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25 专项突破提升(二) 脉动地球——海陆篇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25 专项突破提升(二) 脉动地球——海陆篇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二) 脉动地球——海陆篇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海陆分布
下图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2分)赤道横穿下列哪些大洲的大陆?( A )
A.非洲、南美洲
B.亚洲、大洋洲
C.非洲、北美洲
D.欧洲、大洋洲
解析:读图可知,七大洲中,被赤道横穿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赤道横穿非洲、南美洲的大陆。
2.(2分)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全球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B.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
C.赤道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D.北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解析:北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小。
3.(2分)下图能正确反映世界海陆分布比例状况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约71%是海洋,约29%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四幅图中,④图表示的海陆分布符合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读下图,完成4~6题。
4.(2分)图中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线是( D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是北美洲,B是亚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5.(2分)图中①大洋为( D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解析:读图可知,①大洋为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6.(2分)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B )
A.④ B.③
C.② D.①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北冰洋,④是印度洋。所有的经线在南北极相交,四个大洋中只有北冰洋跨北极地区,因此北冰洋跨经度最广。
7.(10分)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那你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是怎样的吗?读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与“世界”简笔示意图等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状况看,面积较大的是 海洋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面积较大的是 北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面积较大的是 东 半球。综上所述,无论如何划分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均是陆地面积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海洋面积。
(2)读图可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 ,地理位置最靠南的大洲是 南极洲 。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的大洋是 北冰洋 。
(3)你相信一笔画“世界”吗?下面的方法能一笔画出世界的陆地轮廓(除大洋洲、南极洲外),请你也按照这种方法在下图的右侧画出世界陆地的简要轮廓,并在你绘制的图中填注出四大洋中任意三个大洋的名称。
答案:绘制、填注略。
 世界的地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是无数登山运动员向往的高山之巅。下图为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2分)下列关于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分布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B.内陆地区多于沿海地区
C.集中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D.阿空加瓜山位于北美洲
9.(2分)和世界最大盆地位于同一大洲的山峰是( B )
A.珠穆朗玛峰 B.乞力马扎罗山
C.文森山 D.阿空加瓜山
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潜入深度达到惊人的10 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示意“奋斗者”号潜水器。据此,完成10~11题。
10.(2分)该潜水器下潜到的海底地形最可能是( C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洋盆
11.(2分)我国对蓝色深海进行探测,可以( B )
A.揭秘火星生命起源
B.开展海洋科学实验
C.开发海底光能资源
D.进行深海花卉种植
 大陆漂移和海陆变迁
读大陆漂移说证据图,完成12~14题。
12.(2分)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A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分)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 B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14.(2分)非洲和南美洲中间能形成海洋,其原因是( C )
A.海平面上升 B.海底地震
C.板块张裂 D.板块碰撞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在江西省西北部采获一批古鱼类化石,并在其中一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距今约 4.38 亿年前的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该类化石。据此,完成15~16题。
15.(2分)真盔甲鱼是已灭绝的“穿”着盔甲的一种鱼类,曾经生活在远古时期浅海环境中。此次在江西省发现该种化石,除了有利于研究生物进化外,也说明( B )
A.真盔甲鱼可以同时生活在海洋和陆地
B.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C.在远古时期,鱼类也能在陆地上生存
D.真盔甲鱼只在江西生存过
解析:真盔甲鱼是已灭绝的“穿”着盔甲的一种鱼类,曾经生活在远古时期浅海环境中。在江西省发现该种化石,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16.(2分)下列现象与材料中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D )
A.印度发生洪水,淹没土地
B.日本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大土地面积
C.荷兰人修筑堤坝,防止海水侵蚀土地
D.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解析:材料中描述的是海陆变迁现象,其成因主要是地壳的运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也是由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陆变迁事例。
17.(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底两万里》引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去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探索引人入胜的自然奥秘。下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和板块运动图。
(1)“鹦鹉螺”号在经过②大洋前往甲大洲的途中,遭遇了原住民的袭击,尼摩船长参加了因受重伤而死亡的船员的海底葬礼。图中②是 印度 洋,甲是 非 洲。
(2)假设尼摩船长一行途经喜马拉雅山脉考察,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 海洋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亚欧 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鹦鹉螺”号的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B 。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图中亚洲与甲大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 运河;亚洲与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 海峡。“鹦鹉螺”号途经气温最低的大洲丙 南极洲 。
(5)“鹦鹉螺”号途经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④ 。
 板块构造学说
某同学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下图),实验中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结合下图,完成18~19题。
18.(2分)图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是( A )
A.火山、地震 B.海冰消融
C.水土流失 D.动物迁徙
19.(2分)目前,能合理解释该模拟实验现象的理论是( C )
A.日心说 B.风成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盖天说
2023年9月15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6.20度,东经149.70度。读图,完成20~21题。
20.(2分)根据材料信息,有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位于西半球、南温带
B.位于西半球、北温带
C.位于南半球、南温带
D.位于南半球、热带
解析:读图可知,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热带。
21.(2分)巴布亚新几内亚地震频繁的原因是该地位于( A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解析:读图可知,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
22.(11分)根据探究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主题】 地震的发生与预防
【项目背景】 2023年10月7日,一场强烈地震袭击阿富汗西北部,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
【任务一 收集资料】
下图为世界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地震逃生口诀:
地震来,忌乱跑,三角地,就近找。家首先,卫生间;次安全,厨房间;第三名,承重墙;第四名,实木(铁制)床。不近火,近水好,若被困,敲管道。
(1)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试写出一条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措施。
答案:加强地震的预报。(其他合理也可)
(2)当地震时,高层楼房的居民应该怎样做?
答案:抱头躲在有支撑物的墙角、小面积的房间或者比较结实的桌子下。
【任务二 分析研究】
(3)甲地是阿富汗发生地震的地点,写出该地所在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分析③地火山、地震较少的原因。写出乙处所在板块的名称。
答案: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③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乙处所在的板块是南极洲板块。
【任务三 拓展延伸】
(4)判断图中①②两海域面积未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答案:①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因此地中海会缩小;②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红海的面积会不断扩大。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