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03 课时分层训练(三) 地球的运动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03 课时分层训练(三) 地球的运动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三)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一 地球的自转
1.[新情境·生活情境]人们以一天为单位安排作息时间,是因为( B )
A.一年有365天
B.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天
C.地球上有阴天和晴天的变化
D.太阳绕地球运动
小华同学在暗室里用灯泡(表示太阳)和地球仪(表示地球)演示地球自转,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B.自西向东匀速拨动地球仪
C.灯光能照亮地球仪的大部分
D.图中所示时刻,甲地正迎来日出
解析:读图可知,此时光线直射南半球;实验中要自西向东匀速拨动地球仪;灯光能照亮地球仪的一半;图中所示时刻,甲地正迎来日落。
3.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五带的形成 D.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结合图示可知,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更替现象。
知识点二 地球的公转
下图示意小明演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灯泡代表太阳。读图,完成4~5题。
4.小明按照图中所示方向移动地球仪,使其在演示地球的自转的同时,绕“太阳”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A )
A.23.5°S~23.5°N
B.66.5°S~66.5°N
C.23.5°S~0°
D.始终直射赤道
5.为了保证演示成功,小明总结出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其中正确的有( B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必须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④必须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要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下图为某节气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此时,太阳直射在( C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解析: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7.该节气为北半球的( B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新情境·天文观测]日晷是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石家庄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校园内的日晷进行观测,并将晷针的日影绘制成图(如上图所示)。据此,完成8~9题。
8.一天中,晷针日影的方向变化规律是( A )
A.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B.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C.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D.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9.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地变化是由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季节变化 D.太阳运动
在探究地球运动及现象的时候,小明用天气软件查阅了中国杭州、广州、南宁和拉萨四城市(见下图)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并留存了截图。据此,完成 10~12 题。
10.小明用表格统计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的时候,发现截图上没有城市名称,他用数码①②③④进行了标注,并运用地球运动原理对各城市数据进行了比较(见下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
城市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01 6:02 5:44 5:03
日落时刻 20:43 19:21 19:03 18:49
昼长 13小时 42分钟 13小时 19分钟 13小时 19分钟 13小时 46分钟
A.四城市都是昼短夜长
B.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是纬度较低的广州和南宁
C.城市①和④中,④日出较早,是拉萨
D.城市②和③中,③日出较早,是广州
解析:读表格可知,四个城市昼长都大于12小时,四城市都是昼长夜短,进而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城市①④比②③白昼更长,由此可知,①④是纬度较高的拉萨和杭州。城市①和④昼长相差不大,可知纬度比较接近,而纬度比较接近的两城市,越靠东的城市日出越早,表格中显示④日出较早,故④是杭州,①是拉萨。城市②和③昼长相同,可知两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而越靠东的城市日出越早,表格中显示③日出较早,故③是位置靠东的广州,②是南宁。
11.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再次进行了统计,发现各城市日出时刻更早,日落时刻更晚。据此推测,此时段最接近以下节气中的( A )
A.小满 B.大暑
C.小雪 D.立春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小明进行查阅时四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一周后,小明对四城市日出和日落时刻再次进行统计,发现各城市日出时刻更早,日落时刻更晚,说明白昼时间不断变长,进而可知,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向北移动。综上所述,可推测此时段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小满处于这个时段。
12.该时段在烟台最有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C )
A.海水浴场里游泳的人数众多
B.果园里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
C.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小
D.热力公司开始集中供暖
解析:此时段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北半球中纬度海域海水水温依然较低,因此海水浴场里游泳的人不多;果园里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的景象出现在秋季;春分到夏至之间,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烟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小;此时不是冬季,无须供暖。
[新考法·传统文化]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1是九九消寒图,图2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1            图2
13.在九九消寒图中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 B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高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
解析:在九九消寒图中晕染第一瓣梅花时(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14.在九九消寒图中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下列描述与实际相符的一项是( A )
A.步入春季开学季
B.开启暑假生活
C.观赏金色胡杨最佳时节
D.准备冬至日的饺子
解析:在九九消寒图中晕染最后一瓣梅花时,即3月中旬,步入春季开学季,与实际相符;暑假在夏季;观赏金色胡杨最佳时节是秋季;准备冬至日的饺子发生在冬季。
【创新运用】
15.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字说明书”。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
(1)“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赤道 (纬线),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昼夜等长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北 (填“北”或“南”)半球,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 增加 (填“减少”或“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注:“晷”是古代观测日影及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计时的仪器)
(2)北半球 夏至 (节气)时,烟台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 长 (填“长”或“短”);“宵漏自此长”是指黑夜开始变 长 (填“长”或“短”)。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宋)谢逸《点绛唇》(其二)
(3)“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 寒露 (节气),天气逐渐风寒水凉。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
(4)“数九”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出现在 1 月。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