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分类专题(二)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地理工具——地球仪
某地理兴趣小组用自制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读图,完成1~4题。
1.(2分)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形状和地球完全一致
B.所有纬线的长度相等
C.能够演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D.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2.(2分)该地球仪上( D )
A.“a”代表南极点,“b”代表北极点
B.“d”代表地轴,在地球上真实存在
C.“c”代表经线,从内部穿过乒乓球
D.“d”代表赤道,其形状是一个圆圈
3.(2分)下列关于地轴和北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轴与桌面保持垂直
B.地轴位于地球仪表面
C.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D.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北端的交点
4.(2分)利用制作的简易地球仪,可以( C )
A.计算地球表面积
B.测算地球的半径
C.模拟地球的运动
D.测量赤道的周长
2023年7月12日,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40°N,100°E)发射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读经纬网局部图,完成5~6题。
5.(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近图示四点中的(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读图可知,①点的经纬度是(40°N,100°E);②点的经纬度接近(30°N,100°E);③点的经纬度是(20°N,90°E);④点的经纬度是(20°N,110°E)。由材料可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近①点。
6.(2分)下列关于图中四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点所在的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B.②点位于中、低纬度分界线上
C.③④两点所在的经线长度相等
D.110°W与④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解析:①点所在纬线的形状是圆圈;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30°,②点的纬度并不是30°;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70°W与④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7.(14分)地图和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世界简图
图2 地球仪
图3 制作简易地球仪
(1)若两架飞机同时从图1中的①地沿同一纬线,以相同速度分别飞向②地和③地,如果先到达的是飞向③地的飞机,则该飞机是往 西 飞行。
(2)图2中A地的经度是 120°E ,纬度是 30°N ,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东 半球。
(3)某中学七年级同学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图3为制作过程,在甲图中,球上已标注赤道,作为地轴的铁丝应从球上穿过的两个点是 FH (填“EG”或“FH”),图3中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步骤是 ②④③① 。
①将小球固定在支架上
②画出赤道,确定南北两极点并钻出小孔
③用铁丝贯穿小球
④把铁丝弯成图乙形状
地理工具——地图
暑假,小明一家计划从天津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读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完成8~12题。
8.(2分)小明一家选择自驾去北京,他要查阅自驾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 B )
A.天津市公路分布图
B.中国公路分布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区图
9.(2分)由于所示导览图“三要素”不全,导致小明无法做到( C )
A.辨别场馆方位
B.区分场馆与道路
C.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
D.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
10.(2分)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大致( D )
A.向西北方向走 B.向正西方向走
C.向东南方向走 D.向西南方向走
解析: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大致向西南方向走。
11.(2分)小明爸爸驾车外出适合用的地图是( B )
A.地质图 B.电子地图
C.地形模型图 D.纸质地图
12.(2分)做旅游攻略时,小明发现了以下四幅地图。将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解析: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四幅图中,实际范围大小的关系是:②>④>③>①,故其比例尺大小关系应是②<④<③<①。
地理实践——地理实验
13.(2分)某学校同学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读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冒出大量气泡可以模拟火山喷发
B.吸管吹出的气泡为海绵纸运动提供了动力
C.可以解释该实验的理论基础是板块构造学说
D.地球表层的结构就像海绵纸一样不坚固,随意漂动
14.(14分)地理课堂上,老师让张凯用以下工具演示地球运动过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工具】
剪刀、卡纸、铅笔、地球仪等。
【准备过程】
用剪刀将卡纸剪成椭圆形,放在桌上,用书本垫高,高度和地球仪的球心高度接近;将1支颜色醒目的笔放在椭圆形卡纸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将地球仪摆放在地球公转的四个主要节气所在的位置(如上图),模拟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
【演示过程】
(1)绕地轴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 自转 运动,产生 昼夜更替(合理即可) 现象。同时使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按 A→B→C→D (填“A→B→C→D”或“D→C→B→A”)的方向缓慢移动一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 不变 。
(2)随着地球仪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当移动到图中D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在 南回归线 (纬线)上,正值北半球的 冬至日 (填二分二至日)。
【实验结论】
图a
图b 图c
(3)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移动,太阳高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如图a所示)。
(4)如图b所示,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整。图c所示的安装效果示意图中,最适合河北省夏季的是 ① 。(填数码)
地理实践——地理探究
15.(10分)【学习世界气候,感受自然奇迹】 陕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方式,分三组查阅相关资料,开展了一次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为主题的线上探究学习。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乙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乙地气候资料图
主题一:观察气候分布规律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了一些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请你仔细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参考兴趣小组同学所写的示例,仿写一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示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答案: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内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面积最为广大。或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等。(图中气候类型任答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主题二:探究气候成因
(2)全球气候类型地区差异明显,造成图中A、B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海陆位置 。
主题三:感受自然奇迹
(3)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得知,甲区域树木生长困难,地面只生长苔藓、地衣类植物。该区域树木绝迹的原因是 属于寒带气候,全年气温很低,风力大,不适合树木生长 。最有可能生活在该区域的动物是 驯鹿 。
(4)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乙区域夏季气温常年保持在20 ℃左右,经常下雨,家庭空调安装率很低。结合乙地气候资料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该区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
(5)丙区域是世界上著名的葡萄制品生产地。葡萄是喜光作物,对热量要求高。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分析葡萄适合在该区域种植的原因: 丙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符合葡萄喜光喜热的生长习性 。
16.(8分)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两地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①地人口稀疏的气候原因是 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 。
(2)A地区居民信仰的主要宗教是 伊斯兰 教。
(3)图中世界人口稠密区B为 欧洲西部 ,该区域部分国家因人口增长过慢,产生了 人口老龄化、就业困难等(任答一点) 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