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04 第一章成果展示 地球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04 第一章成果展示 地球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成果展示 地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C )
A.水星 B.木星
C.金星 D.土星
2.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是因为( B )
①地球距离太阳位置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 ②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和水 ③地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④地球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为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读图,完成3~4题。
3.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A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地轴
C.地球的极点
D.地球的经纬线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A.太阳系有七颗行星
B.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C.月球是地球的人造卫星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据此,完成5~6题。
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D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6.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C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月食现象 ④地球公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月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与地球形状无关;地球公转和地球形状无关。
2024年是麦哲伦环球航行505周年。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522年,船队成功返回西班牙。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读图,完成7~9题。
7.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 B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B.人类生存的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公转周期约为365天
D.地球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
解析: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一周后又回到西班牙,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与自转方向、公转周期无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西班牙位于( D )
A.南半球 B.西半球
C.低纬度 D.北温带
解析:西班牙位于30°N~60°N,属于北半球、中纬度;西班牙位于0°经线和20°W经线之间,属于东半球。
9.麦哲伦船队途经好望角,其经纬度大致是( C )
A.(34°N,18°E) B.(34°N,18°W)
C.(34°S,18°E) D.(34°S,18°W)
解析:由图可知,好望角位于0°经线以东,经度是东经,位于赤道以南,纬度是南纬,故其经纬度大致是(34°S,18°E)。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下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A )
A.66.5° B.45°
C.30° D.23.5°
11.乒乓球上线条②代表的是( C )
A.最长的经线 B.0°经线
C.最长的纬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读经纬网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A点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南半球
B.B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
C.四点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C点
D.位于东半球的只有D点
解析:读图可知,A点地理坐标为(23.5°S,60°W),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南半球;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四点中,只有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C点经度为30°W,B点经度为0°,D点经度为30°E,B、D两点位于东半球。
13.A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地理坐标是( D )
A.(23.5°N,60°E) B.(23.5°S,120°W)
C.(23.5°S,60°W) D.(23.5°N,120°E)
解析:读图可知,A点地理坐标为(23.5°S,60°W),其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和A点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数值相等,南北纬相反,所以A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地理坐标为(23.5°N,120°E)。
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D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 C )
A.四季更迭 B.五带形成
C.昼夜更替 D.昼长变化
[跨学科·历史]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天文仪器。“圭”是平放的尺,“表”是垂直于“圭”的杆,“圭”尺上有刻度,用来测量正午日影的长度。石家庄某学校地理社团利用圭表开展实践活动,验证地理规律。据此,完成16~18题。
16.观测正午日影时,圭表摆放正确的是( D )
A        B
C        D
解析:石家庄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物体的影子朝向北。
17.观测发现,从9月10日至次年1月10日,正午日影( C )
A.一直变长
B.一直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北半球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夏至,正午日影最长的是冬至。所以从9月10日到冬至(12月22日前后)再到次年1月10日,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
18.利用圭表测得的数据,可以验证( C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D.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当地正午时刻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读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19~20题。
测量时间(节气) ① ② ③ ④
旗杆影长/米 5.2 0 5.2 12.8
19.当光照情况如上图所示时,该校正午旗杆影长对应表中节气(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0.a、b、c、d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 C )
A.a>b>c>d B.b>c>d>a
C.d>c>b>a D.c>b>d>a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余部分代表白昼。读图可知,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d>c>b>a。
二、综合题(共60分)
21.(14分)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中国代表团夺得奖牌榜第一名,刷新了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杭州的地理坐标: (30°N,120°E) 。
(2)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城市中,有太阳直射的是 ① ,既位于西半球又处于中纬度的是 ②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⑤ 。
(3)杭州市位于日本大阪市的 西南 方向,两者中更早见到日出的城市是 大阪 。
(4)根据地球的实际情况,甲、乙两区域真实面积相比较,面积较大的是 甲 区域。
22.(14分)[新考向·家国情怀]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读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东 半球,它位于太原的 西北 方向。
(2)文昌所在的经纬度大致是 (20°N,111°E) 。
(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短夜长 ;美国纽约(西五区)正值 夜晚 (填“白天”或“夜晚”)。
(4)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所在纬线的长度最短的是 酒泉 ;距离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最近的是 文昌 。
2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学习地理,可以通过地理演示或模拟实验,获得直观的地理知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图1是同学们演示地球自转的示意图(左边手电筒代表太阳发出的光线),图2为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代表太阳光线)。
图1
图2
(1)演示地球运动,摆放地球仪时,北极应指向 北极星 (恒星)附近,地球运动方向为 自西向东 。
(2)图1演示地球自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逆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实验能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 昼夜更替 现象。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又处于夜半球的是 丁 。
(3)同学们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需要 B 。
A.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B.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C.始终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东向西转动
D.使地轴垂直于桌面并保持空间指向不变
(4)图2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的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 。
A.四季变换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昼夜更替 D.各地时间的差异
24.(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中有的反映气温状况,如大暑;有的反映物候现象,如惊蛰。
材料二 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
图1
图2
(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约365天) 。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冬至 ,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内出现 极昼 现象。当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等长 。
(3)若图2为夏至这天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请说出立秋这天正午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 南 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夏至到立秋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变大(或由小变大) 。
(4)当地球公转到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请描述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状况及原因。
答案: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此时段北半球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因此获得的热量多。
1 / 9