(1)材料一中英国发动“殊死决斗”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中国哪两方面的自主权遭到了破坏?
(3)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外部世界采取什么态度?
(4)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2.【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4.【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5.【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6.【答案】B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7.【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8.【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9.【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0.【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1.【答案】A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12.【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13.【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4.【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5.【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6.【答案】D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17.【答案】A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18.【答案】D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19.【答案】D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20.【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1.【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22.【答案】D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23.【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4.【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5.【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26.【答案】C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27.【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28.【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29.【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30.【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31.【答案】(1)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2)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
(3)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F香港岛。
(4)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2.【答案】(1)①金田起义③天京⑤天京事变⑦天京陷落
历史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自然灾害严重。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答到3点即可)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33.【答案】(1)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或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2)自主权:关税自主权,司法自主权。
(3)态度:盲目自大,拒绝了解外部世界。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他国长处等。(写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