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提升(一) 宇宙探索——地球篇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地球在宇宙中
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下图示意太阳系结构。读图,完成1~3题。
1.(2分)八大行星的公转中心是( B )
A.地球 B.太阳
C.水星 D.金星
2.(2分)除地球外,与火星相邻的另一个行星是( B )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D.土星
3.(2分)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及其公转方向分别是( B )
A.金星,自西向东
B.水星,自西向东
C.金星,自东向西
D.水星,自东向西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多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所在的星球——地球,虽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细微的尘埃,但却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带来的惊艳和魅力始终吸引人们不断探索。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
4.(2分)太阳系各大成员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稳定的。地球属于( B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5.(2分)以下不是我国探索太空成就的是( C )
A.神舟五号
B.嫦娥一号
C.帕克太阳探测器
D.天宫二号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6~8题。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6.(2分)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 B )
A.圆形 B.球体
C.椭圆形 D.正方体
7.(2分)下列能够充分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C )
A.距日距离 B.太阳系范围
C.平均半径 D.地月系范围
8.(2分)若同学们模拟沿赤道进行环球航行,模拟实验的航行路程大约为( B )
A.6 371千米 B.4万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12 742千米
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9~10题。
9.(2分)小亮在乒乓球表面画出了经纬网,并用数码标出了四处位置(如上图),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③。
10.(2分)小亮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A )
A.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
B.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
C.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
D.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顺时针绕光源转动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应是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演示的是地球公转。
下图是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3 题。
11.(2分)下列对图中四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B.②地位于西半球
C.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D.④地经度为20°E
解析:图中①地位于中纬度;②地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③地位于②地的东南方向;④地经度为20°W。
12.(2分)7至8月份,日出时间越来越早的是( D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7至8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早,④地位于南半球。
13.(2分)属于①地地理现象的是( D )
A.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
B.终年炎热
C.正午时刻树影朝南
D.一天中,比②地先看到日出
解析:①地位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正午时刻树影朝北;①地比②地位置偏东,先看到日出。
14.(13分)比较下面两幅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两点的地理坐标:
A (66.5°N,90°W) ,
B (15°N,30°E) 。
(2)图甲中阴影1与阴影2的面积相比( A )
A.阴影1>阴影2
B.阴影1=阴影2
C.阴影1<阴影2
D.无法比较
(3)图乙中阴影3与阴影4的面积相比( C )
A.阴影3>阴影4
B.阴影3=阴影4
C.阴影3<阴影4
D.无法比较
(4)四处阴影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阴影 1和4 ,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阴影 3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阴影 2 ,位于西半球的是阴影 1、2和4 ,位于东半球的是阴影 3 。
地球的运动
某地理兴趣小组用平行光束模拟太阳光照,用地球仪模拟地球,演示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据此,完成15~17题。
15.(2分)在上图所示的演示中,“太阳”直射( C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16.(2分)按上图所示方向绕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C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2分)图中四个城市时刻最晚的是( A )
A.雅加达 B.北京
C.东京 D.悉尼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2分)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球的公转 D.地球的自转
19.(2分)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数九结束。下列节气在“数九”期间的是( D )
A.谷雨、芒种 B.小暑、秋分
C.寒露、大雪 D.小寒、立春
解析:“数九”期间,大致是从冬至日到次年的3月11日前后。因此,小寒、立春是“数九”期间的节气。
20.(2分)下列诗句与白露节气相吻合的是( C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解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清明相吻合;“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与春分日和秋分日相吻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与白露相吻合;“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与芒种相吻合。
临沂的丽丽同学参加了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按照老师要求,连续记录了家乡三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刻(下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21~22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日出 5点08分 5点07分 5点06分
日落 18点56分 18点57分 18点58分
21.(2分)该时间段,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 D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22.(2分)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在该时间段内出现的是( B )
A.临沂市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短
B.临沂市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
C.临沂市各学校教室内正午日照面积扩大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23.(15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课上,滨州市某中学开展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活动。下列几幅图为同学们制作简易地球仪的过程,请你依据地理课所学进行排序 C 。
图1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④①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②①⑤
该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
图2 图3
(2)图2中铅笔代表地轴,铅笔与桌面始终保持约 66.5° 的夹角,用手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能观测到 昼夜更替 现象。
(3)图3中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
①保持地轴的倾斜方向 不变 ;
②以光源为中心沿 逆 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4)2023年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身在伦敦的李先生若想观看会议直播,应该在当地时间1时收看,这种时间上的差异是由 地球的自转 引起的。
(5)图4中,能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的昼夜长短情况(表示夜表示昼)的是 C 。
图4
图5
注:图5为11月22日滨州市某小区楼房正午日影情况。
(6)从每年11月22日开始,正午阳光照射不到北楼二层住宅,这种情况大约持续2个月,为保证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 冬至 (填节气)的光照情况。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