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23 第五、六章成果展示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23 第五、六章成果展示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六章成果展示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不考虑人口迁移,人口总量最大的时间点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只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人口数量就一直在增加,所以人口总量最大的时间点是③。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③—④这种变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C )
A.加强城乡互动 B.控制生育
C.鼓励生育 D.鼓励人口外迁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①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人口稀疏;②地处北极圈附近,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③位于欧洲西部,气候适宜,经济发达,人口稠密;④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人口稀疏。
4.图中①地区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A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解析: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①地区位于非洲的北部。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某地理兴趣小组就“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为辩题举行了一场辩论赛,正反方辩论小组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据此,完成5~6题。
5.正方认为人口多好。下列论点中,符合正方观点的有( A )
①人是生产者,可以创造财富 ②解决社会劳动力不足 ③减轻养老负担 ④人是消费者,人多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反方认为人口过多会给环境造成压力、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所以还是人口少好。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问题有( B )
①就业困难 ②交通拥堵 ③国防兵源不足 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读图,完成7~8题。
7.黑种人的皮肤颜色反映他们早期居住在( C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热带地区 D.温带地区
8.与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B )
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新西兰甲地(图1)传统民居(图2)以一层或两层的木结构房屋为主,底部不用墙而用柱子支撑,“漂浮”在地面上。据此,完成9~11题。
  图1       图2
9.有关图示房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表明这里是政治、经济中心
B.反映的是乡村景观
C.周边交通发达、商业聚集
D.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解析:新西兰传统民居以低矮的木结构房屋为主,属于乡村景观,其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
10.新西兰传统民居以低矮的、质量较轻的木结构房屋为主,是为了减轻 D 造成的损失。(  )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地震
解析: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新西兰传统民居以低矮的、质量较轻的木结构房屋为主,是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11.新西兰传统木结构房屋“漂浮”在地面上是为了防潮,反映当地气候( B )
A.炎热干燥 B.温和多雨
C.寒冷干燥 D.冬冷夏热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防潮说明当地的气候温和多雨。
读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影响该地村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D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优先发展起来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新情境·时事热点]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2月26日至3月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据此,完成14~16题。
1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居民大部分为( A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混血种人 D.黄种人
1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D )
A.基督教 B.犹太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16.来自北美洲美国的参会代表使用的语言是( A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西班牙语 D.葡萄牙语
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17~18 题。
17.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 B 的自然环境特点。(  )
A.地形平坦 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 D.木材匮乏
解析:读图可知,吊脚楼建筑高大,便于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有利于雨水下泄,因此反映了当地气候潮湿的自然环境特点。
18.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A )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
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
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解析:吊脚楼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因此需要合理修缮,修旧如旧。
现代经济正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企业迁往发展中国家。据此,完成 19~20 题。
19.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带来的好处有( B )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提供丰富的资源 ③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材料中的做法对发达国家来讲,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C )
A.洁净的环境 B.便捷的交通
C.廉价的劳动力 D.雄厚的科技力量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0分)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50年,一半以上的人口增长将主要来自以下八个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和不同纬度人口所占比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北 (填“北”或“南”)半球;从五带分布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五带中的 北温 带。
(2)①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温较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②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人口众多 。
(3)为缓解材料中提到的八个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试说出一条合理的缓解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22.(16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景观图。左图示意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家竹楼,右图示意我国东北林区的雪乡木屋。
 
材料三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1)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家竹楼为人字形屋顶,其最主要的作用是 排水 (填“排水”或“美观”)。竹楼的下层是高脚悬空设计,最主要的作用是通风散热,据此可以推测,该地区的气候具有 湿热 (填“湿热”或“干冷”)的特点。
(2)我国东北林区的雪乡木屋采用了原木建筑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当地 原料丰富 (填“原料丰富”或“地震频繁”)。木屋的屋顶为 人字形 (填“人字形”或“平顶”),最主要的作用是 排雪 (填“排雪”或“美观”)。
(3)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与傣家竹楼相比,雪乡木屋的窗户小,主要原因是该地冬季 严寒 (填“严寒”或“温暖”);从传承的角度考虑,对于现存的传统民居,最合理的开发方式是 保护性 (填“保护性”或“随意性”)开发。
(4)列举一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
答案:福建土楼、北京故宫、平遥古城、天坛、颐和园等。保护措施:合理限制参观人数;科学规划参观路线;科学保护和修复文物古迹;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进行网上展示和参观等。(言之有理即可)
23.(22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参照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1 某地不同坡度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图2 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
【探究主题】
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探究过程】
【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如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又如沙漠中聚落选址在大河绿洲沿岸;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 河流 交汇处。
【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较多,规模较大;而气候 寒冷 的两极、气候 干燥 的沙漠地区、气候 湿热 的热带雨林地区聚落较少。
【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 团块 (填“团块”或“条带”)状,山区聚落多沿山麓、谷地延伸呈 条带 (填“团块”或“条带”)状。读图1,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是坡度 10°~15° (数值范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4)从图2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交通运输 条件。
【探究结论】
(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 充足 、气候 温和湿润 、地形 平坦 、土壤 肥沃 的区域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24.(12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以及普通工业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比较低。发达国家利用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原料,制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并将其销售到世界各地。这样,发达国家赚到的钱多,发展中国家赚到的钱少。
(1)读图可知,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是 欧洲 。除韩国外,再任写一个你知道的发达国家: 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 (填名称)。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品进出口和经济发展方面差异很大,请结合上述材料把A环和B环补充完整。
① 低 ;② 农、矿等初级产品 ;③ 高 。
(3)请简单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
答案: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高新技术的扩散与推广,还可以带动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的追赶和超越等)。
材料二 2024年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等成为中国电商平台上的抢手年货,厄瓜多尔的玫瑰、哥伦比亚的“绣球”在“花城”广州热销。
(4)材料二中的这些国家与我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被称为“ 南南合作 ”。从季节方面分析,春节期间,这些国家的产品在我国畅销的原因是 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都位于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产品可错峰上市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