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32 综合质量评价(三)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32 综合质量评价(三)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质量评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下图示意“天问一号”航行轨道。据此,完成1~2题。
1.与地球相比,火星( C )
A.距离太阳更近 B.生物种类更多
C.地表气温更低 D.液态水更丰富
2.“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走出了( A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无锡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观测夏至日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同学们在前一天为观测任务查看天气预报,并做物品准备。右图阴影示意该日旗杆影子经过的区域。据此,完成第3题。
3.当旗杆影子为OM时( B )
A.太阳东升 B.日落西山
C.影子最短 D.影朝西南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四个营地(如下图),其中一个营地因位于山谷,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题意结合地图判断,最有可能形成“魔鬼营地”的是( A )
A.前进营地 B.一号营地
C.二号营地 D.三号营地
5.关于此次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坡度最陡
B.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 400米
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
江西篁岭古村,地无三里平,人们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用竹篾盘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晒秋,如今已演变成江西省乡村旅游提升的名片。下图是篁岭古村周边地形图(图1)、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2)。据此,完成6~8题。
图1
图2
6.图1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B )
A.高原、山地 B.山地、丘陵
C.盆地、平原 D.平原、谷地
7.游客服务中心与篁岭主景区的相对高度为( B )
A.150~200米 B.200~250米
C.250~300米 D.300~350米
8.篁岭古村的人们,利用窗台、屋檐及屋顶挂晒农作物的原因是( A )
A.地形崎岖 B.光照充足
C.物产丰富 D.吸引游客
解析:由材料信息“地无三里平”可知,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当地居民晾晒农作物要利用窗台、屋檐及屋顶,因此地形崎岖是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读图2可知,该地降水丰富,光照不充足;物产丰富、吸引游客不是利用窗台、屋檐及屋顶挂晒农作物的原因。
500多年前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的形状为球体,下图为此次航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的第一个大洲是( C )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亚洲
10.能够充分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B )
A.陆地面积 B.赤道周长
C.山峰高度 D.海沟深度
11.研究发现,大西洋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原因可能是( A )
A.板块张裂运动 B.板块挤压运动
C.入海河水增多 D.沧海桑田变化
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读世界红树林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下列地区有红树林分布的是( B )
A.亚洲北部沿海 B.大洋洲北部沿海
C.欧洲西部沿海 D.北美洲北部沿海
解析:读图可知,大洋洲北部沿海有红树林分布,亚洲北部沿海、欧洲西部沿海和北美洲北部沿海没有红树林分布。
13.大部分红树林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A )
A.20 ℃以上 B.10~20 ℃
C.0~10 ℃ D.0~20 ℃
解析:读图可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20 ℃以上的海岸地区。
14.2023年7月26日,我国首次举办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保护红树林的主要意义有( C )
①有利于海洋运输 ②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提供大量建设木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口老龄化率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人口老龄化率超过7%标志着该区域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统计并预测了世界及部分区域人口老龄化率(下表)。读表,完成15~16题。
地区 2022年/% 2030年/%
世界 9.7 11.7
撒哈拉以南非洲 3.0 3.3
东亚和东南亚 12.7 16.3
欧洲和北美 18.7 22.0
15.表中( C )
A.2022年,东亚和东南亚人口老龄化率最高
B.2030年,世界各国已全部进入老龄化社会
C.2022年到2030年,世界人口老龄化率增加了2%
D.2022年到2030年,欧洲和北美人口老龄化率增幅最大
1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B )
A.就业困难 B.社会养老负担重
C.儿童入学难 D.住房紧张
自古以来人类不断适应自然环境择优而居,形成了很多世界文化遗产。随着科技革命和人口增长,世界上出现了数百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下图为世界特大城市及城市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 B )
①中低纬度 ②高原山区 ③沿海平原 ④内陆干旱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该地区气候比较温和;特大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适合城市发展;高原山区、内陆干旱地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
18.通布图古城被誉为“梦幻之都”,有利于保护古城的措施是( B )
A.拆除古城,重新修建
B.限制游客人数,定期复原修缮
C.关闭古城,禁止参观
D.在古城内修建酒店和娱乐设施
解析:有利于保护古城的措施有:整修古建筑、定期复原修缮、限制游客人数等。拆除古城、关闭古城、古城内修建酒店和娱乐设施不利于保护古城。
2024年1月24日,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开通运营满100天,累计发送旅客145万人次,单日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9.6%。雅万高铁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是中国境外首条采用中国标准和技术合作建设的时速350千米的高速铁路,是中国高铁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雅万高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雅万高铁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合作的重要成果
B.雅万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便利了沿线民众出行
C.雅万高铁的开通,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D.雅万高铁的开通,只对印度尼西亚一国有利
20.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这种合作被称为( A )
A.“南南合作” B.“南南对话”
C.“南北合作” D.“南北对话”
二、综合题(共60分)
21.小明受《八十天环游地球》一书的启发,通过查找资料,设计了一条自己喜欢的环球航行路线,从上海出发乘船回到上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5分)
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
(1)从上海出发回到上海,按箭头所示指向,该路线最后经过的大洋是 太平洋 ,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北冰洋 。此航线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运河是 北美 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2)阿拉伯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深深地吸引了小明,为此他设计的环球航线经过了阿拉伯半岛。该地区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宽松的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请说明这样穿戴的原因。 长袍具有通风的效果;白色能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长袍、头巾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 。
(3)小明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300万年前,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预测红海面积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变化的原因。
答案:扩大。原因:红海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在张裂作用下不断扩大。
2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5分)
材料一 某档游学探访节目以组团游的方式漫步亚欧大陆,途经沙特阿拉伯、克罗地亚、冰岛三个国家,开阔知识视野,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图1为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为冰岛位置示意图。
图1
图2
第一站:沙特阿拉伯。
(1)旅游团在出发前,了解到当地居民多信仰 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热带沙漠气候 。
(2)旅游团参观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古都遗址,其部分建筑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分析这两个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墙厚: 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热量(言之有理即可) 。
窗小: 减少吹进室内的热风和沙尘(言之有理即可) 。
第二站:克罗地亚。
旅游团来到了杜布罗夫尼克古城,这座位于克罗地亚南部的城市是该国最大的旅游中心和海港城市。
(3)当地时间13时,旅游团成员在跟居住在北京的家人视频通话。他们发现两地有7个小时的时差,这是 地球自转 造成的。
(4)杜布罗夫尼克古城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 ,其气候特征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第三站:冰岛。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境内火山分布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对冰岛产生巨大威胁。
(5)读图1、图2可知,冰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全年温和湿润 。
(6)试分析全球变暖对冰岛的威胁: 淹没沿海地区 。为缓解全球变暖,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有: 植树造林,绿色低碳出行,少用一次性筷子等 (答一点)。
(7)冰岛是著名的“冰与火之国”。冰岛多冰原的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 。冰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